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新进展
腹腔镜手术因融合诊断与治疗为同一过程而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1998年广东李光仪实施了我国首例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现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在腹腔镜下实施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分期诊断手术和二次探查术[1].现就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宫颈癌术后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方法的探讨
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子宫颈癌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手术范围大,可能将进出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及交感神经随同宫旁组织、主韧带及盆腔淋巴一并切除.
-
子宫颈癌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模式程序选择及技巧
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广泛子宫切除术( radical hysterectomy )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经过100余年的发展,仍是目前经典的手方术式。但由于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导致术中损伤了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盆腔自主神经( pelvic autonomic nerve ),使患者术后出现排尿、排便功能障碍。多年来妇科肿瘤医师一直努力寻找一种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的外科手术技术。因此,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应运而生,自其出现以来,已经成为当今妇科肿瘤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的探索始于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
-
子宫内膜癌术后发生生殖道外恶性苗勒管混合瘤1例及文献复习
一、病例摘要患者48岁,孕2产1,婚前痛经需服止痛药.8年前因子宫内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高分化腺癌,外院行广泛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因潮热、出汗、失眠、烦躁和阴道干涩等症状,外院给倍美力0.625 mg/d和醋酸甲羟孕酮250 mg/d口服,治疗半年后上述症状缓解,因自觉乳房胀痛停用醋酸甲羟孕酮,继续应用倍美力0.625 mg/d 激素替代治疗连续8年,治疗期间无自觉不适未作定期复查.
-
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术式,但相当一部分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也接受了不必要的、损伤大的盆腔淋巴清扫术.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这种新兴技术的开展,可以预测早期宫颈癌病人盆腔淋巴结受侵状态,依此决定手术方式,避免非必须的淋巴清扫,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源于欧洲.19世纪末,Wertheim 及Meigs开拓性的工作确立了宫颈癌的"Wertheim-Meigs"手术,即根治性子官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被奉为经典,沿用至今.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成为早期宫颈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974年,Piver等[1]将宫颈癌手术分为5类,其中PiverⅢ类子宫切除术,又称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宫颈浸润癌的标准术式,该手术必须打开膀胱侧窝及直肠侧窝,根据病灶的范围切断主韧带、宫骶韧带3 cm以上,阴道壁3 cm以上;PiverⅡ类子宫切除术,又称改良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手术需分离输尿管隧道,并切除主韧带、宫骶韧带和阴道各2cm.
-
原发性卵巢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48岁,孕2产2,因下腹部阵发性胀痛伴尿频5个月于2011年4月26日收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普外科.患者于2010年11月开始无诱因下出现下腹部阵发性胀痛伴尿频,胀痛每次持续约10 min,可自行缓解;无血尿、腰背部放射性疼痛;发病以来体质量较前明显减轻.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无痛经.查体:腹软,下腹部可触及一10.0 cm×8.0 cm包块,质韧,活动度差,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入院后行盆腔CT检查提示:下腹腔至盆腔于子宫、膀胱上方有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腹、盆腔有积液.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水平为33.99 μg/L,CA50水平为3.97 kU/L,CA125水平为156.50 kU/L,CA199水平为161.30 kU/L.入院后诊断:腹部肿物性质待查.于5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大量黄色积液约2000 ml,子宫略萎缩,表面光滑,左侧卵巢增大,其上见一13.0 cm×10.0 cm大小的肿瘤,囊实性,已破溃,与乙状结肠粘连,右侧卵巢及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大网膜、肠管、腹壁表面见散在粟粒状结节,腹膜后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根据探查情况请妇科医师台上会诊,先切除左侧附件,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提示:卵巢低分化肿瘤,考虑为鳞状细胞癌.遂行子宫全切除+右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肠管病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1)左侧卵巢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伴部分梭形细胞癌,见图1;(2)两侧宫旁、大网膜均未见癌灶,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灶.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5、波形蛋白(Vim)阳性(+),CK7弱阳性(±),ER、PR阴性(-).术后诊断为(左侧)卵巢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Ⅲc期.5月14日(术后8d)予环磷酰胺+洛铂(CP)方案化疗1个疗程,分别在6月15日、7月14日、8月10日、9月7日行紫杉醇+奈达铂(TP)方案化疗4个疗程.初次化疗后血清CA125水平即降至正常范围(为14.44kU/L),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为0.80μg/L.10月24日复查B超提示:下腹腔不均质包块.血清CA125水平升至21.13 kU/L,SCC-Ag水平升至5.6 μg/L.予TP方案化疗1个疗程,但患者及家属因经济原因坚决要求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未再进行治疗,于2012年1月15日死于本病.
