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一般分为缺血期、再灌注期两个时间周期,其相关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晰,但氧化损伤学说目前普遍被认可.IRI损伤与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氧自由基能够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从而对生物体造成破坏,引发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对IRI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归纳了抗氧化剂、抗炎剂、下肢IRI造成的远端器官组织的治疗方法,期望能够给下肢IRI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针灸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局限性硬皮病10例
硬皮病中医称之为"皮痹",是以皮肤肿胀、硬化、后期发生萎缩为特征的皮肤病,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亦可累及全身,临床上分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两种.在治疗上常采用血管活性剂、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抗炎剂、免疫抑制剂、理疗等方法,并需长时间治疗.1989~2003年,笔者采用毫针针刺、艾灸、局部注射三者合用,治疗局限性硬皮病1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300用作抗炎剂和抗凝剂的姜提取物的制备
-
玫瑰茄花萼乙醇提取物的抗痛觉敏感、抗炎及止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花萼的乙醇提取物的抗痛觉敏感、抗炎及止泻作用.方法:使用95%乙醇提取玫瑰茄花萼干品用于测定其功效.用小鼠扭体实验检测其抗痛觉敏感作用,二甲苯致耳水肿模型小鼠检测其抗炎症作用,蓖麻油致腹泻模型小鼠检测其止泻作用.结果:在乙酸致小鼠扭体实验中,玫瑰茄花萼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扭体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二甲苯致耳水肿模型小鼠的耳水肿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显著减少了蓖麻油致腹泻小鼠的排便次数并增加了排便间隔时间(P<0.01).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玫瑰茄花萼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痛觉敏感、抗炎及止泻作用,验证了其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
-
鼻腔给药制剂研究进展
鼻腔给药算不上是创新,以抗炎剂和血管收縮剂滴鼻消除鼻充血,局部治疗鼻炎已经用了多年.然而现今鼻腔已被看作是包括疫苗,骨质疏松症、偏头痛、性功能障碍治疗剂乃至胰岛素等范围广泛的许多药物的给药途径.
-
雷公藤多甙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Ⅱ)对炎症、变态反应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TⅡ对大鼠急性、亚急性和免疫性炎症反应,Ⅲ型和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以及对小鼠抗体的产生、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TⅡ60、120 mg/kg,醋酸泼尼松(pre) 10 mg/kg能有效抑制角叉菜引发的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抑制大鼠Ⅲ型、小鼠Ⅳ型变态反应。TⅡ30 mg/kg有效预防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TⅡ30、60、120 mg/kg明显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降低血清溶血素水平,不同剂量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TⅡ 60 mg/kg使T细胞亚群中TS细胞明显减少;TⅡ 120 mg/kg,对TH以及TS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re 10 mg/kg以抑制TH为主,使TH/TS比值下降。结论 TⅡ有较好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
代谢组学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以喘息、胸闷、气促为主要表现,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 虽然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持续性哮喘的强有力的抗炎剂,但部分患者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敏感或耐药,这可能与哮喘患者的CYP3 A酶对不同激素的代谢清除差异有关[1,2]. 且有报道统计到2025 年估计有额外的1亿人患有哮喘[3] ,给患者家庭和医疗行业带来严重的负担,从而更加激励我们尽快找到治疗和控制哮喘的佳方案.
-
类风湿性关节炎31例临床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虽然RA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完全控制甚至可能治愈[1].1998年5月~2000年4月,我科收治RA 3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
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常称为他汀类(statins),是临床常用的调血脂药物.胆固醇合成主要在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s)和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进行,规律性的在每天晨3∶00~5∶00达高峰[1].他汀类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性限速酶HMG-CoA还原酶,从而阻断肝细胞的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具体作用机制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受体表达增加.近年研究他汀类具有抗栓作用[2],除此之外,也能影响其它许多具有代谢作用的化合物合成.人们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疾病,而临床他汀类应用获得了极大益处,提示其具有抗炎(anti-inflammatory)作用[3].下面阐明他汀类抗炎作用的新进展.
-
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中穿透素3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的表达
背景 结膜松弛症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眼表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结膜松弛症常伴有局部炎症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目的 探讨穿透素3(PTX-3)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在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确诊的结膜松弛症患者13例13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例16眼及翼状胬肉患者15例16眼,在相应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收集结膜组织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选取3~6代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3种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TX-3和TSG-6蛋白的质量浓度.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块透亮性差,呈暗黑色区域,周围有细胞溢出,传至第3代,为形态一致的纤维样细胞,大小均一,呈放射状排列,长梭形或两头尖的长条状,细胞质中有一个卵圆形的细胞核,周围有长短不等的细胞突起相互交联.结膜松弛症组患者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TX-3的质量浓度为(2 182.33±738.68) pg/ml,明显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的(738.32±335.00) pg/ml和翼状胬肉组的(981.37±416.04) pg/ml,3个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4,P=0.032);结膜松弛症组、翼状胬肉组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患者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TSG-6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9.10±6.52)、(53.99±11.16)和(35.01 ±5.33) pg/ml,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21,P=0.024),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患者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SG-6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结膜松弛症组和翼状胬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结膜松弛症组与翼状胬肉组间TSG-6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结膜松弛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PTX-3、TSG-6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发挥一定作用.
