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当前的癌症治疗模式亟待改变
我国目前治疗癌症主要是沿用西方的治疗模式,平均5年生存率不到美国的一半,因此有必要改变当前的治癌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利用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将手术、放疗与化疗等西医的治疗手段,进行中医理论改造,建立起以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治癌模式,即中医完全治疗模式,发挥中医中药的主导作用,有理、有利、有节地应用手术与放化疗.这种模式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
-
肿瘤治疗应以人为本
肿瘤疾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现有的治疗措施难以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其预后.中医学从整体出发,强调以人为本治疗肿瘤,治疗上坚持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在治疗观念与模式上有重大指导意义.
-
基于眼功能保护的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治疗新模式--诱导化疗-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
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虽然近20年医学技术发展迅速,但其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为34%~52%,5年局部复发率高达36%~56%[1,3]。传统综合治疗是先放疗,再手术,或手术后再放疗,这种治疗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晚期上颌窦癌常侵犯眼眶,术前放疗可能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如果术中没有合理重建眶壁结构,术后放疗常造成眼球的障碍。本例晚期鼻腔鼻窦鳞癌患者通过采取“诱导化疗-手术-放疗”的新型治疗模式,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原发性肝癌的诊治进展及展望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是我国第2位的癌症杀手。近年来,肝癌诊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进展,包括肝癌诊断设备的不断更新、诊断手段的日益丰富完善、外科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控制出血方法的日臻成熟、断离肝实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应用、对循证医学观念的重视、综合治疗模式的更新等。现将肝癌诊治方面的一些进展进行评述。
-
关于现代种植学外科及影像技术的一致申明与临床推荐步骤
1 引言种植治疗的成功需要基于修复学方面的考量及有效的治疗模式来对手术设计进行正确的术前规划.在过去的10年里,CBCT的引入及广泛应用让临床医师能够在种植体植入前后对颌骨进行三维立体的诊断评估,取代了过去作为标准的CT检查.而且,计算机引导的种植外科常规采用CBCT扫描得到的数据.考虑到科学理论和临床的快速进展,本学组中Bornstein等和Thamaseb等的两篇综述就关注了这些方面的焦点问题.
-
老年股骨颈骨折诊治中的重要问题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为4.65/10万,骨折不愈合率达10%~34%,股骨头坏死率高达30%~50%,被称为“尚未解决的骨折”[1-2]。早关于股骨颈骨折的报道发表于1378年,患者系德国皇帝查理四世,其罹患股骨颈骨折后长期卧床,终因肺炎死亡[3]。1921年Smith Peterson发明了三翼钉,开启了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时代[4]。1942年Moore和Bohlman[5]进行了第一例股骨头置换,是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基本形成了现代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模式。自1921年开始,围绕着股骨颈骨折诊断、治疗方面的争论从未停止:是内固定或髋关节置换?半髋还是全髋?水泥型还是生物型?这些争论促进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和假体的持续改进、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及整体诊疗的快速进步。至今,部分争论依然继续,但股骨颈骨折诊治已基本规范:首先应用X线和CT检查明确骨折分型;然后根据骨折分型和全身状况选择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或髋关节置换等;术后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关节康复训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较年轻患者更加棘手,老年患者存在髋部骨质疏松明显、股骨头血供不佳、术后活动能力差、全身性疾病多而复杂、康复锻炼困难等问题。因此关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研究和争论颇多,本文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结合我们的经验并查阅文献,与骨科同道共同探讨。
-
老年骨科患者手术的麻醉与康复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肾等内科系统疾病,需要服用一种或多种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干扰麻醉药物的效果,给手术麻醉的实施和围术期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1];此外,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和麻醉相关因素导致的围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870、1/2860、1/185056,表明高龄和慢性疾病是大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临床应转变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模式,把老年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以“骨折”等骨科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老年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高度警惕其伴发的多器官疾病,仔细评估相关器官的储备功能,正确把握佳手术时机,从而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手术成功及良好的预后。
-
中西医治肿瘤,"优势互补"
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是提高疗效的佳方式之一.但是,中西医治疗如何结合,结合的方式及机理是什么,如何以佳方式达到中西医结合,这些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做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肿瘤工作者在长期的临床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
-
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
癌症"姑息治疗",过去被认为是放弃治疗,一直处于边缘性的配角地位.如今"姑息治疗"已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组成了全国性的专业学术委员会,并形成了规范的治疗指南."姑息治疗"已经是癌症综合治疗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迅速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主角,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为各阶段的癌症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
从“一帮一”到“多帮多”——认知行为小组治疗简介
一提到心理治疗,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情景都是一位治疗师面对一位求助者,这是一对一的治疗模式.其实,心理治疗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除了大家更为熟悉的“个体治疗”的形式外,还有“小组治疗”的形式,也就是1-2位治疗师,面对多位不同的求助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心理治疗.
