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

    作者:马迪;方峰;刘玲玲;黄媛;舒赛男;刘兴楼

    目的 了解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构建HCMV感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模型,分别设HCMV感染组(HCMV组)、热灭活HCMV感染组(Heat-HCMV组)、模拟感染对照组(M组)和雷帕霉素(rapamycin,400 nmol)自噬阳性对照组(RAPA组),病毒感染复数=1.采用western blot检验测量各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和LC3转化量(LC3-II/LC3-I)在感染后1 h、3 h、6 h、12 h、24 h和48 h的动态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感染后6 h、12 h和24 h各组细胞胞质中自噬泡形成的数量.结果 在HCMV感染组,HCMV感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后1 h,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明显增高,高于模拟感染组.LC3转化量在感染后6 h明显增高,高于模拟感染组.感染后24 h和48 h,Beclin1表达量和LC3转化量都降低,且均低于RAPA阳性对照组.用热灭活HCMV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Beclin1在1 h就开始明显高表达,高于模拟感染组.LC3转化量在6 h开始明显增高,高于模拟感染组.用透射电镜观察到在HCMV感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后6 h,自噬泡数目明显增加,但感染后24 h明显降低.热灭活HCMV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后6 h,自噬泡明显增加,并持续到48 h.结论 HCMV感染THP-1源性巨噬细胞早期可激活细胞自噬,其激活方式可能并不依赖于HCMV复制,而感染后期细胞自噬受到抑制,这可能与HCMV复制等因素有关,但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 柯萨奇病毒B组3型2B蛋白诱导细胞自噬及其基序鉴定

    作者:王瑞雪;吴珩;陈阳;潘博;佟雷;王天楹;赵文然;钟照华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 woodruff病毒2B蛋白对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及其自噬相关基序的鉴定.方法 分别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CVB3 woodruff病毒2B蛋白及其9种截短蛋白的融合蛋白(EGFP-2B、EGFP-2B1-249、EGFP-2B1-201、EGFP-2B1-153、EGFP-2B1-105、EGFP-2B1-57、EGFP-2B106.201、EGFP-2B106-249、EGFP-2 B205-297、EGFP-2B106-201)真核表达载体,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LC3;应用激光共聚焦与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病毒2B蛋白对宫颈癌细胞(HeLa) LC3表达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9种截短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EGFP-2B和pEGFP-2B106-249转染细胞后LC3的表达;观察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3-MA)处理后,pEGFP-2B和pEGFP-2B106-249诱导细胞自噬的情况.结果 CVB3攻击HeLa细胞后,mCherry-LC3呈现细胞核周点状聚集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出现清晰LC3-Ⅱ条带;pEGFP-2B与pmCherry-LC3共转染后也可见细胞核周围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均成点状聚集并相互重叠,且LC3-Ⅱ条带明显;9种截短融合蛋白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后,其中可见细胞核周围绿色荧光点状聚集的短截短蛋白为EGFP-2B106-249;pEGFP-2B和pEGFP-2B106-249转染细胞后可检测出现清晰LC3-Ⅱ条带;3-MA处理后,pEGFP-2B和pEGFP-2B106-249分别与pmCherry-LC3共转染的细胞均未见绿色和红色荧光的核周点状聚集.结论 CVB3 woodruff病毒2B蛋白可以诱导宿主细胞发生自噬,其中截短蛋白2B106-249是病毒蛋白2B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的功能基序.

  • 自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梁怡婳;张清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种植、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征,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内膜异位症难治愈、复发率高一直是妇科的棘手难题.自噬是细胞的一种自我维稳机制,广泛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研究发现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细胞自噬水平皆异于正常内膜,故自噬可能与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自噬也许能成为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一个新切入点.

  • 水飞蓟宾对锰致神经毒性的干预研究

    作者:华丰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水飞蓟宾(silibinin)对锰致入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毒性的对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SYS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5~ 20μmol/L),继续培养24 h,吸出后加入MnCl2(终浓度为0.6 mmol/L),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和活化情况,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ROS)含量,同时检测水飞蓟宾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5~20μmol/L)的水飞蓟宾对MnCl2诱导的细胞损伤有显著的拮抗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水飞蓟宾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nCl2处理诱导的自噬性损伤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0.6 mmol/L的MnCl2处理组ROS含量明显升高,而水飞蓟宾给药则能显著抑制ROS的产生,同时体内外的抗氧化能力检测显示水飞蓟宾抗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能显著恢复细胞内GSH和SOD的活力.结论 水飞蓟宾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MnCl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内ROS继而抑制自噬性死亡的发生来实现的.