-
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背景 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反复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多,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目的 观察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SPF级雌性Lewis大鼠27只,皮下注射200 μl含100 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 1177-1191多肽、100 μl完全弗氏佐剂(CFA)、100 μg结核菌素及100μl PBS的乳化液,在大鼠两足垫处、尾根部两侧及脊背正中均匀注射5个点建立EAU动物模型.将免疫后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免疫后第7天开始点眼,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点眼,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用相应的药物点眼,每日3次,连续用药7d.从免疫后第1天开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并进行炎症评分;免疫后第14天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动物并获取眼球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大鼠前房、虹膜和睫状体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结分离的T细胞悬液中CD4+和CD8+细胞百分比、CD4+/CD8+值以及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免疫后第9天开始出现眼部炎症表现,第11天炎症反应达高峰期,而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的发生较模型对照组晚,炎症反应轻,病程短.免疫后13d,3个组大鼠眼部炎症评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2,P=0.00).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10.11,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模型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细胞、CD8+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值分别为(83.10±0.15)%、(18.60±0.09)%和4.50±0.02,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分别为(79.90±0.21)%、(19.20±0.15)%和4.20±0.04,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78.60±0.09)%、(23.44±0.09)%和3.40±0.01,3个组间CD4+、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3.68、530.77、404.83,均P=0.00).模型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γ干扰素+(IFN-γ+),CD4+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2.20±0.19)%和(55.10±0.09)%,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分别为(20.40±0.1 8)%和(25.20±0.32)%,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10.40±0.23)%和(8.20±0.15)%,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986.34、12 807.54,均P=0.00).结论 清开灵眼用凝胶点眼可减轻大鼠EAU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CD4+细胞的增生和分化,降低CD4+/CD8+值,并抑制Th1、Th17效应细胞的分化,减少相应细胞因子的分泌.
-
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部位主要以跖趾关节为主,其次发生在掌指关节、踝、膝关节等处,肘、肩关节较少见。临床主要以局部红、肿、热、痛,发病急骤,血尿酸增高,白细胞增高为特点,沿海地区较为多见。由于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非甾体性抗炎剂,易引发消化道疾患,故笔者采用中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非甾体类抗炎剂致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剂(NSAIDs)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2001年1月~2006年1月消化病专家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镜检查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138例患者分为A(服NSAIDs,41例)、B(未服NSAIDs,97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饱胀、烧心、恶心、腹痛4项主症中前3项A组均高于B组,但腹痛B组高于A组(P<0.05).A组中胃溃疡(GU)占80.5%(多发性为24.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为19.5%(多发性4.9%);B组分别为48.5%(12.4%)、51.5%(11.3%).活动性溃疡A组占63.4%,溃疡灶<10 mm占80.5%;B组分别为42.3%、62.9%,2组间比较P<0.01.幽门螺杆菌检出率A组63.4%,B组81.3%,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NSAIDs相关溃疡临床特点的认识,加强对必须服用NSAIDs者的防治及医学指导,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
-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及干预策略的探讨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胃肠黏膜损伤的临床、内镜特点及干预策略.[方法]对经胃镜确诊的48例NSAID胃肠黏膜损伤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幽门螺杆菌(Hp)检查,并对其镜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黏膜糜烂检出率高(64.6%),其次为胃溃疡(25.0%),直径<1.0 cm的溃疡73.0%,直径>1.0 cm的溃疡26.3%;多发溃疡58.3%,单发溃疡41.7%;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发生率低;服药半年以上黏膜损伤发生率为58.3%,半年以下者为41.7%;阿司匹林<100 mg/d黏膜损伤发生率为39.5%(19/48>,>100 mg/d为60.5%(29/48),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出血为首发表现(41.7%).[结论]NSAID胃肠黏膜损伤发生率高,且与疗程和用药量呈正相关;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且症状与黏膜损伤及其并发症之间无相关性.
-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道的损伤及防治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因其抗炎、镇痛作用,是目前治疗风湿性疾病的首选药物,能够较快地控制关节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全身症状.短期服用NSAIDS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退热;长期服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其他脊柱关节病,但它不能控制疾病的进展.
-
013胸部神经病和胸痛的物理疗法
胸部神经痛和胸痛的急性期应给予止痛剂、抗炎剂和其他药物(包括神经节阻胺剂和维生素等),此外还应给予物理疗法以消除或减轻根性和自主神经性疼痛、减少反应性内脏功能紊乱、矫正精神情绪障碍、恢复脊椎和肋骨的正常活动度.
-
枫叶煎剂对小鼠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枫叶煎剂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镇痛实验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法.结果 枫叶煎剂灌胃可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扭体抑制率为67.43%,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和鸡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程度(P均<0.01).结论 枫叶煎剂对小鼠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
双黄连粉针剂减轻头颈部癌放疗口腔反应的临床观察(附471例)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种广谱中药抗炎剂,我科根据双黄连粉针剂的药理特性配合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预防口腔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醋氯芬酸的研究进展
醋氯芬酸(Aceclofenac),化学名称2-[(2,6-二氯苯基)胺基苯基]乙酰氧基乙酸,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非甾体抗炎剂,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术后疼痛[1].它能降低炎痛部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具有明显广泛的抗炎作用、强力镇痛和解热作用,其生物半衰期比双氯芬酸长,胃肠耐受性高.与同类药物比较,醋氯芬酸有治疗指数好,溃疡指数低等特点[2].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79例临床分析
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445例,其中男308例(13~86岁),女137例(15~89岁),均有黑便或(和)呕血病史,经实验室检查、消化道钡餐、内镜等确诊.2 方法 44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79例,其中男121例,女58例,平均年龄67岁,非老年组(<60岁)266例,其中男187例,女79例,平均年龄43岁,对比分析两组在诱因、病因、并存疾病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