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和LC3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彭娜;胡泽昆;胡大军

    目的 探究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LC3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DKD患者123例,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进行分组,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 ACR< 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300 mg/g).同时纳入4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4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且采集静脉血,检测ACR、尿微量白蛋白(UAlb)、Beclin1、LC3的水平.对各指标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尿白蛋白正常组的A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ACR与尿白蛋白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间的UAl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eclin1和LC3水平方面,4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对照组高,大量白蛋白尿组低.在相关性分析方面,不同组别的DKD患者血清中Beclin1与ACR、UAlb均呈反比,LC3与ACR、UAlb均呈反比.结论 在DKD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细胞自噬反应,自噬反应的增强可能会对DKD蛋白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 黄葵胶囊抑制Ⅲ~Ⅳ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徐继尧;张煜;曾巧

    目的 研究黄葵胶囊对Ⅲ~Ⅳ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DKD)肾组织氧化应激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探究黄葵胶囊治疗DKD的机制.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Ⅲ~Ⅳ期DK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黄葵胶囊(口服,5粒/次,tid),持续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液指标、血清氧化应激及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骨髓过氧化物酶浓度低于治疗前,而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8-羟化脱氧鸟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黏过蛋白、透明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具有拮抗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致纤维化因子的释放而改善肾纤维化.

  • 肾炎舒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张晓丽;张金梅;武文斌;蔡国梅;陈玲玲

    目的 观察肾炎舒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及蛋白尿的变化情况,以探索其抗蛋白尿的部分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78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38).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降血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肾炎舒颗粒口服,5 g/次,ti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监测尿液中蛋白/肌酐比值、足细胞顶端膜性蛋白/肌酐比值、白蛋白/肌酐比值、免疫球蛋白G/肌酐比值,同时抽血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的含量.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极显著升高(P<0.0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较治疗前极显著降低(P<0.0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尿足细胞顶端膜性蛋白/肌酐比值、白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尿蛋白/肌酐比值、免疫球蛋白G/肌酐比值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无变化.结论 肾炎舒颗粒可减少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尿,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抗氧化应激对足细胞的顶端膜蛋白进行保护有关.

  • 血液循环中miR-126作为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晓莉;陈艳;马卫国;王清艳;杜燕;李莎莎

    目的 探讨血液循环中miR-126作为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脏疾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肾脏疾病患者80例,根据尿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组(40例)和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T2DM组,40例).DKD组根据患者尿蛋白含量又分为微量蛋白尿组(22例)、大量蛋白尿组(18例).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近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80例患者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血白蛋白(albumin,A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肌酐(SCr)、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检测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液循环中miR-126水平.比较miR-126与重要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及DKD中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患者的危险性因素.结果 T2DM组、DKD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在FBG、HbA1c、SCr、miR-126相对表达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在BMI、平均血压值、FBG、HbA1c、TC、LDL-C、TG、Alb、白蛋白/肌酐、SCr、eGFR、miR-126相对表达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比较,DKD组在平均血压值、TG、Alb、白蛋白/肌酐、SCr、eGFR、miR-126相对表达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与TC、LDL-C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BG>4 mmol/L、HbA1c>5%、LDL-C>2 mmol/L、miR-126相对表达量<25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危险性因素(P<0.05).FBG>8 mmol/L、HbA1c>9%、LDL-C>4 mmol/L、miR-126相对表达量<4、TG>2 mmol/L是影响DKD患者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 血液循环中miR-126相对表达量偏低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危险性因素.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血液循环中miR-126水平可作为其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 别嘌醇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白蛋白尿排泄的影响

    作者:陈文慧;丁国华;陈星华;夏晓冰

    目的 探讨别嘌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要求低盐低脂低糖低嘌呤饮食;对照组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高脂血症者口服调脂药维持血脂稳定;口服贝那普利片10 mg,部分患者需加用其他降压药(排除利尿剂),保持血压平稳.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别嘌醇片口服(开始每次0.05 g,1次/d,剂量渐增,2周后增至0.1~0.2 g/次,3次/d).观察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two-hour blood glucose,2h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超敏C反应蛋白(bloo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尿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尿白蛋白排泄量(urine albumin excretion,MAU)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及血白蛋白、SCr、BUN、TC和TG等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UA、hs-CRP、IL-6、TNF-α、MAU、ACR、FBG、FINS以及HOMA-IR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别嘌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白蛋白尿排泄有显著的降低作用,通过抑制血尿酸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而减少尿蛋白,可达到早期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陈仁贵;高苹;吴小燕

