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的血管内径的评价
目的:探讨前臂桡动脉及头臂静脉内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对成功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意义.方法:170例(其中38例伴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拟行血液透析的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臂动脉及头臂静脉内径进行评价,与桡动脉-头臂静脉瘘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①头臂静脉和桡动脉内径均>2.0mm 88例,动静脉手术成功率95.4%;头臂静脉和桡动脉内径1.5~2.0mm 82例,动静脉手术成功率93.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动脉硬化伴桡动脉内径狭窄但管径狭窄<1/2 38例,动静脉手术成功率94.7%;与不伴动脉硬化者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及头臂静脉内径1.5~2.0mm亦为适应桡动脉-头臂静脉内瘘条件;即使伴有动脉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只要管腔内径通畅1/2以上,动静脉瘘的成功率也没有显著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拟行血液透析的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前臂动脉及头臂静脉的检查评估详尽准确,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 T2DM 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超声表现。比较两组对象混合性斑块及纤维性斑块发生率、下肢血管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结果①对照组患者发生混合性斑块、纤维性斑块及斑块总发生率分别为0、20.0%和20.0%,观察组分别为30.0%、40.0%和70.0%。观察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②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内径分别为(6.32±0.55)mm,(4.97±0.82)mm 和(1.56±0.32)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2±0.92)mm,(5.67±0.92)mm 和(2.08±0.4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观察组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2DM 患者下肢血管病理变化特征主要有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及血流量降低。
-
中医注射液治疗中老年冠心病临床实证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1 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的1/4.心血管病发病与经济发展呈正比,上海市和北京市两地冠心病死亡率自70年代以来都有显著上升.虽然心血管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人左心房稍大,室壁增厚,管壁增厚,血管内径缩小、壁变硬,脉压加大,主动脉迂曲明显.冠心病是常见多发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之一.本文拟就中医注射液治疗中老年人冠心病进行探讨.
-
彩超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房附壁血栓1例
患者男,62岁.于1990年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在外院经超声检查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渐重,又多次彩超检查,结果同上.2007年10月来本院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见全心扩大,大血管内径增宽.二尖瓣回声增粗增强,舒张期开放受限,瓣口缩小,收缩期前后叶未完全合拢,M-型超声检查显示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
-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测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也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主要累及颅内小血管[1]。我们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之进行了研究。 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7例,男性63例,女性34例,年龄43~74岁。并以84例非糖尿病患者作对照。应用ATL 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2MHz变频探头。患者取平卧头仰位,分别检测左右颈总动脉全程及颈内动脉起始2cm内,二维超声检测内容包括内膜厚度、血管腔内情况、血管内径和狭窄程度。CDFI观测血流状态,脉冲多普勒检测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计算颈内动脉(ICA)与颈总动脉(C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ICA/CCA),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
超声血管造影测量颅内动脉痉挛状态脑血流量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USA)检测痉挛状态下大脑动脉内径、流速以及血流量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无创的测量脑血管直径及血流量的方法.方法 18只兔颅骨开窗,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USA技术测量SAH建模前及建模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用图像分析软件Getcolorpixel分析大脑中动脉(MCA)血管内径,并利用公式计算MCA的血流量,对照研究.结果 (1)在二维超声(2DUS)模式下USA测量MCA血管内径变化分别为SAH建模前(713±10.1)μm和SAH建模后3 d(475±6.4)μm,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超声多普勒测得其流速分别为(34.67±3.11)cm/s和(55.4±3.81)cm/s(P<0.05).(2)计算血流量,分别为SAH建模前为(13.86±1.11)×10~(-2) ml/s,SAH建模后3 d为(9.19±0.71)×10~(-2) ml/s;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USA可用于脑血流量测量,对SAH后血管痉挛及脑血流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超声血管造影测量大脑中动脉内径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造影(USA)测量大脑中动脉内径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颅骨开窗后进行USA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图像分析软件Getcolorpixels对同一血管同一部位的USA和DSA图片进行定量测量,比较2种测量结果.结果 在二维超声(2DUS)模式下经USA测量的血管内径与DSA测量的血管内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USA的2DUS图像对大脑中动脉(MCA)内径的显示具有与DSA相同的准确性和分辨率,其方法简单、可靠.
-
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这一无创性的技术,探讨其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30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检查其颈动脉、股动脉、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有无狭窄、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提高,血管内径较对照组减少,内中膜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同龄人增高;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有重要的价值.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探讨对下肢静脉炎性病变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在获取下肢静脉血管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再采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显示血流充盈情况.结果:在下肢静脉炎性病变时,二维超声表现为血管壁增厚、毛糙,在继发血栓时,血管腔内可见到团雾状或絮片状实性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束直径明显小于血管内径,加压时血管壁弹性减弱,不被压瘪.结论: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炎病变作出诊断.
