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丝绸之路与维医药学
新疆占称西域,即西部的疆域.早在汉武帝时,就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
佳人曲
也曾看过电影《十面埋伏》,大约只顾着看章子怡饰演的盲女歌姬,长长的水袖,妖娆的舞姿,乱花渐欲醉人眼,竟然忽略了这首《佳人曲》.常去一个朋友的博客.背景音乐就是这首歌,词简单,曲亦简单,没有层层繁复的铺陈,却自有其妩媚动人之处.这首《佳人曲》,是汉代著名的乐师李延年所为,《汉书·外戚传》里曾有记载.琴师李延年为了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故赋此曲,可见其用心良苦.一阙短歌,竟然能使一个楚楚动人的美人跃然眼前,令汉武帝心动,可见其功力不凡.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
史学家司马迁的生卒之谜
司马迁,字子长,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因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而触犯了武帝忌讳,遭受腐刑.被行刑后,他怀着极大的悲愤和憎恨的心情,坚持完成了五十万言的历史巨著——《史记》,展示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年的历史画卷.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问世以后,历代都有专门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学者,国外也不断涌现研究《史记》的专家,可是对司马迁难解的生卒年月和死因之谜,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
大汉爱国名将——卫青
卫青(? ~ 前106 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
-
"汉武始置营妓"辨伪考
王书奴的<中国娼妓史>有"营妓始于汉,历六朝唐宋不衰.<万物原始说>:‘一曰,古未有妓,至汉武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见<汉武外史>.'"的说法.本文从:一、<汉武外史>此说违背史实,且仅为非正史间接引证,既无汉代正史资料为依据,又无可信史料作旁证;二、营妓名称的由来和性质;三、卒妻妇并非营妓,也非后世意义上的军妓,这样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阐明"汉武始置营妓"之说有如"管仲始创妓院"一样,是历代作者在未经追踪溯源的考证,未获取确切史实依据的情况下,以后世的社会观念对古代史籍进行摘取、揣测、臆断的结论,以致歪曲、虚构了历史,并代代因循,人云亦云,因而纯属以谬传谬的产物.
-
内圣为王话沉香
我国香文化肇始于春秋,屈原的《离骚》中就有佩戴香料的记载,如诗云:“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成长于大汉,汉代官员上朝时要随身佩香,向皇帝奏事也要口含鸡舌香.成熟于盛唐,鼎盛于宋,传承于明清至今.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即沉檀龙麝,古人谓之四大名香,为诸香之上,而沉香为上中之上,香中之魁.先秦时期,内地焚香以芷、桂等香草为主,汉武帝溃匈奴统一西南,盛产沉香的边陲地区进入西汉版图,大量的沉香流入内地.隋炀帝杨广除夕烧沉香不计数,数十里内范围均可闻到此香.
-
喜寿礼俗中的花色面点
国人自古重礼仪,稍长些年纪的人过生日时,亲朋好友总要送一个大寿桃,以表祝福.寿桃作为饱含长寿寓意的糕点由来已久.民间有这样一段传说,西王母于七月初七晚间与汉武帝见面的过程中,汉武帝向西王母讨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西王母看了看汉武帝的表情,感觉他的愁心很重,即使吃了长生不老药也无济于事.
-
长寿面的来历
相传汉武帝寿庆,命御厨准备寿宴.御厨心想皇宫的人天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各种美馔早已吃厌,到不如变变花样,于是在面食上下功夫.他将面条反复揉和,拉成细长的面条,煮好放在碗内,将不同风味的浇头放在面上,加了各种佐料的面摆满一桌桌.汉武帝入席大为不快,脸拉得老长老长,说:"你们为我祝寿就用如此简单的面条来打发,多不气派!"一大臣足智多谋,风趣地说:"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武帝气乎乎地说:"喜从何来?有何喜可贺?"那大臣笑答道:"万岁有所不知,老寿星彭祖之所以活到88岁,是因他的脸很长.