    关键词: 水飞蓟宾 MnCl2 自噬 ROS
  • 自噬参与锰诱导的SH-SYSY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华丰;于锋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锰(Mn)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以及诱导自噬的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SH-SYSY细胞,以200~1 000 μmol/L MnCl2处理后进行四唑盐比色实验(MTT)观察MnCl2对细胞的抑制作用,MDC染色法检测自噬小泡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clin-1的表达和活化情况.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MTT结果 显示200~1 000 μmol/L MnCl2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MnCl2处理后LC3蛋白表达增加并且活化,Bcelin-1蛋白表达增加,细胞产生自噬小泡.与对照组相比,200、400和800 μmol/L MnCl2组ROS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一定剂量的MnCl2对SH-SHY5Y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破坏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导致ROS大量产生继而诱发细胞发生自噬性的死亡.

    关键词: MnCl2 SH-SY5Y细胞 自噬 ROS
  • 转录因子EB与自噬相关疾病

    作者:童彦菊;谢克勤;宋福永

    自噬是真核细胞消除异常蛋白质、维持自身稳态的主要代谢机制,负责大多数长寿命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清除.目前研究[1]发现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化学毒物如百草枯、甲基苯丙胺等引起的机体损伤都与自噬异常有关.在生理条件下,细胞自噬活性受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脂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等上游信号调控,30余种自噬相关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参与自噬体的诱导、形成和融合过程,维持在一个基础水平.但在饥饿、氧化应激和毒物等作用下,自噬活性会发生改变.

    关键词: 自噬 TFEB 疾病
  • 氟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作者:唐莎;张舜;陈威;全超;段鹏;黄文婷;王爱国;杨克敌

    目的 探讨氟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20、40、60 mg/L)的氟化钠(NaF)染毒SH-SY5Y细胞24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自噬体超微结构;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自噬囊泡的生成;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自噬延伸相关蛋白Atg5和LC3-Ⅱ与自噬降解相关蛋白P62的表达水平.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自噬体结构,且随NaF剂量的增加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吖啶橙染色可见,与对照组相比,40和60 mg/L NaF染毒组自噬囊泡数量逐渐减少,尤以60 mg/L NaF染毒组减少为明显;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tg5和LC3-Ⅱ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而P62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可抑制SH-SY5Y细胞的自噬水平.

  • 自噬在化学物所致肝细胞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作者:谢颖

    自噬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溶酶体降解途径,利用溶酶体水解酶降解细胞内组分和亚细胞器,降解产物为氨基酸和脂肪酸,用于补充能量,合成新的蛋白质和亚细胞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肝脏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自噬对于维持肝细胞正常功能,修复肝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清除受损的亚细胞器,调节脂代谢平衡和抑制肝细胞癌变等方面对自噬在化学物所致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修复作用进行了综述.

  •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自噬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铠桦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非编码RNA的认识不断加深.长链非编码RNA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异性表达或调控异常与细胞凋亡、周期、自噬等结局密切相关,同时也在多种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自噬作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作用机制及在疾病进程中的调控逐渐被人们认识,关于长链非编码RNA和自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围绕长链非编码RNA在自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概述.

  • Zyflamend诱导人舌鳞癌SCC-15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翟亚男;谢磊;关爽;李芳

    目的 探讨Zyflamend对人舌鳞癌SCC-15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Zyflamen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MTT实验结果显示,Zyflamend对人舌鳞癌细胞SCC-15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2.透射电镜观察发现Zyflamend用药后,可见大量的自噬小体;3.Western blot检测显示,Zyflamend作用于SCC-15细胞48h后,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Akt蛋白表达降低,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yflamend能够抑制SCC-15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 HSF1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赖婷;覃彬荣;谢晓茜;周震宇;李珽君;周楠;朱小年

    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机体的正常发育中极其重要,其表达量的异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恶性程度有关.研究发现,HSF1可通过激活热休克蛋白(HSPs)的转录调控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转移.同时,HSF1对肝癌在代谢、增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HSF1在肝癌中调控HSPs表达、增殖、葡萄糖代谢及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

