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ARS激素疗法诱发结核病成因及临床特点探讨(附5例临床报告)

    作者:席家宁;苗深文;李祥蓉;胡文辉;徐玉华

    目的:了解SARS治疗诱发结核病的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SARS治疗后并发结核病的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结果:5例患者的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T4细胞和T8细胞均低于正常值,细胞免疫功能受损;5例患者均使用了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结论: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激素容易诱发结核病.SARS治疗诱发的结核病具有类固醇结核的特点,对既往有结核病史的SARS患者应严格掌握激素使用原则.

  •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确认北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株并检测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作者:程绍辉;梁明华;李泽琳;张霆;张珑;马洪涛;刘哲伟;曾毅

    结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株序列信息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地确定SARS病毒株并筛查SARS病毒突变位点和突变频率的方法.从感染人SARS病毒的Vero-6细胞中提取病毒RNA,反转录为cDNA后,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 Technology,PSQ)进行第2 601、7 919、9 479、19 838多个碱基突变位点测序和突变频率分析.通过测序分析多个可能出现突变的位点,确定了该病毒为北京流行株,同时发现第7 919位碱基发生了A/G突变.PSQ技术对于高通量筛选研究病毒基因的突变和确定病毒株型别有着简单、快速、灵敏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核酸多态性,结合实验验证,可以确定SARS病毒流行株的特征,有利于对突发事件及早确定传染来源.

  • 血中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狄飚;车小燕;高阳;郝卫;周端华;吴新伟;王亚娣;鲁恩洁;陈芳;张伟;B.J.Zheng;刘于飞;刘远;蒋力云;杨卫路;何丽娟;王鸣

    为明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N蛋白在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通过微量中和试验及酶联免疫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疑似病人恢复期血清(大于28天)中SARS-IgG抗体,确诊SARS患者.同时收集发病不同时期SARS及普通发热病人血清,利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SARS-CoV N蛋白,并与荧光定量PCR早期诊断方法相比较.共检测:广州地区2003年12月~2004年1月新发4例确诊SARS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液和咽漱液标本;恢复期血清SARS-CoV中和抗体阳性病人不同时期的血清46份;广州地区2003年1月~4月临床确诊SARS患者159例的血清和56例疑似患者血清;非SARS普通发热病人血清97份;正常人体检血清100份.结果:4例新发SARS患者的不同时期标本中,3例患者急性期血均检出N蛋白,优于常用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46份SARS-CoV中和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N蛋白检出率为100%.159例临床确诊病例中,发病早期5天以内SARS-CoVN蛋白的检出率为92.3%,随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发病第18天仍可检出.56例临床疑似患者发病早期也有23.2%检出率.而97例普通发热病人及100份正常人血清中均未能检测出SARS-CoV N蛋白.表明在血清中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好,对SARS实验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人源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初步研究

    作者:杜润蕾;于建石;梁米芳;刘琴芝;李川;韩露露;段淑敏;周为民;张全福;王涛;毕胜利;李德新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已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快速研制一种可用于紧急预防SARS病毒感染的基因工程抗体预防制剂迫在眉睫.为此,运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从多个SARS病人恢复期血中获得淋巴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人源抗SARS病毒基因工程抗体文库,并筛选获得37株特异抗SARS病毒基因工程Fab抗体,其中11株人源抗体结合基因工程重组的SARS病毒核(N)蛋白,其中的1株在Western blot分析中与SARS病毒结合,识别SARS病毒N蛋白线性位点.对所获抗体的功能鉴定及基因分析正在进行中.人源抗SARS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获得,将对SARS疾病的特异性预防,治疗和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 冠状病毒是引起广州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主要病因

    作者:狄飚;何丽娟;周端华;高阳;吴新伟;杨卫路;王鸣;杜琳;刘宇飞;邱季春;陈小双;陈芳;张玮;鲁恩洁;杨焕明;毕胜利

    为查找引起广州地区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采集患者漱口液及尸解标本,用组织培养法接种人胚肺细胞、MDCK细胞、Hep-2细胞和鸡胚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IgG抗体,确定分离的病原是SARS的主要病因,再用套式RT-PCR、免疫电镜法鉴定病原.结果用人胚肺、Hep-2细胞在75份漱口液和3例尸解组织中分离出13株病原体,经套式RT-PCR扩增出110bp的特异产物,经测序证实为冠状病毒.制备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30份SARS病人恢复期血,其中26份血清IgG抗体阳性.同时检测30份普通发热病人血清作对照,IgG抗体全部阴性.由此证明,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的病原体是引起SARS的致病因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序后证实为冠状病毒.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的初步探讨

