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囊型包虫病胆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明确肝囊型包虫病与胆囊疾病之间有无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可能的相关性因素.方法:收治肝囊型包虫病患者30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标准排除97例,对210例初次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胆囊并发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需要手术治疗的胆囊并发症的发生率58.1%(122/210).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内包虫病灶大病灶单径大小(P=0.02)、病灶总径(P=0.000229)、病灶位于肝内位置(P=0.00000726)及肝内病灶数目(P=0.05)是初次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胆囊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P≤0.05),此外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肝囊型包虫病病灶的分型及腹腔粘连状况与患者胆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肝内包虫病灶大单径直径、肝囊型包虫病病灶总径和病灶位于肝内位置,肝脏内病灶数目是初次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其胆囊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相关因.②肝内大包虫囊肿及全部病灶总经越大,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其胆囊病变的发生概率越高.③包虫病灶位于肝脏Ⅰ段、Ⅳ段、Ⅴ段、Ⅷ段,较病灶位于其他肝段,患者胆囊病变的发生概率高.④多发包虫病灶较单发病灶,其胆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高.
-
肝囊性包虫病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囊性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流行病学史及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比较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49例患者均行B超及CT检查明确诊断。14例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27例行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8例行传统内囊摘除术。结论:流行病学史及影像学检查对于肝囊性包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肝囊性包虫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合理的方法应根据肝包虫囊肿的位置、大小、有无感染等情况决定。
-
肝囊性包虫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初步集成及研究探讨
目的:提出肝囊性包虫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念,初步集成肝囊性包虫病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120例肝囊性包虫病例的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肝囊性包虫病例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术后胆漏和残腔并发症.结论: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适应症,可产生显著效果.
-
肝囊性包虫病86例诊治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86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86例患者均经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肝内有囊性占位,结合流行病史及寄生虫试验做出诊断,结合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86例患者中76例行内囊摘除术,10例行包括囊腔在内的肝部分切除术,术中均未发生过敏性休克,手术前2周及术后应用阿苯达唑,15~30 mg/(kg·d)-1,疗程6个月~1年,均治愈;随访1~ 14年,均无复发.结论 肝囊性包虫病确诊后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同时配合阿苯达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探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100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于试验组患者采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囊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腹腔引流时间、发生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和胆汁漏人数。结果: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和腹腔引流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发生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和胆汁漏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包虫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对包虫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进行分析.方法 对肝囊性包虫病手术4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3例中行单纯包虫内囊摘除术65例,并发残腔积液6例,残腔感染2例.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108例,并发残腔积液23例,残腔感染5例,平均带管时间87d.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287例,并发残腔积液19例,无残腔感染,平均带管时间21d.肝切除术13例,术后胆漏2例,出血1例.结论 包虫内囊摘除、残腔带蒂大网膜填塞+残腔引流术是一操作简单实用、适用类型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经济安全的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
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术后IL-11、TNF-a、iNOS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青海地区肝囊性包虫病患者术后白介素-11(IL-11)、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等细胞因子变化,并观察乌司他丁对肝包虫术后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60例,根据术后有无使用乌司他丁分为对照组及乌司他丁干预组.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及术后7 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及术后7 d的IL-11、TNF-a、iNOS浓度.并比较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以上指标的在不同时点浓度的变化趋势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术后1 d及术后3 d IL-11、TNF-a、iN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法间IL-11、TNF-a、iN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干预方法的不同时间点比较,IL-11、TNF-a、iN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时间×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在抑制机体炎症因子IL-11及细胞因子TNF-a、iNOS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
IL-18及 IL-18结合蛋白、IFN-γ等血清炎性介质在囊型包虫病致 Th1/Th2细胞偏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在囊型包虫病致Th1/Th2细胞偏移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25例健康者为 HC 组,28例囊性包虫病患者为 CE 组,28例囊性包虫病术后患者为 PCE 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 IL-18、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和 IL-18BP、白介素4(IL-4)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补体3(C3)、补体4(C4)、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E(IgE)水平。结果CE 组血清 IL-18、IFN-γ、IL-2、C3及C4水平明显低于 HC 组和 PC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 组血清 IL-18BP、IL-4、CRP、IgM、IgG 及IgE 水平明显高于 HC 组和 PCE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IFN-γ、IL-18及 IL-18BP 在肝囊型包虫病所致的 Th1/Th2偏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及相互制约的作用。
关键词: 肝囊性包虫病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 -
肝囊性包虫病两种术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囊性肝包虫病的两种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肝囊性包虫病两种手术方式患者46例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耗时及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吸收热、术后残腔感染、术后引流时间和原位复发等随访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组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外囊大部切除术组,术后引流带管时间、术后残腔并发症、原位复发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吸收热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囊内次全切除术式相对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疗效基本相同,应根据包虫部位大小及手术中具体情况随时选择合理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损伤降低风险,减少术后残腔感染、胆瘘等并发症.
关键词: 肝囊性包虫病 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及外囊大部切除术 应用分析 -
阿苯达唑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阿苯达唑在治疗肝囊性包虫病(HC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阿苯达唑(ABZ)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RCTs,共6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ABZ和MBZ治疗HCE患者包囊数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HCE患者病例数的疗效无统计学;ABZ联合手术治疗HCE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服用ABZ后1-3个月手术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ABZ-E对比ABZ-T治疗HCE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ABZ联合手术治疗HCE和ABZ-E治疗HCE的疗效都比较好,但由于研究报道较少,其真实疗效还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