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对侧再出血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建玺;梁俊红

    1999年4月~2008年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有12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1年出现对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全部经SCT证实,经再次手术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

  • 上矢状窦起始段及其桥静脉属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焦轶;韩卉;陶伟;庞刚;朱友余;张铭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上矢状窦与其它硬脑膜静脉窦之间吻合的意义.方法:观察3例新鲜胎儿及婴儿尸体头部制作ABS铸型标本,15例湿性成人尸头标本的上矢状窦起始段形态及注入该部位桥静脉的支数、管径及其与周围其它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吻合情况.结果:上矢状窦起始段的前端均为闭锁端,起始段长度为(10.9±1.0)cm,由前向后逐渐变宽,注入上矢状窦起始段的桥静脉多位于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左侧和右侧分别为(6.4±4.2)支和(5.6±3.4)支.上矢状窦通过大脑中浅静脉与海绵窦的吻合.结论:上矢状窦管腔内横穿小梁和纤维索以及桥静脉的锐角逆行注入是血栓形成的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基础;上矢状窦借大脑中浅静脉与海绵窦的吻合是保证上矢状窦的静脉血回流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及其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作者:邓雪飞;韩卉;陶伟

    目的 通过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的解释和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 对6例(12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观测,测量各支桥静脉的直径及其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利用解剖数据,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建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模型的壁面剪切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共计137支,分为前后两组,其中后组桥静脉的直径较大,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较小.共建立模型137个,桥静脉直径>1.2mm、65°≤注入角度<10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直径>1.2 mm、注入角度<65°时,注入处下游上矢状窦壁和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下降明显,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低值为上矢状窦壁上的63%.与前段组桥静脉模型相比较,后段组模型上矢状窦壁和桥静脉壁壁面剪切力低值较小,距注入处较远.结论 桥静脉直径>1.2mm,且注入角度<65°时,血管壁面剪切力急剧下降,脑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发生.血栓好发于上矢状窦后段的注入处上游桥静脉壁.

  • 后纵裂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解剖学

    作者:孙崇璟;谢涛;张晓彪;朱卫;李文生;顾晔;王红章;刘腾飞;黄智才

    目的 通过解剖学研究,探索顶枕部注入上矢状窦桥静脉的分布规律,比较各种至侧脑室三角区的经纵裂入路在外侧方向暴露范围,为临床设计、选择和改良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取4%甲醛固定、乳胶灌注动静脉血管的国人头颅标本5具,开颅并保留人字缝作为测量标志,观察后囟点前后桥静脉的分布情况,总结顶枕部桥静脉在后囟点前、后的分布规律.取4%甲醛固定、乳胶灌注的国人头颅标本5具,导航辅助下模拟同侧和对侧的经胼胝体、经扣带回、经楔前叶入路共6种手术入路的手术路径,以导航棒模拟手术视线,以导航棒与正中矢状面所成的角度代表手术入路在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记录、计算各入路在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并相互比较.结果 没有桥静脉于后囟点和窦汇之间注入上矢状窦.在后囟点前方距离为s(s代表后囟点到窦汇的距离)的范围内注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平均每个标本左侧有(1.4±0.5)条,右侧(1.6±0.5)条,双侧共(3.0+0.6)条.在同侧入路中,外侧方向的暴露范围经胼胝体入路<经扣带回入路<经楔前叶入路;对侧入路与同侧入路相同,暴露范围经胼胝体入路<经扣带回入路<经楔前叶入路.在切开脑组织位置相同的同侧和对侧入路中,外侧方向暴露范围同侧入路<对侧入路.所有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顶枕部桥静脉集中分布在后囟点之前,后纵裂入路采用人字缝后方开颅较其前方更为安全.在经纵裂入路中,向外侧方向的暴露,经楔前叶入路优于经扣带回入路、优于经胼胝体入路,对侧入路优于同侧入路;对侧入路有利于保证导航准确性.对侧后纵裂经大脑镰经楔前叶(CITT)入路在功能保护、增加外侧方向暴露、保证导航准确性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解剖形态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

