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艾阳;汪坤;李必龙;方淑玲;朱春甲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SCF)与血浆内皮素水平(ET)的相关分析。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患者84例。采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cTFC),将冠状动脉平均帧数>27帧者归为SCF,将患者分为SCF组(36例)和对照组(48例)。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E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CF组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是SCF的危险因素。结论:ET水平与SCF有关,可能参与了SCF病理生理过程。

  •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研究

    作者:朱志玲;罗礼云;李铁

    目的:通过检测因疑似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冠脉慢血流患者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的差异,探讨ADMA水平与冠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方法:测定124例冠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患者及110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血浆ADMA浓度,并分析两组水平差异。结果:冠脉慢血流组血浆ADMA浓度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3,0.7±0.3,P=0.01)。结论:ADMA水平与冠脉慢血流发生有关,ADMA的浓度增高是冠脉慢血流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 冠状动脉慢血流心肌灌注异常与冠脉局部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浓度临床相关性分析

    作者:雷警输;卢长林;宫婷;马福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99mTc MIBI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与冠脉内局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某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慢血流98例患者,同期行SPECT检查。42例慢血流合并心肌灌注分布异常者作为慢血流核素分布异常组,其余56例为对照组。描述两组临床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血流合并核素分布异常组ET-1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血流核素分布异常吸烟者高于非吸烟者(β=1.212,OR=4.564,P<0.05)。结论冠脉局部 ET-1升高,NO降低可能诱发慢血流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异常,吸烟可能加重这种现象。

  • 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治乾;李远;肖文良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存在CSF现象的患者11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通心络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浆一氧化氮(NO)、脂联素(APN)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患者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血浆NO、AP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o.01);常规治疗组的NO、ET-1、APN及FMD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显著改善CS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 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西药治疗61例冠状动脉慢血流疗效观察

    作者:冯其茂;董耀荣;赵颖;王胜林;王俊龙;马志远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61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完全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之上加中药益气活血复方,疗程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心电图检查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测量.结果 治疗组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明显改善,其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0.32%vs 76.67%,87.10%vs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VEF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西药能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改变.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可舒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55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远;柳岩;肖文良;陈旭光;崔蕴威;王治乾

    目的 评价心可舒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CSF患者随机分为心可舒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心可舒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每次1.24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技术评价心肌受损情况,并采用门控分析软件计算左心室功能参数,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后判定临床疗效.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心可舒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91%(x2=5.546,P=0.019).心可舒组55例患者共发现151个亚段异常,治疗后改善120个,对照组55例患者共发现148个亚段异常,治疗后改善79个,心可舒组受损心肌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x2=4.626,P=0.031).治疗后心可舒组患者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时间(TPFR)、前l/3充盈时间平均充盈率(MFR/3)及血浆Hcy、TNF-α、ET-1、NO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 结论 心可舒片治疗CSF疗效确切,可改善CSF患者心肌灌注异常和左心室的舒张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 冠状动脉慢血流38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

    作者:朱小刚;高霏;申华;吴思婧;马茜;贾硕;赵子威;赵迎新;周玉杰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特征、随访结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帧法(CTFC),回顾性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造影并确定冠脉慢血流患者385例,分析其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及随访结果,并采用Cox生存分析对影响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385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其中男性263例(68.3%),女性122例,平均年龄54.45岁(30~78岁).其中高血压病史者181 例(47. 0% ),糖尿病史者64 例(16. 6% ),高脂血症史者200 例(51. 9% ),吸烟史者187 例(49. 1% ),饮酒史者89 例(23. 1% ),冠心病家族史者63 例(16. 3% ).②完成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ST 段压低者31 例(8. 6% ),一过性ST 段抬高者5 例(1. 4% ),非特异性ST - T 改变者58 例(16. 0%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10 例(2. 8%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2 例(0. 6% ),心电图正常者264 例(72. 9% );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中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12 例(3. 9% ),左心室肥厚者27 例(8. 7%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平均47. 1 mm,平均射血分数为65. 6% .③左前降支CTFC 平均为32 帧,左回旋支CTFC 平均为46 帧,右冠状动脉CTFC 平均为46 帧.④完成电话随访378 例(98. 2% ),平均随访时间为3. 6 (0. 2 ~8. 2)年,随访过程中有5 例(1. 3% )患者死亡,其中3 例(0. 8% )为心源性死亡;36 例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9. 5% ).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 风险与性别?年龄?糖尿病?体重指数?吸烟等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性,而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P = 0. 023,HR = 2. 193,95% CI:1. 096 ~ 4. 389).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临床表现并不特异,但MACE 发生率高,临床上应引起充分重视;高血压与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MACE风险相关,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

