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夯实基础 功夫在平时——晋江市东石镇多项举措形成长效安全工作机制
在阳光照耀下,五颜六色的安全生产谜语纸条随风摇摆,似是在迎接前来猜谜的群众;丰富多样的图片展、危化品安全防护用品现场演示、诱人的安全生产宣传实用小物品等都让东石镇古寨文化中心广场的人们目不暇接.6月9日,“海西安全发展行”采访团一行在福建省安监局副局长吴文盛的带领下,来到今年东石镇“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现场.据东石镇副镇长卢敬东介绍,本次活动有14个部门及单位参与.现场共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单1万份,宣传纸杯、围巾、购物袋、纸巾、笔、笔记本、帽子共计2万份.“希望通过发放贴近群众生活的安全生产宣传品、开展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将安全生产工作渗入企业及群众中.”
-
急性汽油中毒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某石油分公司液化气站管线维修工.既往体健,曾多次接触汽油.2000年4月27日下午,患者等5名工人未携带防护用品,进入埋在山洞内的万吨汽油贮油罐内,从事残油清理.患者与两人在高达15米的罐顶操作,另外两人在罐底.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在罐府操作的工人在其他人尚未离开油罐时,打开罐底的2个人孔后,自行从下出入口撤离,造成大量汽油蒸气逸出,充满整个通道.致使患者等3人在通过狭窄的楼梯与通道往下出入口撤离的10余分钟内,吸入大量汽油蒸气,跑出山洞后,3人均有头昏、头痛、恶心症状,尤以患者表现严重,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恶心,呕吐,乏力,步态蹒跚,四肢震颤,精神恍惚,无原因傻笑,随后出现昏迷,立即被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当时查体T37℃,P100次/min,R24次/min,TP120/70 mmHg,神志不清,面色潮红,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唇指紫绀,心肺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医疗单位放射防护用品配备、使用情况调查
医疗放射技术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的同时,也导致一定的辐射危害,是全民所受电离辐射的大人为因素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放射防护工作,减少无效照射,保障放射人员与受检者健康,于2004年对全市放射工作单位的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进行了调查.
-
X射线胸部摄片防护装置的改进
胸部摄片是临床广泛运用的一种常规X射线检查,约占普通X射线摄片的65%左右,无论是使用传统的X射线机,还是CR、DR摄胸片,患者的一些敏感器官都是暴露在散射线的照射范围内.为了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受照剂量,我们研究改进了胸部摄片的防护用品,现介绍如下.
-
一例因铅手套破裂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报告
患者男性,1938年出生,1971年参加放射工作,某乡镇卫生院医用X射线诊断兼投照医生,有时在X射线下参加骨折复位术.防护用品有铅屏风、铅手套、铅椅及铅裙,1993年发现铅手套右手食指背部破裂、手部受照剂量估算为0.124 Gy.1997年经湖北省医科院放射门诊检查,右手手指尖麻木,皮肤呈紫红色近4 a.
-
如何搞好射线防护器材的生产与管理
射线防护器材通常系指用于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护材料及用其制成的防护用品、器具和装置等.射线防护器材是根据卫生部34号令<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范围的防护器材,不包括军事和核工业专用器材.
-
放射工作单位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现状调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的身体健康.我们于1999~2000年对南平市部分放射工作单位的防护用品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
岳阳市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为加强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并为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测定,并按地、县、乡三级统计分析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在工作人员、公众人员及受检者三个方面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结果医院级别越高,则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合格率越高,同级之中以放射医师的综合防护好,公众人员和受检者的防护略显薄弱,尤其是少数边远山区业务量又小的乡镇卫生院,似有恶性循环之迹象.结论职能机构应加大对放射卫生工作的执法力度,促其转入良性循环.
-
一起医疗机构未按规定为受检者使用放射防护用品案的思考分析
目的 交流放射防护案件执法经验,强调放射检查中为受检者规范应用放射防护用品的重要意义,切实维护公众身体健康.方法 对一起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在放射检查时为受检者使用放射防护用品一案进行分析.结果 该案顺利结案,但济南市放射诊疗机构内放射防护用品配备、更新、存放等方面存在多种不规范现象,放射工作人员对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有待提高.结论 应从完善院内管理、优化卫生监督执法模式、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着手,有效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
-
C形臂X线机透视下骨科手术不同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调查
我们调查了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63例四肢骨折及骨关节手术和35例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病例术中使用不同防护用品(铅玻璃防护屏和铅防护服)的防护X线辐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的储备与使用情况,更好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方案、预案等提供依据. 方法 对北京市朝阳区范围内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的相关领导采用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份,回收37份,回收率86.0%.调查结果显示:在二、三级医院:防护服储备量范围90~~1 000件、中位数235件,N95或同防护级别及以上防护口罩储备量范围425~2 500个、中位数1 500个,胶靴储备量范围0~80双、中位数10双,护目镜储备量范围10~ 98付、中位数43.5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护服储备量范围0~ 600件、中位数90件,N95或同防护级别及以上防护口罩储备量范围0~~ 960个、中位数100个,胶靴储备量范围0~~36双、中位数2双,护目镜储备量范围0~ 247付、中位数5付.在调查的37家医疗机构中有16家医疗机构没有渠道储备,占43.2%,有19家医疗机构储备的应急物资在发生卫生应急事件时可供使用至少7d的占51.4%;访谈发现:二、三级医院有部分经费用于应急物资的采购与维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应急物资储备经费,所有经费来源都是白备经费.各医疗机构不清楚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及数量. 结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区各级医疗机构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区应急物资保障的重点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由政府牵头,建立相对统一的医疗机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或保障标准和常态的应急物资的经费保障机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保障预案.
