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穿刺的技巧
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各扎1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优点是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
流行性出血热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临床意义
目的:为了探清流行性出血热不同时期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特点,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102例流行性出血热眼动脉(OA),后睫状动脉(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并同正常人参数对照分析,评估CDFI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资料:检测102例门、急诊和住院患者均经抗出血热抗体阳性明确诊断.分两组:单纯出血热组41例(男性2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岁),合并肾病综合征组61例(男性38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32岁).正常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38岁).方法:使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7.5MHz,分别测OA、PCA及CRA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RI和PI.结论:正常对照组、单纯出血热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组,三组OA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PC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低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RA的Vmax、Vmean、Vmin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流行性出血热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在流行性出血热组出现明显改变;Vmax降低反映血管充盈度和血流供应强度下降,Vmin降低反映远侧组织供血严重不足,CDFI显示的上述变化,预示视网膜出血,为全身各主要脏器出血的指征之一,系病情严重,预后不良之征兆.
-
二次结扎止血带提升小儿静脉穿刺率
目的 采用结扎两次止血带改善小儿静脉血管充盈度,提升小儿静脉穿刺率和满意率.方法 对296例,肥胖,血管不充盈及血液循环差的小儿进行二次结扎止血带进行穿刺,并与传统结扎止血带的方法进行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和患儿及家属满意率的比较.结果 二次结扎止血带穿刺成功率大于传统结扎止血带的穿刺成功率.从而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率.结论 二次结扎止血带改善血管充盈度,提升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的满意率.
-
静脉血管留置针在婴幼儿外科手术中的运用
静脉输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尤其对于小儿外科手术的患儿,因疾病影响常有发热、呕吐、失血、失液等情况,且因手术影响,常要求患儿禁食水,留置胃肠减压及各种引流等,都会导致体液不足,使血管充盈度差,而小儿外科疾病中常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危重,急需补液和手术治疗的患儿,因此选择一种良好的静脉通路对小儿外科患儿尤为重要,但由于大多患儿血管细,而且不充盈,患儿又烦躁哭闹不安,极易导致穿刺失败,使可供选择的血管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儿外科患儿的治疗需要,自2008年以来,本科将小儿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共280例患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浅静脉通道技术管理中穿刺技术拓展应用与研究进展
浅静脉穿刺输液、抽血等是临床护理常见、基本及关键的技术操作之一,同时也是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浅静脉通道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的一系列相关联的临床问题:如静脉血管充盈度不足、止血带结扎的松紧或滑脱、静脉穿刺及抽血成功率低、输液渗漏及疼痛、静脉损伤及保护、护士劳力及耗材的浪费等.
-
皮温加热对老年病人冬季静脉输液的效果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病程长,多数难以治愈,常伴有合并症,在门诊输液中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进入冬季后,由于寒冷刺激使人体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尤其是老年病人血管弹性相对较差,扎止血带后血管充盈度不理想,降低了静脉穿刺成功率[1].重复穿刺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2].适当提高皮温不仅可以扩张皮下血管,改善末梢微循环,增加病人舒适感,使局部血流速度加快,减少药物刺激引起的静脉炎,而且可以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静脉血流量,增强新陈代谢,刺激神经末梢,使局部血管扩张而显露血管[2].温热作用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解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3].本研究为了寻求1种安全、便捷、经济的温热方法,调查比较了热水袋热敷与烘手机感应加热两种温热方法对老年病人门诊静脉输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确保病人治疗乃至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充盈度差的浅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对静脉血管充盈度差者采用常规止血带结扎法,静脉血管充盈度往往不理想.因此,我们自2003年6月始对600例次输液者采取两种不同止血带结扎法,并观察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
粘贴式止血带的临床效果观察
胶皮止血带在静脉穿刺中,以血管充盈度佳为优点,能提高穿刺成功率,成为静脉穿刺的必需品.但由于操作者的手法不同,在应用过程中,病人往往感觉不舒适.自 2002年1月开始,我科自制了粘贴式止血带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静脉穿刺的四点体会
垂危病人,特别是血管充盈度差的患者尤其需要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现将本人在近26年临床工作中的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
