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岩-斜区巨大胆脂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岩-斜区胆脂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作者回顾分析了1993年3月~2002年3月共52例岩-斜区巨大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率90%(47/52),次全或大部切除率10%(5/52).术后出现2例动眼神经损伤,1例外展神经损伤,1例面神经损伤,1例死于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死亡率1.9%(1/52).本病的外科治疗要特别注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采用合理的颅底手术入路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区胆脂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残死率.
-
颞骨岩部乳头状脑膜瘤一例
乳头状脑膜瘤(papillary meningioma)较为少见,易误诊,现报告手术病理证实的颞骨岩部乳头状脑膜瘤1例.患者 男,38岁.左耳聋4年,左侧渐进性面瘫3年.耳鼻喉专科检查:左眼不能闭合,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变浅,左口角下垂,左耳全聋.电测听提示左耳全聋.
-
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CT 、MRI和DSA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例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头状内淋巴囊瘤的CT骨破坏特点及MR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血液流空情况,4例同时进行DSA检查,以观察血供状态.CT采用常规横轴面平扫和增强扫描; MRI采用SE和快速自旋回波(FSE)及脂肪抑制序列,行矢状、冠状和横轴面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1)CT表现:肿瘤呈中心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后区的溶蚀性骨破坏,病变内含钙化.(2) MRI表现:在未增强T1WI 和T2WI,5例肿瘤内见不规则形低信号影,其中心位于颞骨岩部中后部的前庭管外口周围区;3例肿瘤周边显示高信号缘;2例囊实性肿瘤的囊性部分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高信号不被抑制,而且其边缘更清楚;5例瘤内均见血管流空影.(3)DSA显示肿瘤主要由颈外动脉的分支供血.其中2例还有小脑前下动脉参与供血.结论乳头状内淋巴囊瘤是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后区的具有侵袭性、溶骨性、富含血管的肿瘤,它的影像学特征结合发生部位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3T MRI容积再现技术在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价值
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为临床常见病,病变部位包括内耳、内听道和桥小脑角以及大脑内几个部分.新生儿先天性SNHL中约26%存在细微或严重内耳畸形,其中20%为骨迷路畸形,80%为膜迷路畸形[1].内耳膜迷路因其位置深在、结构精细复杂、体积微小且埋藏于颞骨岩部深处,因此一直是影像检查的难点[2].
-
内耳结构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成像初探
内耳结构复杂,位于颞骨岩部骨质内,一般影像手段难以显示.螺旋CT在耳科的临床应用,为显示内耳结构创造了条件.通过容积扫描,可获得二维横断面图像,并可经工作站处理,获得内耳SSD三维影像,为临床医师了解内耳结构提供信息 [1] .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有应用容积漫游技术(volume rendering,VR)进行内耳结构成像的报道.笔者应用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T, MSCT) ,尝试对内耳结构进行容积漫游技术三维成像,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3 D-DM用于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3例成人头部标本,对其头部46侧进行灌注,行CT扫描,利用3 Dview计算机软件对这些图像进行3 D-DM个体化重建.结果 通过对个体化3 D-DM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3 D-DM测量到的圆孔距离眶下裂长度,圆孔距离翼管开口、卵圆的长度及颧弓根距离耳蜗的长度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 D-DM具体展示其优势,体现应用于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临床使用价值,对临床以及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
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虚拟现实模拟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尸头标本和虚拟现实系统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解剖显露特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岩骨显微解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 例成人尸头标本CT 影像数据输入Dextroscope 虚拟现实系统,构建岩骨三维解剖模型,分别于尸头标本和虚拟现实系统中模拟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手术方法,逐步显露解剖结构,选择标志点进行距离和角度测量.采用Bland-Altman 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可视性效果良好,岩骨内面神经、岩浅大神经、耳蜗、半规管、颈内动脉、颈静脉球等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分别于尸头标本和虚拟现实系统中测量并获得膝状神经节-半规管总骨脚起始点、膝状神经节-耳蜗顶点和耳蜗顶点-岩骨内颈内动脉水平段起始点连线距离,经Bland-Altman 检验,偏倚分别为0.020、0.020 和- 0.010,95%可信区间分别为- 0.240 ~ 0.270、- 0.190 ~ 0.220和- 0.170 ~ 0.150,相关分析显示一致性良好.尸头标本因角度限制无法测量半规管总骨脚起始点-颈静脉球上缘连线距离和内耳道与岩浅大神经沟夹角角度,而虚拟现实系统岩骨解剖模型数据测量方便快捷,无测量角度限制,测得半规管总骨脚起始点与颈静脉球上缘连线距离为(4.74 ± 0.20)mm、内耳道与岩浅大神经沟夹角角度为(51.34 ± 3.29)°.结论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的手术方法,方便快捷,所获数据准确、直观并可量化,可为指导岩斜区病变神经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