  • HAMI 3379抑制自噬减轻BV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机制

    作者:汤利荣;田晔;齐倩倩;高莉洁;陈建华;王康军;石巧娟;史文珍

    目的 探讨HAMI 3379抑制自噬减轻BV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机制.方法 随机将对数生长期BV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OGD)组和1、10、100 nM HAMI 3379组,然后采用OGD处理对细胞进行造模,培养48 h,采用MTT检测、LDH释放检测及蛋白印记检测观察HAMI 3379对OGD处理后BV2细胞活性及自噬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10、100 nM HAMI 3379组细胞均有明显损伤,且LDH释放增加(P<0.05);而与OGD组比较,给予1 nM HAMI 3379有改善细胞活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00 nM HAMI 3379可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LDH的释放(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和10、100 nM HAMI 3379组Beclin-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OGD组比较,10、100 nM HAMI 3379组的BV2细胞Beclin-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和10、100 nM HAMI 3379组LC3Ⅱ/Ⅰ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GD组比较,10、100 nM HAMI 3379组BV2细胞LC3Ⅱ/Ⅰ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HAMI 3379可改善OGD处理后BV2细胞活性,减少LDH释放,也可降低OGD处理激活的自噬信号分子Beclin-1和LC3的表达,说明HAMI 3379可通过调节自噬信号通路分子部分逆转OGD处理后BV2细胞的损伤.

  • 初治结核病患者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吕子征;王伟;刘京铭;李传友;高孟秋

    目的 研究初治结核病患者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12例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体检健康的新入职职工和在读学生12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提取RNA,将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实时定量PCR.使用H37Rv标准株感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细胞)作为感染组,而未感染H37Rv标准株的THP-1细胞作为未感染组,分别在感染4h和6h使用Trizol法提取RNA,将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使用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测量各个基因的循环阈值(cyclethreshold,Ct),并计算各个基因的△Ct值.不同样品同一基因的检测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Ct值差值,使用2△△Ct比较基因之间的表达水平.结果 病例组Ras蛋白脑组织同源类似物(Rheb)基因△Ct值为8.71±0.58,对照组△Ct值为7.83±0.5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01);病例组Rheb基因表达下调.病例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Ct值为11.88±0.97,对照组△Ct值为10.81±1.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6);病例组mTOR基因表达下调.使用2△△ct法比较两组间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倍数关系,对照组Rheb基因表达水平是病例组的(1.85±0.91)倍;对照组mTOR基因表达水平是病例组的(2.76±1.56)倍.H37Rv标准株感染THP-1细胞6h后,感染组自噬相关蛋白LC3B基因△Ct值为6.41±0.15,未感染组△Ct值为7.04±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P=0.046);感染组表达上调.感染组mTOR基因△Ct值为8.73±0.16,对照组△Ct值为10.10±0.2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41),感染组表达上调.结论 初治结核病患者患病后Rheb和mTOR基因表达下调,调节细胞的自噬;而H37Rv标准株感染THP-1细胞6h后LC3B和mTOR基因表达上调,调节细胞自噬水平.

  • 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条件的优化及自噬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亮;孙毅凡;陈涛;李海成;江振友;周琳;钟球

    目的 探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THP-1细胞(人类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优条件,建立相关自噬模型,为基于细胞自噬模型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用表达融合蛋白pcDNA3.1-YFP-LC3质粒转染THP-1细胞,YFP为黄绿色荧光蛋白,以示踪自噬体的形成.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ng/ml)、不同时间(0、24、48、60 h)PMA分化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显微镜示踪不同条件下LC3点聚集的增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mRNA相对含量2-△△Ct用“(x)±s”表示.经比较Ct值法分析基因表达差异.Earle's balanced salts solution(EBSS,又称饥饿培养基),诱导细胞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MA浓度为100 ng/ml、诱导时间为24~48 h时,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状态较理想.饥饿培养基EBSS处理分化的THP-1细胞,能增加自噬体YFP LC3点聚集,其自噬相关基因LC3、Atg5、Atg7、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Ct均值分别为1.35±0.16、1.18±0.39、1.44±0.12、1.08±0.09,t值分别为4.00、2.90、5.16、3.57,P值均<0.05).结论 PMA在浓度为100 ng/ml、24~48 h时诱导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状态较理想;成功构建了THP-1源性细胞自噬模型.