    目的 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9月20日所有关于血浆Hcy诊断DKD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工具(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QUADA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血浆Hey对DKD诊断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SROC),并计算曲线图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Q*值.采用Stata11.0软件绘制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研究对象共2 9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敏感度为0.78 (95%CI:0.75~0.80);特异度为0.85(95%CI:0.83~0.87);阳性似然比为5.87(95%CI:3.81~9.04);阴性似然比为0.26 (95% CI:0.17~0.39);DOR为27.02(95%CI:12.52~58.30).综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54;Q*=0.8481.Deeks漏斗图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斜率系数的P=0.159,t=-1.50(95%CI:-99.37~18.08)].结论 目前研究证据表明,血浆Hcy对DK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由于敏感度中等水平,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还需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减少漏诊的发生.

  • 个体化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业;何立群;戴思思;赵俊;黄科;王力勇;王捷;沈小琴

    目的 探讨个体化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DK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DKD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15 ml·min-1 ·(1.73 m2)-1]和DKD的诊断标准[由糖尿病引起GFR低于60 ml·min-1 ·(1.73 m2)-1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creatinine ratio,ACR)大于30 mg/g持续超过3个月].血液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将5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4例实行个体化血液透析,对照组26例实行常规透析,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6、9、12个月的心脏彩超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第9、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值较治疗前上升(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9、12个月后,治疗组LVEF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患者低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2组治疗前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减少D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LVEF、LVFESd、LVEDd,进而保持心室结构稳定,减少因心室结构改变所致的一系列心脏症状发生,进一步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江宁地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李倩;袁自静;刘猛;朱江;李小丽;张庆娟

    目的 分析南京市江宁地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退出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CAPD 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退出时间和退出原因,同时记录腹膜透析置管时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钾、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指标,资料收集后根据患者的原发病是否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分为DKD组和非DKD组;另外,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中年组(年龄41~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根据以上不同的分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组135例患者,至调查终点维持腹膜透析治疗者83例,退出者52例,退出率为38.52%.男性腹膜透析患者的退出率(30/62,占48.39%)高于女性腹膜透析患者(22/73,占30.14%).退出腹膜透析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是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22/52,占42.38%)及死亡(21/52,占40.38%),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的原因(13/21,占61.9%).DKD组患者开始透析时的血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eGFR与非DK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退出率(22/37,占59.46%)和病死率(12/37,占32.43%)明显高于非DKD的退出率(30/98,占30.61%)和病死率(9/98,占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2).4例肾移植患者均为青年患者.老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率高(26/53,占49.06%),而其主要退出原因为死亡(18/53,占33.96%);结论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因素;DK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尽早透析并积极加强透析前一体化治疗;老年腹膜透析患者需要加强社会支持、家庭管理;男性腹膜透析患者需要加强宣教、随访以及透析后再培训.

  • 老年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同强;李娟娟;冯曦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老年早期 DKD 患者89例,组织多普勒测定心脏舒张功能,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血 pH 值、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血钙、血磷、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甲状旁腺素等的差异。引入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 ROC 曲线分析。结果89例老年早期 DKD 患者中,66例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为74.2%。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年龄为[(72.6±5.0)岁比(68.9±5.5)岁,P <0.01];糖尿病病程为[(10.9±3.2)年比(7.5±2.5)年,P <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值为[(55.8±17.2)ml·min-1·(1.73 m2)-1比(66.1±15.9)ml·min-1·(1.73 m2)-1,P <0.05];Hb 为[(111.2±15.1)g/L 比(124.3±18.4)g/L,P <0.01];血钙为[(8.75±0.84)mmol/L 比(9.68±0.78)mmol/L,P <0.01];血磷为[(4.12±0.41)mmol/L 比(3.80±0.49)mmol/L,P <0.01];NT-proBNP 为[(269.5±46.8)ng/L 比(222.3±45.3)ng/L,P <0.01]。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低钙血症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2.405,95% CI=1.789~3.460,P <0.05;低钙血症:OR=2.961,95% CI=2.321~3.951,P <0.01)。ROC 曲线分析显示低钙血症和 NT-proBNP 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诊断价值。结论老年早期 DKD 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低钙血症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之间有相关关系,并且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素。

  •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Ⅴ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伟;许路军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Ⅴ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60例Ⅴ期DK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应用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s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AST)、肝肾功能、电解质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肌酐(SCr)、血清钾等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Hct、SF、TAST、ALT、SCr、血钾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血清Hb、Hct、SF、TAS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血清Hb、Hct、SF、TAST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ALT、SCr、血钾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Ⅴ期DK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Hb、Hct、SF、TAST水平,改善铁代谢,纠正肾性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安全有效.

