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关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胃肠道急症,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率为1%~7.7%,90%为早产儿[1],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为4%~13%[2],目前NEC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晰,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胃肠黏膜损伤、细菌感染及肠道喂养是重要的三个高危因素[1],发生NEC的患儿中90%有肠道喂养史[3],本文就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与NEC关系综述如下.
-
彩色多普勒检测早产儿餐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改变与喂养耐受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餐前后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变化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以期通过胃肠血流动力学改变来预测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40例早产儿第一次喂养及足量喂养[100 kal/(kg·d)]餐前餐后SMA血流参数变化,并记录有无发生喂养不耐受及达足量喂养的天数.结果 ①第一次喂养,不耐受组餐前餐后血流无明显变化(P>0.05),耐受组血流有明显变化(P<0.05).足量喂养时,耐受组与不耐受组餐前餐后血流均有明显变化(P<0.05).②第一次喂养餐后Vtam的增加与达足量喂养天数呈负相关关系(r=-0.337,P<0.05).结论 喂养可使SMA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可根据第一次喂养餐前餐后SMA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别是Vtam的增加)来预测喂养风险,从而帮助调整早产儿喂养方案.
-
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0%TBSAⅢ度烧伤大鼠行颈外静脉插管后,随机分为肠道喂养(EF)组及静脉营养(PN)组,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液.动态观察空肠与回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并计算绒毛表面积.结果:烧伤后早期PN组与EF组的空肠与回肠黏膜组织结构均受到明显损害.EF组伤后6,12,24,48 h空肠和回肠黏膜厚度分别为341±33 μm、404±30μm、418±42μμm、418±57 μm及313±34μm、306±81 μm、302±55μm、268±21 μm,绒毛高度分别为253±33 μm、287±23 μm、285±42 μm、260±40 μm及175±30μm、210±57μm、190±31 μm、163±1 7 μm,绒毛表面积分别为0.045±0.011 mm2、0.056±0.011 mm2、0.071±0.007mm2、0.054±0.006mm2及0.030±0.006mm2、0.045±0.019mm2、0.036±0.011 mm2、0.028±0.004mm2,均与PN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至伤后72 h,EF组空肠和回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及绒毛表面积分别为397±34μm、253±41 μm、0.051±0.009 mm2及275±38 μm、180±31 μm、0.030±0.006 mm2,而PN组空肠和回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及绒毛表面积分别为227±25 μm、146±14 μm、0.024±0.0062 mm2及206±15μm、125±16 μm、0.01 7±0.0042 mm2,EF组非常明显地高于PN组(P<0.01).结论:肠道喂养较静脉营养能更好地维护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黏膜组织结构,促进受损肠黏膜的修复.
-
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
关于早产儿的喂养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开始喂养的时间,喂养方式及喂养内容.肠内喂养与肠外营养对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同样存在风险.对每个早产儿胃肠功能的评估仍有赖于临床观察,各种研究多集中于胃肠功能的成熟方面.现就肠道喂养的易混淆问题予以介绍.
-
肠三叶因子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鼠IL-6及IL-10的影响及意义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的一种肠道炎症疾病,尤其好发于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NEC的发病与早产、肠管缺血一缺氧性损伤、肠道功能及机体抵抗力未成熟、肠道喂养和细菌感染等有关[1].这些危险因素导致炎症介质的大量产生,随着局部炎症级联反应的激活,在细胞水平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导致肠坏死.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为三叶肽家族成员之一,可明显减轻多种损伤因子介导的肠黏膜损害.本研究旨在利用新生大鼠NEC模型,检测ITF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及促炎细胞因子IL-6含量的影响,探讨ITF对NEC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
早产儿脂肪乳剂的脂质过氧化研究
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出生后初几天,由于胃肠道动力差,经口喂养大多有呕吐、腹胀等喂养不耐受的表现,因此无法经肠道喂养获取足够的营养,多需使用静脉营养解决早产儿能量摄取的问题.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主要是指早产儿受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肠道喂养时常表现出一系列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1].这种喂养不耐受现象严重影响了婴儿对营养的吸收和摄取,降低了其免疫能力,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甚至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安全[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胎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状况与胎龄和体重存在相关联系,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则胎儿的胃肠激素水平越差,越容易导致喂养不耐受现象的产生[3].
-
早产极低体重儿116例早期微量肠道喂养及护理
随着新生儿急救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医疗护理已成为新生儿急救的重点,合理的营养对早产儿的成活以及预后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行早期微量肠道喂养[1]是给胃肠外营养的新生儿添加少量的肠道喂养,以低热量、低容量的方式触发胃肠蠕动,提高对喂养的耐受,减少长期禁食导致胃肠黏膜萎缩,促进胃肠道发育成熟,有助于尽快过渡到全肠道喂养.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喂养困难、胃潴留等, 尤在早产儿更明显.为减少完全静脉高营养,尽早肠道喂养,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本文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报道如下.
