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颅多普勒诊断及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8年5月检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患者71例.男40例,女31例,年龄35~68岁.表现为眩晕49例,伴肢体麻木5例(单侧多见),突发性昏厥2例,肩颈部疼痛9例,步态不稳5例,伴视觉症状及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5例.38例检查脑CT,结果显示33例正常,5例腔隙性脑梗死.
-
纳洛酮、川芎嗪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脑晕30例
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性脑晕57例,其中30例给予纳洛酮、川芎嗪针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神经病学>[1]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符合脑血管病发病规律,或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呈反复发作,发作性体位性眩晕,或伴视觉症状及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体征: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构音障碍;颈椎X线片或CT/MRI示颈椎肥大性改变或椎间孔变窄;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护理干预对22例惊恐障碍患者的影响
惊恐障碍(PD)是一组反复出现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数次发作后可以出现预期焦虑、场所恐怖及抑郁症状.
-
综合医院内隐匿性抑郁症临床分析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名抑郁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找内外科医生就诊,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其他躯体疾病.该病对症治疗无效,抗抑郁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对30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性病门诊艾滋病恐惧症病例分析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加深加大,一种特定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艾滋病恐惧症逐渐增多并受到关注.
-
老年焦虑症的中医治疗优势
焦虑症患者用精神科药治疗后,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能明显改善,但有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仍不能消失,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有身体皮肤异常热烫感,用中药滋阴补肾,柔肝清火治疗,有较明显的效果。
-
自拟定风珠方剂治疗眩晕30例疗效分析
眩晕症以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为特征,症状重时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其病因多由前庭外周性病变所致.2006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采用自拟定风珠方剂治疗眩晕症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眩晕症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23~55岁.病程3d~2a.
-
低血糖症误诊为脑梗死13例分析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低于2.8 mmol/L)的临床综合征[1],多发生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如心悸、饥饿、出冷汗、晕厥等植物神经症状,如出现昏迷、精神症状及肢体活动障碍或原有偏瘫加重等脑功能障碍时,则容易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特别是老年患者反应性差,临床表现复杂,有时症状不典型,易误诊.
-
焦虑症证治研究进展
焦虑症(GAD)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其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我国把焦虑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其中惊恐障碍是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广泛性焦虑是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而表现为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1].
-
脊髓空洞症的饮食疗法
脊髓内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形成管状空腔,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脊髓空洞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三方面:一是感觉异常,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或可有麻木感,严重者手被烫伤或刀割伤而无知觉.二是运动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力量下降,手部肌肉萎缩,严重者小指及无名指不能伸直,手呈爪形,可并有下肢力量下降.三是植物神经症状,如一侧肢体和躯干皮肤干燥少汗等.其它还可能伴有疼痛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磁共振(MRI),对脊髓空洞症和枕颈畸形可作出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