    目的 通过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探讨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表现及蛛网膜颗粒与桥静脉的关系. 方法 分析102例患者的资料,观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目、形态、大小、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和角度;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大小及与桥静脉的关系. 结果 102例共有桥静脉837支,以中部多(约2支/侧),后部少(约1支/侧),前部主要集中在起始点附近;桥静脉大致有三类形态:圆管状或带状(65.95%)以前部和后部居多、扁平不规则形(24.73%)以中部居多、扁平筛孔状(9.31%)主要位于中部;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前部以窦基底部汇入为主,中部以窦中部水平汇入稍多,后部则主要从窦下缘汇入;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前部主要以直角汇入为主(84.25%、80.14%),其次为锐角汇入(13.70%,13.70%),中部以直角汇入为主(71.35%、66.45%),后部均以钝角汇入(100%);102例中发现135个蛛网膜颗粒,均小于5 mm,大部分(68.89%)与桥静脉无关,部分(22.22%)位于桥静脉狭窄处. 结论 VCTDSA是显示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理想影像学方法,可从不同角度充分显示其解剖形态及与蛛网膜颗粒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各种纵裂间手术时保护桥静脉.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探讨

    作者:牛博;周志武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种易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生率为16.5/10 万人,占颅内血肿的10%[1]就其产生机理两个世纪以来不断有研究就其进行阐述.多数学者认为是起源于桥静脉、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皮层出血、血管畸形出血等演变而来,并把血肿扩大归结于血肿外膜渗.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组织及炎症因子则参与了血肿化.

  • 超声检查对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桥静脉及其引流区域微循环灌注的动态观察

    作者:陈芬;赵齐羽;蒋天安;王伟林;郑树森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受者移植肝桥静脉及其引流区域微循环灌注的显像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连续实施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并进行Ⅴ、Ⅷ段肝中静脉属支架桥的17例受者,于术后1个月内序贯进行桥静脉常规超声和移植肝超声造影检查,监测桥静脉血流情况,分析移植肝实质超声造影灌注表现.结果 常规超声对17例受者的19根桥静脉显示良好.术后ld,13根桥静脉血流波形呈三相或二相波形,3根呈单向波形,3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术后1~2周,11根桥静脉血流波形呈二相波形,4根呈单向波形,4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术后1个月,10根桥静脉血流波形呈二相波形,5根呈单向波形,4根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术后1~2周移植肝超声造影显示桥静脉引流区域的肝实质灌注表现多变,13例桥静脉未闭塞的受者中7例表现为Ⅴ、Ⅷ段部分或全部肝组织动脉早期瞬间高增强,形状呈楔形或不规则形,实质期同步消退或提早消退;4例桥静脉闭塞的受者中3例表现为Ⅴ、Ⅷ段肝组织全程低增强.结论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以对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桥静脉及其引流区域的微循环进行动态观察,为临床提供桥静脉通畅程度及其引流区域实质灌注的有效信息.

  • 上矢状窦闭塞或狭窄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意义

    作者:王玉海;蔡学见;王春莉;董吉荣;时忠华;刘斌;朱军

    目的 通过了解颅内存在病变时上矢状窦旁桥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模式,为预防经纵裂入路术后发生静脉性脑梗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响上矢状窦血流的30例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上矢状窦后1/3或窦汇处闭塞时,主要通过与外侧裂浅静脉、导静脉、半球外侧异常硬脑膜静脉窦等建立侧支循环;上矢状窦中1/3闭塞时,主要通过闭塞前段与外侧裂浅静脉、闭塞后段与Labbé静脉及导静脉等建立侧支循环;病变影响到上矢状窦血流,但仍通畅时,主要通过瘤周静脉网及纵裂内侧面引流静脉建立上下矢状窦间侧支循环.30例脑膜瘤术中离断桥静脉5例,其中2例发生严重脑水肿.结论 不同部位病变引起上矢状窦血流变化时所建立侧支循环的模式是不同的,术前明确侧支循环的建立模式,对计划经纵裂入路以及处理侵及上矢状窦的肿瘤是十分必要的.