  •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蛋白激酶亚型与血脂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田鲁;陈伟;王港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蛋白激酶C-η(protein kinase C-η,PKC-η)、蛋白激酶C-ζ(protein kinase C-ζ,PKC-ζ)、血脂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以及 PKC-η、PKC-ζ与血脂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18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0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 PKC-η、PKC-ζ、血脂及炎性因子含量,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素、血尿酸、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laurate glycerin,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h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白细胞介素1α(inter 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PKC-η和 PKC-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η、PKC-ζ分别与4个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PKC-η与 IL-1α、IL-1β、IL-6及 TNF-α成正相关(r=0.562、0.518、0.754、0.634,P<0.05);PKC-ζ与 IL-1α、IL-1β、IL-6及 TNF-α成正相关(r=0.551、0.576、0.733、0.584,P<0.05)。PKC-η、PKC-ζ分别与血脂相关性分析显示,PKC-η与TC、TG、LDL-C 成正相关(r=0.566、0.538、0.604,P<0.05),PKC-η与 HDL-C 成负相关(r=-0.732,P<0.05);PKC-ζ与TC、TG、LDL-C 成正相关(r=0.577、0.565、0.544,P<0.05);PKC-ζ与 HDL-C成负相关(r=-0.721,P<0.05)。结论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全血中 PKC-η和 PKC-ζ浓度明显升高,同时其与血脂(TC、TG、LDL-C 和 HDL-C)及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和 TNF-α)有明显的相关性。

  • 白芍总苷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外周血炎症介质的影响

    作者:齐向明;朱启金;吴永贵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ycosides of peony,TGP)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炎症介质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长期随访符合2型糖尿病且UAER在20~200 g/min的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n=38)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予氯沙坦钾胶囊100mg/d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GP 1 800 mg/d,分三次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同时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24h尿白蛋白下降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到达治疗终点时,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32.58±32.42)mg/24h比(56.87±11.71)mg/24h,t=13.88,P<0.01],下降率为57.1%;对照组UAER较治疗前降低[(138.4±38.64)mg/24h比(104.22±34.24)g/24h,t=4.08,P<0.05],下降率为24.7%;2组治疗后第6个月时,血肌酐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MCP-1及TNF-α水平均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组下降更明显,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UAER与血清hs-CRP、MCP-1及TNF-α呈正相关.结论 TGP可能通过减低血清hs-CRP、MCP-1及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能够有效减少DKD患者UAER,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少,耐受良好.

  •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

    作者:徐永;郑东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特征并研究替米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入选72例2型DKD患者,依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将其分为2组.DKD 1组,30 μg/mg≤ACR<300 μg/mg; DKD2组,ACR≥300 μg/mg,分别给予替米沙坦40 mg/d,治疗12周.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酶细胞化学镜检法检测单克隆抗体podocalyxin标记的尿足细胞,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前、后DKD患者与健康人群尿足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2组DKD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ACR和尿足细胞数差异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DKD 2组患者血肌酐、ACR和尿足细胞数高于DKD 1组(P<0.05).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DKD 1组患者ACR下降,尿足细胞数减少;DKD 2组患者ACR和尿足细胞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尿足细胞检测可预测早期DKD,替米沙坦可能通过保护足细胞延缓DKD进展.

  • 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

    作者:张艳霞;吴甘霖;贾汝汉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rant protein-1,MCP-1)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早期DKD患者分为阳性对照组(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和法舒地尔治疗组(贝那普利加法舒地尔注射液60 mg,30 mg/次,2次/d),每组41例.所有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CTGF、尿MCP 1,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尿mAlb、CTGF、MCP 1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尿mAlb、CTGF、MCP-1的相关关系.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间血糖、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对照组和法舒地尔治疗组尿mAlb、CTGF、MCP 1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尿mAlb、CTGF、MCP 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mAlb、CTGF、MCP 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mAlb含量与CTGF、MCP 1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法舒地尔有独立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阻断的肾脏保护作用,其降低早期DKD患者尿蛋白水平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CTGF、MCP-1的水平有关.

