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我国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重型肝炎所占比例较高,约41%[1].故近年来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成为临床研究重点,血浆置换的治疗明显提高慢性重症肝炎抢救成功率,越来越受到重视.2000年1月~2011年9月应用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2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药加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4年~2000期间,运用清热利湿退黄、凉血活血解毒中药联合西药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3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中医药治疗策略探讨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复杂,存在不同的基因组,故人体感染HBV后引起的机体反应差异很大,可引起如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自限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等多种临床表现,尤其是与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变的发展密切相关.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人选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治疗前常规检查彩超、肝功能(ALT,TBiL)、乙肝病毒标志物、凝血功能及HBV-DNA-PCR等指标.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加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愈率、死亡率的不同情况.结果:在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60.4%,无效率为3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6%,无效率为60.4%a;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化验指标好转及病死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在临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快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重肝生化指标,提高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自拟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56例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方祛湿解毒疏肝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重症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祛湿解毒疏肝汤,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疗程一个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AWAST)、白蛋白(ALB)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p<0.05).结论:祛湿解毒疏肝汤配合西药主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比但用西药效果理想.
-
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86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中慢性重症肝炎诊断标准,86例患者经患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苦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及肝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疸、肝区叩痛、倦怠乏力、纳差、肝脾肿大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LB、PTA、TBIL等指标分别为(57.54±11.75)、(47.87±9.86)、(71.05±25.32)、(31.24±9.68),明显较对照组的(69.46±12.33)、(36.52±10.13)、(56.81±19.47)、(44.79±10.34)改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肝功能指标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与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比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提高17.5%,病死率减少22.5%(P值均<0.05).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良好.
-
重症肝炎合并感染160例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与感染的相互影响与关系.方法:160例重症肝炎均为我院1997-2000年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慢性重症肝炎10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4例.男性:124例,女性:36例;年龄11-82岁,平均年龄:39.25岁,发病高峰年龄31-48岁.采用回顾性调查,逐份查阅统计病历的方法,对近几年住院的重症肝炎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例,占44.38%,治愈28例,死亡43例,占60.56%.非感染组89例,治愈5l例,死亡38例,占42.69%.1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中,发生重症肝炎之前发生了感染23例次,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13例,肠炎5例,阑尾炎l例,胆囊炎1例,皮肤感染3例.发生重症肝炎之后发生了感染7l例121例次,其中单一感染67例,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感染41例.121例次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33例(占27.27%),肺炎5例,胸膜炎1例,肠炎18例(占14.88%),原发性腹膜炎37例(占30.58%),细菌性痢疾2例,胆囊炎13例(占10.74%),眼结膜炎2例,皮肤感染2例,静脉炎8例.合并感染戊型肝炎24例,合并感染丙型肝炎2例,合并感染庚型肝炎24例,合并感染TT病毒2例.血白细胞计数>10×109/L:43例,中性>75%:18例,血白细胞<4×109/L:18例.全部病例HBVM均为阳性.结论:重症肝炎时由于解毒、吞噬和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加重肝脏损害,重症肝炎并发感染影响患者预后,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
我国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研究现状
我国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在流行病学、诊断学、治疗学、预后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我国学者把MHE病因从肝硬化拓展至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肝病,1991/2003年国内资料显示,肝硬化MHE发生率为38.8-85.0%,肝功能衰竭(未合并肝硬化)和慢性重症肝炎分别为75%和55%,晚期血吸虫病为32.0%,MHE发病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与病例选择(病因和病情程度)、样本数、诊断手段、正常值及其是否年龄校正等因素有关.数字连接试验、智力检测和脑诱发电位为常用诊断方法,各有优缺点,多种指标联用可提高诊断率,因缺乏MHE"诊断金标准"的精细定义,导致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难以确定,MHE公认的诊断标准也未达成共识,目前仍多把智力检测及脑诱发电位二项之一异常或二项均异常定为MHE诊断标准,确立统一和标准化的、且行年龄校正的诊断指标及诊断标准至关重要.乳果糖和乳梨醇仍为公认的MHE经典药物.随访研究发现MHE患者如未行干预治疗,约40%智能进一步衰退,在半年内恶化为HE;乳果糖短程疗法只能暂时改善患者智能和生活质量,却不能改善自然病程,半年内有30%发展为HE;长程维持治疗则能显著减慢这种转化趋势,半年HE发生率减至5%,乳果糖长程疗法为较理想的MHE治疗方案,但胃肠道副反应限制了临床推广.微生态制剂高效低毒,有望成为乳果糖的替代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具有良好前景.
