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52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高危因素、神经影像学异常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收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52例,由专科医师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采用调查问卷详细记录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以Gesell发育评估法评价神经发育水平.结果:明确的高危因素47例(90.4%),其中病理性黄疸29例(55.77%),窒息11例(21.15%),窒息+病理性黄疸7例(13.46%),其他病因5例(9.62%);MRI异常率32例(61.54%).病理性黄疸者29例黄疸明显加重时间多在出生后5~6 d,患儿就医诊治19例,其余未诊治.结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高危因素是病理性黄疸与窒息.颅脑MRI表现,病理性黄疸主要损伤苍白球,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积极监测,及时、有效降低血胆红素浓度是减少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关键.
-
整体护理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 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非阵发性中枢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不随意运动等,并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脑性瘫痪严重威胁着患儿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为使脑性瘫痪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科将整体护理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相结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症状学分类、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异常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中心住院治疗的136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特点.根据锥体外系损伤的神经病学机制,将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分为:张力障碍型、舞蹈-徐动型、徐动伴痉挛3种不同类型,以母亲调查问卷及会晤方式详细记录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由专科医师进行全面的神经科体格检查,Gesell发育评分法评价神经发育水平.结果 124例(91.18%)存在明确的高危因素,其中窒息35例(25.74%)、病理性黄疸70例(51.47%)、窒息+病理性黄疸11例(8.09%)、其他病因8例(5.88%);舞蹈-徐动型脑瘫60例(44.12%),张力障碍型26例(19.12%),徐动-痉挛型50例(36.76%),窒息组徐动-痉挛型的比例明显高于舞蹈-徐动型和张力障碍型(χ2=46.3714,P<0.05);黄疸组主要类型为舞蹈-徐动型,其次是张力障碍型,徐动-痉挛型的比例少(χ2=26.56,P<0.001);其他病因或病因不明组各亚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χ2=2.7097,P>0.05);MRI异常率52.9%,窒息组异常率明显高于黄疸组(χ2=14.2331,P<0.01),早产儿组异常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χ2=13.7185,P<0.0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28例(38.8%)、弥漫性脑萎缩20例(27.8%)、基底节区异常与颞叶萎缩18例(24.0%).结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病理性黄疸与窒息;临床症状表现与危险因素以及出生胎龄有关;MRI异常率低于其他脑瘫类型;主要影像学异常以PVL和弥漫型脑损伤为主,孤立的基底节区损害少见;对该类型脑瘫应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正确评价病因、临床症状特点和病理变化.
-
胆红素脑病引起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红素脑病相关性脑瘫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 对35例胆红素脑病导致的脑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于新生儿期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过度哭闹、头后仰、角弓反张、身体扭转等早期神经症状表现,于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状况后加重;突出的神经运动特点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和侧弯反射长时间残存,肌张力及姿势不稳定、不对称;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5例,Ⅴ级22例(其中15例年龄小于18个月);29例行脑MRI检查,异常25例,其中22例为典型的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长T<,2>信号.结论 胆红素脑病引起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症状和脑MRI表现均有其特征.
关键词: 不随意运动 脑性瘫痪 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磁共振成像(MRI) -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康复研究进展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小儿脑瘫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本文讨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发病机制、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及康复方法的进展。
-
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伴一过性偏瘫一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4岁,主因"右上肢不随意运动、口角抽动3 d,右侧肢体无力1 d"于2009年4月11 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无诱因出现右上肢不随意运动,右上肢时而屈曲、时而伸直、时而扭转,面部有挤眉弄眼动作,意识清楚,无肢体抽搐,睡眠时减轻;入院前1 d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上下肢均不能抬起,伴精神、进食差,小便失禁.
-
遗传性运动障碍临床试验研究的思考
运动障碍是一组以神经系统变性病为主的疾病群,临床表现有锥体外系受损的不随意运动,肌张力障碍,震颤,姿势异常以及锥体系、脊髓或周围神经受损的随意运动障碍.例如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麻痹、亨廷顿病、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多系统萎缩、肌萎缩侧索硬化、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具有隐袭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的病程,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亦有散发的病例,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有些病已找到了致病基因或已定位克隆.目前运动障碍的诊断和分类很复杂,确切的临床症状体征、真实可靠的家系谱是其临床和试验研究的基石.现提出以下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
多巴丝肼过量致左侧肢体不随意运动
1例46岁男性患者因帕金森病服用多巴丝肼治疗,初剂量为125 mg、3次/d,服用1年.因症状进行性加重,自行服用250 mg、4次/d,服用1.5年.之后,患者欲完全控制症状,再次自行将多巴丝肼剂量调整至125 mg/1.5 h(每日剂量达1375 mg).约3个月后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不随意运动,停用多巴丝肼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停药第4天起再次给予患者多巴丝肼250 mg、4次/d口服,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逐渐减少,1周后肢体抽动症状未发作.随访3个月未发作肢体不随意运动.
