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咨询中的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这一概念古已有之,并且绵延至今.无论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世界各个宗教的立教要义,还是西方哲学的逻辑辩证,都与终极关怀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大致介绍了终极关怀的内容,并探讨了心理咨询中终极关怀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着特殊的关系,在中医药院校的传统音乐课程不仅是普通的人文艺术类通选课程,而更应该着眼于传统音乐与传统医学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大视野下审视中国传统音乐,追根溯源传统音乐与传统医学的共同源头,寻找传统音乐与传统医学的文化共振,包括阴阳五行音乐学说,"中和"-"淡和"的音乐美学思想中体现的中医养生观,及其殊途同归的终极目标.
-
医学:游离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医学模式演进的人文元点的哲学反思
一、引言医学需要哲学,是指现代医学在以延长人的寿命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中,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与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处理医学活动中因科学技术的单一工具理性之欠缺与不足,重构医学中关于"人"的完整性认识范式,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人类医学诞生于哲学意义上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人对自己的生命现象、疾病转归、生与死,由于异常的无知而异常神秘,使早期的医学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朴素的"神秘的难题"的哲学性质.正如张志伟在<西方哲学史>的导言中所言:哲学的对象毕竟不同于科学的对象,因而哲学的问题也不同于科学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不是"问题"而是"难题".通常一个问题总有答案,并且有相对一致的答案,自然科学问题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但是,还有一类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哲学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哲学问题都是一些永恒无解、万古常新的"难题".为什么没有答案?原因在于涉及人类"终极关怀".他解释道:当人类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在人的面前就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巨大矛盾,哲学问题便油然而生.医学与哲学的分离只是自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而产生--生物医学模式.从此,医学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临床技术得到解决?……然而,当下的医学现实不断提示我们:
-
医学学科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学术界把医学纯自然学科的状况称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当今的医学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是十分 明显的.1977 年由美国爱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恩格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与人文精神融合现代医学既是科学,也是人学.医学科学的发展要依靠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滋养,即在医学科学的每一步都要重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直接关注,重视对人的权利、人格、尊严、健康需求以及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新的医学模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来考察人类健康和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从而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生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而且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由于医学与社会的发展, 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全体医学教育界的共识.
-
道学与现代(下)
何谓"人生完美的终级追求?"去年5月份在德国巴伐尼亚州基姆湖--女人岛上女子修道院召开的第三届"道教与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要讨论的问题,也正是全世界共同关注并追逐的人类完善的终极关怀.
-
试析欧文·雅洛姆的存在精神动力学理论
该理论以"终极关怀的觉察→焦虑→防御机制"这一基本动力结构为核心,深入探讨了死亡、自由、存在孤独和无意义这四个终极关怀的心理病理学价值,以移除个体成长的障碍为目标,以注重"此时此地"作为核心策略,高度重视治疗关系在治疗中的作用,对存在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论医学的理性精神
面对守望生命的神圣事业,人们开始发出"返回故园"的深切呼喊[1].自然,精神家园是我们的终极关怀所在,是我们深切真挚的向往.然而,当医学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西方所谓"后现代化"思潮交织而来的时候,我们是踏上返乡之路,还是走向不归之途?这需要我们理智地沉思,沉思当前医学应具有的理性精神.
-
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
人文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 ,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出发 ,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都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 ,而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 ,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把握好护理的核心内涵 ,患者身心会得到良好的治疗.
-
人性视域下的医学人文内涵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片面科学观的影响,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死胡同.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自然科学以纯客观的自然为研究对象,是真正的科学,而人文学科作为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则无科学性可言.
-
医学科普应该注重人文关怀
1医学科普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体现对人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人文关怀又体现为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心.
-
中西宗教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会通和学术辩难
我们处在21世纪的新阶段,这个非常的历史时期是否就是所谓后医学文化社会,是否人类,特别是中国需要来一次后医学伦理学造法运动,这倒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是面对人文精神的失落、医学生活中人文主义危机四伏、功利心态侵蚀人道主义之躯,人文学者应如何应答这伦理场景的转换?伦理学者的思想文化枯竭,发展失去动力,甚至终极关怀已转化为现金关怀,人们开始忘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那场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恩格斯语),并失掉主体人文精神,从不着边际的涅槃到瓦砾横屹的大地,媚俗的语言为伦理生活带来世纪更替时的忧患.人文精神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理性依据,如果人文学者失去对人文理想的追求,伦理学者把道德信仰消蚀在金钱交易和货币文化之中,把学术堕化为一种交际技术,人格萎缩,精神侏儒化,消费主义、工具主义尘上,谁还相信哲学和伦理学是安身立命之所.技术主义冲击人文性医学,意识形态淡出之后,难有大众化的人文主义.
-
浅探“两课”教学改革
如果说,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的话,那么,在素质教育中充分体现其“以人为本”,彰显其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价值,就是必然了。古今中外教育家都主张,培养学生应德才兼备、以德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