经颞下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岩尖部的虚拟现实解剖学研究
目的 在虚拟现实解剖模型中量化比较经颞下入路与经乙状窦前入路显露岩尖部的显微解剖学特征.方法 利用15例(30侧)尸头CT和MRI影像构建岩尖部虚拟现实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上分别选取颞骨颧突根部上缘和乳突尖部为经颞下和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标记点,颅底上选择岩尖部为显露标记点,以开颅和显露标记点连线为轴线作圆柱模拟经颞下和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颞下入路手术路径经过颅中窝底和颞叶到达岩尖部,磨开岩骨后显露内耳道、面神经和迷路,向前显露三叉神经、岩上窦和海绵窦.经乙状窦前入路经乳突磨除岩骨,经面神经垂直段向深部依次显露颈静脉球、后组脑神经、听骨链、迷路和颈内动脉,路径到达内耳道时显露小脑前下动脉和面听神经复合体,到达岩尖部时包含小脑上动脉、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三叉神经和部分颞叶.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中骨性结构、面听神经复合体、迷路和静脉体积均大于经颞下入路(P=0.000),颞叶、三叉神经和听骨链体积均小于经颞下入路(P=0.000).经乙状窦前入路中包含后组脑神经体积为(32.38±2.86) mm3、包含颅底动脉体积为(262.74±16.93) mm3,经颞下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 经乙状窦前入路对岩骨周围和岩骨内结构的显露范围多于经颞下入路,对重要结构保护较好;经颞下入路经过颞叶到达岩尖部,适用于治疗累及岩骨并将颞叶向上推挤的颅中窝病变.
-
虚拟现实系统对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并探讨微创化策略.方法 15具(30侧)尸头标本行CT和MRI扫描,影像学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以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选择骨性标记点绘制圆柱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将圆柱直径缩小模拟手术路径微创化,观察并测量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中所包含的解剖结构.结果 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手术路径可清晰显示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均由岩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乙状窦之间经过,包含部分乙状窦,不包含小脑半球.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体积,以及路径中岩骨骨性结构和静脉窦体积均小于微创化前(P=0.000);微创化前后后组脑神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结论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微创化可在有效显露颈静脉孔区靶结构的情况下减少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
-
岩骨-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原则以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5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49例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脑神经受损、头痛、肢体无力和共济失调,其中45例肿瘤大径>4.5 cm.根据MR检查结果,将肿瘤部位分为上中斜坡型(Ⅰ型)、全斜坡型(Ⅱ型)和中下斜坡型(Ⅲ型).上中斜坡型者23例,12例经颞下-小脑幕入路、8例经颞下-小脑幕-岩尖入路、3例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全斜坡型者19例,8例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2例经颞下-迷路入路、9例经枕下-乳突后入路;中下斜坡型者7例,均经枕下-极外侧入路实施手术.结果49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35例(71.4%);近全切除者10例(大于三分之二);部分切除者4例(小于三分之一).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昏迷和偏瘫(2例)、四肢瘫(1例);1例因后组脑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而死亡.脑神经受损或症状加重者18例,其中多数于手术后3个月内恢复功能.结论选择手术入路的基本原则是考虑肿瘤占据斜坡的位置和肿瘤全切除的可能性.
-
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病变较传统的入路有诸多优点而被众多学者所采用,并取得良好疗效[1~3].但由于该入路要求广泛地磨去岩锥的骨质结构,而岩锥又是颅骨为复杂的部位之一,容纳有Ⅶ,Ⅷ脑神经、前庭及半规管等重要结构,故制约了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为此,笔者进行了与颞骨岩部入路相关部位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旨在为临床术式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显微解剖学标志和数据,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颅中窝进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我科于2001年8月15日诊治一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人,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
从解剖生理角度简化认识内耳迷路
内耳属于颞骨岩部骨质内器官,体积甚小,肉眼很难观察到其全貌,要想看到完整的骨迷路形态,需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内耳结构错综复杂,解剖学中以"迷路"一词来形容它是一个令人迷惑而不易理解的结构,对其各部结构的关系和整体位置的把握,需要运用思维想象,才可概括出印象.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掌握内耳形态结构比掌握其它器官要困难得多.
