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时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因素
在临床上测凝血酶原时间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之一,也是监测患者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时,国家没有严格规定测定时温度和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本文采用一期法对PT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结果和标本采集后放置室温(18~25℃)不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抗血栓药物在血管外科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管外科是外科中的年轻分支,正如麻醉、无菌术的发展推动了外科技术的进步,预防术中及术后的血栓形成是保证血管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血栓形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循环血液暴露于血栓易形成的表面,如损伤的血管内皮.(2)血小板黏附、聚集,同时释放某些物质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并引起血管收缩.(3)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旧.血管外科常用的抗血栓药物可分为两大类:抗血小板药物和抑制凝血系统药物,现对这两类药物在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
口服抗凝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下)
4 华法林的监测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是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因子Ⅲ)与因子VII结合成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X,活化的因子X(因子Xa)激活凝血酶原(因子II)变成凝血酶(因子IIa).华法林主要影响外源性凝血系统,因此口服华法林后主要通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来反映抗凝的效果和调整剂量.
-
血凝测定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血凝试验是测定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也是临床血栓和止血霞要的筛选试验,对出血性疾病和血栓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指导临床用药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采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标本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综合情况[1],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与治疗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继发性出血综合征.常见病因有:(1)感染,如细菌、病毒,在儿童DIC中比例较大;(2)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3)组织损伤,如严重外伤或挤压伤;(4)恶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发生DIC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在内毒素、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抗原抗体复合物、血管炎变等致病因素作用下,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内皮细胞受损后,由活性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凝血功能亢进,从而在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形成广泛的微血栓,与此同时,由于凝血过程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导致广泛出血、微循环障碍、休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上述凝血和纤溶2个过程互相联系,不可截然划分,仅是两者的进展程度随病程的早晚有所差异.一般而言,DIC早期以凝血过程为主,晚期以纤溶亢进为主.
-
国际标准化比率的临床应用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以凝血酶原时间(PT)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实验和口服抗凝药物的监测指标,但是由于不同来源、不同制备、不同批号的凝血活酶,可使PT结果相差甚远,为此,PT测定的方法学急待规范化和国际化,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和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建议采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报告PT时间。本文作者用两种已知国际敏感度指数(ISI)的凝血活酶,对28例正常对照组、8例各种疾病所致的PT延长病人和5例口服抗凝药物病人,分别进行PT测定,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1~56岁。PT延长组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8~54岁。口服抗凝药物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6~49岁。 1.2 实验方法 ①标本收集:自肘静脉取血1.8 ml,加入0.2 ml枸椽酸钠,充分混匀后送检PT。②检测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试剂分别由美国Dada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提供。③统计学处理: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用两种不同凝血活酶试剂测定的PT结果,及用ISI计算后的INR值,见附表。
-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疾病谱,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Q波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而凝血系统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组织因子(TF)作为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关键因子可能通过血管内促血栓形成及其他作用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对于调节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F、TFP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综述如下.
-
病毒性肝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
出血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习惯以凝血酶元时间(PT)作为主要检查项目,但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并不包括内源性凝血因子,为此我们采用内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KPTT)结合PT试验,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测定,以了解此两种试验与肝炎出血倾向的关系,将有关资料小结如下.
-
口服抗凝治疗中凝血酶原时间监测范围的探讨
凝血酶原时间(PT)定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有关因子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是当前监测口服抗凝剂治疗的主要实验室指标.随着PT测定的日趋国际标准化,我国也相应采用INR报告PT结果,但目前国内尚无抗凝治疗INR参考范围的统一报告,为此本文针对我院口服抗凝治疗的病人进行了如下研究.
-
肝硬化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HC)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及与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关系.方法确诊的9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为A级22例(A组)、B级47例(B组)、C级23例(C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凝血因子Ⅱ、Ⅴ、Ⅶ、X活性(FⅡ:C、FⅤ:C、FⅦ:C、FⅩ:C)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FⅡ:C、FⅤ:C、FⅦ:C、FⅩ:C、FIB含量和PTA均明显下降,PT、APTT明显延长;肝硬化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研究的参数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31.99、3.49、21.08、6.75、5.69、18.76、9.63、10.26(P均<0.05).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FⅡ:C和FⅦ:C水平与PTA有中度的相关性r分别为0.5438和0.4373(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越严重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活性越低,其中FⅡ:C和FⅦ:C与PT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TA可间接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活性.
-
PT和APTT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水平的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临床上也常利用此试验对口服抗凝剂治疗(如心脏换瓣术后口服华法令)进行监控.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的试验,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另外也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同时,二者也是手术前检查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必备项目.但PT和APTT检测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对实验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抗凝剂的选择与用量、标准化的建立和质量控制等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现简单分析如下.
-
全自动血凝仪的使用体会
本院自1995年开始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性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APTT测定作为内源性凝血系统、PT测定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较玻片法测凝血时间有明显的优越性.现将本院几年来使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的体会总结如下:
-
谨防下肢静脉血栓病
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而且多为左下肢,患肢肿胀、增粗、疼痛,发病迅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很像原子弹爆发的过程,首先是由各种不同的凝血原因致外源性凝血系统起始动作用,接着内源性凝血系统起放大和正反馈作用.
-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标准化及临床应用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Quick于1935年创立的一种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1],可综合反映因子Ⅰ、Ⅱ、Ⅴ、Ⅶ、Ⅹ的血浆水平,是监测口服抗凝药常用的方法.由于PT检测受多种因素干扰,因此测定方法的规范化已势在必行,现作一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