-
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海索治疗不同亚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别。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36例,所有入组脑瘫患者按临床亚型分为3组,A 组为舞蹈-徐动型,B 组为肌张力障碍型,C 组为徐动-痉挛型,在统一物理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苯海索口服治疗,起始剂量给予0.5 mg/d,缓慢加量,每周加量1 mg 至目标剂量4 mg/d,每天剂量分2~3次服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6个月后),对其进行 GMFM、GMFCS、FMFM、WeeFIM 评定,并记录其流涎及药物耐受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后 GMFM 得分 A 组(35.490±19.327),B 组(29.110±11.864), C 组(15.540±11.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8,P<0.05),A 组、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WeeFIM 得分 A 组(49.000±22.520),B 组(38.780±11.914),C 组(27.000±1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9,P<0.05),A 组、B 组2组与C 组患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A 组、B 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儿 FMFM 得分,GMFCS 分级及流涎改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痉挛徐动型患儿可观察到痉挛加剧。结论苯海索治疗张力障碍型及舞蹈徐动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有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疗效优于痉挛徐动型患儿。其对于3组间大运动功能分级及精细运动功能的改善无明显区别。
-
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儿童的一种突然发生、重复或交替出现的不随意运动,以面部或颈部多组肌肉抽动及不自主发音为特点.笔者5年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5例疗效观察
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大脑在尚未发育成熟阶段受到了损伤,而出现了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可伴有智力低下、肢体瘫痪和不随意运动等[1].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软瘫型;根据肢体受影响的范围分为:单肢瘫、偏瘫、三肢瘫、四肢瘫、截瘫、双瘫.为了探讨针灸推拿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笔者两年来治疗了25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腹部推拿六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部推拿六法结合四肢推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20例,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以腹部推拿六法为主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68例
目的:探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头背屈的矫正方法.方法:对68例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穴位注射、针灸、推拿及中药熏洗加现代康复的手法矫正治疗.结果:治疗2个大疗程后,68例中14例惠儿头背曲症状消失,随意运动恢复,占20.6%;显效41例,占60.3%;好转11例,占16.2%;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97.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头背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推广.
-
有关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几个问题的答疑
编者按现就读者提出有关神经系统病的治疗问题,特请本刊副主编、沈阳军区总医院王耀山教授作一简要解答,相信对读者有所裨益.并欢迎读者来函提出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1 对于帕金森病,有的专家讲以安坦2mg,每日2次治疗,或少用;2mg,每日4次,会不会引起多动症?帕金森病(PD)是由于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致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表现以震颤、少动、肌强直和姿势障碍为主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安坦(artane)抑制纹状体内的乙酰胆碱而相应提高多巴胺的效应,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安坦可使患者震颤明显减轻,对肌强直有一定作用,而对少动则无明显效果.安坦的主要副作用按其发生频率依次为:口干(41%)、头重感、食欲不振、立位头晕、失眠、嗜睡、心悸、便秘、尿潴留、视物模糊、眩晕、精神症状、不随意运动和性欲亢进等.其中不随意运动或舞蹈样运动的发生率为5.4%.安坦一般用量为2mg,每日3次,必要时也可增至4mg,每日3次,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至达到药效,且副作用不明显为宜.如发生副作用,停药后其不良反应即可消失,故可因人而适当调整其服用剂量.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不宜应用,60岁以上老年人慎用.
-
氟哌啶醇引起不随意运动7例分析
临床应用氟哌啶醇导致的不随意运动,是由于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功能障碍而产生的无目的运动,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往多由精神学科医生所报道.近年来,麻醉医师已普遍将氟哌啶醇用于麻醉的辅助用药.随着应用病例的增多,氟哌啶醇引起的不随意运动也逐渐被麻醉医生所认识并加以防范.我院2000-2002年共发生7例,现做以总结分析.
-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及效果分析
不随意运动型是脑性瘫痪的常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随意运动和非对称姿势,头部控制能力差.患儿在紧张兴奋时,肌张力变化明显,不自主运动增多,难以控制肢体运动方向,安静时消失[1];受到刺激时常出现ATNR,运动模式多伴有正中指向障碍等异常运动模式.脑瘫患儿体质弱,易于感染疾病,常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治疗、急救或供给营养[2].由于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和穿刺部位选择的不同,输液过程中可出现穿刺局部肿胀、渗出、滴速减慢等现象[3],从而影响治疗.现就不同部位进行穿刺的情况对比总结如下.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8例疗效观察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1994年~2003年我院用高压氧(HBO),治疗脑瘫患儿18例,除常规用药物治疗外加用HBO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在脑性瘫痪中,手足徐动型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特征.全身肢体活动难以用意志去控制,发声、构音器官多受累,常伴有语言障碍,受外界刺激后易紧张,肢体徐动明显,且运动时呈非对称性姿势.
-
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28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观察组(n=14),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观察组儿童在接受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多功能悬吊训练,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选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作为评定指标,分别对两组脑瘫儿童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儿童治疗后GMFM-88评分(112.46±23.75)分明显提高(P=0.033),观察组儿童治疗后GMFM-88评分(118.03±20.86)分显著提高(P=0.012),两组儿童治疗后GMFM-88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1).结论:应用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对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多功能悬吊训练系统(SET) 不随意运动 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 -
可调重服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可调重服的佩戴对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05 ~2016-12就诊于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并接受康复治疗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佩戴可调重服.两组脑瘫儿童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对两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0.84±5.72)分明显提高(P =0.041),观察组儿童治疗后FMFM评分(73.65±6.38)分显著提高(P=0.023).治疗后,两组FM-F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4).结论:可调重服的佩戴能有效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佩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