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治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抑郁症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28例单纯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的HAMD 17得分与HAMA 14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抑郁症治疗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会影响到其抑郁症的缓解.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描述及成因分析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但是笔者在接触并且深入研究了一些具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之后,深深感受到这一类来访者内心的痛苦,经过多年的研究,初步探究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脉络,并且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但是这个课题太大,本文先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念入手,然后从现象学的角度描述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格特征,后主要从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成长环境因素方面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做了初步探讨,在后续的文章中将会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做出详细的探究.
-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及与早年虐待的关系
目的 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探讨心理防御机制与早年虐待的关系.方法 对142例BPD患者,63例其他人格障碍患者及20例无人格障碍的门诊就诊者就早年虐待和心理防御机制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BPD组患者较其他人格障碍患者及无人格障碍的就诊者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部分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得分较高,涉及投射(F=26.5,P<0.05)、被动攻击(F=18.1,P<0.05)、见诸行动(F=28.3,P<0.05)、抱怨(F=16.7,P<0.05)、幻想(F=16.3,P< 0.05)、分裂(F=28.8,P< 0.05)、退缩(F=8.3,P<0.05)、躯体化(F=7.6,P<0.05)、全能与贬低(F=9.2,P<0.05)、隔离(F=4.7,P<0.05)和同一化(F=10.0,P<0.05),而成熟水平的升华(F=4.1,P<0.05)和压抑(F=3.9,P<0.05)得分较低.早年来自父母的精神虐待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显著正相关;早年经历躯体虐待较无躯体虐待者更多使用抱怨(F=6.9,P<0.05)和否认(F=5.2,P<0.05)的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期望防御机制(F=4.6,P<0.05),经历性虐待者较无性虐待者更多使用躯体化(F=4.4,P<0.05)和隔离(F=3.6,P<0.05)的防御机制.结论 BPD患者多使用不成熟水平以及部分中间水平的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水平的防御机制.早年精神虐待、躯体虐待及性虐待与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及部分中间水平的防御机制存在一定相关性.早年父母养育方式,可减少或避免各种早年创伤性经历,对预防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
-
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目的 回顾近几年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探讨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Medline和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检索2008年2月之前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和发病机制(mechanisms).结果 选择以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病机制相关的文献有46篇,分别涉及到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神经传递素、素附特点、神经成像、遗传学、认知以及分型.结论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指一群异质的个体,他们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的反应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它是受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影响的.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问题、药物治疗情况作一综述,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提高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认识.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结果 发现迄今国内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则有较多和较深入的研究. 结论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应予以重视.
-
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临床特点.方法:对77例有自伤行为史或因自伤而入院的患者采用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MSI-BPD)、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自编自伤行为问卷、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边缘性人格障碍诊断.根据调查结果将7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患者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对照组患者不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结果:①32例(41.6%)自伤患者伴人格障碍;②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与不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相比在不同自伤行为的频率、自伤种类及焦虑抑郁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BPD自伤患者与非BPD自伤患者相比有更多的精神(心理)科治疗史.结论:对伴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者应给予更多对待和积极治疗.
-
自伤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自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3版(DSM-Ⅲ)出版,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正式成为美国精神疾病分类的1种.2008年4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1项提案,决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月[1];该提案认为,尽管BPD患者在人群中并不少见,耗费大量的社会公共卫生资源,给个人、社会、家庭带来破坏性伤害,但该病只是在近来才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该提案旨在寻求社会对BPD的关注.
-
边缘性人格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光诱发电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和焦虑障碍(AN)在光诱发电位(VEP)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8例BPD组、36例AN组及49名正常成人对照(NC),应用美国仪器以及红光刺激,完成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与NC相比,BPD组潜伏期VE//P1、P2前移,波幅VEP/N1-P2、P3增高,但波幅VEP/P2-N2、P2降低.与NC相比,AN组潜伏期VEP/P1、P3前移;波幅VEP/P2-N2、P2降低.BPD组与AN组相比,在潜伏期VEP/P2以及波幅VE//N1-P2上两者有显著性意义,BPD组前移于AN组,波幅增高.结论:在VEP若干指标上,BPD组前移于AN组,波幅增高.BPD组光诱发电位特点,值得进一步跟踪随访.
