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因药物药理学进展刍议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又称DNA重组技术,他是把不同生物的基因或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组合及拼接,通过病毒、质粒或嗜菌体等载体转入到宿主细胞内繁殖扩增,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产生所需的基因片断及蛋白质产物.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 ,推动了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基因药物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基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一些已成功应用于临床[1.2],成为当今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将血管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导人心脏,促使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新生,侧枝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液供给,防御或减少心肌缺血或坏死,称之为"基因冠脉搭桥",为冠心病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途径.
-
基因治疗中肝靶向研究的进展
随着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方法的不断完善,基因治疗研究发展迅猛,并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与人类许多遗传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密切相关.
-
肺癌的基因影像学研究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基因诊断与影像诊断为探讨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现就肺癌的基因影像学研究作一综述.1 基因影像学的相关概念基因诊断是探测基因的存在,分析基因的类型和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即鉴定致病突变,找出基因突变与疾病相关联的基因,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它是利用DNA重组技术,通过分析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行有关疾病(包括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和诊断的一种方法[1].
-
谁将成为第三代基因药物的"领头羊"
人类医药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早期是天然药物阶段,我国中草药(或加工成的中成药)为世界医药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个时期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成分单一、比第一代药物更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既有对天然药物的改进,也有人工合成的药物,现在使用的抗生素、磺胺等就属于这类药物.我国在这些药物上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20世纪70年代,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诞生了基因工程药物(简称基因药物),高产值、高效率的基因药物给医药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螺旋CT图像测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CT扫描仪已从单层CT发展到多层螺旋CT(MSCT),随着CT扫描仪硬件的迅猛发展,其CT图像后处理软件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使CT图像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如 MPKSSD,MIP3VP等图像重组技术和 CT图像测量技术,使CT在定量,定形和定位诊断上准确性和精确性更高,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
-
重组人类精囊蛋白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目的 制备重组精囊蛋白(semenogelin,Sg),研究其对精子活动的影响.方法设计特异性的引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精囊cDNA文库中扩增精囊蛋白Sg,再将DNA插入质粒载体PET100,筛选序列正确的阳性克隆,转染BL21(DE3)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重组人类Sg蛋白,用500g/L Ni-NTA纯化重组蛋白,用正常人的通过上游法筛选出的活动精子行抑制分析,研究重组Sg在4种不同浓度0,1 ng/μL、5 ng/μL、10 ng/μL下对精子活动的影响.结果 重组Sg在5 ng//μL、10 ng/μL浓度下明显抑制精子的运动(P<0.001).结论 sg分子明显抑制精子运动,精液液化过程中,必须清除Sg中具有抑制功能的片段,精子才能前向运动.
-
基因治疗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基因工程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操作及DNA重组技术的成熟,基因治疗已经大量应用于医学各领域的研究,部分已应用于临床治疗.
-
现代基因工程产品用于美容应注意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业迅猛发展,不仅给制药业本身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而且也给相关或相邻学科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为美容业也带来了现代美容观念的改变与技法上革命性的突破,甚至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已远远超过了这类产品的药用价值。已有资料证明,药用类基因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在美容界的应用,不仅使美容业提出了生物美容甚至基因美容的现代概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确切疗效。为此,本文仅从生长因子生物学与创面修复(愈合)的角度,就某些基因工程产品(生长因子)应用于美容领域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规范有关因子的应用并期望取得更切实际的效果。
-
MDCT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大小分级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DCT重组技术对输尿管结石大小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史、超声学检查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115例,分别在MDCT横断位平扫和三维重组(冠状重组、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影像中对168个输尿管结石大径测量,临床分级(Ⅰ级:≤5 mm;Ⅱ级:6~9 mm;Ⅲ级:≥10 mm).结果 本组患者中MDCT横断位平扫发现输尿管结石168个,大径范围为1~28 mm(平均5.3 mm).三维重组观察,48个(28.6%)结石被升高了级别,42个(25.0%)从Ⅰ级升至Ⅱ级,6个(3.6%)从Ⅱ级升至Ⅲ级.结论 MDCT横断位平扫能准确发现输尿管结石,但结石大小分级正确率仅为71.4%(120/168),通常低估了结石大小.MDCT重组技术可以校正输尿管结石大小的临床分级,并且清晰反映输尿管全程表现,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可能改变治疗策略.
-
多层螺旋 CT 曲面重组技术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因其解剖结构特殊,周围毗邻关系复杂,根治性切除困难,预后差,因此,胆管癌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对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社会价值。随着 CT 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多层螺旋 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的问世及其三维胆系成像等后处理功能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笔者收集本院临床可疑胆管癌患者和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共57例经16排螺旋 CT 增强扫描及重组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显示膝关节周围神经中的应用研究
膝关节是人体负重大的关节,又是人体复杂的关节之一,相关病变及损伤较多,如果膝关节病变或损伤累及周围神经,影像学成像显示神经形态并明确周围毗邻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3]。对膝关节周围神经 CT 成像方面的研究,国内相关文献较少。笔者利用多层螺旋 CT(MSCT)对110例正常的膝关节进行多平面重组(MPR),通过 MPR 同层显示膝关节周围神经,观察其解剖学特点,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影像解剖依据。
-
营养基因组学及其新的研究技术
自从50年前,watson和crock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及随后的DNA重组技术,使得生物科技得以迅猛发展,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首张人类的基因组草图,从而预示着人类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1].
-
抗精子抗体与辅助生育技术
本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精子具有抗原性.近十余年来,由于杂交瘤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精子抗原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精子抗原有100多种.这诸多抗原自然会引起抗体免疫应答,产生抗精子抗体等,造成免疫性不孕.
-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为常见的损伤,也是医学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层螺旋CT(MSCT)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及准确性,为走行有曲度的肋骨骨折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检查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5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CT各种图像,旨在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胰岛素的效价测定
胰岛素(Insulin)系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它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近6000.1921年Banting与Best首次从牛胰腺中分离出胰岛素并于1922年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被当作二十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它也是第一个被探明氨基酸排列顺序,确定一级结构和分子量的蛋白质,也是第一个由DNA重组技术生产的药品[1],为DNA重组技术在医药、农业、化工等方面的应用开辟了新纪元.
-
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研究进展与医学应用
天然的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存在于人梯的多种组织和体液中,但主要是从人尿中分离提纯,因其含量非常少,难以大量制备应用于临床研究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重组技术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完善,人们便开始对重组rhEGF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尝试。结果人们发现这样生产的产品具有与天然rhEGF相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而且产量大都比从人体的体液和组织中分离提取的rhEGF高出很多,成本也相应低很多,同时还可以实现大量供应,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