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吸收线缝合麦氏切口100例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可吸收线缝合麦氏切口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可吸收缝线缝合麦氏切口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中,72例甲级愈合,皮下脂肪液化3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轻度皮下感染3例,经皮下置管冲洗引流及红外线照射后均痊愈.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中,腹壁引流管拔出后形成腹壁窦道1例,经引流换药后痊愈.结论:可吸收线缝合麦氏切口可减少切口感染几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阑尾切除术切口皮肤不缝合50例临床体会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阑尾炎病人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2~72岁.急性阑尾炎3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8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者28例,其中2例阑尾穿孔,大网膜包囊.发病距手术时间6~96小时,平均20小时.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26例;局部浸润麻醉24例.均采用麦氏切口,切口长度2.5~4cm,平均3.0cm左右.手术时间平均为27分钟.
-
阑尾特大囊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身高174cm,体重85kg,体型胖.以"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入院,行急诊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腹麦氏切口,开腹探查,腹腔内有少量渗出液.顺结肠带找到阑尾根部,见阑尾根部粗大,其直径约2.5cm;阑尾周围界限不清.行阑尾逆切.自阑尾根部逐渐分离至尖端,见阑尾逐渐膨大,外形酷似放大的鸭梨,质地较硬,阑尾表面可见明显的粘膜充血水肿.常规处理阑尾,根部"8"字缝合后包埋.
-
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麦氏切口和经右中腹旁正中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各1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组切口痛消失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疤痕小且隐蔽,在并发症中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率较经右中腹旁正中切口仅高出0.70%,术后发生肠粘连无差异;而较经右中腹旁正中切口,感染率降低2.19%,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降低1.50%,切口疝发生率降低1.50%.结论 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具有术后疤痕相对较小、隐蔽,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切口疝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只要掌握指征并合理地作好围手术期处理,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总体效果明显优于经右中腹旁正中切口.
-
微型腹腔自动拉钩小切口切除阑尾326例临床报告
目前,手术仍为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普通的手术多采用右下腹部麦氏切口或直切口,微小切口的手术视野小,但使手术难度增大.为此,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一种适用于微小切口的手术器械冷光源微型自动拉钩,用于阑尾手术,成功地为326例阑尾炎病人实施小切口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巨大先天性腹内疝一例
患者男,25岁,入院8h前突发左腹部疼痛,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无明显变化,无发热、寒战、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20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差,急性痛苦面容,腹部膨隆,左中腹部明显,右下腹可见一长约5 cm的陈旧性麦氏切口手术瘢痕,左中腹部充实饱满、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肌无紧张,未触及明确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腹部CT示:肠系膜扭转(图1).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中腹部有一20 cm×20 cm × 15 cm的巨大包块.沿外露空肠向近端探查,发现大部分空肠及部分回肠嵌顿于腹膜后,外露空肠肠壁粉红色,蠕动良好,可见肠系膜血管搏动.疝囊颈口位于小肠系膜根部左侧2 cm、横结肠系膜根部下3 cm处,约4cm×2cm,疝囊前壁为降结肠系膜,后壁为腹后壁,上界为胰腺下缘,下界为大骨盆入口处,外侧壁为降结肠及其系膜.将嵌顿小肠回纳入腹腔,行腹内疝修补术,用丝线缝合关闭疝囊颈口,观察回纳小肠无坏死,术闭.术后痊愈出院.
-
腹腔镜辅助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一例
患者 男性,77岁,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2年余伴疼痛1个月“于2011年10月27日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心脏病史.10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右下腹麦氏切口.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血压128/68 mmHg(1 mmHg =0.133 kPa),心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脐周可及一搏动性肿物,大小约4 cm×5 cm,质地稍偏硬,边界清,活动度欠佳,伴轻度压痛.右下腹可见一手术瘢痕长约7 cm愈合良好.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四肢无明显水肿.入院后查主动脉全程螺旋CT动脉造影提示:动脉硬化,肾下腹主动脉瘤(图1),瘤体直径约5 cm,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起始端狭窄.术前诊断:肾下腹主动脉瘤.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56例体会
阑尾炎是外科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多采用麦氏切口,长5~6 cm,手术瘢痕较大,影响美观,愈合较慢.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8月~2013年8月年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普外科手术的189例阑尾炎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56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情况报告如下.
-
改进阑尾切除术预防切口感染及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及意义
我院自2000年1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时,随机选取其中部分病例,不缝合腹膜以预防切口及阑尾残端缝扎,用带血管蒂阑尾系膜残端覆盖方法以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5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2例,女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5岁.腹痛明显发作时间至手术时间4~13 h."转移性右下腹痛"者15例,突发右下腹痛者10例.既往有"胃病史"者6例,无"胃病史"者19例.查体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者18例,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者7例.术前做腹部X线透视9例,报告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影.术前行腹腔穿刺3例,均阴性.术中行麦氏切口2例,后改为上腹正中切口,其余23例均行右腹直肌切口.
