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板运动试验的护理体会
心脏负荷试验是对冠心病、胸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诊断的一项运动试验.有助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特别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目的是通过增加心肌的氧耗量、诱发心肌出现相对的缺血,并通过观察心电图、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判断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因此,在行运动平板试验中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故护理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
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与汞式体温计测量时间及效果比较
体温是临床护理监测的基本指标之一,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为患者测量体温,观察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的体温测量器材主要有汞式体温计、电子体温计与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本研究拟通过比较汞式体温计和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的测温效果、测温所需时间,为临床找到一种快捷、准确、安全、省时的测温方法提供参考,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进展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老年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监控,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血糖、血钠、血钾的监测,进而控制机体补液量、利尿药用量、血糖水平,动态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浆渗透压[(301.3±10.5)mmol/L]、血钠[(138.2±5.4)mmol/L]、血糖[(7.9±1.8)mmol/L]、血尿素氮[(7.4±2.3)mmol/L]均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329.8±17.6)mmol/L、血钠(147.9±8.0)mmol/L、血糖(8.7±2.5)mmol/L、血尿素氮(9.6±3.1)mmol/L.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钾(4.9±0.7)mmol/L明显高于护理监测干预前患者血钾(4.1±0.6)mmol/L.护理监测干预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22.7%)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不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进而改善患者重症脑血管病病情,降低住院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血栓弹力图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现代创伤学》的休克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住急诊抢救室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TEG监测,对照组采用传统凝血功能监测.比较两组生存率、输血情况,且探究TEG相关参数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PRBCs、PLT、FF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值与PT间呈正相关(P<0.05),R值与APTT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TEG与凝血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指导的输血策略能够有效减少血浆输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重度烧伤补液过程中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病人补液过程中的护理,总结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康复痊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烧伤科2011-2012年50例重度烧伤病人补液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分析多方面护理因素所带来的促进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及尽快恢复的方法。结果:50例重度烧伤病人除1例高龄患者因终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并康复出院。结论:尽早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体液及生命体征的监护,及时纠正重度烧伤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及严密而细致的控制补液的出入量,都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休克期,促进早日痊愈的重要因素。
-
80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监测护理
目的:研究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临床监测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对80例患者实行护理监测,其主要内容有监测患者的血糖、血钾以及血钠,从而对利尿药用量、机体补液量和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仔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浆渗透压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对比分析护理监测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的血糖、血钠、血尿素氮以及血浆渗透压和护理监测干预前相比,有明显降低,血钾则明显增加,并且护理监测干预成功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不成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可降低患者的血浆渗透压,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体会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1].本病的治疗除依靠手术减压外,护理监测对患者的恢复也起着重要作用.若治疗护理不及时,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肢体残废或截肢.我科2003年10月~2005年5月,收治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现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
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人体成分分析是近期一项新的体脂测量技术,其中的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对传统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更符合临床上人体成分测量的要求和目标,且具有安全、测量精确、操作快捷等优点,通过测量,人们能够了解体内营养状况,肥胖对疾病的影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干预效果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临床护理监测及干预。通过综述人体成分分析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
护理监测单在压疮病人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频发,多发骨折和截瘫病人增多,此外随着老龄化阶段的到来,老年卧床病人也相应增加,使压疮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尤为突显.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能够使创面血流增快,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从而加快创面愈合.
-
护理监测及对策系统在多发性损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创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各类意外创伤往往是多发性损伤,伤情大多比较严重,伤后60 min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因此,在伤员救治中力图以量化的标准来判断伤员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估计其预后,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我们设计了"多发性损伤院前急救护理监测及对策系统",并进行了临床实践,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高危妊娠的临床处理及护理对策
此文阐述掌握高危妊娠的护理监测的内容,高危妊娠可引起难产且给胎儿、孕妇造成危害,其原因多、机制复杂、危害之大.要及时了解各种不同情况,并第一时间内报告给医生.第一,了解孕妇年龄,是否有异常分娩史以及内科疾病等.其二,认真做好入院检查,确诊高危妊娠.要做到:检查心脏情况、子宫大小、测量骨盆、血压及贫血情况.其三,观察产程,定期给孕妇做检查以便早发现,并给针对性的处理和护理,以便消除危害因素.在此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精通专科知识,更要做好心理护理,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
微血管危象早期护理监测及临床应用
微血管吻合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无论是在术中、术后早期或术后晚期[1],都是对断指再植、游离趾再造拇指术、带血管蒂器官移植存活的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时期微血管危象的早期发现,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正确的依据,从而提高再植器官的存活率和功能恢复率.
-
特殊药物监测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不同病种、不同患者所用药品种类不同,每一种药物都有其不同的观察重点.在心内科硝普钠(SNP)应用较为广泛,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对光敏感,易失效;降压迅速易发生低血压,因此,做好护理监测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监测的及时性、可靠性,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也为了适应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举证倒置,我们设计应用了"特殊药物监测单",现报道如下.
-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
早产儿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20 s以上伴心动过缓(心率<100次/min)及发绀,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心跳呼吸停止,危及生命.为了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防止低氧造成的脑损害,我科对32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进行仰卧位和俯卧位时临床护理监测比较,现报道如下.
-
不是每个妈妈都会测体温
在儿科急诊,经常在半夜见到心急火燎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就诊,进门就是,“医生,我的孩子发烧了”.但往往问及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具体情况怎样,常常是一脸茫然:“我没有给他量体温,只是觉得有点烫.”其实,每个妈妈都应该学习一下量体温这个基本操作,一来心里有底,再者就诊的时候可以向医生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便于宝宝的治疗,此外还可以根据医嘱在家进行护理监测.
-
悬壅垂腭咽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4年10月选择采用多导睡眠图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共计55例,进行悬壅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监测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综合护理监测在高龄重症患者持续血液滤过中的应用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hemofiltration, CVVH)是根据液体溶质过滤或透析的原理,并结合液体置换作用,来调节及维持患者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酸碱及游离状态的溶质等的平衡,清除部分对身体有害成分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1]。该方法不仅可以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还广泛应用于危重症的患者,具有溶质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优点。而高龄老年病患者存在基础疾病较多,在血液滤过治疗时,相关治疗的并发症也较多。因此,为了高龄危重病患者安全及连续地行CVVH治疗,临床的监测与护理尤为重要。
-
护理监测对膝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监测下的康复训练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监测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为门诊随访患者.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定和HS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在护理监测下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优于无护理监测的康复患者.
-
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对腹部创伤护理质量的影响
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腹部创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腹部创伤监测评估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受伤至来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分析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创伤护理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于腹部创伤护理,提到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
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体会
2004~2005年,我们对54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以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全面护理监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0~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