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高原肥胖患者腹部切口的处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和腹部脂肪堆积者越来越多.肥胖者的抗感染能力差低下,脂肪及糖代谢易发生障碍[1],行腹部手术时,切口的液化感染率明显增高,为正常人的1~3倍以上[2],尤其高原地区缺氧环境下机体代谢差,降低切口的液化和感染率,保证切口的良好愈合.笔者采用皮下脂肪层单独不缝合,皮肤脂肪层一次缝闭可以带少许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膜,保证不留死腔,并放置橡皮引流条,切口碘伏湿纱布包扎及运用弹力腹带,1~3天拔除引流条的方法切口愈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小儿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既往手术方法较多,均需要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包括Bassini和Ferguson法.近5年经外环口治疗6个月~4岁小儿腹股沟疝患儿231例,效果满意,现探讨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231例,均为男性,其中右侧腹股沟疝136例(58.9%),左侧腹股沟疝88例(38%),双侧腹股沟疝7例(3.1%).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盖单,取下腹部腹横纹正中旁1.5cm,向外作1.0~1.5cm切口,仅切开皮肤,用血管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至外环口,分离提睾肌,寻找到疝囊后钝性分离,并将疝囊向上牵拉钝性分离,以显露疝囊颈部,还纳疝内容物,高位给以结扎,剪除多余疝囊壁,疝囊颈部自动回缩至内环口,进行严格止血.
-
用腹外斜肌腱膜加强腹股沟斜疝后壁9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1995~2000年用腹外斜肌腱膜加强斜疝后壁疝修补术97例.结果 77例获随访,随访率80.20%,随访时间0.5~4.0年,无1例复发.结论 用腹外斜肌腱膜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符合疝修补个体化无张力的原则.
-
绞窄性疝肠坏死致气性坏疽二例
我们经治2例因绞窄性疝致小肠坏死继发气性坏疽。报告如下: 例1 男,64岁。发热、呕吐,剧烈腹痛腹胀,右腹股沟肿块4d以绞窄性疝入院。右斜疝史15年。T 38.6℃,P 126次/min,BP 80/60mmHg。右腹股沟4cm×3cm肿块,表皮红肿,中央皮肤溃烂,部分成灰黑色,有暗红色液体溢出,恶臭。周围皮肤有捻发感。神志淡漠,嗜睡状,血色素(Hb)6.0g%,白细胞(WBC)12×109/L,中性粒细胞(N)0.92,淋巴细胞(L)0.08。创口渗液涂片见大量革兰阳性(G+)粗大杆菌。手术所见:切除坏死皮肤及失却弹性之灰黄色腹外斜肌腱膜和暗红色不出血之腹内斜肌。切除破溃疝囊,清除具恶臭之暗红色混有气泡创口溢液。将有部分坏死穿孔之回肠4cm切除,端端吻合。3%双氧水纱布填塞创口,青霉素640万U静脉滴入,每6h 1次,四环素1.5g静脉滴入,每日1次。输新鲜血 400ml。患者血压继续下降,恐惧状。创面不断渗液,周围皮肤继续变黑,延及右下腹壁及大腿根。术后15h死亡。
-
对中国人"腹股沟盒"大小的测量
通常我们把腹外斜肌下的腹股沟管里一个封闭的解剖间隙即腱膜下间隙,称为"腹股沟盒".国外测定值平均结果为:从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为12 cm,内环到耻骨结节为5 cm,腹外斜肌腱膜在腹直肌前鞘的插入处到腹股沟韧带倾斜缘的凹面端为5 cm.其研究报告表明这个间隙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设计一种定型补片,使之适用于所有原发性疝修补成为可能[1].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进口补片实施腹股沟疝修补术经常会遇到补片尺寸过大的问题,通常要修剪至合适大小后才能使用.是否中国人的腹股沟盒与国外测量值存在差异?现就这一问题在临床中加以测量.
