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国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俊伟;李勇辉;李永欣;崔进;李文;汪洋;王深明;王劲松

    目的:探讨国内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技术可行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和Cochrane图书馆中的来源于国内英文医学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CBMdisc),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的中文医学文献。本系统评价是基于所有评估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国Stanford B型AD的治疗效果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有153篇回顾性研究,8415例B型夹层患者纳入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99.7±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9.1±0.6)%。术后内漏发生率为(7.2±0.3)%。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2±0.2)%,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围手术期中风率比截瘫率高(0.8%±0.1% vs 0.1%±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第1代覆膜支架比第2代覆膜支架高(25.1%±1.2% vs 9.5%±0.9%,P<0.001)。住院死亡率为(1.6±0.1)%。此外,平均随访时间为(29.4±13.5)个月,随访期间晚期死亡率为(1.8±0.2)%。30 d,6个月,1年,2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的Kaplan-Meier估计分别是(99.0±0.1)%,(98.5±0.2)%,(98.4±0.2)%,(98.1±0.2)%和(97.9±0.2)%。结论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切实可行,技术成功率较高,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存率较高。第2代覆膜支架住院和随访期的治疗效果更好。

  • 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16例

    作者: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王霖;陈日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自2004年9月~2007年2月,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16例,所有支架均经股动脉置入,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结果 支架释放全部成功,夹层破裂口成功封闭,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随访1~24个月,无远端动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血管覆膜支架适合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方法简单有效.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特点

    作者:王折存;师天雄

    主动脉夹层是常见的主动脉急症,TEVAR(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治疗开创了腔内微创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新纪元,已渐渐取代手术治疗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就目前国内外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后的主动脉重塑过程、形态学变化及特点进行综述。

  •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68例

    作者:戴继民;王建宇;姜楠;江力;魏东

    目的 探讨直筒型和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急、慢性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天津胸科医院治疗68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直筒型覆膜支架52只,分支型覆膜支架22只,在不影响左上肢血流的前提下完全封堵动脉内膜破口,真腔血流恢复正常,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使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离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符合其病理解剖特点,能很好的封闭内膜破口,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宽、治疗效果确切、康复迅速等优点,为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家安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9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NF-γ)、血管血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

    作者:席海龙

    目的 探析覆膜支架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AD(Stanford B型)病例中选择60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30例)和介入治疗组(30例),分别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和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出院后2年的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及生存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26.1±10.1)d]低于保守治疗组[(33.9±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年后,介入治疗组血压达标率(93.33%)、存活率(93.33%)、治疗依从性(93.33%)均高于保守治疗组(60.00%、5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覆膜支架为手术依托,对B型AD患者行腔内隔绝手术治疗,不但恢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较少,而且患者的存活率更高,有着良好的远、近期疗效,应予以推广.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5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作者:陆军;辛军;周伟;李伟阳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58例急、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0%(58/58),4例直接封堵、20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使用烟囱支架2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5.2%,3/58),术后出现Ⅰ型内漏11例(19.0%,11/58).出院55例患者中假腔内血栓形成48例,2例内漏消失,7例夹层仍可见部分血流.随访48例(87.3%,48/55)患者,随访时间3~ 6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7例原内漏患者复查螺旋CT血管造影示2例内漏消失,假腔内完全血栓化,其余5例内漏情况减轻,假腔内部分血栓形成;1例在术后2年支架远端出现新发内膜破口,再次放置覆膜支架后消失.结论 TEVAR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方法,手术成功率高,选择合适患者后应尽早介入治疗.

  • 外科手术建立犬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

    作者:肖喜刚;谢德轩;孙博;刘宗泓

    目的 探讨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制备犬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取健康2~3年的比格犬5只,术前进行高脂饲料喂养8周.对实验犬进行静脉麻醉后,切开肋间肌、胸膜,逐步暴露主动脉,在距左锁骨下动脉远端2~3 cm处用0T针斜刺入降主动脉中膜,用冠脉刀迅速切开主动脉管壁全层后,用球囊导管分离主动脉的中膜和内膜,之后用5-0 prolene线缝合动脉外膜和中膜,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升高血压,术后24 h内对实验犬进行多次CT血管成像,动态观察采集夹层的影像学信息.结果 5只实验犬中,共有3只动物术后形成主动脉夹层,CTA图像显示均显示了真假双腔,根据主动脉夹层的Stanford分型标准,确定形成了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结论 外科手术是建立犬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可靠方法.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早期疗效分析及围手术期处理(附36例报告)

