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8例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应处理方法.结果:12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 (10/128),其中囊袋内血肿4例,电极脱位2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囊袋感染2例,经相应处理均治愈.结论:完善术前准备、规范术中操作和加强术后随访,能够减少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病人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病人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病人63例,对这63例病人在进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和分析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这63例病人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6%。结论在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病人进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加强护理,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心电图,控制病人的血糖,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病情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性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病人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术后护理 -
心室颤动启动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1例
患者,女,45岁,7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VVI);此次以 "晕厥并心肺复苏术后半小时"为代主诉而急诊入院.患者深昏迷,心电监护可见(图1):起搏心律并异位心律,频发室性早搏,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图2):起搏心律并异位心律,心室颤动,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噪音反转功能启动.
-
猪尾巴导管巧取起搏器电极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心慌、气短、头昏5年,加重伴晕厥发作5 min 入院.5年期间未系统诊治,间断口服丹参片等中药.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体温36.5℃,脉搏44/min,呼吸16/min,血压120/75 mmHg,神清,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率50/min,节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无杂音,四肢活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57/min、T 波倒置,心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动态心电图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4~68/min,ST-T动态改变.血离子、心肌酶谱正常.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行VVI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常规消毒,穿刺右锁骨下静脉顺利,做皮囊,沿9 F 外鞘管将起搏器电极送入右室心尖部,X 线下正位观距脊柱左缘3~4 cm,心影左缘内侧1~2 cm,吸气末位于膈上,呼气末位于膈下1~2cm,侧位电极指向前.测试起搏阈值2.5 V、阻抗950 Ω、频率60/min 间歇起搏.考虑电极位置不理想,撤回电极,但电极埋在乳头肌腱索中难以取出.穿刺右股静脉送入猪尾巴导管至右室,将猪尾巴导管多次回拉电极,仍不动.后将猪尾巴导管顺时针向上缠绕电极3圈,回拉成功.撤出猪尾巴导管,重新将电极送入右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1 V,频率60/min、阻抗800 Ω、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良好,电极走行自然、张力适当.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采用经锁骨下静脉心内膜电极法,将脉冲发生器埋植于体内进行永久心脏起搏的技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水平,还取决于专科护理的水平.如何做好术后病人的护理,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
临时起搏器置入的临床应用
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肺复苏患者是一项非常有临床价值的技术,在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因其操作方便、快速、安全而被广泛应用.自1987年以来,采用临时起搏器抢救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反复室颤1例
患者女,74岁。因头晕、晕厥反复发作3年于2000年5月10日入院。近3年来在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常有头晕和晕厥,晕厥发作时神志丧失,偶有小便失禁,约1~3min可自行缓解。多次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动过缓(SB)。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95/60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罗……
-
三腔及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前后的护理
三腔(右房+右室+冠状窦)、双腔(右房+右室)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生理性起搏装置.其主要特点为通过复杂的程控方式保持正常房室收缩顺序,根据机体生理改变而自动调节起搏频率,具有房室同步功能及频率自适应功能.
-
舒适护理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4~72 h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呈逐渐增高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 GC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维持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促进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康复,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双心室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双心室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0例,术后1周随机分为双心室起搏组(左室on)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off)各10例,术后12个月,交叉入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12、18、24个月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舒张末容积( LVESV);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估左右心室及左室各壁的同步性,记录左右心室射血时间差、左心室十二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等相关指标,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6、12、24个月,右室间隔部起搏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低于双心室起搏组,LVEF显著高于双心室起搏组,双心室起搏组Ts-12SD、Ts-dif显著高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P均<0.05);术后18个月两组的LVEDD、LVESD、LVEF、Ts-12SD和Ts-dif差异不明显。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在保持左室收缩同步性、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优于双心室起搏。
-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将脉冲发生器埋植于体内进行永久心脏起搏的技术.本文将1997年以来置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16例患者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2001年7月~2007年7月,我们共安置各类起搏器63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24例;年龄(60.5±4.5)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例,单纯窦缓19例,Ⅲ度传导阻滞5例,Ⅱ°传导阻滞3例,快慢综合征1例、阿斯综合征1例,更换1例.临时起搏器14例,永久起搏器49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24 h发生电极折断,1例术后3个月发生电极脱位,其余未见异常.
-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04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对56例患者行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现介绍护理体会.
-
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栓塞性紫癜一例
患者男性,65岁.有高血压、高血脂、高粘滞血症病史,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阻滞、结性逸搏心律.置入Medtronic SVVI103起搏器.术后第3天术区周围右侧胸部、腋下、肩背部以及右侧腹股沟区及大腿内侧,出现大面积片状淤斑.确诊为术后栓塞性紫癜,给予活血化淤、局部湿敷、抗炎等治疗,3周后淤斑吸收并清退.
-
100岁老人永久性心脏起搏一例
患者男性,100岁.因反复头晕1年、加重10天于1998年5月2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醒,体形瘦小,体重38 kg,血压166/76 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50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提示双肺陈旧性结核,肺气肿,主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Ⅰ度房室阻滞.Holter检测:窦性心动过缓,心率36~75(平均55)次/分,窦性停搏,RR间期长3.3 s,Ⅰ~Ⅱ度房室阻滞,偶见Ⅲ度房室阻滞.诊断老年性窦房结和房室结退行性改变,高血压病Ⅱ期.入院后在局麻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先分离右侧头静脉,因血管细小扭曲,无法插入起搏电极,改用Seldger技术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
经皮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10例临床报告
目的基层医院推广安装永久人工起搏器.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03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0例患者接受了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其中男7例,女3例.
-
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连续性干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连续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入术前、置入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对照组日常生活外,术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
-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联用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致精神异常1例
患者,男,74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1月,再发1周”于2015年2月26日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2℃,脉搏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回答切题,口唇无明显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左前胸部可闻及湿罗音,双肺未闻及哮鸣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胸部CT示左下肺炎症。诊断为肺部感染。既往有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即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原药皮肤过敏试验阴性,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32,规格为每支1.0 g)2.0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日,抗感染;多索茶碱注射液(河南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275,规格为每支0.1 g)0.3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日,平喘。治疗第2天21:00左右,患者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精神亢奋等症状。考虑与使用头孢菌素类及茶碱类药物有关,立即停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和多索茶碱,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未行其他特殊处理,第4天患者神志清楚,回答切题。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心脏功能障碍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心脏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以模拟心脏的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起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起搏器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置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临床实践证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正确完整的护理.正确完整的护理,明显提高了起搏器置入的成功率,延长了起搏器的寿命.我院完成675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术,效果满意.现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治疗多种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电子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用途的生理性起搏器置入比例逐年增加.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其并发症也十分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病人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采取合理的护理模式对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可早期预防、发现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为此,笔者就护理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