-
中国不同地区12所三甲综合医院护士静脉采血职业防护现状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时自我防护现状,比较具体职业防护行为有无地区差异.方法按中国六大地理分区(华东、华南、华西、华北、东北、华中)进行分层,对中国不同地区12所三甲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静脉采血职业防护的组织管理、具体行为执行及采血后拔针按压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其调查结果,并比较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 调查12所医院89个科室,共计护理人员3 176名.护士每月人均静脉采血次数多为华南地区,为299.88次;少为华北地区,为102.03次.99.42%(2 910/2 927)的护理人员知晓医院针刺伤应急预案;采血时佩戴手套者仅65.71%(1 901/2 893),其中高为华西地区(98.03%,398/406),低为华北地区(25.00%,115/460),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32,P<0.01);单手直接丢弃废弃针头执行率为49.47%(1 445/2 921),高为东北地区(66.16%,217/328),低为华东地区(40.83%,167/409),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28,P<0.01).嘱患者按压穿刺点上方血管刺入点为65.42%(1 831/2 799),高为华中地区(74.95%,380/507),低为东北地区(48.73%,154/316),不同地区间指导患者按压部位正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4,P<0.01).结论 中国护理人员静脉采血职业防护意识有待提高,需针对不同地区开展系统化的安全防护培训和规范静脉采血职业防护行为,以减少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促进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
临床医生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穿脱防护用品技能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医生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穿脱防护用品技能掌握情况,了解其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方法 制定《医务人员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穿脱防护用品标准流程》,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临床医生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考核,记录其错误环节.结果 发生率高的错误环节为摘手套后未进行手消毒,其次是脱防护用品的区域错误,脱防护服或摘手套时手碰到污染面等.结论 虽然经过严格的培训,临床医生在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职业防护流程上仍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宣教,以降低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
介入诊疗中心X射线防护用品的感染管理
目的 建立防护用品的规范使用制度及清洗消毒流程,提高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效率.方法 通过梳理当前管理存在弊端,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施以有效监管手段,促进措施落实.结果 通过加强防护用品的基础清洁管理、建立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及使用管理制度,使各级人员防护用品规范使用和保养意识显著提升,铅衣使用后及时晾起率达95%以上,清洗消毒后细菌采样合格率达95%.结论 通过建立防护用品使用、清洁消毒及保养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强化监管力度及人员培训,可有效提高防护用品的管理效率,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延长防护用品的使用寿命.
-
二巯基丙磺酸钠致过敏性皮炎1例报告
巯基类药物是金属中毒的常用特效解毒剂,在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进行驱汞治疗中,本文发现NaDMPS致过敏性皮炎1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患者在某照明电器公司当日光灯排气工2年3个月,工作中接触汞蒸气,每天工作约8~9 h.工作时无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车间自然通风,无抽风排毒设施.当地卫生防疫站监测车间汞浓度超标.
-
抗非典防护用品三项国标出台
-
一起急性H2S中毒事故的调查
2006年9月辽宁阜新市一家铜冶炼厂发生一起职业性急性H2S中毒事故,造成8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9月6日4点30分,陈某独自一人在未配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在制酸车间污水处理站二楼反应釜旁进行调试时,昏迷倒下.
-
CSSD采用全自动洗衣机清洗消毒防护用品的效果观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防水围裙、防水袖套是工作人员标准预防的重要防护用品之一,可复用,其清洗消毒方法为含氯消毒液盆泡消毒+洗洁精清洗+流动水下冲洗,再晾干备用,其存在清洗效果不理想,每次处理耗费时间长,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刺激性大等问题.为寻找高效、优质的洗涤方法且保证清洗消毒效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5年起采用LG牌全自动洗衣机清洗消毒防水围裙、防水袖套并改进清洗、消毒流程,其清洗消毒质量合格,既做到了一用一清洗,又省时省力,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收到了良好效果.
-
苯酚急性中毒事故调查
苯酚又名酚或石炭酸,为高毒类原浆毒物,对人体危害严重.因此,苯酚所致的急性中毒常常造成死亡.临淄区某化工厂2003年4月8日在工作期间发生苯酚泄漏致1人死亡的急性中毒事故.现将事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中毒经过2003年4月8日9:30,临淄区卫生防疫站接到本区某化工厂发生急性中毒的报告,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该厂职工在上班去开苯酚罐球阀发放料时,因开阀过大,导致管子连接处冲开,苯酚溅到身上(右侧面部、颈部、四肢),操作工人没戴任何防护用品.当即用水冲洗后送医院,但经抢救无效死亡.
-
化疗药物正确配置与规范输液
1 人员要求:1.1 配药操作时应穿长袖防护服,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必要时戴眼罩或护目镜,穿鞋套等.1.2 操作完毕后防护用品必须做高温处理(如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一次性防护用品焚烧处理.1.3 操作完毕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2 配药要求:2.1 操作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透护垫,操作完毕更换.2.2 打开安瓿前轻敲瓶颈部使药粉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2.3 溶解药物时溶媒应顺着安瓿侧壁缓慢注入,待药粉完全浸湿后再摇晃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