    作者:高阳;邵育晓;伊瑶;狄飚;王鸣;周永东;张明程;毕胜利

    为了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中的抗体产生规律,对56份病人血清和36份健康人血清,分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IgG抗体和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结果显示:56份病人血清中有48份IgG抗体阳性,7份IgM抗体阳性.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不同组织中冠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段淑敏;赵新生;温瑞福;李德新;洪涛;毕胜利;王健伟;于建石;胡孔新;黄晶晶;张素香;徐红;许文波;郭元吉;戴淑玲;董小平;阮力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爆发后,已迅速蔓延成为全球性传染疾患.为了了解SARS冠状病毒的特征,对先前SARS冠状病毒PCR检测呈阳性的来自广东的3份尸检肺组织标本、2份尸检脾组织标本,来自北京的2份咽拭子标本和1份血清标本,利用10种不同的细胞系分离病毒.结果显示,上述标本在感染细胞后,分别可在293、Vero-E6、Vero、RD和HeLa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CPE).不同标本在上述细胞系中致CPE的能力不同,但CPE出现的时间和病变形态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以恢复期SARS病人血清为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感染后细胞培养的检测,冠状病毒RT-PCR对感染后细胞RNA的检测,初步证明分离的病毒为冠状病毒.结果再次证明冠状病毒为SARS的病原,它具有较广泛的器官分布和细胞感染能力.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离,高度提示在SARS发病过程中存在有病毒血症.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周世力;卫灿东;熊朝晖;段淑敏;李德新;王建伟;冷文川;梁米芳;金奇;侯云德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纯化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颗粒所含核蛋白进行初步分离与鉴定.质谱分析结果终表明,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分子量位于47kD与52kD之间,所获得的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质谱分析数据覆盖了所预测病毒核蛋白氨基酸序列的87%,且符合率为100%.从而首次从蛋白质水平对SARS冠状病毒核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证实.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心春;王火生;李美忠;杨桂林;徐六妹;王辉;李丽雄;周伯平

    自2002年底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危害着人民的健康.2003年4月16日,WHO确定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为SARS的病因[1-3].随着对SARS病因的确认以及全球特别是中国的SARS疫情发展,困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突出问题是SARS的防治,包括预防性疫苗的研制及SARS的病原学早期诊断.WHO相应地公布了SARS的实验室诊断标准[4].为明了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以进一步了解SARS病毒感染免疫的特点,采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SARS病毒IgG/IgM抗体检测试剂,对深圳东湖医院收治的SARS患者的系列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 检测人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毛乃颖;张燕;朱贞;崔爱利;刘中华;杨建国;严汉民;蒋小泓;张建;阮力;陈彪;许文波

    为了建立方便、敏感和特异的SARS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利用PQE30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M15中分段高效表达了SARS病毒N蛋白.通过金属鏊合亲和层析纯化了目的蛋白N-1和N-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个表达蛋白均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然后将N-1和N-2蛋白共同包被,建立了检测人血清中SARS病毒IgG抗体的间接ELISA法.用此方法检测120例临床诊断为SARS的病人和244个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血清IgG抗体,结果120例SARS病人的第一份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为60.0%,发病第0~7、8~10、11~14、15~27和28天后的血清中,SARS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1.1%、60.0%、60.5%和70.3%;而244份正常人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包括100份14岁以下儿童血清也未发现假阳性.结果表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N蛋白完全能够替代全病毒灭活抗原,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能保证生物安全,对SARS可疑病例的确诊和排除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可用于SARS高危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SARS疫情的控制和预防,以及SARS病毒蛋白功能的研究.