  • 组织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张维辛;马春燕;王永槐;王永;于航;李阳;杨军

    目的 采用超声组织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SCF)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为SCF的患者61例(SCF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TMAD1)、侧壁位点位移(TMAD2)、平均位移(TMAD Midpt)和平均位移率(TMAD Midpt%),并与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SCF组TMAD1、TMAD2、TMAD Midpt和TMAD Midpt%均减低(P<0.05),但LVEF无显著变化;(2) 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r=0.20、0.26、0.29、0.24,P<0.05);(3) TMAD各参数与年龄、心率无相关(P>0.05),TMAD1、TMAD2、TMAD Midpt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正相关(r=0.19、0.20、0.25,P<0.05),而TMAD Midpt%与LVEDV无相关(P>0.05).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TMAD参数中TMAD Midpt%不受左心室容积影响,是可简便、准确、灵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 MMP-2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中的表达

    作者:杨骄霞;张杰;乔智力;郭继芳;吕恒娟;王媛媛

    目的 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血浆MMP-2的含量,并同正常患者(NSF)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相比较,以了解MMP-2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的过度表达,是否可提示此类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所选患者血清MMP-2浓度,其中冠状动脉慢血流32例,正常冠脉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结果 (1)在CSF与NCF两组患者之间血清MMP-2浓度差异呈显著性意义(P<0.01);(2)血清MMP-2浓度在CSF组与ACS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慢性炎症可能是CSF的发病机制;(2)MMP-2的过度表达预示CSF患者可能存在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左心室心肌做功效能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作者:赵翠婷;王永槐;马春燕;李光源;孟平平;杨军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检测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及舒张做功效能(MSP/MDP).方法 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患者50例(CSF组)和一般临床情况与之匹配的无CSF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STE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计算左心室MSP和MDP,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CSF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径向和圆周应变及舒张早期应变率、MSP和MDP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CSF组冠状动脉平均血流帧数(TFC)与MDP呈负相关(r=-0.23,P=0.04);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MDP呈负相关(r=-0.31,P=0.03).不同冠状动脉受累支数与对照组左心室MDP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受累2支、3支者MDP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结论 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平均TFC越大,冠状动脉受累支数越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越明显.利用左心室心肌做功效能可全面评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妍;马春燕;王永槐;任卫东

    目的 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CSF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分析35例CSF患者(CSF组)的左心室功能,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2D-STI检测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以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纵向应变率、径向应变率、圆周应变率,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①左心室舒张功能:CSF组左心室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E峰、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速度A峰、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径向应变率、圆周应变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心室收缩功能:CSF组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收缩期纵向应变率、径向应变率、圆周应变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已损伤,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给予相应干预.

  •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41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疆春;杨晔;方庭正;川玲;费宇行

    目的: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比分析.方法:对141例患者分别行腺苷负荷MPI及CAG检查,并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腺苷负荷MPI阳性的99例患者中,经CAG检查确诊冠心病者52例,冠状动脉慢血流(CSF)者37例,冠状动脉正常者10例.腺苷负荷MPI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9%和44.7%;对CSF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2.2%和75.0%.结论:腺苷负荷MPI阳性者中一部分为冠心病患者,一部分为CSF者,对于腺苷负荷MPI异常的患者需进一步行CAG检查以明确病情.

  •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作者:何疆春;杨晔;朱智明;川玲;方庭正;王兆君;曹毅

    目的:通过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者20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者20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2组均行心电图及腺苷负荷SPECT检查.结果:CSF者发生心电图及腺苷负荷SPECT异常的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同时心肌缺血的范围与缺血程度也均大于血流正常者(P<0.01).结论:腺苷负荷SPECT发现CSF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可能CSF与心肌缺血关系密切.

