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的X线诊断
目的:观察先天性成骨不全的X线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成骨不全患者6例,对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天性成骨不全均有多处反复骨折,骨小梁变细,骨皮质变薄等.结论:先天性成骨不全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是诊断先天性成骨不全的重要方法.
-
腰椎小关节病的CT影响探讨
目的 回顾98例椎小关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椎小关节病的认.方法 98例椎小关节病均行CT平扫,层厚及层间距均为3~5mm,并且同时摄骨窗和软组织窗片.结果 椎小关节病CT表现关节突增生肥大42例;骨赘形成61例;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26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7例;关节"真空"征8例;关节周围钙化13例.结论 腰椎小关节病X线检查很难以清晰显示椎小关节的细微改变,常易漏诊或误诊,CT检查可发现椎小关节病CT征象及并存征改变.
-
介入治疗对肾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r elated antigen,FⅧR:Ag)在肾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表达,以探讨介入治疗对肾细胞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术前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标本15例为实验组,术前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标本12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ⅧR:Ag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ⅧR:Ag表达于术前行或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浆中,肿瘤微血管密度在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的表达较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中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肾癌组织血管生成,抑制肾癌的生长和转移.
-
恶性婴儿型石骨症相关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背景 恶性婴儿型石骨症患者临床上非常少见,合并眼部症状的病例罕见.由于该病延误治疗时预后差,因此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而恶性婴儿型石骨症合并眼部症状的患儿治疗后眼部症状是否改善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的 分析恶性婴儿型石骨症合并眼部症状患者的发病特点、眼部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恶性婴儿型石骨症合并眼部症状的患儿2例,对患儿进行全身临床检查和眼部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血液学检查、腹部B型超声检查、全身骨骼X线摄片、外眼检查、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和眼部CT检查.对患儿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儿白细胞总数增加、血小板数量减少,进行性贫血,腹部B型超声检查提示肝脏、脾脏肿大,全身骨骼系统均有密度增高、增厚等特征性改变.治疗前1例女性患儿同时存在视神经管狭窄、视盘苍白、右侧面部肌肉麻痹和麻痹性内斜视;而另1例男性患儿存在视神经管狭窄和交替性外斜视,2例患儿均存在F-VEP P2波潜伏期延长和振幅下降.2例患儿均成功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全身症状均明显改善,女性患儿F-VEP结果稍有改善,术后1年视神经管直径为1.9mm,随访至5年视神经管直径增宽到3.2mm,但斜视和视神经萎缩症状无改善;而男性患儿除视神经管增宽外,双眼共转性斜视症状消失.结论 斜视和眼部症状是恶性婴儿型石骨症重要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反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应该引起重视.恶性婴儿型石骨症的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全身症状和部分眼部症状,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
Ewing肉瘤75例分析
目的:探讨Ewing肉瘤在不同骨部位,其放射学表现的异同点.材料与方法:对经证实的75例Ewing肉瘤的临床和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结果:①长管骨:病变易沿骨长轴扩展,范围较广泛,常呈虫噬样或朽木样改变,骨膜反应较明显,常呈多层状或葱皮样;可有轻微膨胀;软组织肿块多不明显并多限于骨膜鞘下;②扁骨:溶冰状骨破坏常较局限,边缘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骨外软组织肿块较大,以及易侵犯邻近骨和关节.管状骨和扁骨等其他骨共同的骨改变是病变区的骨密度,均可分为单纯溶骨型、硬化型和混合型.结论:Ewing肉瘤在不同骨部位有不同的X线表现,同时也有相同的骨密度改变,Ewing肉瘤缺乏共同的典型的X线表现.
-
尤文氏肉瘤22例分析
目的:探讨尤文氏肉瘤的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对经证实的22例尤文氏肉瘤的临床和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结果:(1)长管骨;病变易沿骨长轴扩展,呈虫噬样或朽木样改变,骨膜反应明显、常呈层状或葱皮样.(2)扁骨:溶冰状骨破坏常较局限,边缘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骨外软组织肿块较大.结论:尤文氏肉瘤在不同骨部位有不同的放射学表现,缺乏共同的典型的X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