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镜活检诊断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肠镜活检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36例经肠镜活检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组,采用根治性切除治疗18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全瘤切除活检18例患者为参照组,分析2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肿瘤位于直肠所占百分比、肿瘤为有蒂所占百分比、肿瘤大径数值、浸润性癌所占百分比对比参照组患者数值,P<0.05,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镜活检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需接受全瘤切除相关活检进行确诊,若不存在全瘤切除标准,对不需保留肛门的高度怀疑存在癌变的患者可对其开展根治术治疗.
-
黏膜下层浸润证据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镜活检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结直肠癌的术前肠镜活检标本中能否发现黏膜下层浸润证据与肿瘤临床病理学以及肠镜取材特点间的关系.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相应的肠镜活检标本石蜡切片进行回顾性阅片,观察是否具有黏膜下层浸润证据,利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与能否在活检标本中发现黏膜下层浸润证据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结直肠癌病例中,共216例(67.3%)可以发现黏膜下层浸润,单因素分析显示活检组织块直径较小的病例(P=0.042)、黏液腺癌(P=0.003)、高级别肿瘤(P=0.001)、淋巴结阳性的病例(P=0.011)以及深层次浸润病变(P=0.092)中发现黏膜下层浸润证据的比例显著下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级别肿瘤(OR 2.155,95% CI1.081~4.296,P=0.029),以及活检组织直径较小的病例(OR 1.944,95% CI 1.149~3.290,P=0.013)与活检组织中无法确定黏膜下层浸润相关.结论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恶性的结直肠肿瘤,虽然肠镜活检标本中未发现黏膜下层浸润,不能简单的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怀疑为晚期或者恶性程度较高的病变.
-
不同肠镜活检方法对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肠镜活检方法对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肠镜活检诊断为直肠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内镜圈套器取材,对照组采用内镜活检钳取材.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大体病理切片组织学分级,对比两种活检方式病理分级的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术前病理分级准确率为81.63%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圈套器取材活检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准确性,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600例大肠癌肠镜活检及术后诊断的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肠镜活检与术后病理分型,分期的关系,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国际肿瘤组织学分型及DUKES分期标准,回顾性研究600例肠镜活检为癌术后检查证实的病理资料。结果:对比观察表明,肠镜活检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病理组织学分型符合率为85%(510/6000)。DUKES A期205例,B期178例,C期217例。结论:肠镜活检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肠镜活检诊断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治疗对策
目的 探讨肠镜活检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IN)病例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03例肠镜活检诊断为HGIN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直接接受根治术156例,全瘤切除活检47例,分别将术后诊断与肠镜活检诊断进行对比,并对两组间的临床病理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结肠(P=0.02)、肿瘤无蒂(P=0.00)以及体积大(P=0.00)是导致选择直接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术后共有163例(80.3%)诊断为浸润性癌,而仅有40例(19.7%)证实为HGIN.156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140例手术标本确诊为浸润性癌,16例仍为HGIN.47例行全瘤切除活检的患者中,24例术后确诊为HGIN,23例被诊断为浸润性癌,其中15例后续行根治术.结论 基于肠镜活检诊断的HGIN应积极行全瘤切除活检明确诊断;在不具备全瘤切除的条件下,对于不涉及保留肛门的高度疑癌病例也可直接行根治术以防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