-
发刊词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是以医学影像学为基础,以微创诊疗技术为特征,致力于人类健康保障事业,引领学科融合和科学创新的临床学科。
在介入放射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 Seldinger (1953)发表的经皮穿刺血管置管技术、Dotter (1964)采用同轴导管经皮血管成形术、Gruntzig (1975)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是当今介入放射学日臻完善的诊疗技术体系的三大基石。随着生物工程学、材料学、计算机信息学的进步,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的先进技术,介入放射学的原理与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疾病诊治和预防保健的基本理念。介入治疗体系具有微创、定向、高效、可重复性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不仅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将推动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药物学和分子影像学、生物材料学等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正在对人类健康卫生事业的生物-社会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影像引导的治疗体系( image-guided therapy )涉猎血管性疾病和非血管性腔道疾病,涉及实体性肿瘤和系统性疾病等广泛领域。近20年来,人类疾病谱的治疗模式有近30%由以介入技术为主体的综合治疗模式取代。 -
肺癌脑转移400例临床分析
背景和目的:肺癌脑转移发生频率较高.本文总结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400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肺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腺癌41.3%,小细胞癌23.5%,鳞癌21.8%,鳞腺癌7.8%,未定型5%,肺泡癌0.8%.单发脑转移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运动感觉障碍及意识障碍.肺部原发灶未治疗组平均3.1个月出现脑转移,治疗组平均7.4个月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或γ-刀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1.1月,30.7%和15.2%,10.9月,31.6%和10.6%.结论:肺腺癌易发生脑转移,肺部原发灶的治疗可以延缓脑转移的出现,部分病人采用脑转移灶手术或脑γ-刀辅以化疗/放疗效果较好.
-
肿瘤患者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体会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传统治疗手段侧重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采用手术、放疗局部控制肿瘤,通过化疗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但手术不能解决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问题,而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以及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痔病与便秘治疗
目的:探讨痔的生理与病理及痔的产生与便秘原因.方法 痔的治疗方法特点,消除便秘.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无后遗症和并发症.结论 既治愈了痔病又清除了便秘的目的
-
综合医院心理和心身疾病治疗模式分析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医学门诊的发展状况及精神科联络会诊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掌握各专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伴发率,提高临床各级医护人员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促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方法 对我院心理门诊2002年10~12月和2006年10~12月的门诊工作日志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统计2006年临床各科申请心理科会诊的情况.选取门诊消化、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妇科、体检中心,共发放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350份,收回有效量表315份,用SPPS1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心理门诊从就诊人数、疾病类型、就诊心态上有了很大提高;2、临床上心理治疗观念还停留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提高关切度上,申请心理科干预较少;3.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伴发率高,对反复就诊的焦虑症、抑郁症、惊恐症、躯体化障碍的患者认识不足,识别率偏低.
-
MDT园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实体肿瘤的深入认识,许多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的治疗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个学科、单一治疗单因素疾病的传统医学,早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像肿瘤这样复杂疾病的诊疗和预防需求,多学科的团结协作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的必由之路,因此MDT模式应运而生。
-
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时代外科的重新定位
众所周知,个体化综合治疗(individualiz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已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模式。外科治疗虽然继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随着肿瘤治疗模式的不断改变,外科治疗地位在整体综合治疗体系中也发生着变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外科治疗在个体化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是每一位肿瘤外科医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
肝癌外科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生长迅速,因此也是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自1891年Lucke成功切除一例肝恶性肿瘤开始,100多年来,肝外科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肝脏解剖研究为肝脏外科奠定了基础。70年代AF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并由此使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得到较大提高[1]。80年代以来,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理念等相继用于肝癌的临床诊治,进一步促进了肝癌外科的发展。在一些经验丰富的治疗中心,肝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可接近于零[2,3]。目前,已经确立了以外科为主的肝癌综合治疗模式,并以此作为目前肝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4]。积极探索肝癌外科规范化治疗,是目前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重症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创伤外科领域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极有实用价值的外科原则,包括采用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救命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而降低致死率,提高生存率[1]。随着 DCS 理论在创伤患者的应用,外科医师的治疗理念已逐渐从传统的手术治疗模式中摆脱出[2]。故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放在首要位置,而不仅仅是手术的成功率,现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救治的2例重症腹部创伤的病例给予回顾性分析。
-
汝欲性美满功夫在性外
不少夫妻的性生活长期不和谐,只是互相埋怨,无可奈何;有的夫妻遇到性问题,只是想寻求灵丹妙药,认为药到病除;就连不少医生进行性治疗,也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像勃起、射精控制、性高潮生理功能、性功能障碍等的改善上.他们不知道或忽视了人的性爱活动不是简单的生物性活动,而是涉及到生理.心理、文化、感情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社会行为.所以,当夫妻性生活出现不和谐时,要改变以增强器官功能为主的性治疗模式为以亲昵行为为主的性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