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监护新型医疗器械和辅助器具介绍
前言安贞医院抢救中心暨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抢救中心是安贞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也是医院的门户科室,设有抢救室、急诊观察室、EICU和病房等.EICU主要收治急诊心脏、呼吸系统联合疾病的病人;心脏外科术后、血管外科、神经科、胸外科等不能脱离呼吸机的病人或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近年来,为了提高诊疗和护理水平,医院对EICU加大了投入力度,在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采用适合EICU特点的新型医疗器械和辅助器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同和好评.
-
北京安贞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
北京安贞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特色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直属于北京市卫生局,是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安贞医院即开始进行医院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在医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一次合理规划,分期实施建设"的原则,医院设施建设分期逐步实施.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院自身发展要求,安贞医院的远期床位规模为1500张.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立于1984年4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9月,二者均由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奠基人吴英恺院士所创立,院所为一个医疗科研联合体,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是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生活中如何预防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肺栓塞的发病率很高,心肺血管疾病也常并发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如有胸骨后疼痛,颇似心肌梗塞;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其它症状为焦虑,晕厥常是肺栓塞的征兆.
-
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的护理进展
肺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75%~90%病人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1].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住院病死率高达25%~3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普及的有效治疗肺栓塞的主要方案[3].本文将对溶栓治疗后的护理综述如下.
-
急性肺栓塞20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急症.本文回顾我院近5年诊治的20例急性肺栓塞,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肺与重症专科(乔人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医疗抢救中心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刘双) 美国每年诊断肺栓塞(PE)的患者超过50万例[1,3],中国目前还没有PE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急性PE的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如果不治疗,PE的病死率可高达30%,死因主要是复发栓塞.但若诊断准确治疗有效,病死率下降低可达1%[1,2].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需要抗凝治疗;但抗凝容易引起出血.若诊断不准确而盲目抗凝,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迅速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可谓生死攸关.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的远期观察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PTE治疗的大进展之一是急性期的溶栓治疗,国内外研究重点多在溶栓后即刻的肺血流恢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对溶栓后远期的观察研究甚少,国内也尚无PTE治疗后的临床病程资料.为此,我们对41例急性PTE患者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7、30及180 d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我科在1997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PTE患者65例,排除病程超过2周的PTE患者20例及在慢性PTE基础上发生急性PTE患者4例.我们前瞻性观察了41例病程在2周之内的急性PTE患者,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9~74岁,平均50岁,合并有心肺血管疾病者28例(68%),有下肢静脉疾病者30例(73%),核素肺灌注栓塞面积>75%13例(32%),42%~75%28例(68%).诊断按照PIOPED[1]的肺灌注/通气扫描的诊断标准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1)治疗方法:溶栓加抗凝组(溶栓组)26例,适应证为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出现在2周之内且栓塞2个肺叶以上的急性PTE患者.随机给予尿激酶(UK,南京大学制药厂或广州天普制药公司)2万U/kg体重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 mg 2 h静脉溶栓后待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回缩至正常对照1.5~2.5倍时静脉滴注肝素每小时500~1000 U或低分子肝素钠/钙0.3~0.6 ml,12 h皮下注射7 d,后3 d并用华法林.有溶栓禁忌证或拒绝溶栓治疗者单用肝素和华法林治疗,为抗凝组,共15例.(2)随访方法和时间: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检查D-二聚体(D-dimer),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状态),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UCG),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ECT)及双下肢静脉造影.治疗后7、30、180 d重复上述检查,在此期间口服华法林,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调整剂量,使PT延长到国际标准比值(INR)2~3倍之间.(3)疗效评价指标: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好转,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UCG估测肺动脉收缩压降低,ECT示缺损肺段减少.(4)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卧位静脉注射99mTc-MAA(多聚合人血清白蛋白)370 MBq,5 min后采用γ-照相机行肺灌注显像,24 h后雾化吸入99mTc-GP(葡糖磷脂)1 480 MBq,8~10 min后行肺通气检查.肺灌注/通气扫描均采集8个体位,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左、右前斜位,左、右后斜位.两肺共18个肺段,肺血流恢复的评价根据放射性分布缺损的肺段及放射稀疏程度相结合的半定量打分法[2],如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为3分,缺损在25%~75%为2分,<25%为1分,后分数由各个缺损的肺段的分数累积获得.检查结果由两位核医学诊断医师分别打分,如不一致,取平均值为后分数.
