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普林软膏在下肢静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下肢静脉疾病治疗过程中,外治疗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我们应用海普林软膏辅助治疗下肢静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尚德俊论下肢静脉疾病血瘀证共性与证治
下肢静脉性疾病主要有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和静脉倒流性疾病,往往出现肢体肿胀、胀痛,皮肤瘙痒,皮肤色素沉着、变性,皮肤结节,小腿溃疡,容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感染、丹毒、淋巴水肿等.
-
彩超对下肢静脉病例的诊断研究
随着下肢静脉疾病病例的增多,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也在逐渐改进,原来一直使用的放射线静脉造影技术虽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是由于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在80年代即被彩超这一简便、易行的诊断技术所替代。本文就彩超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进行了简单论述。
-
放痧治疗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验证放痧治疗下肢静脉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下肢静脉疾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别进入放痧组(30例)和中成药组(30例)。放痧组患者采用刺络法在委中穴以及周围相应的浅表静脉突出曲张部位,刺络放血,每次3~5个部位,每个部位出血量以3~10 mL为宜,每周2次治疗,平均间隔3天1次治疗,连续2周;中成药组患者口服脉血康胶囊2粒,每日3次,连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 VCSS)。结果:两组各级治疗前后 VCSS 评分组内比较发现,放痧组临床疗效及评分改善幅度更明显。结论:放痧疗法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疾病患者病情,疗效优于中药,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
双源CT血管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在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双源CT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疑似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给予CT下肢静脉血管成像联合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2-5天后给予DSA下肢深静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分析CT和血管造影图像并比较。结果42例疑似患者中,经血管造影发现36例下肢深静脉栓塞,39例肺动脉栓塞;CT发现30例下肢深静脉栓塞,39例肺动脉栓塞。下肢静脉栓塞CT以静脉腔内对比剂充盈缺损为表现。23例患者体现为横轴位上充盈缺损,23例患者的静脉管腔在CPR、MIP、VR图像中显示狭窄和中断,6例有双轨征表现。结论双源CT可以同时完成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成像,具有扫描快,范围广,图像重组简单、快捷,有利于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护理
目的:探讨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护理.方法:通过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显影效果和疾病诊断情况,并讨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式.结果:采用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的显影良好率达到了98.3%,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达到100%,并且术前的静脉过敏试验、术中的激素治疗以及术后静滴生理盐水、抬高患肢和按压腓肠肌、帮助显影液稀释和代谢,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应用加压快速静脉输入法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对于下肢深静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控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讨论
下肢浅静脉曲张已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和疾病所共有的临床表现.各种下肢静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浅静脉曲张、肢体肿胀、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如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
-
刘明教授谈“治未病理论”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中医经典的“治未病理论”含义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临床过程中刘明教授深刻领会“治未病理论”含义,将其贯穿于下肢静脉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能指导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防治,降低疾病发生率、防止并发症出现、防止疾病复发,从而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彩超诊断
慢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因其具有无创伤、可重复、可提供静脉的断面解剖信息及功能信息、可以观察深静脉瓣开放的情况以及反流的分布和程度等优点,目前逐渐成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重要工具.本文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38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价值.
-
下肢静脉疾病与先天性血管畸形的鉴别
下肢静脉疾病与先天性血管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本文将着重介绍下肢静脉疾病(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与先天性血管畸形(先天性动静脉瘘、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各自病因、病理特点及检查手段。
-
下肢倒流性静脉病的病因及分类
公元前1550年,文字记录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静脉曲张是一种疾病并开始寻求治疗方法。公元前400年左右,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采用切除加弹力包扎的方式治疗下肢溃疡。公元1世纪,罗马医生Celsus采用切除加腐蚀的方法治疗曲张静脉。15世纪意大利著名解剖学家Andreas Vesalius详细绘制了静脉系统的解剖图谱。1585年,Browse首先绘制了静脉瓣膜的图像。1953年,Linton得出:由于人类的直立以及下肢血液克服重力回流至心脏的功能紊乱导致了一系列下肢静脉疾病[1]。实际上,至今人们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下肢静脉病的病因并寻求佳治疗方法。
-
下肢静脉外科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静脉外科疾病是外科常见病,约占血管外科病变的90%,多发生于下肢。各种下肢静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浅静脉曲张、肢体肿胀、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如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轻者妨害生活和工作能力,重者可致程度不同的病残。下肢静脉外科疾病在世界各处,特别是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均有较高的患病率。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者等在我国东部沿海四省一市(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市),调查各种职业人群6万余人的结果,下肢静脉病的患病率为8.89%。
-
下肢静脉疾病影像学诊断
外周血管常见疾病中下肢静脉疾病发病率是动脉疾病的近10倍,血管外科临床疾病谱中静脉疾病也居多,然而静脉外科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动脉外科,这其中有静脉疾病病程长、疗效差、病因复杂及复发率高的原因,诊断方式的落后也是重要的原因,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重要前提.目前影像学检查仍是诊断血管疾病的佳方法,包括多普勒超声、CT静脉血管造影(CT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等,随着影像诊断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对于该类疾病有了长足的认识,这为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评估预后及远期随访带来益处.本文旨在对下肢静脉疾病的影像表现进行阐述.
-
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
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特别是下肢静脉疾病,如浅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先天性静脉疾患.静脉疾病发病率高于动脉疾病10倍,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例,据报告,美国每年有25~50万人患DVT,尸检中发现有下肢DVT者占72%.因此,重视静脉疾病的研究,制定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
根据我院临床和静脉造影资料统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占全部下肢静脉疾病的40.5%。虽然对PDVI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的认识仍存有分歧,但本病表现的静脉瓣膜结构异常和管壁扩张的病理解剖特征已得到临床证实。本文就目前众多针对本病特点的手术治疗作一简要的讨论。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心得
下肢静脉性溃疡常被称为下肢慢性溃疡、瘀滞性溃疡、静脉性溃疡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中医称“臁疮”、“裤口毒”、“裙边疮”、“老烂腿”等.发病率约为0.4%~1.3%,占小腿溃疡的80%.是下肢静脉疾病的晚期并发症,其特点是创口经久不愈或虽愈合,每因损伤而复发,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顽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静脉曲张所导致的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治疗心得总结如下:
-
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术在诊治下肢静脉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间来本院就诊的41例下肢静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即实验组,采用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术进行诊断,同时2011年5月至2014年9月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在诊断下肢静脉疾病中,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术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P<0.01),对上述静脉病变患者行相应的手术或溶栓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术是指导血管外科治疗的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疾病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护理体会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其治疗方法各异.传统的手术方法切口多,创伤大.随着外科手术的微创化,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逐步向腔内治疗发展,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腔内激光治疗就是其中之一.自1999年西班牙Bone[1]首次报道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以来,由于其创伤小、疗效确切,EVLT在临床应用日益普遍.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月应用静脉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at,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计54条肢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静脉造影和双功彩超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协同性和局限性的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顺行造影(anterograde enography,A)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DCDU)对下肢静脉疾病协同诊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通过A和DCDU两种检查,对419例下肢静脉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和DCDU两种检查方法 对下肢浅静脉疾病病因诊断结果 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认识单一影像手段的局限性以及二者协同诊断的价值,可为血管外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静脉内凝结.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下肢,发病率占下肢静脉疾病的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