  • γ干扰素活化的THP-1源巨噬细胞杀伤荧光BCG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赛麟;孙毅凡;陈涛;杨晓;周琳;钟球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IFN-γ)活化的THP-1源巨噬细胞对BCG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杀伤机制是否与自噬有关.方法 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也称佛波酯)诱导THP 1分化成巨噬细胞.牛分枝杆菌减毒株荧光BCG以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细菌数与细胞数的比例)10∶1感染未活化(Control组)、IFN-γ活化(IFN γ组)、Rapamycin诱导自噬(Rapa组)、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自噬(IFN-γ+3-MA组)4组不同预处理的巨噬细胞.感染48 h后,超纯水裂解细胞,收集裂解液和培养上清混合,相同比例取各组混合液10μl,连续10倍稀释3次涂7H10平板培养基,置37℃生化培养箱培养,第3至4周观察记录菌落数,计算生存率[control组的菌落数为分母,其他组(包括control组)的菌落数为分子相除得到的数值为生存率].同时在感染过程的不同时间点裂解细胞提取总蛋白,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B的表达,监测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数据以3次重复实验数据的“(-x)±s”形式展示(Western blot结果除外,只采用其中一个结果数据为代表).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巨噬细胞贴壁率比较和凋亡率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巨噬细胞活化后不同时间点分泌的TNF-α浓度比较和BCG感染各组巨噬细胞后的生存率比较用One-Way ANOVA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CG感染各组巨噬细胞48 h后的生存率:Control组为(100%±0%),IFN-γ组(45%±3%),Rapa组(48%±3%),IFN-γ+ 3-MA组(91%±2%).BCG生存率经One-Way ANOVA检验,与Control组(未活化组)比较:IFN-γ组BCG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增高;Rapa组BCG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增高;IFN-γ+ 3-MA组BCG生存率无下降(P=0.13),细胞自噬水平无增高.结论 BCG感染巨噬细胞,或者说巨噬细胞吞噬BCG,两者的相互作用微妙而复杂.巨噬细胞在IFN-γ活化期间遭遇BCG,可以明显杀伤BCG,杀伤机制与自噬有关.

  • 滋养层细胞自噬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亚梅

    子痫前期是引起围产期孕妇和胎婴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日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细胞自噬作为真核生物中基本的生命现象,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研究表明,适度的细胞自噬有助于滋养层细胞存活,防止子痫前期的发生.然而,自噬过程受损或过度自噬,均会导致子痫前期甚至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艳艳;李小静

    自噬通过降解受损蛋白质、细胞器为细胞提供循环能量,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是机体的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自噬的调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多种调控因子参与其中.Beclin1是一种自噬相关基因,又称为BECN1,参与调控自噬的起始阶段,基因Beclin1通过调控自噬,自噬的异常活化或抑制都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鳞癌发生早期自噬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鳞癌发生晚期自噬促进肿瘤发展.因此,探索Beclin1与鳞癌的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寻求鳞癌早期诊断及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的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 非典型海马硬化中自噬流异常阻滞的初步研究

    作者:熊维希;吴梦倩;张乐;迟潇洒;李劲梅;周东

    目的 自噬流增强或减弱均参与耐药性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病理生理过程,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是耐药性TLE主要的病理类型.但不同亚型HS不仅预后有差异,其病因、病理生理也存在差异.而自噬流异常阻滞是否参与其中,目前尚罕见报道,研究拟初步比较典型及非典型HS患者自噬流情况,探讨非典型HS患者可能的发生及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5年12月于华西医院就诊的耐药性TLE患者17例,手术切除海马及颞叶癫痫灶.根据2013年国际抗癫痫联盟HS病理分型标准分组,分为10例典型HS组(HS1型),7例非典型HS组(HS2型6例+HS3型1例),并对手术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检测LC3B、Beclin-1及P62表达分布及表达量.结果 与既往报道一致,LC3B、Beclin-1及P62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浆.以β-actin为内参,非典型HS组较典型HS组,自噬流下游产物LC3B、Beclin-1有明显升高(P<0.01),非典型HS组出现了自噬底物的堆积和自噬流不畅,而自噬流底物P62在组间无差异;同时发现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在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 =0.003).结论 非典型HS中存在自噬流异常阻滞现象,并且GAPDH可能参与到其机制中,这为未来治疗手术效果不佳的非典型HS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 自噬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娜娜;匡野;张志鸿;宿佳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发现时病程多已是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疗效欠佳.自噬与卵巢癌关系密切,自噬在卵巢癌中发挥着动态的双重作用,自噬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靶点.本文综述自噬在卵巢癌中的新研究成果,包括相关的信号通路、蛋白质、肿瘤抑制基因、miRNAs、化疗耐药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自噬 卵巢癌 耐药
  • 未折叠蛋白反应与神经管缺陷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菊芬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s)是常见的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病因复杂.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是一种早期的针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应激反应,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刺激加剧以及时间延长,UPR会失去作用并启动其他生物效应如细胞自噬、凋亡等.重金属暴露、高热、高糖、必需营养素的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I3K/Akt/GSK-3β通路基因突变等显著增加NTDs发生风险,致病机制不清楚,氧化应激损伤、内质网应激、caspase 8依赖性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等通路与NTDs发生有关.近年来研究提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可能在NTD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UPR信号通路的角度来探讨外环境暴露导致NTDs发生的作用机制,对于寻找NTDs早期生物标志物及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3611 条记录 1/181 页 « 12345678...1801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