-
膜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疗效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为内科综合治疗的44例慢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组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人工肝-单纯膜式血浆置换(PE)治疗的41例病情相同患者.检测PE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RA)、血氨(NH3)等指标的变化;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愈好转30例(73%),未愈死亡11例(27%),对照组治愈好转23例(52%),未愈死亡21例(48%).PE治疗后患者乏力、纳差、恶心、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肝功能明显好转(P<0.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由平均461μmol/L降低至146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提高24.3%.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13例次(15%),经对症处理均能缓解治疗后1mo随访,无1例发生其他病毒重叠感染.结论:联合血浆置换疗法,能显著改善慢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生化指标,提高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
86例肝脏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类代谢障碍,既可出现高血糖,又可出现低血糖,且以高血糖为多见。我院1989年2月~1998年12月收治肝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病人8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6例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前均有慢性肝病史,男71例,女15例,男女之比近5:1;年龄25~79岁,<35岁17例,~59岁23例,≥60岁46例,占53.5%。慢性肝病病程至血糖增高时间为1年以内13例,~5年28例,~10年31例,10年以上14例。糖尿病按WHO1985年诊断标准,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诊断糖尿病前有慢性肝炎病史。病毒性肝炎按1990年上海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86例患者中:慢性迁延型肝炎1 7例,慢性活动型肝炎21例,肝炎性肝硬变4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2例,慢性重症肝炎4例。2.临床表现:86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有三多症状者7例,有不同程度乏力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掌、蜘蛛痣57例,水肿39例,腹水43例,黄疸24例,出血倾向23例,肝性昏迷5例,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昏迷2例。乙肝三系阳性83例,丙肝抗体阳性3例,丙肝抗体阳性并乙肝感染4例。血清总胆红素平均43.6μmol/L,≥182μmol/L3例;ALT平均140IU/L;血清白蛋白平均32.8g/L,≤25.0g/L 13例;球蛋白平均33.4g/L;空腹血糖<7.8mmol/L 17例(其中8例≤6.9mmol/L),~8.3mmol/L 31例,~11.1mmol/L 25例,≥11.1mmol/L 13例;餐后2小时血糖
-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合并肺炎3例体会
重症肝炎大多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合并细菌性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应用抗生素受到很大限制.笔者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合并肺炎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8年6月~199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病例中合并肺炎3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1~52岁,其中亚急重症肝炎1例,慢性重症肝炎2例,全部为乙型肝炎.大叶型肺炎1例,支气管肺炎2例.3例都在用鱼腥草注射液前,用过抗生素4~9 d无效而改用本治疗.
-
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伴发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伴发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重症肝炎伴发口腔溃疡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溃疡局部及耳部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联合西瓜霜喷剂局部喷涂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27例,占96.0%;对照组13例,占46.4%0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伴发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
慢性重症肝炎TNF-α血清学水平研究
目的对慢性重症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TNF-a血清水平进行研究,探讨TNF-a在慢性重症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慢性乙型重症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标本,慢性重症肝炎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例,采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TNF-a水平.应用SPSS9.0统计软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TNF-a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u=-2.088,P=0.0368<0.05),在慢性重症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中TNF-a水平存在着统计学差异.结论提示TNF-a是慢性重症肝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的细胞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含量
促肝细胞生长素系从健良未哺乳新生牛肝脑中提取的小分子量生物活性多肽物质,加适量辅料稳定剂和赋形剂制成的干菌冻干品。主要用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期或中期的辅助治疗。其含量测定为Folin-酚法,该法是以碱性硫酸铜,酚试剂作显色剂,在35℃水浴中进行显色30 min,并5 min取出振摇一次。显色剂需精密加入,碱性硫酸铜取量较大(75 ml)控制性较难。而本法根据促肝细胞生长素在水中溶解,浓度与振幅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有较好的稳定性。
-
整体护理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调查整体护理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其在促进患者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6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命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分,评估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 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SCL-90总均分和焦虑、抑郁及恐惧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中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
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慢性重症肝炎病情严重,临床变化快、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辅以必要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在认真观察病情的情况下确定好护理方案,从而缩短患者的病程、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黄疸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退黄作用的影响。方法90例重症肝炎高胆红素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舒肝宁1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日一次静脉滴注,同时服用蒙药:早伊赫哈日3g,温开水送服;中午:地格达-4,3g,温开水送服;晚:阿拉坦阿如-5,3g,温开水送服。对照组:舒肝宁10ml日一次静脉输液。20天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退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退黄效果。
-
治疗性血浆置换在重症肝病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观察
我们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治疗性血浆置换(TPE),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999年5月~2000年11月,我院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肝炎诊断标准的15例重症肝炎,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42.4±13.2)岁,其中慢性重症肝炎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例,淤胆性肝炎1例,肝炎肝硬化6例.病毒标志:乙型肝炎11例,乙、丁肝重叠感染1例,乙、戊肝重叠感染2例,单纯淤胆1例.
-
慢性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进展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源,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SBP是慢性肝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在慢性重症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率70%以上,预后差,病死率超过50%[1].与重症肝炎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其他并发症,在影响预后方面占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预防SBP的发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SBP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