-
颞骨岩部摄影方法
依据颞骨岩部的解剖关系,采用分别摄取许氏位(Schuller's)、斯氏位(Stenever's)、梅氏位(Mmayer's)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收集影响信息,使正常组织及病变部位能更好的显现于照片上.
-
颞骨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
耳部解剖精细、复杂,部分重要结构深藏于颞骨岩部之中,以往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常规X线、CT及磁共振成像,对于局部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不够满意.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推广应用,尤其是颞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扫描技术不断完善,良好的高空间分辨率,可清楚地显示耳部的细微解剖结构及其病理变化,加之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耳颞部解剖精细结构三维显示.颞骨HRCT的临床应用表明其对耳部病变的发现具有优越性,已成为影像学检查的首选[1].
-
颞骨岩部骨半规管与棘孔距离的应用解剖学观测及测量
目的:分析棘孔距离三个骨半规管弓峰的距离范围,为颞骨岩部相关疾病的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例干性完整保留颅底的成人尸头标本,共10侧,选用颅中窝入路,利用电钻手工操作磨除骨质的方法小心磨出岩部内前、后、外骨半规管等结构。观察并分别测量棘孔距离三个骨半规管弓峰的距离。结果:两侧棘孔距离三个骨半规管弓峰的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平均为:棘孔距离前骨半规管(20.59±1.11)mm,棘孔距离后骨半规管(24.39±1.94)mm,棘孔距离外骨半规管(21.63±2.63)mm。结论:前骨半规管距离棘孔距离短,后骨半规管距离棘孔距离远,磨除岩部骨质手术操作范围在19.48~26.33 mm之间。在手术或解剖学操作中,接近此距离时应停止操作或变更操作方向,可有效避免不必要损伤,提高手术及解剖学操作的成功率。
-
耳源性面瘫的诊治
外伤、肿瘤、炎症和变性等病变影响面神经周围的结构时,都可能引起面神经麻痹。大多数面神经麻痹由颞骨内病变引起。面神经自小脑桥脑角进入内听道底后在颞骨岩部进入面神经管,形成迷路段,并经鼓室段与乳突段出颈乳孔。以前均在颞骨之骨管内,但在鼓室段的面神经骨管常有骨质缺损的裂隙存在,面神经可能直接在中耳黏膜下或暴露于中耳腔,此种情况Kelemen报告有50%~60%,Dietzel报告57%。因此,中耳疾病或中耳乳突术导致面神经损伤而发生面瘫的可能应引起重视,也即耳源性面瘫的常见原因。1 常见原因1.1 中耳乳突疾病:急性中耳炎早期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多因血管舒缩神经受到刺激,使供应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缺血、缺氧或毒素作用发生面神经水肿所致。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引起者,多因胆脂瘤破坏面神经骨管,神经受到压迫或面神经因骨炎或肉芽组织的影响而致麻痹,时间渐久面神经可被侵蚀中断。
-
颈内动脉岩内段的应用解剖
颈内动脉岩内段是颈内动脉位于颞骨岩部颈动脉管中的一段,其毗邻关系复杂.深入研究颈内动脉岩内段的解剖学特征,有助于耳显微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的发展.本文就近几年来颈内动脉岩内段的显微解剖、影像解剖和手术解剖的进展综述如下.
-
岩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岩尖综合征又称"Gradenigo综合征"或"Gradenigo三联征",1907年Gradenigo描述该病的典型症状为中耳炎、外展神经麻痹及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少见病[1],是颞部岩骨尖端病变损害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通常由于中耳炎、慢性乳突炎的炎性反应向颅内发展,破坏颞骨岩部尖端,或由于岩尖部肿瘤或外伤所致[2].
-
颞骨岩部发育异常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以"右侧面颊反复发作性疼痛3年,加重1年."为主诉入院.疼痛涉及右上牙龈,呈电击样疼痛,刷牙或触摸右鼻翼外缘可诱发,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针炙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要求手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