-
疝囊顶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并发嵌顿疝一例
患者男,85岁,因“发现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年余,不能回纳伴疼痛9 h”。于2013年10月18日急诊收治入院。既往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脾功能亢进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史。入院查体:急性痛苦貌,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听诊无殊,全腹略膨隆,腹软,右下腹压痛(+),右腹股沟区及阴囊处可触及大小约14 cm ×7 cm 肿块,触痛明显,张力较高,肠鸣音亢进并可闻及气过水声,双肾区无叩击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可疑,余无殊。辅助检查:血 WBC 4.0×109/L,N 0.89,L 0.07,RBC 3.95×1012/L,Hb 101 g/L,PLT 126×109/L,GPT 17 U/L,Alb 41.5 g/L,TBIL 18.3μmol/L, BUN 12.90 mmol/L,SCr 150μmol/L,Glu 8.12 mmol/L;凝血功能正常;腹部平片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B超提示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心电图正常;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肺动脉轻度高压。入院诊断:(1)右侧腹股沟嵌顿斜疝并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慢性肾功能不全;(4)冠心病(PCI 术后)。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后于当晚在全身麻醉下行疝囊顶入路的嵌顿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患者平卧位,取右下腹斜切口,长约4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腱膜向两侧游离,术中见疝囊大小约14 cm ×7 cm,进入阴囊,嵌顿内容物为小肠,长约15 cm,颜色为紫红,蠕动较差,并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小肠经温盐水纱布湿敷,并向系膜内注射1%利多卡因2 ml,观察约40 min,见小肠颜色明显好转,蠕动明显,小肠系膜小血管可见搏动,证实小肠活力尚存,故将小肠还纳入腹腔,并行疝无张力修补术。
-
左腹股沟区Amyand疝并小肠粘连性肠梗阻一例
患者男,73岁,因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70年伴持续性腹痛17 h于2014年2月4日入院。既往慢性哮喘病史40余年。曾行传统左腹股沟疝手术2次,长期阴囊肿大。17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脐周隐痛,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起初为胃内容物,后为咖啡色物质,伴停止排气、排便。查体:精神尚好,平卧位,见左腹股沟区15.0 cm ×18.0 cm大小梨形突起肿物,肿物进入阴囊。质韧,囊实性感,有压痛,活动度差,不能还纳。辅助检查:WBC 12.0×109/L,N 0.87;立位腹平片示:腹内部分小肠积气扩张,可见宽大液平面(图1);CT示:左侧阴囊增大,腹股沟管扩张,可见小肠和结肠及其肠系膜向腹股沟管及阴囊内疝入,阴囊内可见液体密度影(图2~3)。诊断:(1)肠梗阻;(2)左腹股沟斜疝嵌顿。于全身麻醉下行左腹股沟疝探查手术。取左腹股沟斜切口长约10 cm,逐层进入,游离精索,切开睾提肌,打开疝囊,有约50 ml淡黄色渗液溢出,发现疝内容物为回盲部,包含阑尾,部分回肠及盲肠,阑尾无充血水肿,无急性炎性改变,距阑尾根部盲肠壁约2 cm大小淤血斑,嵌顿疝内容物无坏死,疝囊与腹腔相通,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可见肠管嵌顿予内环口,切开内环口狭窄环及部分腹内斜肌,松解嵌顿肠管,可见盲肠有卡压痕迹,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术中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嵌顿(Amyand 疝)。观察疝环缺损约5 cm,后壁缺损薄弱,自疝环处探查,可见距回盲部约160 cm处小肠粘连致密,呈膜状粘连,伴有成角畸形,部分肠壁与系膜根部粘连,且约10 cm长肠管浆膜面充血,点片状出血点,观察无血运障碍,蠕动良好。松解粘连,放置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将盲肠及回肠回纳入腹腔。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环形切开腹横筋膜,游离腹膜前间隙,精索腹壁化,横断疝囊,远端无血管区开窗敞开,近端疝囊关闭,使之呈小疝囊,还纳入腹,因后壁缺损较大,腹腔内无明显污染,故置入OP补片(8 cm ×12 cm),放置于腹膜前间隙,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横筋膜,连带缝合固定补片。