  • 巨大泥砂样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

    作者:刘峥;黄其雄;陈宏颉;张锡增;杨朋范

    患者 男,42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间歇性头痛7年,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3月就诊。查体:眼底双侧视乳头水肿,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颅CT示左侧半球颅骨内板下半月形混杂密度占位,部分呈环形分隔样改变。行左顶单孔锥颅引流,置入2.5mm内径硅胶管顺利引流出酱油样陈旧性血液200ml,反复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留置引流,4天后拔管,症状缓解。但2周后头痛复发,复查CT示原血肿腔稍有缩小,腔内仍残留与术前相似混杂密度内容物,同侧脑室仍受压。故在全麻下行左额颞顶开颅,术中发现血肿包膜较厚,达4mm,在骨窗范围内切除外膜7cm×7cm大小,进入血肿腔发现有大量“泥砂样”内容物,用强力吸引无法清除,只能用剥离匙逐渐刮除,其范围波及整个左侧大脑半球表面及颅底。由于矢状窦侧 “泥砂样”内容物中包含有桥静脉,故运动区重要桥静脉的附近无法清除干净,由于术前估计不足骨窗设计较小,对前中颅窝底血肿无法清除干净;血肿内膜均未处理或损伤。手术中共取出“泥砂样”内容物体积约11cm×11cm×11cm,术后切口7天愈合。但出现间歇性发烧,14天头皮切口部分破溃渗出少许黄色粘液,侧卧位腰穿ICP160mmH2O,脑脊液检验正常。经过2周局部的换药等处理切口仍未愈合,再次复查CT示原血肿腔缩小,额极及前中颅窗底部仍有血肿残留,故第二次开颅,扩大骨窗清除残留的泥砂样内容物,去骨瓣减压。“泥砂样”内容物病理报告为机化血肿。二次手术后8天切口完全愈合,发烧停止,CT示血肿腔内容物完全干净,共住院2月,肢体肌力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讨论 表现为泥砂样巨大CSDH实属罕见。本例特点病程长,CT示多个环形分隔样混杂密度阴影,血肿腔内含泥砂样机化物质+酱油样陈旧性血液,血肿包膜较厚。显然仅靠锥颅引流不能治愈。锥颅引流虽然引流出陈旧性的血液,但冲洗到血肿腔内的生理盐水与残留的泥砂样内容物共存,其高渗作用使血肿包膜外脑脊液较快进入腔内,腔内压力增高使脑重新受压,因此症状较快复发。开颅手术是唯一治疗手段,但这种情况骨窗设计应足够大,以能涉及整侧大脑半球包括颅底为佳,在处理矢状窦侧时注意勿损伤重要桥静脉。

  • 颞叶桥静脉引流形式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作者:张岩松;常义;惠国桢;邵君飞;刘宏毅

    目的对颞叶静脉回流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详细了解颞叶桥静脉的外科解剖特点.方法使用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20例,暴露颞叶侧面和底面,观察皮层静脉的分布,检查桥静脉在小脑天幕表面汇入硬脑膜窦的位置,记录Labbe静脉"颞面段"在颞叶侧面的位置以及"颞下段"的长度.结果颞叶桥静脉主要以"单支型"、"集束型"和"成簇型"3种形式进入硬脑膜窦,"集束型"为多见,颅底汇入点的分布于横窦区(55%)、天幕后区(22%)、岩上窦区(17%)和天幕前区(6%).Labbe静脉"颞面段"主要位于颞后和颞中静脉分布区,"颞下段"长度大多为1~2 cm.结论"Labbe静脉前位引流"是特殊静脉引流形式,与手术暴露关系密切;术前应仔细研究静脉期血管造影和核磁共振静脉成像;术中不要轻易切断颞叶底面的桥静脉.

  • 硬通道穿刺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探讨

    作者:严威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机制为中老年人脑萎缩、颅压偏低、静脉张力高、凝血机制不良,遇头部震动或头部外伤,颅内桥静脉或皮层小血管易撕裂出血。此外,部分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 TSBE)也可发展为CSDH。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置软管引流术,硬通道穿刺技术与其效果同样理想且损伤更小。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采用硬通道穿刺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者9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作者:陶伟;韩卉;邓雪飞;陈方宏;庞刚;刘斌;赵红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SSS)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40侧DSA静脉相和16侧CTV进行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观察.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显微解剖、DSA和CTV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量分别为11.2支、8.9支和7.0支,DSA和CTV观察发现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常显示不清.结论:熟悉和比较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桥静脉的保护.

