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氧气湿化瓶使用中及消毒后不同保存方式的细菌污染调查
1998年8月,对使用中与消毒后干、湿保存的氧气湿化瓶、瓶内导气管和外接橡皮管,用棉拭涂抹采样,作细菌污染检测.其消毒方法为用1∶200稀释的84消毒液(主要杀菌成分为次氯酸钠,使用溶液含有效氯250mg/L)浸泡10min.取出后浸泡于生理盐水中保存(湿式保存),备用;或再置生理盐水中浸泡20min,以无菌钳取出控水、晾干,置无菌包布内保存(干式保存)备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不作消毒,仅每天更换瓶内蒸馏水.
-
电子病案对病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电子病案(electronic msdical record,EMR)的理论与实践已引起了我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同.我院试行EMR以来,体会到了EMR带来的快速、方便和时效,同时也给病案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怎样在传统的病案管理基础上尽快适应EMR带来的现代化病案管理模式,是摆在病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一、EMR促使传统病案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一)病案产生过程的变化:EMR从起草到完成、从下达医嘱到执行医嘱均在计算机上完成,EMR一旦形成可立即存储、归档.(二)病案载体的变化:纸质病案和电子病案将在一段时间内并存.(三)病案收集和整理方式的变化:病案科(室)收集整理工作即表现为接受载有病案信息的磁盘、光盘等.(四)病案保管方式的变化:EMR终的保存方式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到磁盘或光盘保存.(五)病案利用方式的变化:实施EMR使其高速快捷的存取将成为可能,并能进行全文检索,迅速准确地找到利用者所需要的内容,并且通过网络技术可异地利用病案资料.
-
待测血清稳定性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待测血清稳定性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项目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立刻检测与1周、2周以及1个月后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待测血清的稳定性严重影响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所以应该控制好检测时间,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室温灌洗结合冰上保存是大鼠肺移植供肺的佳保存方式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术后早期移植物失功的一个主要原因,现有临床肺保存技术尽管几经变革,仍不能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往研究表明,移植前供肺的灌洗与保存方式会影响受者的术后转归。临床上目前较为通用的保存方法是4℃灌洗结合冰上保存,但何种灌洗温度与保存温度的搭配才是佳选择尚无定论。
-
脐血的采集和分离及有核细胞的富集
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祖细胞,是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种造血干细胞的来源[1].脐血的采集、分离和保存方式对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的回收有一定的影响.分析不同性别、胎龄、胎次和体重的胎儿脐血量、MNC数,以及脐血采集后处理方式对MNC和CD+34 细胞的影响,有助于脐血临床移植和建立脐血库.
-
不同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对血乳酸测定值影响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采取不同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血样的血乳酸值与取血当天的测试结果的异同,以期为血乳酸血样后期处理的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学生25名,取耳血后分别将血样冷冻1周、冷冻2周、冷冻3周、冷冻4周、冷藏1天、冷藏5天的测试结果与当天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6种不同保存方式与取血当天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存在显著性相关.
-
两种麻醉喉镜镜片保存方法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麻醉喉镜片简便、快速、高水平的佳保存方式。方法将待消的100片镜片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酸化水浸泡灭菌,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无菌巾包裹置于治疗盘中保存;B组:采用酸化水浸泡灭菌,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后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置于治疗盘中保存(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一次性纸塑包装保存方法喉镜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无菌巾包裹保存。结果麻醉喉镜保存不善,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再次发生,对患者危害极大,采取纸塑包装保存法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防止全麻手术和抢救需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
分段保存香蕉,美味更持久
提到保存食物,一般人都会想到放入冰箱保鲜,这个方法固然行得通,但是有些时候,可能冰箱的空间不够,或是食物不适合放入冰箱保存,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依照食物的特性,采取不同的保存方式来搭配,就可以达到轻松保鲜不浪费食物的目的.以下是香蕉的保鲜法,简单易行,供您参考.
-
浅谈放射科电子文档与纸质档案的差别
我院放射科胶片档案和纸质档案一直采取传统档案保存方式.2003年我院引进PACS系统,我科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让我们看到了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的冲击,在实际工作中看到了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在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档案的同时又规避它的缺陷.
-
不同保存方式下嗅鞘细胞的活性
背景:获取和寻找适合的保存方式对嗅鞘细胞实验和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索合适的嗅鞘细胞低温保存方式.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嗅鞘细胞,冻存1,3,6 个月进行复苏.结果与结论:MTT 比色法及锥虫蓝染色显示5%二甲基亚砜-6% 羟乙基淀粉处理的细胞活性高,其次是10%二甲基亚砜处理的细胞,5%二甲基亚砜的保护作用差.冰箱降温或程控降温仪降温方式及不同的冻存时间对嗅鞘细胞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推荐用5%二甲基亚砜-6%羟乙基淀粉作为嗅鞘细胞冻存低温保护剂.
-
标本采集管与保存方式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管与保存方式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北科技学院附二医院80例体检者,前40例体检者同时分别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标记为A组)和无抗凝真空管(标记为B组)采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两组都放室温,A组分别于0、4、6、8、10 h测定SOD活性,B组于0h检测SOD活性;后40例体检者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标记为C组)采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置于2~8℃冰箱下保存,分别于O、10、14、21 h测定SOD活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结果差异性.结果:分离胶促凝真空管和无抗凝真空管血清的SOD比较(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保存的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A组)的SOD于4、6、8、10 h检测,与0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h比较相对偏倚分别为3.719%、5.341%、6.807%、8.306%;2~8℃冰箱保存的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C组)的SOD于10、14、21 h检测,与0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h比较相对偏倚分别为3.213%、4.552%、5.816%.结论:可采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采集标本;室温下放置10 h及2~8℃冰箱放置21 h对结果的影响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与产品说明书上要求的时间相比,室温与冰箱中放置时间都能延长1倍以上.