因后壁薄弱,为预防补片外凸,故于精索后置入补片,套入精索,置于精索后方,耻骨结节处康派特医用胶点状粘合固定补片[1],周边分别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缝合4针固定以加强后壁,于补片上方置入多孔引流,另戳孔引出皮外固定,接负压闭式引流。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关闭切口。术后3d排气排便,术后6d引流量少于5ml拔除,8、10d分次间断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手术过程(图4~11)。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迟发性小肠瘘一例
患者男,59岁,因术后窦道反复溢脓而入院。患者2010年系右侧腹股沟疝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腹股沟疝疝环填充术,术后恢复顺利。2013年6月切口出现红肿痛,并破溃、溢浓,无发热、腹痛、腹胀,自行抗感染治疗1周后未见明显改善,于当地医院反复行局部清创效果差,而后窦道形成,由于反复溢脓且伴粪臭味,于2013年9月24日转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收住院。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外伤史及炎性肠病史。查体:可见右侧腹股沟区手术切口愈合瘢痕,瘢痕周围局部皮肤发红,面积约5 cm ×4 cm,其中央可见一破溃窦道约3 cm ×2 cm,窦道边缘皮肤红肿,窦道口有淡黄色渗液,有异味,考虑为炎性反应期,且可能有包裹脓腔,给予窦道口切开引流术及静点抗感染药物,切口局部雷夫诺尔湿敷。治疗10 d后窦道仍无愈合。2013年10月9日腰麻下行右侧腹股沟腹壁窦道切除术及疝片取出术,术中取原切口,切除周围瘢痕组织,辨析腹外斜肌腱膜并切开,腹股沟管结构紊乱,精索位置移位,局部粘连严重,将平片取出探查发现脓液从网塞形成的肉芽组织包块溢出,锐性分离网塞,沿网片组织由浅入深分离组织,深达腹腔,与肠腔相通,切除网片组织,探查右下腹及髂窝,课件部分小肠袢与腹壁粘连,锐性分离肠袢,发现与原切口壁层腹膜粘连为末端回肠(距盲肠10 cm),游离粘连肠袢,发现瘘口约1.0 cm ×0.5 cm,切除瘘口周围炎性肠壁组织,缝合修补肠壁,右髂窝留置引流管经腹壁切口外引出并固定,逐层关闭右下腹壁切口,同时切口下留置负压吸引球,全层缝合切口。术后禁饮食,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治疗后切口感染,反复清洗切口, ;按时换药后切口愈合良好,于2013年12月18日出院,随访1个月,未复发。
-
男性同侧腹股沟直疝合并股疝一例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入院前7年患者无意间发现右腹股沟区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区扪及一约4 cm×3 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超声报告考虑右腹股沟斜疝.入院后予完善术前准备,以右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拟行右腹股沟斜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游离并提起精索后发现疝囊位于精索内后方,与精索无关 而于直疝三角直接突出,局部缺损大,可直接进入三横指(约4.5 cm),游离疝囊至颈肩部,外荷包缝合将疝囊反推还纳,并将腹横筋膜缝合加固,用8 cm×15 cm的 轻质补片在精索后方行李金斯坦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顺利.在缝合切口时又发现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还有一包块,约5 cm×3.5 cm,挤压可缩小但不能完全回复.拆开掀起腹股沟韧带侧固定网片,游离腹膜前间隙及疝囊后见疝囊从股管突出,增厚明显,疝内容物已回纳.切除大部分增厚的疝囊后,将疝囊残端拖入腹股沟韧带上方并结扎,同样外荷包缝合将疝囊反推还纳,另置补片于腹膜前间隙,完整覆盖股管,上缘与腹股沟区修补平片外缘一并连续缝合固定于陷凹韧带及腹股沟韧带,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术毕.术后诊断为:1.右腹股沟直疝(Ⅳ型);2.右侧股疝.术后予加压包扎,输液抗感染.患者恢复好,1周后出院.
-
壁间型腹股沟斜疝二例
病例1 患者男 ,47岁.因右下腹可复性肿物20余年,膨出不能还纳2 h伴疼痛,以嵌顿疝于2006年5月1日住院.查体见右下腹约12 cm×11 cm肿物,质软边界欠清,局部有压痛.右侧阴囊空虚,皮下环不大.B-us右下腹可见.5.9 cm×1.9 cm疝囊,疝环2.0 cm,囊内可见肠管回声,未见异常血流.住院后即刻行手法还纳.于48 h后行选择性手术.术中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见到一质软肿物于内环的内上方,与内环呈偏心状.
