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羊水栓塞致产妇死亡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因第1胎孕足月伴阴道流水半小时于2011年6月13日21:2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8月25日,预产期2011年6月2日.孕期顺利,曾定期产检,未发现异常.既往人流1次,自然流产1次.查体:T 36 8℃,P 80次/分,BP 110/70mmHg,R 19次/分,心肺(-),妊娠腹,宫高35cm,腹围103cm,LOA,胎心140次/分,宫口开大1指,宫颈管消50%,头位s-3,胎膜已破,羊水清,骨盆外测25-27-20-10cm.入院诊断:G3P0孕41+4周、头位、早破水.入院后给予完善各项检查均正常,B超提示:胎儿胎盘成熟、羊水量正常.向家属交代病情,在家属同意下行"催产素"诱发宫缩,阴道试产.患者在试产过程中无任何不适,试产非常成功,于2011年6月14日9:15宫口开全,胎头渐剥露着冠.于9:50患者突然诉无力,紧接着就出现口唇青紫、面色青灰、血压下降、脉搏消失,马上意识到患者发生"羊水栓塞",立即停滴"催产素",静推"地塞米松、阿托品、肾上腺素、氨茶碱",静滴"低右",同时行气管插管、正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患者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心率血压不能回升,患者很快进入死亡状态.抽锁骨静脉血送院外病检示:D-Dime栓溶二聚体阳性,血涂片找到角化的表皮细胞.死亡原因:羊水栓塞.
-
1例支架内亚急性闭塞性血栓致心跳骤停的急救
亚急性闭塞性血栓(SST)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S)后的早期并发症,据报道[1]ICS术后2d~4w内SST的发生率约为4%.本例患者于ICS术后44 h突然发生胸闷、心前区疼痛伴大汗,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时,突然发生室颤,继而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跳、呼吸停止1 h53 min后经抢救患者的自主呼吸、自主心律相继恢复,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专家答疑
问:心脏骤停时抢救的常用药物有哪些?答:SCA 期间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自主心律的恢复和维持。1.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为激动α肾上腺素能受体,提高CPR 期间的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在高级心肺复苏期间,在至少2 minCPR 和1次电除颤后每3~5 min 应用肾上腺素1 mg,经静脉或骨髓腔注射。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心脏骤停患者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递增肾上腺素剂量的方法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
冠心病心跳骤停电击除颤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电击除颤治疗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选取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跳骤停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冠心病心跳骤停抢救术,即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同时行有效心脏按压;实验组行高能量电击除颤,辅之于常规抢救.观察心电图变化,以除颤后复跳并转为窦性心律为抢救成功,记录除颤次数及两组患者复苏使用时间.结果 实验组49例除颤样本中,1次除颤成功13例,2~3次除颤成功28例,8例无效;对照组1次除颤成功8例,2~3次除颤成功21例,20例无效.实验组抢救时间≤5min成功率87.2%,6~ 10min除颤成功率65.3%,11~60min除颤成功率38.5%;对照组抢救时间≤5min成功率70.1%,6~10min抢救成功率53.9%,11~60min抢救成功率11.3%.结论 电击除颤,配合常规的气管插管及胸外按压辅助呼吸,对恢复心脏骤停冠心病患者的自主心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期电击除颤效果相对更佳.
-
疑难病例析评第245例咳嗽-发热-胸闷-突发晕厥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因起搏器植入术后3年,反复咳嗽半年,胸闷晕厥1 d于2009年8月28日入院.患者人院前3年因突发晕厥于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慢达30~40次/min,根据医生建议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心率在60次/min,以自主心律为主.2007年患者就诊北京阜外医院,检查未见异常.