-
子宫内膜癌术后顽固性巨大盆腔淋巴囊肿一例
患者48岁,于2005年9月27日因子宫内膜癌收入我院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第8~9天予环磷酰胺+阿霉素(CA)方案全身化疗1次后出院,出院时无特殊不适.患者于术后第13天开始出现双下肢肿胀并迅速蔓延至腹股沟处,伴下腹胀痛、尿频.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盆腔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囊性占位,大小为25.0 cm×20.0 cm×15.0 cm,初步诊断为盆腔淋巴囊肿,遂第2次入院并于10月16日在B超监视下穿刺放液,放出1100 ml淡黄色清亮液体,细胞学检查发现囊液中淋巴细胞为99%,中性细胞为1%,穿刺后患者下腹胀痛及尿频等症状即消失.
-
子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问题
恶性肿瘤威胁生命,且目前对其发展规律认识不够.在手术治疗中,曾长期以广泛、整块切除为原则,即将肿瘤的原发灶及其周围组织连同区域性淋巴组织完整切除.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即子宫颈癌根治术是这一原则的典型体现.
-
螺旋水刀在子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中的应用
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盆腔淋巴清扫术手术范围广,涉及的解剖较复杂,大、中、小动静脉、静脉丛、淋巴网、神经、输尿管变异多样,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手术并发症,有的甚至很严重.鉴于螺旋水刀具有良好组织选择性的优点,本院近期首次将这一新器械应用于2例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现报道如下.
-
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子宫恶性肿瘤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00例,以手术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联合开腹广泛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更多,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盆腔粘连、尿潴留、血管损伤患者分别有1例、0例、1例、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恶性肿瘤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清扫术 临床效果 -
腔镜下阴式子宫广泛切除术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子宫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腹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是其经典的术式,但该术式有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淋巴结清扫不完全、术后易复发的缺点[1].随着腹腔镜技术及阴式妇科手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阴式手术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舒适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改善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行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变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照组护理前后SAS与SDS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护理前后SAS与SDS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0%(40/50),明显小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改善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腹腔镜下子宫广切+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广切+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经典手术[1],该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2006-2008年,本院妇产科对156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子宫广切+盆腔淋巴清扫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吗啡及布吡卡因硬膜外腔注入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326例
1996年4月~1997年4月,我们将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布吡卡因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吗啡、布吡卡因硬膜外腔注射镇痛,本组326例,应用于剖宫产术137例,子宫次全切除及全切除术后176例,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5例,阴式子宫切除术8例,年龄小23岁,大80岁.
-
不同麻醉方法对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影响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两点硬膜外麻醉(EA)对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72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6例采用CSEA的患者为CSEA组,36例采用两点EA的患者为两点EA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两点EA组,利多卡因用药量少于两点EA组.CSEA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变化;两点EA组术中MAP较术前下降明显,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CSEA较两点EA麻醉起效快,辅助镇痛药物用量少,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是目前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子宫颈癌的根治手段.该手术创伤大、涉及范围广,由于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在术后易造成膀胱功能恢复迟缓.我科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子宫颈癌根治病人27例,加强了泌尿系的监护,无一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现报告如下.
-
阴道纱布卷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治疗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常用宫颈癌根治术,这是一种大型而复杂的手术,范围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就是术中除了要切除子宫、双侧附件、输卵管、阴道上段3~4 cm,子宫周围各韧带及尽可能多的宫颈旁组织外,还要切除宫旁各淋巴结.而子宫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有输卵管,极易损伤周围脏器.为了使手术中视野清晰,保证手术圆满成功,我科自行制作了阴道纱条卷,采用术前经阴道塞入纱布卷托起宫颈后再实施手术的方法,经过50例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早期宫颈癌(Ⅰa2~Ⅰb1期)患者,先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则按传统手术方式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或取样+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如盆腔淋巴结阴性,则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如经病理证实有脉管间隙受侵、间质浸润深、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组织阳性或手术切缘阳性,则加用放化疗.术后均严密随访.结果 参与随访的42例患者中,1例Ⅰ b1期低分化、病灶直径>2cm的鳞癌患者术中冰冻提示(右侧)闭孔淋巴结有癌组织浸润,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其余4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1例Ⅰb1期低分化、病灶直径>2cm的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提示有脉管浸润.未发现宫旁浸润及手术切缘阳性的病例.盆腔淋巴结阳性、脉管浸润的2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化疗.平均随访60~84(71.33±7.77)个月,1例出现复发及可疑肺转移;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1例患者术后5年复查发现鳞状上皮癌抗原升高,但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灶,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早期宫颈癌(Ⅰ a2~Ⅰ b1期)患者在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情况下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可能可行.
-
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清扫后淋巴囊肿处理
淋巴囊肿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淋巴囊肿形成可采用开放盆腔腹膜、大网膜成型术、使用奥曲肽等方法,但是,术后放置盆腔引流管并不会降低淋巴囊肿发生率.如果淋巴囊肿压迫周围脏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者发生感染,则需要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时还会加用无水乙醇或碘伏等硬化剂治疗.腹腔镜手术在淋巴囊肿治疗中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具体手术方式应结合临床情况、治疗经过和手术医生的经验综合分析、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