静脉穿刺前不同准备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为科学合理利用手背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穿刺准备方法提高远端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探讨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中的实用性。方法:两种穿刺方法均选择手背下1/3掌指关节附近的血管,第一种方法确定穿刺部位后松开止血带消毒再扎上止血带消毒待干进针;第二种方法是确定穿刺部位后消毒待干进针。结果:根据比较两者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强度等方面,得到适合不同人群的穿刺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皮肤容易敏感患者,第一种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老年人,第二种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
负压进针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因为其细小且不能用止血带增加血管充盈度,故临床上常规静脉穿刺经常因为回血不明显而导致穿刺失败。我科自1990年以来应用负压进针穿刺2 35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用品准备同头皮静脉穿刺方法。2操作方法 (1)患儿取仰卧位或仰卧头侧位。(2)头部备皮。(3)穿刺部位选择头皮前额正中静脉,其次为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4)将液体排气后悬挂于床旁备用。(5)常规消毒皮肤。(6)取排气后的输液管,折叠输液管下段的3 cm~5 cm处负压进针,进皮后松负压见回血即固定针头。3 体会 (1)负压进针穿刺回血明显,易于辨别穿刺是否成功。(2)负压进针穿刺操作时简便易行,与临床上用注射器抽吸穿刺相比较有以下优点:①节约注射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②节省人力。③穿刺成功率高。(3)须注意进针时不应过快,见回血后即可停止进针。
-
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四肢严重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四肢严重创伤后一般采用观察肢端的皮温、颜色、肿胀的程度,测验毛细血管充盈度、骨筋膜室内压等传统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1].而应用血氧饱和度仪动态监测指(趾)端SpO2,来判断四肢严重创伤是否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目前在国内少有报道.
-
双止血带用于手术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观察
为提高手术病人静脉充盈度及穿刺的成功率.2005年2月起我们对200例手术患者采用单、双止血带进行血管充盈度及穿刺成功率的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双止血带结扎法明显的改善了静脉充盈度及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
两种结扎静脉血管的方法对血管充盈度影响的对比
目的:探讨一种更有效的静脉血管结扎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200例意识清楚、血管充盈度不良或较差、能够配合操作、需要静脉输液或静脉采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分别进行不同的血管结扎方法(A组:手臂下垂用力抓握10次再结扎止血带;B组:先结扎止血带后手臂下垂用力抓握10次),对比两种不同方法结扎血管的静脉充盈时间。结果 B组静脉充盈时间为(11.0±2.6)s,比A组的(23.0±5.2)s明显缩短(P<0.05)。结论先结扎止血带后,手臂下垂抓握10次的血管结扎方法,静脉充盈所需时间短,很快就能满足穿刺需要。
-
两种握拳法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
2005年2月~11月,我们对600例患者采取两种握拳方法进行浅静脉穿刺,对其血管充盈度及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效果观察
新生儿、婴幼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1],故长期用股静脉穿刺采血.但因临床操作定位困难,操作难度较大,常造成穿刺失败.我们通过对198例患儿股静脉穿刺效果观察,将成功率由85%提高到92%~93.5%,现介绍如下.
-
双根止血带结扎法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多数因血小板减少致凝血时间延长,皮肤黏膜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和瘀班,严重者导致血管充盈度差,加上患者长期反复住院化疗,反复穿刺,甚至血管硬化,很难做到一针见血.
-
建立失血性休克病人套管针静脉通路的技巧
失血性休克病人由于失血过多,血管充盈度极差,皮肤湿冷无弹性,用套管针穿刺有一定难度,现介绍一种二次穿刺法.采用常规方法用5.5号头皮针穿刺表浅静脉成功后不解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让液体输入10ml左右,从穿刺点到止血带间的浅静脉充盈,在此段静脉上用套管针穿刺.因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肘正中静脉压降低,二次穿刺选择的浅静脉压也降低,在不解止血带的情况下输入少量的液体,给二次穿刺创造了条件,在此项二次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结扎的距离距穿刺点20cm以上,否则套管针穿刺时消毒面积不够.在行二次穿刺时首选贵要静脉,因为贵要静脉起始于手背静脉网经桡侧入肱静脉,易选择体位和穿刺部位,如果受外伤限制,可选择大隐静脉或头静脉.虽然经过二次穿刺才能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但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
失血性休克患者快速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的方法
失血性休克患者血管充盈度极差,皮肤无弹性,用套管针直接穿刺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种二次穿刺法,成功率较高.现介绍如下.
-
回压静脉法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静脉血管充盈不佳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12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按输液单双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传统方法如握拳、拍打局部使静脉充盈后进行静脉穿刺(传统法);单日采用从静脉远心端向近心端推压3~6次后行静脉穿刺(回压法).比较两种方法浅静脉充盈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回压法浅静脉充盈良好率显著高于传统法(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回压法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回压静脉穿刺方法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