-
超大剂量普罗帕酮中毒后抢救成功1例
服用超大剂量普罗帕酮,国内抢救成功并能早期出院的病例较少见。晚近,作者遇及服用超大剂量普罗帕酮引起心搏骤停1例,经积极抢救成功,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31岁。因“顿服普罗帕酮100粒(5.0g)2小时”入院,入院时无明显胸闷、心悸、无晕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率50次/min。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及心电血压监护。1小时后患者突发心搏骤停,继而呼吸停止,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按压40分钟后患者自主心律恢复,为室性逸博心律,约30次/m i n。遂行床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并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血压、5%碳酸氢钠纠酸等治疗。3小时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后予以床边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液灌注(HP)术。1天后患者自主心率升至80次/min窦性心律,自主呼吸平稳,神志渐渐恢复,遂拔除气管插管及临时起搏电极导线。病程中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支持治疗4天后恢复正常,7天后痊愈出院。 -
饮酒引起心源性猝死一例
病例:患者,男,52岁.因间断性胸闷、发憋1年加重3天,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经护冠、抗凝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一般情况趋于好转.但在入院后第5天下午2点,突然出现喘憋、大汗、血压测不到,继之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大流量氧气吸入、强心、兴奋呼吸、升压等药物静脉注射,心脏电除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约20分钟后,出现自主心律、呼吸恢复,以后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
-
浅论温阳药物在缓慢性心律失常上的应用
一引言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种.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常见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归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眩晕"等范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悸隐痛、头昏乏力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且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内经>虽无"心悸"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并早记载了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如<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院外心脏骤停电击除颤64例成功因素的初步探讨
心脏骤停(Cardic Arrest,CA)发生后,及时应用电击除颤迅速恢复自主心律,是抢救CA的关键。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0月在院外应用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抢救了大量的CA患者,其中64例患者获得了初期复苏成功,现对其成功因素进行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患者,男55例,女9例,平均年龄61±12.85岁。CA发生时的心电示波或心电图表现:室颤62例(96.87%),心室停搏2例(3.13%)。CA发生距除颤开始时间为即刻至45分钟。其中CA1次者50例(78.13%),2次者9例(14.1%),2次以上者5例(7.81%)。本组64例患者中,CA发生于心电监护下者57例,CA发生时无心电监护者7例。1.2 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心电监护除颤仪对本组64例患者所发生的83次CA进行非同步体外直流电击154次。每次除颤少电击1次,多3次,每次电击用电量少150J,多360J(见附表)。 在本组资料中,对心电监护仪监护下发生CA的57例患者全部给予即刻性电击除颤。对未能提供心电监护的7例CA患者先行持续有效的徒手CPR,后进行电击除颤。如经1次电击除颤无效或复律后再次发生室颤,则再次给予电击除颤。对于连续电击2~3次无效者,在给予持续CPR及应用肾上腺素后再次给予电击除颤。
-
加速性旁道心律1例
患者女性,37岁.诉反复发作性心悸,近日加重.体表心电图正常,动态心电图检测示:频繁发作频率逐渐增加的其前有明显预激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图1上行为加速性旁道心律的起始段,下行为终止段.其心电图特征:R3、R20波为室性融合波,其宽大的QRS波前无相关P波,与窦性心律形成干扰性房室脱节,表现为加速性自主心律.心电图诊断:反复发作性加速性旁道心律.
-
加速性交接性自主心律伴节律重整1例
患者男性,38岁.常规体检作心电图.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88~1.00s,频率60~68次/分,少数P波下传心室,P-R间期0.16s,QRS呈qR型,时限正常.另有其前无P或与P波无传导关系的QRS波,形态、时限与窦性R波基本一致.R'-R'闻距0.82~0.86s,频率70~73次/分,略快于窦性节律,为加速性交接性自主心律.
-
心房分离伴孤立性缓慢性房性自主心律1例
患者女性,68岁.因胸闷1年加重伴气急2天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P-R间期0.15s,QRS0.08s,QT间期0.40s.各导联均可见P'波,频率44次/分.P'规律出现其后无相关QRS-T波.常规ECG后3小时即作动态ECG,次日动态ECG显示:窦性心律,心率快慢时均存在P'波,且规律出现频率44次/分,其后无相关QRS-T波.动态ECG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心房分离伴孤立性缓慢性房性自主心律(图1).
-
特殊表现形式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性,37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图1为V2导联连续记录.有12个窦性P波,但形态略有不同,考虑有窦房结内游走或受呼吸影响,更可能为房内传导阻滞所致.除P9、P10为2个相邻的窦性P波外,其余P-P间均有1个或2个房性P'波,并且表现为P-R与P'-R逐渐延长.当P1与P7之前的P'波未下传心室时,其后出现起源于左心室的室性逸搏,由于阻滞和干扰的因素,数个房性激动未下传心室,出现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R8后又出现1次室早.且表现为6:5文氏型传导,第2个文氏周期的第5个P波之后遇有室早,使其未下传心室,因而出现两个P波受阻.心电图诊断: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或房内不全性传导阻滞,房早,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室早,室性加速性自主心律.
