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技术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膝关节手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与实验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观察麻醉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平稳,且其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的方式可获得完善而持久的镇痛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
中老年人膝关节炎患者慎动手术
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老年轻度膝关节炎患者或无法从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受益.研究人员称,手术不应成为中老年患者的首选,因为只有有限的证据支持对半月板撕裂进行部分切除手术.全球每年因半月板退化进行的锁孔手术高达400万例,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骨科手术专家莫因·汗博士认为,这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未必有益,不应该经常做.
-
膝关节手术静脉注射安定致呃逆2例
例1,女,54岁,体重49kg,ASAⅠ级,因左髌骨骨折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L3,4穿刺顺利回吸无回血,无脑脊液,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5分钟后测试阻滞平面L1以下,无局麻药中毒症状,追加2%利多卡因10ml,10分钟后测试平面T12到S4.
-
CRP、qPCR、组织病理学冰冻和石蜡切片评价在诊断假体关节感染中的应用
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髋关节和膝关节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常给患者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长期抗感染及多次手术将极大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并影响关节功能[1]。PJI 在诊断方面仍然非常困难[2],常规细菌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诊断 PJI的“金标准”。然而,近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限,尤其在低度感染时,常引起假阴性结果[3]。所以迫切需要一个更准确的诊断方法。唐浩和周一新[4]报道,如果符合以下标准,可以认为 PJI 明确存在:①存在与假体相通的窦道;②受累人工关节的2处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分离出同一病原体;③满足以下6条中的4条:红细胞沉降率(ESR)或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滑膜白细胞计数升高、滑膜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升高、受累关节出现化脓表现、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1次培养分离出细菌、400倍放大率下,假体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在每高倍显微视野下发现大于5个 PMN。
-
基于肢体动脉血流阻断压设置止血带压力值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基于肢体动脉血流阻断压情况设置气压止血带压力值,探讨其在成人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2017年6—12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成人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下肢常规设置值450 mmHg(60 kPa),观察组根据2013版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AORN)指南,气压止血带辅助手术患者护理指导原则,借助气压止血带设备中动脉搏动消失探头,基于肢体动脉血流阻断压设置止血带袖带压力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视野评分、气压止血带压力值、止血带袖带处皮肤颜色、皮肤形态改变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视野清晰度分别为8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压止血带压力值为(316.48±20.10)mmHg,对照组为固定压力值45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肤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65%,观察组术后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膝关节镜手术中,基于肢体动脉血流阻断压情况设置气压止血带压力值,既不影响手术医师术中视野,又可有效降低术中使用止血带产生的不良反应.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价量表应用与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术后优良率>90%,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l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如何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是我们康复医学界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膝关节手术的普及和发展也迫切需要一个全面可靠的临床功能评定标准.现通过对国内外各相关资料的搜索,对其进行综述如下:
-
向心-离心等速训练法对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术后康复疗效观察
运用Cybex 6000型等速仪对两名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术后患膝进行屈伸肌的测试和向心-离心等速训练,使她们的患膝功能显著提高,并在较短时间内重返赛场,说明多速度向心-离心等速训练法对运动员膝关节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疗效.
-
电动气压止血带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止血带是手术中为常见的辅助工具,使用后可使手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墙短手术时同.减少志者痛苦[1].同时,还可使手术出血量降至低限度,对膝关节手术尤为重要.
-
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进行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进行膝关节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盲探法进行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进行股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局部麻醉药物0.5%罗哌卡因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对膝关节手术患者进行股神经阻滞可提高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股神经阻滞组(股神经组)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方法,股神经组采取股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比较两组膝关节手术麻醉效果,镇痛维持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恶心呕吐、尿潴留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阻滞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神经组麻醉镇痛维持的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近(P>0.05);麻醉之后股神经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股神经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维持长时间镇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
腰丛不同阻滞方法+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比较
腰丛阻滞用于大腿上部以下部位几乎所有外伤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由于腰丛阻滞仅阻滞其主要分支,而下肢大腿的后侧、小腿外侧、足部皮肤受坐骨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尚有小分支至髋关节,膝关节及完全支配踝关节。因此,下肢大的手术如髋部手术,膝关节手术及足部手术需要同时阻滞坐骨神经。
-
膝关节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及护理,以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的栓塞.方法:对236例膝关节手术后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采取了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肉按摩等护理措施,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来达到预防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仅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整个肢体肿胀,经及早发现和溶栓治疗,肢体肿胀渐退,术后10 d治愈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患肢的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肉按摩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手术风险.
-
膝关节术后患者无痛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无痛康复护理方案在膝关节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并与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7月在我科实施膝关节手术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照无痛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睡眠、活动等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120例患者进行结果分析:(1)术后3 d实验组患者的静息痛、活动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术后3 d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3)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时的实验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的出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减轻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士对疼痛的认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出院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可行的优点.
-
膝关节镜手术的配合特点
随着电子、光学和机械科学的发展,以关节镜微创外科技术进行膝关节手术在我国已被许多关节外科医师作为常规手段[1].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干扰少、康复快等明显优势[2].我院2001年7月~2003年10月共实施膝关节镜手术67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手术配合特点总结如下.
-
膝关节镜手术麻醉的选择
膝关节手术是国内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新型技术,膝关节镜手术可以在局部阻滞、区域阻滞或全身麻醉下进行[1].
-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
手术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重要因素,手术后患者由于静卧或其他原因引起凝血状态异常,导致血液凝结于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而形成血栓,发病后可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及血栓移位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急性肺、脑栓塞而猝死。DVT在骨科术后尤为常见,资料报道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手术,在无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其发病率高达40%~70%[1],致命性的肺栓塞发病率为0.2%~70%[2]。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城市建设、交通的发展,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手术、股骨骨折手术及胫腓骨骨折手术等骨科大手术逐年增加,DVT对患者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骨科术后DVT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无痛康复护理在膝关节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 研究无痛康复护理在膝关节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痛康复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障碍指数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仅有2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通过无痛康复护理方式实施镇痛干预,可以迅速控制疼痛,使患者在术后保持良好心态和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术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自制防潮冷敷袋在膝关节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冷敷常用于膝部损伤或膝关节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减少出血,降低组织温度,具有止血、镇痛、消肿作用.护理人员常用绷带将冰袋固定于病人膝关节两侧进行冷敷,存在不易固定,活动时易滑落的缺点,影响冰敷效果;冰袋在溶化过程中产生的水珠容易浸湿伤口敷料,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鉴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防潮冷敷袋,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对关节镜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的临床研究
传统的膝关节手术需切开关节囊等增加了关节的损伤,不利于病人恢复.采用关节镜手术在减少创伤的同时,也大限度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为尽早功能锻炼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上多数病人术后停留在无序、随意进行功能锻炼的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行关节镜术后病人通过系统、完整的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
骨科手术简易器械台的制作及应用
骨科手术如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膝关节手术等,由于手术部位特殊而不能使用一般的器械升降台,导致手术所用器械经常滑落在地面而被污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于1998年研制了骨科手术简易器械台,经临床应用48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