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检测中难点及解决方案研究
文章针对目前在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检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按照YY 0634-2008的基本测试原理设计了一套眼底照相机检测装置以尝试解决目前主要难点问题.该装置使用LED显示屏作为核心器件,通过电动升降台和计算机显示技术辅助完成分辨率、视场允差、摄影放大率和调焦范围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后设计试验与传统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现阶段对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质控的要求.
-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眼科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将荧光素钠从肘静脉注入体内后,利用装有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观察荧光素在视网膜血管及脉络膜充盈的时间和形态.以及是否有渗漏及血管外潴留等现象.可以查明一般检眼镜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微循环病变.1例Purtscher视网膜病变报告如下.
-
如何用非散瞳眼底照相机照好眼底像
用非散瞳眼底照相机眼底照相检查是眼科临床及眼病筛查时常用的眼底客观检查方法之一.我们在长期使用CANON CR-DGI非散瞳眼底照相机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简介如下.其他类似型号的眼底照相机使用技巧与之相似.
-
一款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的软件
一、软件的构思及组成软件将实现2个主要功能,一是采集图像功能,该功能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专科检查,并将由眼底照相机采集的眼底图像收集,与每个患者对应,存储.另一功能是阅片功能.南阅片中心的专科医生打开,对每个患者的资料及眼底图片进行浏览、阅片,然后做出诊断意见,终生成结果文件,可反馈给患者,指导治疗.
-
青光眼防治的关键重在筛查
要点·青光眼导致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是防治的关键·在中国绝大多数的青光眼患者尚不知晓自己患有青光眼·筛查的重点人群是年龄在50岁以上者、大于6D的高度近视、糖尿病、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非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是筛查青光眼视神经改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开发低成本非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机及建立有效的远程筛查体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视网膜前出血
患者男性,47岁.因左眼视力差1周,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眼前手动;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及晶状体无异常,玻璃体无混浊;使用Topcon TRC50EX型眼底照相机检查眼底,黄斑区可见边界清晰、大小约4 PD的视网膜前出血,其圆形边界与视网膜交界面可见组织增生,周围可见血液播散,由于患者体位和重力作用,呈现典型的血细胞液半面(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前出血(原因待查).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流程及并发症处理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诊断视网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荧光素钠(一种荧光染料)经静脉注入被检者体内,当染料到达视网膜循环时,在蓝绿色光的激发下产生荧光,再通过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将染料在眼底循环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为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指导治疗,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很有价值.
-
眼底荧光血管照影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眼底荧光血管照影是现代眼科诊治眼底病的常见检查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能发出荧光的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血管,用装有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连续照像,记录荧光素在眼底血循环中的动态情况,观察眼底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但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影响了检查的预期效果而延误疾病的诊断治疗,为解决此问题我科针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眼底照相机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
眼底照相机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采用具有RGB信号输出的高清晰CCD摄像头以及专用图像采集卡,快速高质量地完成眼底图像的采集工作,系统软件提供功能强大的病员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功能以及丰富的辅助诊断病例库,可有效地为眼科医生对眼底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眼底照相机的数字化改造设计
1引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m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b,FFA)是1959年Alvis和Navoyny发明的.1965年后逐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它采用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造影剂注入血管后随血液进入眼底,在蓝色光波激发下发射出黄绿色的荧光,此时通过荧光眼底照像机可观察到眼底血管的细微结构和动力学状态,以及眼底血管的病理改变.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眼科医师对一些眼底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也为眼底病的激光治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近年来,随着眼底血管造影(FFA)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开展,这项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为常用的眼底疾病诊疗手段,而其中为关键的图像摄取加工以及保管再利用的图像处理,直接成为评价造影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
德国蔡司RC-310眼底照相机的数字化改造
我院1998年购置了一台德国蔡司公司生产的RC-310型眼底照相机,价值25万元,主要用于拍摄眼底照片,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
三通旋塞在静脉注射荧光素钠中的应用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肘正中静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眼底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眼科检查方法,它的应用原理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查者的肘静脉内,通过血液循环到眼底血管,同时应用装有特定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快速拍摄眼底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以真实的数据记录眼底的基本情况,精确地找出眼底病变的部位、深入了解病变程度,为现代医学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医疗科研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1].
-
护理程序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ophy,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能反映出活体眼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的生理与病理情况,成为眼底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研究视网膜血管和黄斑病变,更占有独特的地位[1].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眼科对64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以探讨护理程序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利用能产生荧光效应的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快速注入血管,荧光素钠随血流达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照相机对眼底进行观察或照相的一种眼科检查方法.
-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眼科特殊检查方法.该项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地记录眼底情况的动态变化,并可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直接观察到眼底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部位或荧光渗漏的时间,并可与视网膜血管荧光显影所在组织中的不正常分布,互相对照分析,找出眼底病变的部位、程度、性质,所以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发达国家已将FFA检查列为眼底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作为眼底病检查一种重要手段,能为医生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提供帮助,并指导医生的治疗,在检查过程中,偶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我科也开展了这项新技术,对150例病人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中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现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及配合介绍如下.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与心理护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静脉,利用眼底照相机及时拍摄眼底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为眼底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力证据.患者对FFA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精神紧张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1],本科2004年7月份后加强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为2.6%.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两种荧光素钠试敏方法的分析比较及护理
眼底荧光素钠血管照影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某种能够发出荧光的物质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查者静脉内循环至眼底血管中,受蓝光的激发而产生黄绿色荧光;利用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方面有极大的帮助.
-
眼底照相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防治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保存及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已经成为糖尿病防盲、治盲的重要课题.在发达国家,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早期筛查DR已开展多年,其因图像客观、不需散瞳、患者易于接受成为DR筛查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应用免散瞳以黄斑为中心45°单视野眼底照相对2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DR的筛查,报告如下.
-
糖尿病管理模式推广项目技术操作手册(视网膜病变筛查)
(一)准备工作1.宣传教育:应在检查前对被检查者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使被检查者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达到正常、平静状态,自觉接受检查.2.时间安排:调查当日,检查人员应先于患者到达现场调查点,被检查者早晨领表抽血后进行眼底检查.3.检查环境与条件准备:(1)检查环境应独立于调查现场,宜与人际隔离,有形成暗室的设置,以利眼底拍照,并要求安静、清洁、通风良好,室温保持20-25℃.(2)现场要有各项设备,如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及相应配套设施,遮眼板、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及相应配套电脑设备,裂隙灯、眼压计并保证完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