  • SARS男性患者睾丸组织的病理改变

    作者:祁丽花;迟晓春;徐健;杨京京;宫恩聪;顾江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男性患者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对5例SARS死亡患者的睾丸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TUNEL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例SARS患者睾丸生精小管基膜增厚、纤维化,生精上皮坏死、脱落,睾丸中几乎未见精子.生精细胞凋亡大量增加(P<0.05),间质充血,睾丸组织中有明显的白细胞浸润.CD3+T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并浸润到生精小管中.结论 SARS导致男性患者并发睾丸炎.

  • SARS患者脾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战军;唐军民;唐岩;李枫;梅芳;王国涛;顾江

    目的 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脾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和巨噬细胞大小进行定量分析,为SARS的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证据.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例SARS死亡患者脾和6例意外死亡者正常脾S-100+、CD68+、 HLA-DR+、CD83+细胞的分布进行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细胞数量或体积进行分析.结果 SARS死亡患者脾内白髓中S-100+树突状细胞数较正常平均减少80.49%,有的甚至完全消失;脾红髓中CD68+巨噬细胞数量较正常平均减少39.48%,体积是正常平均值的2.21倍.脾白髓中HLA-DR+抗原呈递细胞明显减少.SARS死亡患者脾与正常脾中均无CD83+成熟树突状细胞.结论 SARS患者免疫系统中抗原呈递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支持SARS是一种病毒性免疫缺陷病.SARS病毒不能引发树突状细胞成熟.巨噬细胞的体积增大处于激活状态,提示巨噬细胞在SARS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肾内免疫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任彩霞;唐军民;唐岩;李枫;毕振伍;战军

    目的 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肾内免疫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并对其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6例SARS死亡患者和3例意外死亡者肾内免疫细胞,进行其形态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6例SARS患者肾内CD68+单核,巨噬细胞显著增多(P<0.05),CD3+T细胞、CD20+B细胞和S-100+树突状细胞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 结论 SARS患者肾内单核/巨噬细胞为主要免疫应答细胞,提示单核/巨噬细胞在SARS肾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T细胞、B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可能受到SARS冠状病毒的攻击,其功能可能遭到破坏.

  • 非SARS患者中儿童与成人抗SARS抗体检测与比较

    作者:刘景汉;马曙轩;欧阳锡林;王海宝;于洋;李锡金;张婷;唐锁勤

    为了调查非SARS患者中儿童与成人体内抗SARS血清抗体的阳性率,随意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4岁以下儿童患者197例,健康儿童156例,同时选取我院18岁以上门诊及住院的病人453例,无偿献血者502例,采用两种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及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SARS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人群中抗SARS IgG抗体的阳性率均为2%左右(4/197和3/156),而健康成人和成人患者中抗SARS IgG抗体的阳性率均为0.2%左右(1/453和1/502),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1.61,P<0.001).而IgM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儿童体内抗SARS IgG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成人.

  • SA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张永宏;陈新月;闫惠平;檀玉芬;温韬;刁士琦;吴昊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病情进展的宿主免疫机制. 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SARS感染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20例的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γ、TNF-α).按照疾病预后分成死亡组和治愈组,前瞻性设计分析细胞因子在2组患者中的异同及对病情发展的影响. 结果治愈组与死亡组患者的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γ、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愈组和死亡组比较:治愈组IFN-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IL-6、IL-10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SARS病毒感染确实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功能受损的程度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过强,TH1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相对减弱,造成的机体免疫自稳平衡失调可能是SARS患者死亡的因素之一.

  • SARS-CoV S DNA疫苗诱导特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特性研究

    作者:黄俊;马瑞;吴长有

    目的小鼠经皮下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后,研究其特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特性.方法 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获取淋巴细胞悬液.经S抗原多肽刺激后,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IFN-γ和IL-2的表达及其关系.结果当S混合多肽刺激后,DNA疫苗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IFN-γ,与对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FN-γ+和IL-2+的CD4+ 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CD8+ T细胞.单独产生IL-2的细胞占大多数,其次为IFN-γ和IL-2双阳性细胞,只产生IFN-γ的细胞很少.结论 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抗原特异性CD4+和CD8+ T细胞的产生.

