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炎支原体培养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小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原发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首先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下行感染病理变化主要是间质性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脑炎、肾炎、心肌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肺外疾病,是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特别是0~9岁小年龄组儿童是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别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胶体金法同时对35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
-
高原地区成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79例临床分析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时间大于8周,胸部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1],是呼吸内科和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就诊症状.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繁多,诊断相对复杂,容易导致误诊,特别是肺外疾病常常容易被忽视.
-
误诊为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肺外疾病分析
小儿肺外疾病常有呼吸道症状,有时急性呼吸衰竭为其重要表现.1995年以来,我院抢救12例首诊均被误诊为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肺外疾病致呼吸困难50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肺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简称肺外呼吸困难)由多种疾病引起.今将我院搜集50例肺外呼吸困难的病例分析如下:
-
王素梅教授运用二陈汤治疗小儿杂病经验3则
痰是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性稠浊而黏滞,流动性小而难以消散,变幻多端,致病广泛[1]。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藩篱不固,且饮食不知自调,易在外感、饮食所伤后肺脾受损,生痰生湿,罹患众病。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曾于《丹溪心法?头风》中云:“如有痰,即以二陈汤而佐之,他症皆仿此。”二陈汤通治一身之痰,而临床上多被用于治疗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范围局限。导师王素梅教授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痰邪所致之肺外疾病,每获良效,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中医思想。
-
肺功能和肺外疾病关系的研究
肺功能检查是以呼吸生理为基础的临床实验室检查.随着肺功能测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与标准化,肺功能的检测已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均显示出其重要性,但有关肺外疾病中肺功能改变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
肺炎支原体脑炎16例分析
肺炎支原体(M 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M P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尤其神经系统损害是M P所致肺外疾病中常见的类型.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住院的MP脑炎16例报告如下.
-
床旁肺脏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复张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外疾病导致的非特异性肺损伤,是ICU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广泛的肺部炎症、高通透性、肺间质水肿及大量肺萎陷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ARDS患者需要借助机械通气以降低呼吸做功、提高机体内氧水平.提高呼气末正压通气压力(PEEP)可促使萎陷的肺泡扩张,进而恢复其生理功能,是临床已得到认可的治疗方式[1].但同时过高的PEEP可造成呼吸机相关肺损伤,PEEP太低又无法达到肺复张的目的.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用肺部超声指导肺复张治疗ARDS[2]. 本研究在ARDS患者肺复张过程中应用床旁B超监测并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临床65例胸腔积液分析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问题,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我科2005年1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因胸腔积液住院患者65例,对其病因、特点、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18-88岁,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3例,恶性胸腔积液18例,炎性或脓胸10例,液气胸2例,营养不良1例,心衰致胸腔积液1例.
-
新生儿肺外疾病致呼吸困难58例病因分析
新生儿肺以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是由多种疾病引起,今将58例肺外呼吸困难的病因分析如下.
-
肺功能和肺外疾病的关系
肺功能的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肺功能的改变与肺外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阐述的肺外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尿毒症、肝病、外科疾病以及影响肺功能的一些重要因素.研究这些疾病和因素对肺功能的损伤、肺功能和各个系统病症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机制,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肺功能和肺外疾病的关系
肺功能的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肺功能的改变与肺外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阐述的肺外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尿毒症、肝病、外科疾病以及影响肺功能的一些重要因素.研究这些疾病和因素对肺功能的损伤、肺功能和各个系统病症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机制,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儿科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肺外疾病初诊失误分析
临床上有些疾病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而原发病却在肺外其他器官,极易造成误诊,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我们在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遇到的初诊失误分析如下.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12例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并可导致全身多个脏器病变.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351例,合并肺外表现者112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68例临床分析
对1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肺外表现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多样,以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为多.发病机制除直接侵袭外,目前倾向于免疫损伤.治疗以抗感染基础上联合激素治疗为主.早期行特异性抗体及胸部X线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
-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150例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除肺、胸膜疾患外,很多肺外疾病也可引起,故病因诊断较困难。目前,胸腔积液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胸水排放后影像学检查、胸水实验室检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经皮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得病因诊断,导致误诊与误治。近年来,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在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上得到极大发展,本次研究总结因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行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手术的150患者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当出现全身或局部病变时,致使胸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产生胸腔积液,临床上常见的是恶性积液和结核性胸膜炎,我们将2004年6月-12月,21例通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配合腔内注药治疗胸腔积液的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贫血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其病因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据WHO统计,在全球死亡病因中COPD居第四位[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COPD所致的全身效应在临床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它慢性疾病与COPD的相关性.COPD相关肺外疾病研究多的为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骼肌萎缩、抑郁及肺癌等.贫血是公认的许多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传统观念认为COPD与红细胞增多症关系密切,目前有研究认为贫血在COPD患者中的发病率远远超出预想.本文就COPD合并贫血的发病率、发病机理、临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
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研究进展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疾病,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其病因以渗出性胸膜炎为常见,渗出性胸腔积液常见的病因是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胸膜下结核杆菌感染诱发严重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而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恶性胸膜间皮瘤引起,肺部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尤为多见.调节性T细胞对机体有重要的意义,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耐受、肿瘤免疫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叙述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近况及其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相关作用机制.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T细胞亚群探讨和肺外表现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近年来发病日益增多,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多系统损害,病程常迁延,目前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迄今MPP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MPP发病机制,我们检测了MP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了MPP患儿肺外并发症在各系统的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