-
等频双重加速的交接性自主心律1例
患者女,7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图1为3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窦性P波消失,PⅡ、Ⅲ、aVF倒置,aVR直立.P--P-间期0.82~0.84s.除R6~R7外,余R-R间期匀齐,约0.80s.除P-7外,余P-波均在QRS波之后,且R-P-间期有逐搏延长现象.似变异型交接性自主心律逆传的文氏现象(见梯形图上).但P-1与-7逆传速度相差约0.08s,又似交接性自主心律伴逆传双径路,慢径路逆传呈变异型文氏现象(见梯形图中).但P--P-间期与R-R间期各自固定,而以P-6隐匿性折返解释R6~R7间期延长似显欠妥.故考虑心电图诊断为:等频性双重性加速的交接性自主心律(见梯形图下).
-
变异心绞痛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性,58岁.发作性胸痛半年,易于午夜及凌晨时发作,疼痛较重,持续5~10min.此次发作4min左右来诊,急查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速,115次/min,室率48次/min,P与QRS无传导关系.QRS不宽大畸形,呈交接性自主心律.STⅡ、Ⅲ、aVF呈单向曲线抬高,STV2~V6压低0.4~1.2mV.心电图诊断(图1):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交接性自主心律;④急性心肌损伤.
-
青少年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1例
患者男,17岁.因头晕、心悸5d就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75次/min,律不整,无杂音.实验室检查:抗"O"、血沉、心肌酶均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R7~R10P-QRS-T顺序出现、形态正常,P-R间期0.14s,R-R不齐0.80~0.96s,频率75~62次/min,R2~R6QRS波宽大畸形,间期0.12s,形态略有不同,其前后均无相关P波,R-R匀齐1.04s,频率58次/min R1 QRS波形态介于两者之间,其前似有P波(因肌颤干扰),P-R间期<0.12s,考虑为室性融合波.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Accelerated idioventricular rhythm,AIVR).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加速性的心室自搏性心律.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5d后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83次/min),随访1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
-
VVI起搏器室房逆传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电图由患者的自主心律起搏心律共同构成,自主心律时发生的各种心律失常也可在植入起搏器后发生.植入VVI起搏器后,起搏器以"按需"方式工作的单腔起搏器产生的心律类似逸搏及逸搏心律,逸搏及逸搏心律伴室房传导所诱发睁心律失常也可在起搏心律中发生.本文通过VVI起搏室房传导的31例心电图分析,从而来探讨VVI起搏器室房逆传的心电图特征及产生机制,并所涉及的临床意义.
-
心电向量图对起搏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起搏心电图是自主心律与起搏节律的混合体.近十年来随着起搏器功能的日趋完善,起搏心电图表现得越来越复杂多变,成了目前心电领域的一个难点.
-
心电散点图在竞争性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电散点图在竞争性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了解竞争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并行心律、自主心律、逸搏心律、多源性房速)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利用逆向技术并结合动态心电图片断,一窥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结果 并行心律Lorenz散点图的显著特征为右下向斜倒的“Y”字型散点集,表明并行心律自律性并不增高或略有增高,但不超过窦性心律的变异范围,能与窦性心律竞争靠的是其保护性的传入阻滞(对主导心律没有“感知”功能);自主心律的Lorenz散点图特征是室性周期(VV)与联律间期(NV)均重叠在窦律周期(NN)中,表明低位起搏点自律性轻度增高,达到或略超出窦性心律的频率范围,能与窦性心律竞争靠的是“实力”(自律性增高),与窦性心律此起彼伏、反复交替,表明其没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对主导心律有“感知”功能);逸搏心律的Lorenz散点图特征是等速线远端(1.0s线之外)的曲尺状上外边界(逸搏夺获节律),表明逸搏心律的自律性没有增高,其节律随时重整,表明没有保护性传入阻滞,由于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主导心室率降低,故能与主导心律发生低水平的竞争;多源性房速的Lorenz散点图类似房颤的扇图,多个低位起搏点自律性显著增高,几乎取代窦性心律,只有在各级起搏点均传出阻滞的瞬间可能找到少量的窦性心搏,没有固定的节律,表明各低位起搏点之间的竞争势均力敌.结论 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明显,是快速分析此类动态心电图的秘密武器.心电散点图表现出来的电生理意义(自律性、保护性传入阻滞、间歇性传出阻滞)各不相同,是鉴别与命名的重要依据.
-
疑难起搏器心电图1例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入院后植入双腔起搏器, DDD起搏模式(低限频率设定60次/ min,A-V间期200ms)。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测试心房、心室感知及起搏功能均正常。术后当晚值班医师发现患者心电图(图1C)出现了加速性交接区自主心律,并发生了交替性心房脉冲发放和心室安全起搏;该现象持续短暂,随后心室安全起搏现象消失(图1D)。疑问:(1)为何心房脉冲交替性出现?(2)术中、术后起搏器测试心房感知良好,但交界区自主心律时,为何会触发心室安全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