  • SARS冠状病毒S基因重组DNA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作者:陆坚;周伯平;蒋小玲;Dong P. Han;周育森;文丽霞;乐晓华;李兵;Michael W. Cho

    目的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密码子优化的S、S1和S2基因分别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以初步评价其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果.方法将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S、S1和S2基因克隆入pcDNA4/HisMax-TOPO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其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抗S蛋白抗体,伪病毒中和试验、细胞融合抑制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 3种重组质粒均可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免疫小鼠后可诱导针对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抗体在12周观察期内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仅S和S1蛋白重组质粒能够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以S蛋白的效价为高.结论密码子优化S和S1蛋白重组质粒可以有效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中和抗体,其抗体可能具有阻断SARS-CoV侵袭易感细胞的能力.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ARS-CoV DNA疫苗提供了参考依据.

  • 恢复期SARS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与T淋巴细胞Ag-NOR含量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作者:迟志宏;张建伟;刘慧龙;刘红鹰;介雅慧;刘端祺

    目的通过检测恢复期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与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恢复期SARS患者的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与活性状态改变的关系. 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用KL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恢复期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及CD4+亚群基本正常,而CD8+亚群偏高,CD4+/CD8+降低,CD4+/CD8+<1的比例占37.4%,激活T细胞中以CD8+细胞为主.B细胞比例正常.NK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重症患者CD4+、CD4+/CD8+、CD19+CD5+ 降低及CD8+、CD3+HLA-DR+升高.50岁以上及使用大剂量激素患者CD3+HLA-DR+升高.淋巴细胞Ag-NOR的含量(IS%)在正常范围,但患者IS值呈偏态分布,低于正常范围者占44.99%.淋巴细胞Ag-NOR的含量与CD3+、NK、CD3+HLA-DR+、CD3+ CD25+在统计学上具有相关性. 结论恢复期SARS患者免疫功能趋于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淋巴细胞活性仍未恢复正常,这些病人在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之后,尚需一定时间的观察随访,以了解SARS病毒对人体免疫机能的长期影响.

  • SARS康复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T细胞功能的研究

    作者:杨利桃;朱兆玲;刘惠萍;李刚;黄子通;迟秀文;Richard A.Koup;Bob Bailer;吴长有

    目的观察完全康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外周血针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S抗原多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混合S抗原多肽刺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分析完全康复期SARS患者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反应. 结果当SARS-CoV的S抗原混合多肽刺激后,只有SARS康复期患者的PBMC分泌大量的IFN-γ.同时,IFN-γ产生细胞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此外,当用多克隆刺激剂(PMA+ionomycin)刺激后,正常人和康复期SARS患者的PBMC产生等量的IFN-γ及IFN-γ产生细胞,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RAS-CoV不仅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而且还可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并可在体内长期维持免疫记忆功能.

  • 不同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李永华;李杰;刘学恩;王玲;李彤;陆海英;王广发;朱万孚;高晓明;王佑春;赵振东;徐小元;庄辉;钟金群;杨丽芬;张玮琦;潘伟毅

    目的通过对不同人群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SARS CoV IgG)检测,明确该抗体对SARS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IA)、间接荧光法(IFA)和免疫印迹法(WB)检测抗-SARSCoV IgG.结果对117例临床确诊为SARS患者的336份系列血清检测表明,SARS病人血清抗-SARSCoVIG早于发病后第9天阳转,其阳性率随病程延长而上升,于发病后5~9、10~14、15~19、20~24和25d以上抗-SARS CoV IgG阳性率分别为12.5%(1/8)、73.9%(17/23)、91.5%(43/47)、96.6%(57/59)和100%(198/198).应用EIA初筛1223名非SARS人群(包括367名在SARS病房工作1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43名在生活中与临床确诊的SARS病人有密切接触史者,以及813例未暴露于SARS CoY人群),其中28名为抗-SARS CoV IgG弱阳性(A<0.5),但用2种IFA和WB检测均为阴性,说明EIA初筛为假阳性.结论应用EIA检测抗SARS CoV IG有助于中晚期SARS病人的诊断.对EIA初筛为抗-SARS CoV IG弱阳性的标本(A<0.5),应用其他方法如IFA和WB检测,以排除假阳性.

150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