  • 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静脉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燎原;乐士冠;奚望;纪广玉

    大隐静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ABG)常用的移植静脉,但在CABG术后10年中,超过60%的桥静脉出现了再狭窄.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均推荐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预防和治疗桥静脉再狭窄.新药物、外科新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以及静脉外支架等是目前预防桥静脉再狭窄的研究热点.该文介绍CABG术后桥静脉再狭窄的预防现状及研究进展.

  • 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洪志

    所谓"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发生>3周的位于大脑硬膜下的出血积聚,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常常由于在外伤着力部位以及对冲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破裂而形成硬脑膜下血肿.另一出血来源是脑表面的桥静脉,即脑表面浅静脉回流至静脉窦处被撕裂而形成硬脑膜下血肿,此类血肿多不伴有脑挫裂伤,仅为单纯性血肿,但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血肿形成时多为新鲜血液或柔软血凝块,3 d内逐渐变成硬凝块并与脑膜粘着,2周内凝块逐渐液化,肉芽组织逐渐长入脑膜粘着面,逐步机化,其硬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外膜,蛛网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内膜,内外膜将血肿包裹.

  • 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开东;耿晓增

    颞叶表面的桥静脉在经岩骨入路术中极易损伤,应注意保护.对颞叶桥静脉可依据桥静脉引流的区域和桥静脉终点所在的部位进行分组.颞叶桥静脉的形态分为单支型、烛台型、多干型和静脉湖型.经岩骨入路术中除注意保护Labbe静脉外,还应对天幕窦和岩嵴组桥静脉加以保护.

  •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中颞叶桥静脉的保护

    作者:耿晓增;刘开东;程刚;朱风仪;刘宁;傅震

    目的探讨保护颞叶桥静脉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32例,对颞叶桥静脉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所见及静脉的保护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31例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其中1例因术中发现桥静脉粗大且前置而改用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采用经颞下天幕入路.5例术后出现静脉性并发症.结论保护桥静脉是防止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后静脉性并发症的关键.

  • 侵袭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及长期随访结果

    作者:钱聪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尽管生长缓慢而且局限,但特殊部位的脑膜瘤手术切除却十分困难.由于该部位存在重要的静脉窦和桥静脉,手术很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通过对侵袭上矢状窦的窦旁脑膜瘤3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回顾,给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提供有益的经验.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建红

    急性硬膜下血肿出血来源通常为皮质动静脉,大脑凸面桥静脉[1]等,病情危重,合并脑疝后更为严重,预后极差;国内报道病死率为50%~80%[2].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26例,采用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抢救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双侧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曾博;诸葛启钏;朱丹化;鲁祥和

    双侧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于大脑镰向双侧生长的脑膜瘤,由于肿瘤血供丰富,位置较深,上方为上矢状窦和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所阻,下方有大脑前、后动脉和下矢状窦,手术空间狭窄,并且有些位于功能区,手术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并发症.

  • 脑静脉流出调节基础的研究

    作者:庞琦;王成伟;徐广明;张珑;郝晓光;胡永生;孙金龙

    目的:研究脑桥静脉流出部位的解剖学、组织学特性及其残余应力.方法:观察15条猪脑桥静脉及其与上矢状窦交界部的形态及纤维排列方式,并测量它们的展开角.结果:脑桥静脉流出口狭部位于脑桥静脉和上矢状窦的交界处,流出,狭部的直径较脑桥静脉的直径小,管壁厚度较脑桥静脉厚(P<0.01),其中环向胶原纤维较多.静脉流出口狭部和桥静脉的展开角分别是(115±4)°和(120±4)°(P>0.05).结论:脑桥静脉流出,狭部在脑静脉流出中起限流阻力阀的作用,它可能在稳定脑静脉血流及调节颅内压中起着重要作用.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