  • 双嘧达莫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分析

    作者:王颖;李晓明;邢悦;孙秀艳

    目的:评价双嘧达莫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善.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SF患者42例,再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受试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两组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DI)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值)、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值)、E/A比值、E峰下降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再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TDI)模式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收缩早期血流速度(Em)、晚期血流速度(Am)、Em/Am和IVRT,分别计算两种模式下心肌工作指数(MPI).结果:CSF组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和平均帧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双嘧达莫治疗后E、A、E/A比值、IVRT、DT和MPI等CDI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而Sm、Em、Am、Em/Am、IVRT和MPI等TDI参数均有升高(P<0.05).结论:CSF与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有关,双嘧达莫治疗能改善组织水平微血管功能.

  • 尾加压素Ⅱ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关系的研究

    作者:关欣;白志生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 (UⅡ)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检测确诊的CSF患者40例(CSF组,n=40),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n =40).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采用TIMI血流计帧法进行,血清UⅡ水平利用人UⅡ ELISA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差异.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药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噻吩并吡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血肌酐、TC、TG、C-LDL、AGB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血清UⅡ、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CSF组白细胞水平、血清UⅡ水平、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SF组C-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SF患者血清UⅡ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TC、TG、C-LDL、C-HDL、血红蛋白无相关性(P>0.05),与帧计数、白细胞水平、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升高、血清UⅡ水平升高、白细胞水平升高是CSF发生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CSF患者中血清UⅡ水平显著高于非CSF患者,提示血清UⅡ水平是CSF的影响因素.

  • 红细胞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性分析

    作者:祝万洁;邱春光;韩战营;卢文杰;王徐乐;潘亮

    目的 探讨红细胞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冠状动脉解剖正常的患者87例.其中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的患者48例(男性33例,年龄59.23±9.61岁)作为实验组,冠状动脉解剖及血流均正常患者39例(男性19例,年龄为60.03±9.68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一般基线资料、血生化检查及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年龄、体重、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比例、CAG术前用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心率、血小板计数、TC、TG、HDL-C、LDL-C、hs-CRP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方面,慢血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4.578±0.299)×l012/Lvs.(4.396±0.226)×1012/L,P=0.002;0.453±0.030vs.0.435±0.023,P=0.003;2.464±0.230vs.2.333±0.171,P=0.003;4.834±0.871 vs.4.435±0.800,P=0.030;16.743±2.441 vs.15.551±2.398,P=0.025.结论 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可能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有相关性.

  •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慢血流的影响

    作者:杨敏;姜祖超;王文尧;张璇;袁勋;张阔;陈静;唐熠达

    目的 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慢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阜外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直接PCI的患者共260例,根据PCI术前接受P2Y12受体抑制剂的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84例)和氯吡格雷组(176例).比较两组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及围术期出血发生情况,并对慢血流和围术期出血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于急性STEMI患者,替格瑞洛组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OR 0.333,95%CI0.118~0.941,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PCI术后大出血和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 1.076,95%CI0.484~2.389,P=0.857;OR 1.218,95%CI0.688 ~2.156,P=0.500).结论 对于急性STEMI直接PCI的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比较,可降低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且未增加围术期大出血和小出血的发生率.

  • 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

    作者:王涛;张慧平;李远;肖文良;姜志安;殷洪山

    目的 采用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技术观察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的患者83例,按照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42例和尼可地尔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行GMPI检查以评估心肌受损的程度.结果 用药6个月后,尼可地尔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总评分和平均缺血心肌节段数(P=0.001,P=0.000).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能进一步改善CSF患者的心肌灌注.

  • 心肌核素显像指导下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1例

    作者:王苏;孟晶晶;王茜;石会强;许立刚;姚建奇;孙涛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3岁.主因"间断心悸1个月, 发作性胸痛5 d"于2017年6月23日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五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多于早餐后心悸,持续15 min左右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予美西律、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入院前5 d无诱因突发胸痛,约10 min自行缓解.既往高血压病4年,曾行CT检查疑诊嗜铬细胞瘤,规律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血压控制满意.吸烟史20年,每日约20支.入院查体无阳性发现.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58%,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9 m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8 mmol/L.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频发室性早搏,高血压病.入院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匹伐他汀2 mg、每晚1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 mg/12.5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美西律150 mg、每日3次,及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6000 AxaIU、每12 h 1次治疗.

  • 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慧;柴婵娟;杨志明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现象是指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出现的血流灌注延迟现象。80%~90%CSF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心绞痛,约1/3的患者会因急性加重而反复住院[1]。临床实践中,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归类往往模糊不清。现将此类心绞痛称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coronary slow flow angina,CSFA)[2]。CSFA是微血管心绞痛谱中重要的亚型。

212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