首页 > 文献资料
-
琥珀胆碱对两种全麻状态下血清钾浓度影响的比较
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具有抑制应激反应、减少药物用量、术毕清醒拔管快、便于术后镇痛治疗等优点.
-
前列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是经硬膜外置管实施的自控镇痛技术.我们将PCEA用于前列腺增生(BPH)术后镇痛治疗,并与哌替啶肌注镇痛进行对比观察,前者效果满意.
-
镇痛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积极、及早地治疗疼痛,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强对引起疼痛的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阅读、总结相关内容及文献,笔者综述了镇痛药物治疗措施及镇痛药物特点。
-
吗啡红细胞载体用于胸部手术后镇痛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考察吗啡红细胞载体对胸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40例胸部手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自体全血制备的吗啡红细胞载体溶液或普通盐酸吗啡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半衰期.结果:试验组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首次使用哌替啶止痛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24 h内血浆中均可检测到吗啡的存在,半衰期为(6.48±1.56)h(n=10),与文献报道吗啡体内半衰期2.5~3 h相比明显延长.结论:吗啡红细胞载体显著延长了吗啡的药效和镇痛时间,是一种长效、安全的术后镇痛技术.
-
骨关节炎镇痛治疗新篇章-万络(罗非昔布)的临床研究
-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地位及合理用药
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癌痛也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50%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癌症患者约450万,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18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高达140万,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的癌症病人占到61%~61.6%.有效的镇痛治疗以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工作重点.
-
癌症病人镇痛用麻醉药品的管理
疼痛是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中有62%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30%病人有难以承受的剧烈疼痛,镇痛药物作为姑息疗法可使90%病人的疼痛得以缓解.在禁止麻醉药品被滥用的情况下,确保癌症病人镇痛治疗的需要,达到癌症病人无疼痛的目标.
-
晚期癌痛患者在家中镇痛治疗的意义
对60例重症晚期癌痛患者,按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在家中进行镇痛治疗,并按时进行追访和重新评估疼痛程度.结果:家中镇痛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率约98%;饮食、睡眠及精神状态等有较大改善.提示:在家中进行三阶梯镇痛治疗方便病人,易于医患沟通,镇痛效果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适合我国国情,应予推广.
-
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
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极高,有75%以上的术后患者报告承受着中至重度的疼痛.同样,儿科患者也有明显的术后疼痛[1].经不同途径应用镇痛药或使用非药物疗法可有效控制疼痛.近年来,术后疼痛治疗的方法有了一些变革和发展.但对所有疼痛患者来说,镇痛方法均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疼痛的类型与程度;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理解);患者所处的医疗、社会及环境条件等.对于所有的医疗服务人员而言,提供理想的术后镇痛治疗至关重要[2].
-
复合镇痛模式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60例腰椎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的不同镇痛方式研究其镇痛效果.方法 选用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腰椎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方式分为常规镇痛组(组1)、超前镇痛组(组2)和复合镇痛组(组3),统计各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手术史、6个月内镇痛药物应用史及术后麻醉清醒后6 h、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镇痛方式中,传统镇痛组术后的VAS评分高,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满意度较低;超前镇痛组的VAS评分较传统镇痛组略低,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基本满意;复合镇痛组的VAS评分低,患者对术后切口的镇痛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复合镇痛方式治疗腰椎手术切口疼痛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
ICU镇痛治疗中异丙酚的应用
目的 探讨ICU病人镇痛治疗中的异丙酚应用.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重症监护病放的病人60例分为两组,两组为异丙酚治疗组(A组)及萘普生栓对照组(B组)进行麻醉镇痛的疗效观察比较.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有明显差异,观察组(A组)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镇痛治疗,具有安全,镇痛效果确切,麻醉后苏醒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及镇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特点,探讨其合理镇痛治疗原则.方法 235例肿瘤患者共接受了489次介入治疗,统计疼痛发生率,分析疼痛的相关因素.重度疼痛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观察疼痛变化趋势和镇痛药的不良反应.21例次使用了超前镇痛.结果 术后24小时内出现疼痛289例次,疼痛发生率60.1%,重度疼痛221例次,45.1%.介入后疼痛与栓塞剂、靶血管水平、多脏器同时治疗、合并基础慢性癌痛密切相关.单独使用即释强阿片类药物,可使52.1%重度疼痛患者在一天内明显缓解,其余重度疼痛者需联合使用强阿片类药物,3天以上可明显缓解.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介入后疼痛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超前镇痛可减轻介入后疼痛程度.结论 介入治疗后疼痛是急性疼痛,以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首选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安全、有效.超前镇痛应有良好效果.
-
比较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癌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实施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多瑞吉治疗,对比分析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两组患者癌痛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通过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问卷表对患者实际生活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恶性肿瘤癌痛患者多瑞吉治疗,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还可以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
自控硬膜外镇痛治疗晚期癌症的观察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是否得到满意的控制,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患者生命的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晚期癌症病人有 50%~ 7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1].本研究旨在应用硬膜外 PCEA,采用吗啡和芬太尼进行癌症的镇痛,求得佳的 PCEA方案.
-
硬膜外镇痛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疼痛
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常伴膀胱痉挛性疼痛,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常用镇痛药或解痉药治疗但效果不佳.硬膜外镇痛能有效缓解此类疼痛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现总结60例治疗资料,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
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术后镇痛能明显减轻因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剧烈疼痛以及并发症的产生,在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研究中均已经得到证实.自控镇痛(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的出现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在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困惑(如及时性、持续性、个体差异性等),并由于其镇痛效果的确切性成为目前临床术后镇痛治疗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对PCA方式镇痛也有更多的研究与认识,我们就PCA在临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医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疼痛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临床越来越关注对疼痛本身的治疗,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重视。麻醉药品作为国家特殊管理的一类药品,具有强效镇痛的药理作用,主要用于癌痛和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或使用不当易形成依赖性和成瘾性,造成严重后果。我院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管理和使用麻醉药品。现对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使用的麻醉药品进行分析,并计算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等指标,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
舒芬太尼在重症医学科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重症医学科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咪达唑仑镇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1 h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等均优于对照组, Ramsay评分(镇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重症医学科患者镇痛治疗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手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管理
本文从医疗和护理两个角度讨论了镇痛泵应用与管理.镇痛泵的应用为术后疼痛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静脉、皮下与硬膜外途径均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加以选择,超前镇痛治疗是提高镇痛疗效的不可缺少的措施.为了获得一个满意的疗效,本文在医疗护理上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
阿片类药物治疗老年中重度癌痛致便秘128例的护理
癌痛是癌症中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镇痛药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主要药物。但强阿片类药物除了与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受体结合缓解疼痛外,还可与胃肠道内阿片受体结合引发以便秘(OIC)为主要症状的胃肠功能紊乱。这类便秘会持续存在于阿片镇痛治疗的全过程,不仅是癌症患者额外的痛苦,更是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瓶颈[1]。老年晚期癌痛患者因存在各系统生理机能衰退、痛觉的敏感性高、药物的耐受性差等特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癌痛患者[2]。我院肿瘤内科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老年中重度癌痛使用阿片类药物致便秘12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