-
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在小儿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在小儿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丰南区妇幼医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8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肋缘下切口手术)42例和观察组(经腹直肌探查切口手术)45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切口长度为(6.4±1.7) cm,观察组切口长度为(7.3±2.9) 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6.1±25.8) min和(41.9±13.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7±7.3) mL和(13.2±7.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7,P <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9±1.1) d 和(2.3±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5),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2.6±0.7) d和(2.2± 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为9.5%(4/4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5)。结论在阑尾炎切除术中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与经肋缘下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感染率低等优势,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 麦氏切口 -
先天性小肠系膜缺损致部分小肠坏死1例
患者男性, 15岁,运动后出现右下腹绞痛 4小时,诊断急性阑尾炎住院.入院时, T 37.8℃, P 102次 /分. Hb 12.5g/L, WBC 15× 109/L, N 88%, L 12%.腹透:肠管胀气.查体:右下腹明显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麦氏切口,入腹后发现切口下方有小段肠管坏死,取纵向延长切口,充分暴露手术区探查发现:距回盲部约 50cm处,小肠系膜先天性缺损,缺损长约 3cm,纵性排列,系膜缺损边缘光滑,浆膜完整,无裂痕.附近小肠从其中穿过并发生嵌顿,嵌顿的小肠已呈黑褐色.立即将嵌顿部位小肠系膜切开松解,复位扭转的肠管,因肠管呈黑褐色,无蠕动,行部分小肠切除术,切除约 20cm坏死小肠.行端端吻合,将缺损区的小肠系膜进行修补.术后 1周病人康复出院.
-
浅谈阑尾炎切除术后粪石残留腹腔及粪石自行排出体外3例分析
抚顺市第三医院于2008年至2010年共遇到3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粪石残留腹腔,切口延期愈合,粪石自切口自行排出体外.三例患者均为常规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中见均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均用清洁纱布擦拭腹腔.
-
麦氏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横切口组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麦氏切口组.结论 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行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采用微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65例
对31例急性和慢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微小切口阑尾切除术,35例行直视下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另32例行传统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3种术式的手术效果.
-
23例老年人阑尾炎继发穿孔手术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也是多见的临床急腹症之一。McBurney(1889)开创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并且开创了分离肌的手术切口(即“麦氏切口”)。目前,由于麻醉、抗生素的应用及外科技术、护理等方面的进步,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早期确诊、早期手术,阑尾切除术的经典术式是阑尾根部结扎加残端荷包缝合包埋,常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大多数阑尾化脓穿孔炎症波及回盲部,甚至造成炎症侵蚀溃烂,此时荷包缝合难度较大,而将回盲部置于腹腔内很容易形成阑尾残端漏。我院在23例老年人阑尾炎继发穿孔的治疗过程中,采用8字或U字形缝合将阑尾残端缝在结肠带上,并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上,有效避免了阑尾残端漏,现总结如下。
-
外科疾病误诊误治2例教训分析
例1:男性,12岁,生长在农村.主诉腹部疼痛一天,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查体:T37.6℃,B p90/60m m H g,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软,右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诊断急性阑尾炎,决定行阑尾切除术,作麦氏切口.见腹膜为蓝色,开腹腔见新鲜血液,阑尾正常.再询问家长,是否受伤,家长称昨天下午放学后去放牛时从牛背上摔下,左侧背部着地至一石块上.后改切口探查为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
漏诊美克尔憩室炎的教训
1病例资料男,17岁.因脐周及右下腹疼痛2天,诊断为阑尾炎,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腹后发现腹腔有脓性渗液约300 ml,未见肠内容物,阑尾稍充血水肿.切除阑尾后,探查距回盲部约50 cm长之回肠,无异常发现即关腹.
-
超声诊断肝异物性脓肿1例
患者男,42岁,因右上腹疼痛2个月来院就诊.查体:右上腹肋下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包块,质中等,较深,压痛明显,位置固定.上腹部可见两条手术疤痕,右下腹麦氏切口.体温37.0 ℃,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 14.63/9.31 kPa.血常规:白细胞 10.1×109/L,中性粒细胞 0.68.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发现.CT检查:肝左叶外侧段后缘一不规则高密度影,其CT值为 2 400~800 Hu,大小 5.6 cm×3.0 cm,周围见密度减低区.印象:腹腔内金属异物存留(位于肝左叶外侧段,方叶、门静脉、胃小弯之间).超声检查:肝左叶近第二肝门处实质内测及一个大小约 9.6 cm×6.4 cm 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光整,囊壁较厚并有细小点状强回声,凸向肝包膜使其变形,其内可见多个强回声结节,大者约 5.3 cm×3.9 cm,后方伴声影,结节周围可见不规则透声区包绕,透声区内有点状稍强回声漂浮(图1).超声诊断:肝左叶实质内囊性肿块,其内见多个强回声结节,考虑为肝内异物伴脓肿形成,异物可能为石块.
-
半月线切口行小儿阑尾切除术
自1992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右侧半月线切口行小儿阑尾切除术72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