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分析

    作者:周林;代容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6月本院未应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措施期间任职的医务人员100名为对照组,另以2017年7月至12月本院应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措施期间任职的医务人员100名为试验组.分析医务人员的洗手情况,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医务人员洗手率及正确洗手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比对照组的3.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8.0%,比对照组的8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立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质控活动,可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的正确洗手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从而确保医疗质量.

  • 手部卫生:旨在降低医院感染的策略(九)--手部卫生的科学

    作者:

    1手部卫生行为的研究手部卫生规范依从性的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Larson和Kretzer回顾了1989年至1994年间发表的37篇文章,对其中73%的在医院中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结果如下:总体来看,CCU病房的洗手率从17%到75%.在西弗吉尼亚健康研究中心,通过隐蔽的观察,发现在41%的工作时间内,医务人员能够洗手(其中儿科病房为57%,成人病房为21%);护士的洗手率为49%,其它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为26%;在儿科和成人病房的注册护士的洗手率分别为63%和36%,内科医生洗手率分别为44%和22%,呼吸道治疗师的洗手率分别为54%和10%.

  • 两种洗手法在ICU中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李秀梅;李华

    医护人员手上的GNB(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病人口咽部定植病原体和NP(医院内肺炎)病原体的重要来源,据报道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传播与医护人员的手有很大关系,经研究发现,护士手上带有大量的白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有抗甲氧苯青霉素的菌珠[1].可见医护人员手上病原菌的传播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有研究表明仅就洗手一项就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30%[2].ICU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各种操作频繁,洗手要求次数多.据调查,医生每班次平均需洗手16次,护士为55次.但由于标准洗手法费时较多,秋冬季节频繁洗手对手有一定损伤,因此,实际洗手率仅为(16.36%士12.95%),为探讨一种高效、省时、实用的洗手方法,我们对肤摩尔洗手液洗手法和传统标准六步洗手法两种洗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测定比较,现报告如下.

  • 护士洗手行为调查

    作者:黄菊如;钟春娇;肖凤兰;肖红

    对院内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进行实际观察,现报道如下.

  • 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黄靖雄;何愿如

    目的为确切了解护理人员在临床实际中的洗手情况.方法采用连续或间断观察的方法,对4所综合性医院的178名护士洗手行为进行观察,对每位对象实际观察2 h,然后运用问卷法,请观察对象对洗手的认识和其实际遵循洗手规定等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观察得到护士实际工作中的洗手率平均为16.36%±12.95%;实际观察的各项洗手率与自我评价的洗手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上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控制致病菌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应引起重视.

  • 抗菌皂液及手消毒剂使用量调查分析

    作者:韩丽红;方凤丽;程峰

    目的:调查抗菌皂液及手消毒剂的使用量,间接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方法对2010年度抗菌皂液及手消毒剂的实际使用量进行调查统计,每月填写手卫生用品量监测表,对各科室床日数、皂液及快速手消毒剂使用量进行统计,并计算每床日手卫生用品消耗量。结果4个季度皂液及快速手消毒剂每床日使用量分别为9.06 mL、11.83 mL、15.41 mL、13.23 mL。按实际占用床位数计算,皂液及快速手消毒剂消耗量较高的科室是:眼耳鼻喉科81.60 mL/(d·床)、妇科20.21 mL/(d·床)、神经外科18.73 mL/(d·床)、传染病科16.37 mL/(d·床)、烧伤科13.69 mL/(d·床)等。说明通过培训、督查等手段,我院手卫生依从性逐步有所提高,尤其是眼耳鼻喉科、妇科、神经外科、传染科等效果明显,但其他科室还需进一步改善。结论正确的手卫生方式,可大大减少手部细菌,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合格的洗手率,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影响性研究

    作者:张海燕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结果对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的洗手率进行统计与比较后发现,应用后3周洗手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应用前3周的洗手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中,提高了护士的洗手率,进而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 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蔡月莲

    众所周知,手的接触传播是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洗手是基本、简便宜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控制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1].然而大量资料显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洗手率低,手带菌率高.我们经过调查分析,从中查找出影响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 护理人员规范化洗手行为的观察与探讨

    作者:关玉莹

    医院感染病例中多数为接触性传染,主要是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患者或工作人员的手污染导致感染,由于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1].洗手是一种基本、简便且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

  • 手卫生对患者安全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作者:韩锡红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患者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行动计划和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相继出台手卫生的有关规定,但目前医院由于手卫生的硬件设施不够、宣传不到位、医务人员认知不够、执行规范不力、检查督促疲乏等,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针对其现状采取干预措施,医院手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 品管圈对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的效果

    作者:成金焕;温穗文;陈俊凯;林洁容;郑惠容;梁瑜虹;崔志英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及正确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及正确率的主要要因,针对主要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产房医护人员洗手认知、洗手正确性、洗手率、正确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抗生素使用率.结果 产房医护人员对洗手认知测评分从品管圈前(63.55±9.20)分提升到品管圈后的(84.45±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洗手正确性测定合格率从品管圈前18.2%提高到品管圈后100%;工作前后洗手率从品管圈前22.2%提高到品管圈后93.1%;正确率从品管圈前54.1%提高到品管圈后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从品管圈前4%降低至品管圈后的0.4%,下降3.6%.阴道分娩产后抗生素使用率从品管圈前91%降低至品管圈后的11.2%,下降79.8%.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提高产房医护人员洗手认知度,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抗生素使用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广霞;阿依先木古丽;谢梅芳

    手是诊疗护理过程中使用频率高的工具,所以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直接的传播途径.有资料显示,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体而造成感染约占医院感染发病率的30%[1].如果医务工作者在诊疗工作中洗手不规范,必然发生病菌通过手为媒介传染给不同病患者甚至是医务工作者本身[2].洗手率从48%上升到60%,院内感染率相应的从16.9%下降到9.9%[3].但很多医护人员并没有认真做到,其原因主要是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另外医院缺乏手消毒的硬件设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4].为探讨护理人员不同的洗手方式和现状,笔者对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的76名护理人员的洗手类型、手消毒等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