  • 渴络欣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先红;刘雷;陈晓燕;黄阳

    目的 探究渴络欣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2组,渴络欣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为治疗组22例和坎地沙坦酯为对照组23例,疗程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尿NGAL、尿β2-MG、UAE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尿NGAL、尿β2-MG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ER减少,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FBG、SC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渴络欣胶囊能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NGAL、尿β2-MG水平,对早期DKD的肾小管功能有保护作用.

  •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的变化

    作者:李弋南;张燕林

    目的:观察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s,AOPP)在不同尿蛋白排泄率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体内的水平,探讨血清 ICAM-1、AOPP 在 DK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cd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UAER<20μg/min)20例(正常组)、微量蛋白尿(20μg/min 200μg/min)20例(显性组),所有患者被诊断有DKD在3年以内(含3年),近3个月无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疾病,排除急慢性感染、各类肾炎、尿路感染、肾血管疾病,停用影响血小板药物如潘生丁、非甾体抗炎药1周,抽血时,血压控制在135/85 mm Hg以下。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对照组),无高血压及内分泌代谢病,无心、肝、肾、脑病史。UAER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各组中 ICAM-1、AOPP 的水平。结果3组糖尿病患者 ICAM-1、AO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组 ICAM-1、AOPP水平高于微量组、正常组(P<0.01);微量组 ICAM-1、AOPP 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ICAM-1与AOPP呈正相关(r=0.770,P<0.01),血清ICAM-1、AOPP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805、0.811,P<0.01)。结论血清 ICAM1、AOPP 可成为 DKD 的早期预测因子,与 UAER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KD,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在预防DKD中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三叶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克银;徐梅华;谢军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3,TFF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23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 mg/24 h)42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组(EDKD组,UAER 30~300 mg/24 h)46例;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组(CDKD 组,UAER>300 mg/24 h)3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FF3表达水平,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KD组的血清TFF3水平[(71.33±9.48)ng/ml]明显高于其他3组,EDKD组患者血清TFF3水平[(49.31±8.93)ng/ml]显著高于SDM组[(32.65±7.27)ng/ml],而对照组血清TFF3水平低[(17.65±6.27)ng/ml],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TFF3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897,P<0.05).结论 血清TFF3表达水平与DKD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及判断DK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安勇;李建锋;吴芳;赵丹;杨晓萍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nal artery blood resistive index,RI)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60例,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s rate,UAER)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Ⅱ组)30例;另设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行血清hs-CRP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检测,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各组肾主动脉(main renal artery,MRA)、段动脉(stenotic renal artery,SRA)、叶间动脉(interlobar renal artery,IRA)、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nal artery blood resistive index,RI)进行测定,将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Ⅱ组患者的血清hs-CRP、FBG、TG、BUN、SCr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血清hs-CRP与各级肾动脉的EDV呈负相关(r=-0.447、-0.462、-0.472,P<0.01),与RI呈正相关(r=0.603、0.611、0.632,P<0.01).结论 早期DKD患者RI与血清hs-CRP水平相关,对于早期诊断及进行干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价值.

  •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

    作者:岳少姮;王艳;刘丽秋;赵娜;宋起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irbesartan)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nephrin和 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厄贝沙坦对DKD的防治作用。方法以高脂高糖喂养8周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DKD大鼠模型,将 DK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及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厄贝沙坦组给予厄旦沙坦(50 mg·kg-1·d-1),另外2组每日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各组于治疗前及药物干预后第4、8、12周周末检测大鼠血糖浓度和尿微量白蛋白量;观察大鼠体质量、肾重、肾肥大指数、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相关蛋白 nephrin、podocin肾组织分布与表达;采用 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肾皮质 nephrin、podocin 蛋白的表达。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与DKD对照组相比,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总量、肾肥大指数、血糖、尿素氮、血肌酐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体质量增加(P<0.05),病理改变减轻,nephrin和 podoc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上调 nephrin和 podocin的表达水平,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延缓DKD的进展。

  • 贝那普利联合曲尼司特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作者:王晓慧;张新;彭清平;杨国胜;何泳;夏琼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曲尼司特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手术组30只,手术组应用单侧肾切除加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40 mg/kg)方法制备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DKD组)、贝那普利用药组(B组)、贝那普利+曲尼司特联合用药组(BQ组),每组10只.B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予贝那普利10 mg·kg-1·d-1灌胃,BQ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予以曲尼司特(400 mg·kg-1·d-1)+贝那普利(10 mg·kg-1·d-1)灌胃.于用药治疗开始后第12周末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脏病理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KD组UAER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硬化程度较重(P<0.05);与B组相比,BQ组UAER更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硬化程度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曲尼司特对DKD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UAER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168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