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良恶性食管贲门狭窄的内镜下扩张与支架治疗
资料与方法2004年6月~2007年3月收治食管恶性狭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51~76岁,平均60.5岁;食管癌16例,胃底贲门癌3例,吻合口复发癌2例,贲门失弛缓症2例,食管因碱性烧伤后瘢痕狭窄1例,均经吞钡检查,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狭窄距门齿近距离20cm,狭窄直径0.3~0.9cm,长度3~11cm.均有明显的吞咽困难或梗阻症状,均不适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或各种原因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
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临床分析
食管癌、贲门癌所致的食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衰竭死亡.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5年3月,对出现梗阻症状又无手术适应证的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和术后复发癌的患者38例,行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
机器人手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机器人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过去10年逐步发展并用于妇科肿瘤治疗。机器人手术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的治疗已被广泛报道,然而关于机器人手术用于卵巢癌的治疗,仅有有限的几个病例系列报道和比较性研究。本文综述机器人手术在早期、晚期及复发卵巢癌方面的应用。
-
骶尾骨切除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中的作用
我们根据近年来对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 并且癌组织侵犯骶尾骨,癌灶固定的病人,进行再手术并骶尾骨切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32~61岁,平均46岁,Miles 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2例,Dixon 手术(直肠癌骶前切除吻合术) 4例,术后复发时间10~36个月不等,平均 20 个月. 行 Di xon 手术 4例,肛指检查均发现吻合口复发癌,癌组织侵犯骶前固定.B型超声、胸片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所有病人一般情况良好.
-
Angiopoietin-2基因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本文通过检测Angiopoietin-2基因在HCC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和癌体积、血管生成、组织学分级、肝内外转移、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Angiopoietin/Tie2系统在肝癌血管生成中的调控作用.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肝细胞性肝癌22例,肝硬化伴活动性肝炎7例,正常肝脏5例.肝癌分类:直径小于或等于3cm者6例,大于3cm者16例;Edmondson′s分级:Ⅱ~Ⅲ级15例,Ⅳ级7例;包膜完整者12例,包膜侵犯10例;血管侵犯5例,无血管侵犯17例;复发癌4例.
-
造口复发癌行左半结肠切除造口移位腹壁巨大缺损网片修补一例
患者男性,59岁,因直肠癌根治术后8年,造口肿胀1个月入院.患者于1998年3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高分化腺癌,行规律化疗4次.1999年7月因直肠癌盆腔复发再次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好.1个月前患者感假肛处肿胀,压之疼痛,近1周假肛肿胀并疼痛明显加重.遂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左下腹造口周围腹壁明显肿胀发红,可触及约15 cm×10 cm肿块,表面光滑,质硬,向四周弥漫,界欠清,造口指诊肠道质硬狭窄.
-
直肠癌术后造口复发癌的手术切除并一期修补腹壁缺损一例
患者男性,59岁,直肠癌根治术后8年,因造口肿胀1个月于2006年5月12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3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腺癌,行常规化疗4次.1999年7月因直肠癌盆腔复发再次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术后恢复好.2006年4月患者感假肛处肿胀,压之疼痛,半月后假肛肿胀并疼痛明显加重,遂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左下腹造口周围腹壁明显肿胀发红,可触及约15 cm×10cm肿块,表面光滑,质硬,向四周弥漫,界欠清,造口指诊肠管质硬狭窄.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示:脂肪纤维组织中可见少量腺癌组织浸润.腹部B超及CT检查未见其他转移征象,遂行手术治疗.
-
多原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
多原发性肺癌是指某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性肺癌[1],临床上易与转移、再生以及复发癌相混淆.现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以期加深胸外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提高病人5年生存率及治愈率.