-
人格障碍的研究进展
人格亦称个性,是指整个个体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才能、兴趣、爱好以及智能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标志,它主要反映在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意志行为的方式和情绪反应状态等方面,它由遗传决定的个人先天素质以及后天发育与习得性有机结合形成,从早年开始形成逐渐趋于稳定.人格障碍是指从早年开始,逐渐形成的恒定、持久、顽固且不易纠正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这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采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
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三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中学生683例。在删除人格诊断问卷诈病数据以及信息不完整样本后,确定本研究的样本量为509例。采用人格诊断问卷中边缘性人格障碍( BPD)分量表测量青少年的边缘人格水平;采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测量青少年的情绪弹性;采用自编人口学调查表测量青少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青少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指标,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者归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94),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以下者归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15)。结果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低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积极情绪得分及情绪弹性总分高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情绪恢复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 =-0.10,P﹤0.05),而与情绪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s =0.11,P﹤0.05)。情绪弹性总分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 =-0.47,P﹤0.01)。青少年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结论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
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剖析
目的 了解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并进行病因性剖析.方法 采用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因子检测表(MIS-BPD)作为问卷,同时在问卷中附加自编留守大学生的定义为"自3岁起由其他照育者抚养至18岁"一项,以甄别出留守大学生人数.对2600名大一新生(包括补充网上收集问卷2100份,现场集体答卷500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391份,其中留守大学生107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88%.罹患边缘型人格障碍人数百分比比较:留守大学生明显高于未留守大学生(x2 =49.38,P <0.01).边缘型特质(四特征)分型比较,在情感扰乱、认知系统紊乱、紊乱的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大学生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未留守大学生.边缘型特质亚型因子阳性符合一种以上诊断率,共病率远高于有关报道"大学生共病率26.30%"的水平.结论 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罹患率较高,达到42.03%,边缘型特质亚型因子阳性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诸如此类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会诱发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危险信号.社会支持程度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罹患率呈正相关.
-
克恩伯格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述评
边缘性人格组织是人格障碍的内在结构.克恩伯格主要从非特异性自我虚弱性、现实检验、原始防御机制、病理性的内在客体关系以及身份认同紊乱五个方面阐述了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该理论弥补了DSM-Ⅳ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无理论化倾向的缺陷,并为深入理解人格障碍的心理病理学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亚型的研究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亚型分类,而使同一个亚群中的个体差异小于不同亚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
辩证行为疗法的回顾与前瞻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主要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有效治疗方法.就辩证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模式、治疗阶段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国外近的临床研究进展,后对该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边缘性人格障碍与心境障碍的共病
1导言目前,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诊断在临床界颇多争议,反对意见集中体现为:1)CCMD-3无其诊断标准;2)其诊断无特异性;3)BPD从本质上来说是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MD)的一种亚型.其中前两个观点,已有学者撰文反驳.
-
边缘性人格障碍凶杀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1例
1病例被鉴定人男性,21岁,未婚,高中文化,工人.性格内向,少语,不好交际.
-
应该注意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
讨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疾病分类地位及鉴别.
-
"边缘性精神病"的位置
对"边缘性精神病"在诊断系统中的位置做一介绍.
-
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抑郁症与单纯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抑郁症与单纯抑郁症患者之间短期疗效的差异,探讨合并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抑郁症病症的影响. 方法 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单纯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均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2、4w末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l7)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治疗前HAMDl7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2w末,试验组的HAMDl7总分、认知障碍因子分、情绪因子分均比对照组高;第4w末,试验组的HAMDl7总分、各因子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总疗效(100%)明显比试验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抑郁症临床症状的短期疗效会受到边缘性人格障碍倾向的不良影响,临床上应多加注意.
-
非自杀性自伤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性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非自杀性自伤(NSSI)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Elsevi-er、PubMed、CNKI、Medline 和 WangFang Data 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 NSSI 与 BPD 关系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在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3个研究报道了 BPD 与 NSSI 的相关性,其中 NSSI 组242例,对照组110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NSSI 组的 BPD 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 OR=9.02,95%CI :6.20~13.10)。6个研究报道了 BPD 症状评分与 NSSI 的相关性,其中 NSSI 组1751例,对照组13630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NSSI 组的 BPD 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54,95%CI :1.08~1.99)。结论NSSI 与 BPD 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数量和类型的限制,NSSI 与 BPD 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有待更多证据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