-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方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5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对照组)和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5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试验组),观察经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喂养效果(包括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情况(包括呕吐、腹胀、胃残留和呼吸暂停)。结果试验组早产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早产儿呕吐、腹胀、胃残留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成熟,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
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或疾病影响均可造成喂养不耐受,其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发育相比相对迟缓,故喂养不耐受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危重症新生儿中很常见。喂养不耐受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生长发育,肠道喂养的进展缓慢通常导致肠外营养的延长,而这将使新生儿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肝功能障碍并使住院时间延长。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本院新生儿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正确选择喂养方式,加强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低出生体重儿(LBW)、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的生命得到挽救.他们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营养,其中喂养因素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极低体重儿(VLBW)肠道喂养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肠道喂养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婴幼儿的存活率以及远期预后情况。在母乳喂养不可得的情况下,配方乳的选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水解蛋白配方奶临床应用中的逐步扩展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对水解蛋白配方奶的疗效有了新的认识。该文就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早产儿生后2周内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 动态测定早产儿生后2周内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水平,分析影响FC分泌的临床因素,探讨其在评价早产儿胃肠功能的价值.方法 2012年5~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l 200g的早产儿47例,根据生后第7d的喂养情况分成喂养耐受组29例及喂养不耐受组18例.收集生后第1次胎便、第7d及第14 d后一次粪便(以下依次简称为FC1、FC2和FC3)50~100 mg.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FC水平.结果 47例早产儿FC3水平明显高于FC1和FC2水平(P<0.05);FC1与FC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分娩前有产前感染的早产儿FC1水平明显高于无产前感染者(P<0.05).FC2水平与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d)呈显著负相关(r =-0.325,P<0.05).喂养不耐受组FC2水平明显低于喂养耐受组(P<0.05).喂养耐受组FC2、喂养不耐受组FC3水平分别与第7d和第14 d的肠道喂养量呈显著正相关(r =0.433,0.479,P<0.05).结论 产前感染及生后肠道喂养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分泌FC,生后早期FC水平可反映早产儿早期胃肠道喂养情况,可作为评价早产儿生后早期消化道功能的无创性生物学指标.
-
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对烫伤大鼠骨骼肌26 S蛋白酶复合体的影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为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分别利用免疫沉淀扣除法、间接ELISA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动物模型的骨骼肌中26 S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降解速率的不同变化. 结果: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相比,能明显降低烫伤大鼠骨骼肌中26 S蛋白酶复合体活性和表达水平,减少骨骼肌蛋白质分解. 结论:早期的肠道喂养,可以显著抑制26 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的活化,从而在整体上降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有助于烧伤病人的代谢调理.
关键词: 烧伤 肠道喂养 26 S蛋白酶复合体 -
肠道喂养和静脉营养对烧伤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及19S调节复合体作用的影响
旨在考察静脉营养和肠道营养对严重烫伤后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和19S调节复合体的作用,为临床营养支持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种烧伤营养模型--肠道喂养和静脉营养,用免疫沉淀扣除法测定了30%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骨骼肌中26S蛋白酶复合体及19S调节复合体的活性变化.
-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早期肠粘膜结构的影响
探讨静脉营养及肠道喂养对烧伤早期肠粘膜组织结构的影响.将30%TBSA Ⅲ度烧伤大鼠行颈外静脉插管后,随机分为肠道喂养组(EF组)及静脉营养组(PN组),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液;动态观察空肠与回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及绒毛表面积.
-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81例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与体质量增长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NICU收治的8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开奶组(41例)与晚开奶组(40例).比较两组在体质量增长、达足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低血糖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早开奶组体质量增长快、达足量喂养及静脉营养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胃肠喂养不耐受、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 如早产儿生命体症稳定,出生后应尽可能早地开始胃肠道喂养,有助于改善早产儿营养和预后.
-
早产低体重儿早期微量肠道喂养的临床观察
早产儿因其自身特点易出现营养紊乱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虽然肠外营养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的营养支持方面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尽快达到经口喂养,完成肠外营养到肠内营养的过渡,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
儿童烧伤休克期补液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的:研究儿童烧伤休克期进行补液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1日共收治重度烧伤休克期患儿226例,对其进行适当的补液,并采用中药油剂治疗烧伤的患儿.结果:226例患儿经过补液和其他综合治疗,98.7%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痊愈出院,3例患儿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复苏期间并发症共23例.结论:对烧伤休克期的患儿进行补液时,需要进行补液量的计算,生命体征的指标观察,尿量测定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