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被动牵张对运动后腓肠肌疲劳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被动牵张对运动过后腓肠肌疲劳恢复是否有明显的效果.方法:让20名健康人双足站立快速进行踮脚运动,尽快活动到关节的大范围,充分的运动腓肠肌,待受试者主观感到疲劳,并且右侧下肢踮起时记录右侧腓肠肌的肌电信号,之后其中一组进行静态休息、另一组进行被动牵张后,再次记录肌电信号,记录的肌电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结果:疲劳的腓肠肌在静态休息和被动牵张后疲劳都有一定消除(P<0.05),但被动牵张组在肌电指标的变化上更为明显,疲劳恢复得更快(P<0.05).结论:被动牵张更加有效地改善了腓肠肌的疲劳状态,缩短了疲劳恢复的时间.
-
利用样本熵分析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疗效
目的:建立表征触发点活性的客观性量化指标,并尝试利用该指标实现干针和被动牵张疗法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效的定量评价.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干针组、牵张组和干针牵张组,每组6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法对大鼠左下肢腓肠肌部位进行触发点造模,造模8周,自然恢复4周,定位触发点位置并记录肌电信号.第13周进行1次治疗,记录治疗后6 min触发点的肌电信号.干针组进行干针治疗,牵张组对其左侧腓肠肌进行被动缓慢牵张,干针牵张组先进行干针治疗随后进行被动牵张锻炼.采用肌电信号序列的样本熵估计触发点活性,进行疗效分析.结果:①造模周期结束后,空白组肌电信号样本熵均值(0.985±0.196)高于干针组(0.034±0.010)、牵张组(0.045±0.023)和干针牵张组(0.047±0.034)均(P<0.01).②治疗后干针组(0.819±0.088)、牵张组(0.532±0.205)、干针牵张组(0.810±0.117)肌电信号样本熵估计均上升(均P<0.01).③牵张组治疗后样本熵估计低于干针组和干针牵张组(P<0.01).结论:肌电信号样本熵作为触发点活性评价的客观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灵敏度;干针、牵张、干针结合牵张对大鼠触发点均有一定疗效,干针治疗短期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一被动牵张治疗,能迅速降低大鼠肌筋膜触发点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