-
腹股沟斜疝合并同侧睾丸鞘膜积液一例
患者,男,74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5年,肿块不能回纳消失伴胀痛3 d 入院。入院体检右侧阴囊见15 cm×10 cm 肿块,质韧,边界尚清,平卧位不能回纳消失,外环口可触及扩大,阴囊透光未检,左侧阴囊及睾丸正常,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疝囊呈15 cm ×6 cm,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突出,证实为斜疝,内环口直径4 cm。探查右侧阴囊内15 cm ×10 cm 淡黄色囊性肿块,边界清,肿块来源于睾丸鞘膜,与腹腔不相通,证实为非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手术方式,检查肠管血运无异常后,回纳肠管,剥离并高位结扎斜疝疝囊,剪除多余疝囊壁,缝合内环口缩小内环。分离切开鞘膜囊吸出约200 ml 淡黄色液体,沿附睾外缘剪去鞘膜壁层,将残余鞘膜翻转于附睾及精索背侧连续缝合(取组织病理检查示炎性反应,玻璃样变),阴囊内置引流片引流。解剖腹股沟区,充分显露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Bassini 修补法加强后壁,查无异常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皮下组织皮肤,手术结束。术后48 h 拔出阴囊引流片,手术后3 d,切口红肿疼痛炎性反应明显,加大抗感染力度后,切口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
乙状结肠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9例分析
1990年1月~2007年1月,我们采用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膜形成条索状固定瓣固定乙状结肠远端治疗直肠脱垂9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腹外斜肌腱膜转移法治疗腹股沟区复发疝26例
我科自1996年至2000年6月,采用腹外斜肌腱膜转移法治疗腹股沟区复发疝26例,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
腹外斜肌腱膜肌肉瓣低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探讨
探讨低张力修补腹股沟缺损生物材料的应用,替代合成材料组织的排异性的价格昂贵的缺欠,在重建外科方面进行开拓性尝试.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成人腹股沟疝的关系
目的 研究成人腹股沟疝病人腹外斜肌腱膜及腹直肌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成人腹股沟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测定MMP-2、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 MMP-2在腹股沟直疝的腹直肌前鞘中的表达明显强于斜疝组及对照组,而MMP-9在各组均未见表达.结论 MMP-2参与了腹股沟直疝病人腹直肌前鞘基质降解过程,与腹股沟直疝发病机制有关.
-
淋巴结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一例
患者,男,49岁,因左下腹痛并左腹股沟肿块1个月余于2010年11月收入我院腹外科.查体:左腹股沟区可触及1个约3.0 cm ×2.0 cm大小、触压疼痛、无红肿和发热的肿物,术前检查未发现其他部位病变,于2010年11月3日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中发现左腹股沟区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直径1.5 cm,淋巴结相互融合,与皮肤无粘连,游离并完整切除1枚淋巴结;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见多枚淋巴结融合成团,肿块大小约4.0 cm×3.5 cm,固定,后方可触及血管搏动,切取部分淋巴结组织,术后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
经外环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分析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腹股沟外环, 解剖疝囊并行高位结扎, 是治疗小儿斜疝常见的手术方式. 随外科微创要求趋势, 我院采用经外环的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因手术中不切开腹外斜肌腱和腹股沟外环, 手术效果好, 创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现介绍如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双侧隐睾伴左侧隐睾扭转1例
患者男,35岁.劳累后发生左下腹胀痛12 h,逐渐加重,放射到会阴部、腰背部,来我院就诊.查体:急病面容,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范围约4.5 cm× 5.5 cm的包块,隆起状,界限欠清,表面皮肤红肿,触痛明显,活动度差.急诊超声检查显示:双侧阴囊空虚,左侧腹股沟管内可见4.6 cm×3.4 cm×3.0 cm的弱回声团块,实质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团块内部血流信号消失,团块包膜外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周围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右侧腹股沟管外环口见3.5 cm×2.0 cm的椭圆形均质弱回声结节(图2).超声诊断:①双侧隐睾伴左侧隐睾扭转;②左侧睾丸鞘膜积液.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左腹股沟区皮下水肿严重,层次不清,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可见睾丸、附睾、精索逆时针扭转360°伴鞘膜积液,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坏死睾丸.
-
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
目的讨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壁横纹小切口手术方法。方法报告2008~2011年共220例择期手术病儿,取患侧耻骨上方下腹正中线旁2c m作一沿皮纹1~1.5c m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不需拆线,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80例,时间半年至两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
睾丸切除关闭外环口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体会
我院自1985年至1998年,13年来用同侧睾丸切除,常规疝囊高位缝扎悬吊,并将腹外斜肌腱膜及联合肌腱做一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关闭外环口,治疗老年性腹股沟斜疝36例,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