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医生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你肯定避免不了心情时晴时雨.但当你心情坏得无法工作,或当你的问题开始干扰你的日常生活、职业和婚姻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你就应该考虑求医了.那么,如何判定是正常的心情变化,还是需要看心理医生呢?
-
良好人际关系是否可以延长寿命、改善健康?
哈佛大学的研究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就好比一副药,可以提高情感、精神以及身体健康水平.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健康水平、提高长寿概率,例如经常运动、健康膳食.但是,你是否知道,保持与他人之间有意义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对于健康、快乐以及长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精神病学家瓦尔丁格博士说:“良好亲密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衰老带来的很多问题”.
-
1380例住院精神病人婚姻状况的调查
精神病人的婚姻问题应受到社会的重视,许多研究证明,婚姻状况的是否满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康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精神病学家、临床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对住院精神病人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病程和职业分布的不同,其婚姻状况有何不同?意在为开展精神病防治,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素材.
-
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对策
中国的心理卫生工作,在本世纪30年代发端,从一开始便以实践干预为特点.所以, 几十年来,它与临床心理学、临床精神病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这一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中国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战乱时期.心理卫生工作也像其它学科一样,是在崎岖的道路上缓慢行进,有时几乎听不到它的声音.50年代末,心理卫生工作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共同努力下 ,以综合快速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为主题,创建了心理卫生工作的新开端.80年代中期, 心理卫生事业绽开新的花朵.
-
沉痛悼念刘协和教授
我国著名老一辈精神病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学术泰斗刘协和教授于2016年2月6日15时19分在华西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7岁。刘协和教授195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四川医学院(1985年更名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以后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工作,历任精神病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1985-1994)、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1994-2002),1990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8月退休,退休至今为心理卫生中心全职返聘教授。
-
精神疾病病耻感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病耻感(stigma)一词的原意为"烙印",即烙在奴隶或囚犯身上的标记,是一种外界加诸个体身上的耻辱的标志.病耻感与许多社会偏见相联系,一直以来,患者及其亲属认为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将使他们遭歧视、排斥、被人看不起、抬不起头来,因而讳疾忌医.另外,对精神科治疗的不了解或不信任,也是阻碍患者就诊的原因之一.其实,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误解现象早已存在,但关于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的重视则早来源于社会学家Goffman (1963)[1].近10余年来,更有不少精神病学家对此给予关注[2].1989年美国精神病学年会的主题就是"克服病耻感"(overcoming stigma),1999年英国皇家精神科学会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所谓"改变观念"(Change Minds)的反病耻感运动,世界精神病学会专门成立反病耻感委员会,并开展了一个"打开门户"(open the doors)运动.世界卫生组织也于近期提出了"消除偏见,勇于关爱!"的口号,并进行广泛宣传.有鉴于此,本文对病耻感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进行介绍.
-
精神分析在心身医学中的应用
1定义"心身"一词(Psychosomatic)1818年由德国精神病学家海因略特(Heinioth)首次使用,他将许多失眠的病人描述为"心身"问题.1922年有德育琪(FelieDeutsch)首先应用了"心身医学"一词,1945年后魏泽雅克(v.Weizsaecker),米契里奇(A.Mitscherlich)和海德堡学派迅速发展,使得在今天医学文献中的这一术语不再不可理解."心身疾病"为亚历山大(Alexander)早年用于那些心理因素在器质性疾病上起着重要作用的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等(Alexander,1950).上述分类暗示还存在着非心身性疾病,目前大家一致认同利波夫斯基(Lipowski,1974)的观点,即所有疾病的发生均与心理、社会等多项因素有关(见图1).
-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有关呼吸事件的新判读规则
睡眠的科学研究始于192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发现人在睡眠和觉醒时的脑组织不仅会产生脑电活动,而且这种脑电活动呈现不同的节律.1953年,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了快眼动睡眠与非快眼动睡眠,随后的研究将睡眠阶段进一步细化.
-
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者问题
2006年为人类首次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的百年纪念.1906年,德国精神病学家阿洛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先描述了一位死于精神及认知障碍患者大脑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从而开启了人们对这一重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认识大门.但此病真正受到神经精神科学界乃至社会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是在几十年后人类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
-
74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分析
精神发育迟滞在刑事犯罪中越来越引起司法精神病学家的重视,司法鉴定案例数日益增多.作者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司法鉴定小组从1988年3月~2003年4月共计74例鉴定结论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案例进行汇总分析.
