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三阶梯诊治
定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联系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
宫颈癌的护理
宫颈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普查发现宫颈癌好发年龄40~55岁,20岁以前罕见,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高峰分布在50岁年龄组,但60~69岁又有一高峰出现.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癌症,排名第2,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近1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医学上把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两大类.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指发生在宫颈癌前的病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1].2007年2月~2012年9月收治宫颈癌患者5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经过先进的治疗方法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
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救治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衰竭,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MODS在肺脏的表现,有报道近80%的MODS患者合并ALI/ARDS.
-
利用三道防线战胜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连续发展的疾病,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尿病前的高危人群阶段;糖尿病早期无并发症阶段;出现并发症的阶段.
-
防治铁缺乏症的新型铁剂
一、概况在防治研究工作中,通常将铁缺乏症分为互有联系又连续发展的3个阶段,即:1.铁耗减期(ID)、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及3.缺铁性贫血(IDA);前二者又统称为铁减少(或隐性贫血).铁缺乏症是这二者的总称.
-
81例服毒自杀者的临床及心理分析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身亡是一连续发展的过程,其实在临床实际观察中发现三个过程是跳跃式地组合.其中后两者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综合医院的急诊处理中自杀未遂的比例是自杀身亡的十倍甚至几十倍,而服毒自杀又是常见的表现[1~3].
-
重视外周血管疾病的规范化检测与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全身性疾病.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未来不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5~7倍,同时脑卒中的危险也增加3~4倍.患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未来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4倍,脑卒中危险增加2~3倍.
-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炎护理体会
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局部病变,约占妇科门诊病人的54%.近年来,年轻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C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炎的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22例宫颈锥切术临床分析
宫颈病变是妇女常见疾患之一,其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G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S),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居于重要地位,同时也有一定治疗价值,尤其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CIN患者.
-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癌筛查方法的进展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每年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近十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1).国外研究新进展表明,宫颈癌是一个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1→CIN2→CIN3)→早期癌→浸润癌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其中有一个间隔较长的并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时间,宫颈浸润癌5年存活率为67%,早期癌为90%,CIN为100%(2).可见早期宫颈病变的疗效比宫颈浸润癌的疗效好.因此对CIN和宫颈早期癌的及时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现将对子宫颈CIN及早期癌的传统筛查方法作一回顾,对新的筛查方法作一介绍,综述如下.
-
加强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应用意识和术后随访
心脏性猝死一直是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国虽然缺少准确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但大家都明显地意识到:近年来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又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因此,预防和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AVID、CIDS、CASH)业已证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降低心律失常病人死亡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目前已将ICD作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首选方法。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世纪90年代初置入我国第一台ICD。但由于ICD价格昂贵、体积大、寿命短、需开胸手术等诸多原因,这项技术未能在我国连续发展。从1996年开始,国内多家医院先后使用了经静脉电极埋置于胸部的ICD,较快地推动了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虽然所用型号并非先进者,但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这对于我国医生正确掌握ICD工作参数的设置与调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置入ICD的病例中绝大多数为第一类适应证,术后多数病人发作了室性心律失常、启动了ICD工作程序并得到了满意治疗,总有效率91.3%~100%。可以说在ICD的应用技术方面我们基本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我国ICD的置入数量远远少于实际需要,绝大多数有适应证的病人还得不到这一现代技术的治疗,仍然受着猝死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ICD价格昂贵,多数病人负担不起,对此,只有期待经济的发展。
-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主要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它反映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宫颈细胞学涂片+(碘染或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颈管刮术,是CIN和早期宫颈癌普遍采取的综合早期诊断方法。本文对277例阴道镜检查中75例CIN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价值。
-
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估计47万新发病例.宫颈癌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它的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连续发展过程.这些前驱病变可存在多年,如能在前驱病变阶段被确诊,即可进行进一步治疗或监测.筛查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主要手段.据报道,宫颈浸润癌的五年生存率是67%,宫颈早期癌是90%,而宫颈原位癌则几乎达100%.因此,通过普查可以达到早诊早治,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生化检测和临床检验方法不断出现,使得通过对宫颈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来降低其发病率、死亡率成为可能,因此科学地设计筛查试验和客观地评价各种筛查技术十分必要.
-
医学伦理视野中的死亡
在医学伦理学看来,死亡是生命之旅的终点,死亡不是生命的骤然停止,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医务人员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健康,为了提高生命的质量,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关注死亡.所谓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1、2].由于国度、信仰的不同,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地位及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不一样,特别是近几年各国开展的死亡教育,从生命的质量、价值考虑提出的安乐死也逐渐被人们接受.这说明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死亡教育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3],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医学生,必须积极投身于死亡科学并注入崭新时代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提倡科学的死亡观.
-
预防宫颈癌关键是筛查
早期宫颈癌的预后非常好,一期治愈率可以达到80%~ 90%,二期的治愈率是60%~70%,三期的治愈率是40%~50%,四期只有10%的患者可以治愈;而宫颈癌前病变治愈率可以达到100%.因此,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宫颈癌是非常关键的.子宫颈癌前病变属于宫颈病变的范畴.宫颈病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发生在宫颈区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畸形、内膜异位症等.有时狭义上也将宫颈病变限定为就是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约要5~10年.所以,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给予有效的治疗,就能够避免其发展成为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