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治疗的中重度脊椎骨折的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GSS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92%)高于对照组(64%);就治疗后的Frankel分级而言,研究组主要为C级和D级,对照组主要为A级和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可以改善患者的Frankel分级,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方法.
-
TSRH系统治疗小儿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
TSRH(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器械是一种新型的多节段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可达到脊柱三维矫正固定,用于各种脊柱侧凸、后凸、胸腰椎骨折、脊柱肿瘤、腰椎不稳等的治疗,具有应用范围广,安装方便,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等优点.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病情恢复较快,无须石膏、支具外固定,近年在国内外的骨外科已得到推广.我院2000年3月应用TSRH系统治疗小儿特发性脊柱侧凸1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AF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压缩骨折的体会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脊柱骨折,其占脊柱骨折的50%[1].其中不稳定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上普遍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装置进行复位内固定,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于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采用自体髂骨粒经椎弓根植入伤椎,结合AF脊柱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9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DYNALOK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8年1月开始,在腰椎滑脱治疗中,行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DYNALOK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治疗9例腰椎滑脱患者,早期临床随诊结果显示复位满意,植骨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后路减压GSS脊柱内固定治疗伴有轻度滑脱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导致腰腿痛。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由于病程较长,病变较重,保守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因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手术治疗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多伴随不同程度的椎体滑脱,既往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手术并不能解决患者所有问题。而充分减压并重建腰椎的稳定性,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目的。在进行后路减压的基础上加以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GSS )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2]。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为72例伴有轻度滑脱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减压 GSS脊柱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实效性研究
目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探究其临床实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椎管状态、椎体高度等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测量患者椎管矢状径、角度、后椎体高度等指标.采用Denis分级和Frankel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03.4±27.6分钟,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45.9±31.2分钟.观察组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4级,而对照组患者仅提高0.8级.观察组Denis降低了1.0级,对照组降低了1.5级.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74.9±11.4%增加为94.0±4.1%.对照组患者仅由75.1±11.5%增加为91.5±3.8%.2组结果在上述指标上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好,其不但可以保持胸腰椎结果完整,且减小出血量和残腔,此外它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保存其神经功能和椎骨完整性.
-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的相关并发症
随着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脊柱内固定系统的改进、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后的加强监护,脊柱侧凸的三维矫形效果和长期预后已有了长足进步.
-
情系骨科——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邱贵兴教授
邱贵兴简历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等职.长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尤其在脊柱侧凸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协和分型";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著376篇,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17部,另任17部专著的副主编、编委,主译8部.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脊柱侧弯内固定系统置入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背景:脊柱侧弯是一种复杂的三维平面的畸形,包括冠状上的侧方弯曲,矢状面上生理前、后凸的减少或增大,轴向面上脊柱的旋转畸形,充分减压,大限度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失状面的平衡,长节段固定、短节段融合的方法是退变性脊柱侧弯较理想的矫形方法。目的:分析脊柱侧弯内固定系统的特点。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至2015年 PubMed 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脊柱侧弯内固定系统的文章,英文检索词“scoliosis,internal fixation,three-dimensional correction”;中文检索词“脊柱侧弯,内固定,三维重建”。共检索到163篇相关文献,3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根据脊柱三维矫形概念设计的脊柱内固定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目标是尽可能在三维上全面恢复脊柱的平衡,目前应用很广泛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 TSRH 脊柱内固定系统、ISOLA 脊柱内固定系统、Moss Miami 脊柱内固定系统、CD Horizon 脊柱内固定系统和中华长城脊柱内固定系统,脊柱内固定系统具有三维矫形能力,能很好地矫正脊柱冠状和矢状面的畸形,生物力学合理,固定可靠。骨移植材料是防止内固定物断裂、螺钉拔出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人工骨与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作植骨材料相比,可以缩短矫形时间及减少因植骨而并发传染病的风险,是未来植骨材料的趋势。同时三维重建已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为脊柱侧弯矫形治疗制定方案,为保证内固定物的安全性提供影像学参考,对提高脊柱内固定系统的综合疗效起到巨大的作用。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段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26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程度较重,伴或不伴有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应用不同前路内固定系统(Armstrong,Kaneda,Ventro-fix,Macs-TL)的7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的脊柱后凸角、椎管受累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种前路内固定系统在手术时间、脊柱后凸角的矫正、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方面,Macs-TL组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中脊柱后凸角矫正、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系统中,Macs-TL系统具有出血少、操作简便、损伤小等优点,且可以在胸腔镜下行脊柱前路内固定,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
-
SOCON治疗胸腰椎骨折
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常导致脊髓损伤及脊柱不稳,需要手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设计和应用各种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取得较好的固定疗效,但现有的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手术操作及复位效果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近,德国蛇牌公司设计生产专门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SO-CON脊柱内固定系统,自1999年6月至今,我科应用此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13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探讨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损伤,合并神经损伤者需要手术治疗已成共识.但对无神经损伤症状的严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及爆裂性骨折是否应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则一直有争议.本院从2002年6月至2005年4月,采用国产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先后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7例,术后随访6~27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GSS-I型器械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8例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GSS-I器械内固定治疗58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手术中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脊柱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术后观察内固定及神经症状恢复情况.结果:58例患者中42例得到随访,X线及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内有效矢径、横径达到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三个月.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固定节段短,伤椎复位良好,符合骨愈合的生理要求,神经通道损伤小,利于功能恢复等优点.
-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分型及融合策略
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累及脊柱的三维畸形,具有多种不同表现类型.分型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完全不同.错误的分型常导致错误的手术策略,引起患者术后躯干失平衡、畸形加重,甚至产生新的畸形.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系统的改良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的进步,IS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合理、有效的分型系统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拟对与IS手术密切相关的3种分型方法及相应的治疗策略加以综述.
-
全脊椎截骨USS内固定术护理特点
本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59例脊柱后凸畸形病人采用全脊椎截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疗效满意.将有关护理特点供同道参考.
-
读《脊柱内固定系统应用指南》
脊柱外科是骨科领域近20年来发展快的专业之一,这得益于X线片、CT、MRI等影像诊断手段的不断进步,得益于脊柱生物力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得益于Harrington棒、Luque棒、Roy-Camille椎弓根螺钉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内固定系统的不断临床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脊柱内固定系统代表了脊柱外科的发展水平.
-
《脊柱内固定系统应用指南》内容简介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系统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对腰椎滑脱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1例腰椎滑脱患者.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下腰痛症状完全消失者19例.所有患者术中行X线检查发现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术后随访复位无变化.结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与固定作用,是治疗腰椎滑脱有效方法之一.
-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体会
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尤以胸腰段骨折发生率高.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71例,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36例,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