-
雌激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20世纪初,精神病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年龄、治疗反应、病程等多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例如,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者发病年龄早,发病率高,且治疗反应差,发病前的社会功能减退明显;临床表现方面,男性患者的情感症状较少等.由此对雌激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的关系.雌激素作为一个重要的女性性激素,不仅影响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的发育,同时对胎儿期脑的胺能网络(aminergicnetworks)的发育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为系统了解精神分裂症与雌激素的关系,笔者对近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
大脑执行功能障碍与相关疾病
随着多种脑功能检测手段的出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已跳出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传统范围,开始注重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并将之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其中,注意、学习记忆和语言等认知功能障碍已为多数临床医学家所熟悉,但对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障碍的认识还处于开始阶段.
-
第一届神经精神医学峰会会议纪要
第一届中国神经精神医学峰会于2008年7月26-27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97位神经科、精神科专家出席了会议.当大会联合主席--著名精神病学家张明园教授、著名神经病学家李舜伟教授宣布大会开幕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作为会议发起人,共同点燃象征神经精神医学工作者精诚合作之灯,并与联合主席共同浇注了象征神经精神汇享未来的融合之水.
-
尽心尽力继往开来——记著名精神病学家张明园教授
关键词: 精神病学家 -
矢志不渝精神医学 倾情研究情感障碍——记沈其杰教授
沈其杰教授是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祖籍辽宁省辽源市,1928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54年7月由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医学院(现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工作;1986年1月调任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不论是在湘江之畔,还是在南海之滨,他始终以严谨治学、不懈钻研、情系事业的精神,行走在精神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成为推动中国情感性精神障碍研究的先驱.多年来,沈其杰教授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加主编、撰写10余部专著、教科书、百科全书、辞典及大型参考书.他主持的心境障碍学术研究,获199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及2000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他荣获中国精神科医学领域高奖项——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1986年被《世界生物科学名人录》第2版收录,2010年当选深圳市改革开放"30年30位优秀创业人物".
-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评估和诊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病程如何发展、是否会持续发展到成人期,儿童精神病学家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并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已公认儿童ADHD可随年龄发展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碍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问题,导致学业、工作、婚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功能损害.美国儿童少年精神病学会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ADHD患病率在小学生中男性为10%,女性为5%;其中30%患者的症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多数患者(60%~70%)在成人期症状持续存在.目前还没有关于成人ADHD患病率的社区流行病学数据,估计约2%~7%[1].为此,对成人ADHD的临床表现、评估和诊断做一介绍.
-
弗洛伊德与第八颅神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人物,他的《梦的解析》、 《精神分析引论》诞生已经一百多年,时至今日仍然令科学界叹为观止,弗洛伊德是一个奇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注定要被理想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曾经对第八颅神经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某些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
听障并伴随孤独症倾向儿童的康复教育对策
儿童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是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1943年,该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他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是与环境隔离的,语言异常或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即现在的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1].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据欧美等地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结果不大一致,但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的趋势却是相同的.我国近年来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但是由于2岁前的孤独症儿童症状表现尚不明显,家长和非精神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因此,我国一些地方有超过80%的孤独症被误诊[2].
-
《耳鸣临床应用指南》:实践和理论的一次重大探索
《耳鸣临床应用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Tinnitus)(以下简称《耳鸣指南》)由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制定,由世界第五大学术出版商SAGA出版社下属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发表。该指南由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医院门诊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Tunkel教授牵头撰写,专家组成员包括从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老年病学家、全科医师、护士、精神病学家、行为神经科学家、影像学家、听力学家、心理声学专家等23名专家组成,其中两位专家来自加拿大。《耳鸣指南》为耳鸣临床诊治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并提出一系列可执行的耳鸣诊治决策建议,正如其明确指出:This is the first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 developed for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tinnitus. This guideline provides clinicians with a logical framework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nd mitigate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effects of persistent, bothersome tinnitus[1]。中文译文为“这是首部基于循证医学、用于评估和治疗慢性耳鸣的临床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合理框架,以改善持续恼人耳鸣患者诊疗以及减轻耳鸣对个人以及社会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耳鸣指南》打破了多年来耳鸣诊治无临床指南、实践无指导的尴尬局面,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耳鸣指南》针对目前临床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相关决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具体建议。
-
抑郁症与抗抑郁治疗药物
精神病学家Klerman认为,人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抑郁之中.抑郁心境是一种忧伤、悲伤或沮丧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自身普遍存在,而且与许多其他精神障碍、躯体疾病,特别是社会和外部环境因素有关.贫穷、失业、婚姻与家庭不和睦、老年和伤残等情况均可诱发抑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