    作者:赵亮;张杰;张磊;刘鹏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回顾2011年2月~2013年10月3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实施带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其病变类型、手术过程、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加以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移植物位于第8胸椎椎体水平以上32例,无移植物错放、移位、瘤体破裂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死亡1例,术后1d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死亡率2.78% (1/36).即刻内漏1例,发生率2.78% (1/36).遗留较大第二破口5例,股动脉-髂外动脉损伤1例,随访6~26个月,无迟发内漏,5例内脏动脉旁遗留较大第二破口者假腔无明显增大,2例内脏动脉旁较小第二破口者假腔消失,3例存留假腔;2例股动脉-髂外动脉损伤者无远端肢体缺血.结论:重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极为重要.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洁;崔英姿;林耀望

    目的 分析研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状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和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NR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NR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将综合护理应用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围术期中,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急性 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1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雪钢;白斗;武少辉;张效杰;蒋岚杉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2013年6月—2014年8月共收治13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入院初始均采用降压、止痛、镇静为主的药物治疗,通过CT血管造影( CTA)严密观察,对于病情发展者选择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果药物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血肿均较稳定,经药物治疗后缓解出院;2例10 d后血肿增大而进行腔内修复术;6例伴发有主动脉溃疡而选择腔内手术。5例药物治疗患者随访3~14个月,CTA示壁间血肿均有不同程度吸收,未再次出现胸背部疼痛症状。8例腔内治疗者随访6个月,血肿大部分已吸收,未发生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可在CTA严密观察下,首先进行降压、止痛、镇静为主的药物治疗,若血肿增大或伴发主动脉溃疡等情况,则应及时行腔内修复术。

  •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研究

    作者:孟庆友;黄浩岳;余云生;叶文学;沈振亚

    目的::探究与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干预率、IL-1β、INF-γ、NF-kB、VEGF表达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IL-1β、INF-γ、NF-kB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相比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王利娟;孙丽莉;高荷娟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明确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手术及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确切,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 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伴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作者:刘澜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血液通过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延伸剥离而引起的血管外科急症。内膜破裂位于降主动脉,且不累及升主动脉,称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很多,当消化道大量出血时易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当病人存在血管性疾病时,即使出血量不大,也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死亡危险因素。本科于2016年5月22日收治1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病人病情复杂,在进行积极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术后的护理

    作者:肖婷;金丽英;张海侠;黄立华

    0引言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1]。它是一种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预后相当凶险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急性期死亡率可高达70%,年龄高峰为50-70岁。本院心脏外科对48例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

  • 腔内隔绝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近中期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辉;胡亚立;卢辉俊

    主动脉夹层(AD)属凶险性心血管危重症,系由不同原因所致主动脉壁内膜裂口,导致主动脉血液涌入破口,引起内膜撕裂,动脉中膜分离,引起夹层病变[1-2].Stanford B型AD系指破口位于胸降主动脉的AD类型,其病变尚未累及升主动脉,约占所有AD病例的33.3%[3].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AD的金标准,早期常采用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干预,其可彻底修复撕裂主动脉,但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腔内隔绝术则为Stanford B型AD腔内修复常用手段[5].本研究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AD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报告如下.

  •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恕;邱丽红;幸雅薇;张永庚;幸志强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CT主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15例患者,行EVGE治疗,总结EVGE治疗疗效。结果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18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或支架移位,术后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所有患者回访2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患者生存质量较好,1例远期出现脑梗死,其余14例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24例

    作者:唐文恒;刘玉娥;张婧娴;冯文东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支架均经股动脉置入,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每3个月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复查.结果 24例患者支架释放全部成功,夹层破裂口成功封闭,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随访1~32个月,无远端动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病死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封闭效果

    作者:薛亦白

    目的:了解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封闭效果。方法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2例突发脑卒中,1例肾功能衰竭,其余血压稳定,症状缓解后出院。实验组主动脉阻断时间(35.94±4.7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9.34±5.79)min,1例术后突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出院;实验组治疗后3、5 d及1、2周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层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左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淑珍;李育敏;刘志平;张玉龙;王坚;李伟;雷鹏;赵明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