-
晚期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的介入治疗
目的研究晚期乳腺癌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患者先行患侧锁骨下动脉造影,确定病灶的供血动脉,然后超选择插管,根据病灶的大小及血供情况注入抗癌药物。结果乳腺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复发病灶,均有多支动脉供血,其中胸外侧动脉、胸背动脉及内乳动脉是常见的供血动脉。介入治疗完全缓解率(CR)为16 .7%(4/24),部分缓解率(PR)为62.5%(15/24),有效率为79.2%(19/24)。并使部分不可手术乳腺癌,介入治疗后可以手术治疗。毒副作用较轻。结论介入治疗可了解病灶的供血,是对晚期及术后复发性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
-
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G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了P16基因、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研究,旨在探讨P16、P-GP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收集本院1992年~1997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的存档蜡块68例。其中初发癌45例,化疗后复发癌23例。男性63例,女性5例。按WHO分级标准进行病理分级,Ⅰ级14例;Ⅱ级39例;Ⅲ级15例。临床分期按UICC.TNM标准,Tis-1 27例,T2-4 41例。P16单克隆抗体为美国Santa Cruz公司产品,P-GP单克隆抗体及S-P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
-
胃底-空肠Roux-Y型吻合术在残胃再发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残胃再发癌系指因胃癌行胃切除术后,残胃内再度出现癌灶,包括残胃的局部复发癌和残胃内部新生癌[1].
-
乳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胸壁复发一例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分类将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正式命名,并按其细胞形态学特点分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或燕麦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四类,其中小细胞癌非常罕见.
-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治疗分析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公认是治疗肝癌的佳方案,但由于诸多因素,术后5年复发率仍高达60%~80%[1],即使是小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也达40%~50%[2],且80%以上的复发癌为肝内复发,严重影响肝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因此提高肝内复发癌的治疗水平,无疑对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治疗方法,我们对138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折叠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洞穿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近年来各种皮瓣、肌皮瓣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79年Ariyan[1]创造了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并首先应用于临床,使其整复的效果更趋完美,手术既可以一次完成,又能达到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实为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作者自1988年6月开始采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整复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的广泛软组织缺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采用了双岛折叠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大面积洞穿性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
甲状腺癌合并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一例
多原发癌是指同一宿主的不同器官同时或异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易于转移或复发癌混淆,现介绍甲状腺、卵巢多原发癌一例,希望提高临床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减少误诊.
-
喉复发癌的手术治疗
喉复发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和吞咽困难,曾经接受过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体质较差;同时,由于肿瘤范围大,浸润范围广,手术后组织粘连导致解剖标志不清,不但增加了手术的困难,而且术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难度更大.
-
关键词:
-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复发性腮腺癌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复发肿瘤患者,随访时间4至59个月.6例局部控制失败,10例患者死亡.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9.3%,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1.5%,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0%和69.4%.无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复发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可选治疗方式,局部控制率较好.
-
7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的再手术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再手术是一较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手术入路及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1995年10月~2000年11月本院治疗此类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34~66岁,平均55.3岁。病理诊断均为腺癌,经腹行食管 -胃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复发间隔6个月~7年,1年以内者3例,2年以上者4例。1例上切缘病理癌残留。6例再次吞咽不适或梗阻,1例上消化道出血。X线吻合口狭窄,钡剂受阻,吻合口部可见充盈缺损,黏膜破坏。病理均证实为复发癌。腹部B超及CT均无其他脏器转移。全麻下行再手术,经腹2例,经胸3例,胸腹联合2例;行吻合口部食管-残胃部分切除,食管- 胃弓下吻合术5例。2例病变广泛未能切除,行剖腹探查1例,空肠造瘘术1 例。术后切口感染 1例,脓胸1例。随访至今,未切除复发癌者2例分别于术后1月和2月死亡。余生存,时间短者已6月。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治疗预后较好,但术后易复发.甲状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超过90%,约20%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可出现复发转移,其中8%死于甲状腺癌[1].甲状腺癌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及时发现复发癌,常用的方法包括CT、MRI、全身放射性核素131I扫描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能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及血流参数,为区别甲状腺癌复发和良性增生性病变提供更多的信息[2-3].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1 月至2014 年6 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的常规超声和CDFI完整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监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