-
马年观马
农历甲午为马年,马自古以来就是力量与速度的象征。在中文的词汇中,如“万马奔腾”、“马到成功”、“马不停蹄”和“龙马精神”、“走马观花”等,都与力量和速度有关。马的种类很多,既有高头大马,也有袖珍观赏小马。有名的汗血宝马就是产于西域的名马。为得到此马,汉武帝还为此发动了一场不小的战争。从马的颜色讲,有红马、白马、黑马、棕马之别;从马的功用讲,在历史上主要是用于坐骑与役用。乘坐主要是作为战马,二是民用,而役用主要是农民用于耕作、拉车和驮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逐渐从战场转移到赛场。
-
辟瘴防疫吴茱萸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重阳节.相传,早在汉朝的<西京杂记>上载有:"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方令人长寿".据南朝<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期,随方士费长房学道多年.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厄,速回家中,令家人各作绛囊,盛吴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
长寿丞相公孙弘
公孙弘字季,生于公元前200年,西汉菑川薛(在今山东寿光南)人,年轻时为狱吏,因犯罪被罢免,当时家中贫困,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以放猪为生.四十多岁时,他开始学习《春秋》杂说,六十岁时以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即贤良文学,简称贤良或文学)被征为博士.出使匈奴因不合汉武帝心意被免职,后来再拜为博上,曾任内史、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平津侯,公元前121年80岁时死于丞相任上.
-
忙趁春光荡秋千
春风拂面,桃红柳绿,此时踏足郊野,摇荡秋千,飘飘欲仙,别有情趣.荡秋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相传,它是在春秋齐恒公时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清瞿灏<通俗编>中载:"秋千本山戎之戏,齐恒威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而宋高承<事物纪原>则称秋千源于汉武帝时皇宫后庭之戏.
-
元宵大观
元宵节怀古,虽然往事如烟,已随岁月飘逝.但通灵的记忆之神,却能把它召回,重温旧情.尽管元宵节是始于汉文帝还是汉武帝时代,是为了祭祀"泰一"神灵还是佛祖降神而众说纷纭,但也有肯定和统一的说法.1.元宵节定在农历每年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2.元宵节当夜各地要挂花灯,又称"灯节";3.还要开展猜灯迷、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等活动;4.元宵节民间食俗是吃元宵,又称汤圆、汤团,以象征阖家团圆,喜庆.
-
长寿之神的法宝
东方朔,汉武帝时之太中大夫,山东人.他文学修养高,善辨善恶是非,改恶从善.都说"伴君如伴虎",在帝王身边办事,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但由于他机智、诙谐、幽默,常使"龙颜"转怒为笑,化险为夷.因他有这样一个特长,相声界把他奉为"笑圣"鼻祖,而在养生界却把他尊为长寿之神.
-
儒家文化儒医之博学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王朝,从汉武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太平盛世,儒家思想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深深地植根于这两千多年的土壤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种骄傲即使是同样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道学、佛学也是无法比拟的。而代表了中医完整体系形成的《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后代医家更是不断吸收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哲学的光辉中获得丰富养料,不断充实完善中医基本理论。这也是世界上许多传统医学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中医却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关注的一个原因。
-
历史名人的"患糖"故事
汉武帝以前汉武帝罹患"消渴症"即糖尿病,依照御医开处方,服用肾气丸不但无效,反而病情加重,再投以其他药石也是无效,群医束手无策,后来西域匈奴王知道这件事,特别派遣使者来奏表,呈献塞外土番治疗"消渴症"秘传神效验方,当时汉武帝因为已经吃很多药无效,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交代御医照处方配药,汉武帝服用后渐渐有起色,经过半年的时间,汉武帝的糖尿病终于医好了.
-
《史记》记载龋齿医案
西汉时期司马迁编著(公元前215年)<史记>是中国历史卜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黄帝至汉武帝),<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
-
探析《盐铁论》中的中医治疗学思想
汉武帝在位时的有关经济政策,曾经引起激烈的争议,反对派指责这些经济政策是导致民间疾苦的主要原因,呼吁废止;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曾作为汉武帝经济改革实际支持者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郡国所推举到中央任职的"贤良"、"文学"就有关的政治方向进行辩论,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作"盐铁会议".
-
与疾病“讲和”又如何
长命百岁,健康长寿,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与愿望.在中国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之道的帝王将相,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唐太宗到雍正帝,堪称信手拈来,数不胜数.诸多史实证明,长生不老只能是镜月水花,一场虚幻,而长命百岁则是有可能达到的.
-
石菖蒲除疾保健有奇功
<神仙传>中记载,有一次汉武帝上嵩山,至山顶,忽见眼前一人,身高二丈,耳大垂肩,仙风道骨,气度不凡.帝急忙屈万乘之尊,上前施礼问道,仙者是何方人士,怎么会来到这里?老者答道,我乃嶷山中人,听说中岳嵩山顶的石头上,生有一种草,叫石菖蒲,此草一寸九节,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故特来此地采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