-
多中心连续性健康体检资料的分析与标准化建设初探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将员工的健康作为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1-3]。从医学健康管理角度,如何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和分析这些体检资料,进行多中心体检资料的汇总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体检机构形式多样,如医院所属门诊部或查体中心、社区门诊部、营利性体检中心等;体检的项目、数据的保存方式差别很大;社会单位体检经常更换体检机构,造成体检资料不连续等,给健康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4-5]。本文尝试分析健康查体存在的问题后,探索一些解决策略,以期使健康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
医疗器械沾染血迹后的保存方式和清洗方式对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方式和清洗方式对沾染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人工染血的止血钳800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湿式保存组和干式保存组,每组各400把,分别于人工染血后不同时间(1、2、4、6及12 h)取出80件,再随机分为机械清洗组和手工清洗组,每组各40件,取各组清洗后的器械进行隐血试验,评价清洗质量.结果 放置4 h内,两组保存条件下采用机械清洗和手工清洗的清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 h和12 h,湿式保存组中两组清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式保存组中机械清洗阳性率(5.0%和20.0%)显著低于手工清洗阳性率(72.5%和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法保存可以提高染血器械的清洗效果,配以机械清洗可以更有效降低阳性率,实施集中管理,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和清洗方法,可有效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
冰冻避光保存对测定铜兰蛋白基质质量的影响
酶法测定铜兰蛋白(CP)优于免疫法[1],但临床上疑似病人数量少,每次仅1个标本,基质试剂需新鲜配制,操作较繁琐。为了方便操作,我们对配制好了的基质试剂的保存方式进行了研究探索,采取冰冻避光保存能有效地延长基质试剂的保质期,不影响其质量,适用于基层医院。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
不同保存方式对嗅鞘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嗅鞘细胞佳保存方式.[方法]20例对数生长期OECs,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10%DMSO、5%DMSOfi%HES、5%DMSO,冰箱降温或程控降温仪降温并液氮保存,定期复苏,通过观察细胞形态、MTT 比色法、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同种降温方式下,5%DMSO-6%HES组细胞活性优于另两组,差异显著;同种低温保护剂下,冰箱降温与程控降温仪降温并液氮保存相比,差异不显著;同种保存方式下低温保存半年,各组回收率差异不显著.复苏标本不洗涤,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细胞活性均下降,其中10%DMSO组下降大.[结论]推荐5%DMSO-6%HES作为OECs冻存低温保护剂;小样本保存应选用冰箱降温液氮保存方式,大样本保存可选用程控降温仪降温或冰箱降温,并液氮保存方式;OECs低温保存半年仍具有较好的细胞活性.
-
血液标本类型及保存方式对DNA产量、质量的影响
研究血液标本类型以及保存方式对DNA样本产量、质量的影响.将40人份静脉血,随机分为A、B两组,每份血液标本分为三种类型:全血、血凝块、WBC.以低温运输24hr后,A组立即提取DNA(L24hr);B组-20°C保存3月提取DNA(L3m).提取方法为盐析法.方差分析比较各组DNA产量;通过DNA纯度(OD260/OD280)、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降解情况及PCR结果,分析DNA的质量.1.DNA产量:全血DNA产量高,血凝块产量其次,WB C产量低.血液标本低温运输后-20°C保存3个月,全血、WBCDNA纯度好于血凝块,L3mWBC提取DNA出现一定程度降解,两种保存方式下的各种血液标本类型所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应用盐析法从三种血液标本类型提取的DNA,以全血DNA产量和质量佳;-20℃保存3个月对DNA产量、纯度影响不大,只是从WBC提取DNA出现降解.
-
54颗外伤牙再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牙再植成功率的各种因素,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通过48例54颗外伤性脱位牙的再植手术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经随访1a以上,总成功率66.7%.结论:影响牙再植成功率因素较多,缩短离体时间和适当的保存方式是保证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
心脏移植供心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人类医学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自南非医生 barnard 于1967年成功进行世界首例人类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以来,随着手术的标准化、离体心脏保存技术的进步、经静脉心内膜活检技术的开展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得心脏移植手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心脏作为人体单一器官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有学者称心脏移植手术依然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金标准”[1]。随着越来越多的边缘器官的应用和保存方法的改进,采用机械灌注保存供体器官也越来越引发关注,虽然目前尚不明确这种方法是否完全优于传统冷藏保存。本文旨在阐明离体心脏器官保存液和保存方式的研究进展。
-
糖基化恢复冷藏血小板的存活率
血小板冷藏会使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受体复合物(von Willebrand factor receptor complex)聚集成簇.巨噬细胞αMβ2整合素结合在成簇复合物的GPIbα亚基,导致输注的冷藏血小板被快速清除.因此输注用血小板不能冷藏,但现在的室温保存方式也存在很大缺点.我们已证明αMβ2是一种凝集素,它能识别GPIbα的N-连接葡聚糖上暴露的β-N-乙酰葡萄胺.冷藏血小板的酶促半乳糖苷化阻止了αMβ2的这种识别,延长了有功能的冷藏血小板的循环时间.当加入二磷酸尿苷半乳糖(UDP-半乳糖),血小板相关性半乳糖转移酶能有效地促进半乳糖苷化过程,这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又简单的冷藏条件下保存血小板的方法.
-
员工条形码保存方式的改进与应用
员工条形码通过阅读器,可快速进入追溯系统输入数据,记录操作流程每个步骤。员工条形码均自己保管,常有易掉、易污染、易烂、条码模糊等发生。我们改进了条形码的保存方式,克服了以往存在的问题,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