-
超声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目的: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9例高血压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了肱动脉充气加压前后血管内径变化.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的检测情况,用以评价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结果: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加压前后的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的下降;多普勒超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用CDFI对52例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包括髂外、股、及胫后动脉),观测多项血流参数.结果:高压组较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动脉内膜厚度(IMT)明显增加(P<0.01);而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则明显减小(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趋于严重.结论:CDFI能动态评价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展过程及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CD检侧偏头痛患儿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结果:典型与普通型偏头痛间歇期与发作期TCCD改变无差异.间歇期血流速度略高于对照组.发作期颅内动脉血管以轻度痉挛为主要病理改变.结论:TCCD技术可实时以色彩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可提高颅内血管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下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声像图特征、栓塞程度及临床价值.方法:检查30例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深静脉,二维观察血管内径、管壁回声、管腔内回声,辅以探头加压试验、Valsalva试验及挤压肢体远端试验,观察其血流情况、频谱形态及测量血流速度.结果:完全性阻塞、不完全性阻塞及再通性血栓,二维及CDFI均有特征表现,超声诊断符合率93.3%.结论:二维及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并能判断栓塞程度、观察血栓不同时期的表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具有其它影像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
彩超追踪观察AMI后附壁血栓、溶栓治疗有效1例
患者男,36岁.因发作性胸痛24天、加重11天入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梗.心脏彩超检查:左室增大、余房室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正常,左室腔内心尖部可见一范围约2.5cm×2.7cm中等回声光团附着(图1,2),光团内回声欠均质,随室壁而运动,心尖部及左室前壁心肌运动明显减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EF:57%).心脏彩超诊断:符合冠心病急性前壁心梗改变,左室心尖部异常光团附着(提示附壁血栓).冠状动脉造影报告:前降支(LAD)排空慢、TIMI 2级血流,左主干(LM)、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未见狭窄.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诊断价值
本文选取本院1995-2000年的门诊和住院的剖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22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结合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探讨其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患者2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6岁(22~39岁),患者均以剖宫术后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伴疼痛来诊。仪器选用美国ATL公司生产的超9-HDI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宽频探头频率为5~10MHz。患者取仰卧位,检查髂静脉和股静脉,取俯卧位和站立位,检查腘静脉,全身肌肉充分放松。观察血管内径、内膜情况,测量腔内异常回声附着的大小、部位及栓塞程度,记录频谱形态,彩色血流充填情况,血流束宽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并进行血管压瘪试验,乏氏试验及远端肢体挤压试验。对治疗后复查的患者,重点观察血管再通及瓣膜返流情况。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检测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非侵害性的检查,它可检测出不同形式的血栓形成。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我住院及门诊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 1997年5月至1999年4月住院或门诊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岁(14~78岁)。其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一侧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HP2000型,探头5~7.5MHz变频探头。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全身放松。沿深静脉走行从上而下扫查,观察血管内径,多普勒频谱形态,彩色血流充填情况,血管壁加压后的弹性,检测彩色血流束宽度。记录静脉血流大流速和平均流速,测量管腔内异常光团附着大小。
-
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后 血管内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
目的:探讨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后血管内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方法:选取已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5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通路建立后的血管内径情况.观察并比较通路建立后1周与6个月的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口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别,并比较血管正常和血管狭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别.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和6个月的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口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2例中糖尿病10例,血管狭窄8例,血管正常组和血管狭窄组患者的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口内径及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以上相关血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后血管内径的结果可靠,能有效观察血流情况,有利于提高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金属蛋白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重构的作用
大血管像弹性贮器(windkessel)承载着心脏搏出的血流、将血液输送到组织和器官中。动脉能够胜任血液循环,依赖于它终生变形机制的可重复力性。因此,对于血管重构(vascular remodeling)的认识源于这种固有功能的丧失,不论是形态上的还是功能方面的。血管重构,又有译为重建、重塑、改建或重组,是指血管内径和血管壁厚度的适应性变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功能变化表现为顺应性降低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发生改变。
-
右位心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与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一例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心悸10余年"住院.入院查体:BP125 mm Hg,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 cm,心界不大,心率85次/min,律不齐,呈二联律,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常规心电图(按右位心矫正)提示室性早搏二联律(图1),24h动态心电图显示总心率118 888次,平均心率83次/min,室性早搏总数14 009次,二联律1089次,无室性心动过速.胸片提示右位心(图2).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镜面右位心,主动脉和左肺动脉导管,直径约6mm,管长13 mm,左向右分流;主肺动脉内径30 mm,左心室内径50 mm,其余各心腔和大血管内径正常;肺动脉收缩压4mmHg;三尖瓣轻度反流(面积4.4 cm2).腹部超声提示全腹脏器反位.诊断:先天性真性右位心,动脉导管未闭(PDA),频发室性早搏,全腹脏器反位.
-
超声诊断心包包虫囊肿一例
患者女,54岁,因心悸、胸闷2年加重1个月而就诊我院.既往有肝包虫病史.超声检查:于膈肌上方、心脏右后方见一大小约9.1 cm×13.0 cm的混合回声区,以液性为主,内见多个强回声带分隔,液性暗区呈轮状分布,边界清楚,壁较厚,该肿物向前挤压右心及左心室;各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正常,各瓣膜厚度、弹性及开放幅度正常.CDFI:二尖瓣左心房侧见收缩期五彩反流束,束长5.0 cm、面积7.1 cm2、容积8.7 ml.频谱多普勒采集到收缩期负向反流频谱,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率正常.超声提示:心包包虫囊肿与后下纵隔包虫囊肿待鉴别,以心包包虫囊肿可能性大;二尖瓣少~中量反流(图1~5).患者在兰州医院手术证实为心包包虫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