-
尿激酶序贯溶栓法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研究
肺血栓栓塞症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如果及时诊断并给予溶栓或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本研究自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经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证实为大块或次大块肺血栓栓塞症30例,并给予尿激酶序贯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重视影像学提高肺高血压诊断评估水平
肺高血压是一大类多种病因引起,以肺血管阻力升高直至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为特点的心肺血管疾病或综合征[1],影像学检查已成为分析其病因、评价其病情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设备的飞速发展,加之对肺高血压认识的深入,现有影像学检查的价值已从单纯辅助诊断,提升到诊断分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决策治疗方案等全方位的功能.
-
肺栓塞的病理生理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目前对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已有广泛研究,其病理生理学变化复杂多变,主要是影响呼吸系统、血流动力学[1-4 ]及血管内皮功能[5,6],从而产生一系列心肺功能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既往是否患有心肺血管疾病、肺动脉堵塞的范围及速度.研究室
-
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合并心肺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6月225例老年患者LC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2例成功行LC,3例中转开腹手术.无胆管损伤、胆漏等并发症.7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心肌缺血改变3例.结论 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后周密的监护和处理,LC对老年患者是安全的.
-
内源性硫化氢的肺循环调节与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众多心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环节,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阐明其发生机制是当今该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肺血管异常收缩、肺血管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和血管炎症反应是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肺脏是机体气体交换及代谢的重要场所,气体信号分子对肺循环的影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及其心血管调节作用的发现进一步促进了对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的研究.本文以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病理环节为主线,综述H2S与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
开放中诞生奋进中发展——安贞医院发展之路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2008年,安贞医院走过了24载风雨历程.回顾历史,1984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在改革的大潮中正式成立.它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于一体,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特色的大犁综合医院,它的成立为北京医疗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及评价溶栓效果的价值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危害极大的心肺血管疾病,因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漏诊和误诊[1],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2],越来越多的肺栓塞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及评价溶栓效果的价值.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体系在心肺血管疾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
一氧化氮(NO)在心肺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年来人们发现另一种新型的细胞内气体信使分子一氧化碳(CO)具有与NO极其类似的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功能,这就意味着CO可能与NO具有相似的心血管生物学效应;而在细胞来源、生物学行为与功能方面CO与NO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血红素氧合酶(HO)/CO体系在心血管病理生理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正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鉴于目前内源性HO/CO体系在心肺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尚不清楚,申请者从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对一系列心肺血管疾病开展了系统研究.
-
肺栓塞15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急症,也是临床上漏诊率及误诊率高的并发症.美国等西方国家,肺栓塞发病率为1/1000,在心脏血管疾病中居第三位,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11%,在全部疾病死亡中也占第三位[1].国内资料报告尸检检出率9%~12%,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成人发病率为15%~64%,80岁以上高达70%[2].世界范围内肺栓塞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
-
新生儿常见疾病各心功能指标改变的超声心动图监测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许多心肺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发展较快,使右心负荷加重,也可引发左心功能不全,如未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终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1].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心血管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血管肇的弹力纤维较少,且新生儿的心率快,血流速度也较快,对低氧、某些神经体液因子等的刺激较敏感[2-3].
-
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腹腔镜治疗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与无心肺血管疾病患者相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LC对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急性多发性微小血栓所致犬肺栓塞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前,肺栓塞在我国已发展为一种常见、多发的心肺血管疾病. 但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其发病机理如何, 还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 肺动脉微小血栓栓塞是肺血栓栓塞症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本项研究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 试图通过动物实验, 探讨急性多发性微小血栓所致犬肺栓塞时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情况,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