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siRNA和miRNA及其抗病毒的研究近况
近年来,随着siRNA和miRNA的发现,二者的关系正逐渐被深入研究,而二者的应用更成为探讨的热点.针对siRNA和miRNA的关系和应用,本文介绍了siRNA和miRNA的形成和生物学效应并从生化特征、功能和生源论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以及在此基础上,着重概括了siRNA和miRNA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的研究近况.
-
RNAi的作用机制与抗病毒效应的研究进展
RNAi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是参与细胞防御与分化调控的机制之一.RNAi的作用由dsRNA启动,通过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等多个水平上,对同源基因表达的特异阻断和抑制来实现的.RNAi技术具有高效、特异、易构等特点,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经.本文就RNAi的作用机制及其抗病毒效应作一综述.
-
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NS1蛋白的功能研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以前的研究着重于它对宿主细胞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方面考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目前的研究认为,流感病毒的NS1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干扰素的产生,在流感病毒拮抗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中发挥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干扰素拮抗作用可能与流感病毒的毒力有关.
-
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文章从银翘散单味药实验研究、银翘散复方实验研究对银翘散抗病毒效应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
针对2B区域的短双链RNA抑制柯萨奇B3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特性研究
为了研究短双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复制的影响及其作用特性,合成针对CVB3基因组2B区的siRNA-2B,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后感染CVB3病毒,观测转染效率及存留时间、毒性作用、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病毒RNA含量、siRNA-2B对重组基因的特异性降解及培养上清有限稀释后再感染情况.结果发现siRNA-2B能高效转染入HeLa细胞并存留长达48h,高剂量的siRNA-2B对培养细胞无明显毒性,siRNA-2B能特异性针对2B区有效地降解病毒RNA,能明显抑制病毒RNA的复制.随着转染浓度的增加,siRNA-2B的抗病毒作用逐渐增强.siRNA-2B还能明显降低CVB3的再感染能力.这些结果提示,针对基因组2B区的siRNA-2B可以明显抑制CVB3基因复制,有效控制病毒再感染,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量效关系等特点.为siRNA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CVB3感染的新途径奠定基础.
-
RNA干扰的抗病毒效应
双链RNA介导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能序列特异性的诱发转录后基因沉默,被认为是机体阻止外来病毒感染、保护细胞免受病毒入侵的一种细胞自我保护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以病毒基因和宿主细胞受体分子为靶点,引入外源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能显著性抑制病毒的复制与感染.RNAi作为一种抗病毒的有力武器,将给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白细胞介素18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白细胞介素18(IL-18)又称干扰素γ(IFN-γ)诱导因子,是新发现的一种多效型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多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且动物模型研究表明,IL-18具有抗病毒效应[1,2].为此,我们使用柯萨奇病毒B3m(CVB3m),诱发小鼠急性VMC后,投入基因重组的小鼠IL-18(IL-18)并观察其效应,以探讨IL-18对VMC的治疗作用.
-
慢性病毒性肝炎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临床应用现状
干扰素的发现至今已有50年历史,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目前,干扰素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和抗病毒的治疗.在抗病毒的治疗中,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干扰素α是人体内自然存在的生物分子,具有免疫调节和直接抗病毒活性的双层效应.在抗病毒效应中,由于不同病毒的生物特性不同,而对不同病毒体现出不同的抗病毒效应能力.
-
干扰素刺激基因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用于靶细胞表面受体后,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免疫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干扰素发挥功能的重要效应分子,同时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众多国内外研究发现ISGs对Ⅰ型干扰素临床抗病毒效果具有预测意义,同时可能成为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诊断的新靶标以及作为一些肿瘤治疗药物新靶点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诱导产生、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以及潜在临床意义方面展开综述.
-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过继性免疫治疗足将体外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或细胞因子进行免疫性转移,输给肿瘤或病毒感染者,由免疫活性细胞杀伤溶解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直接或间接介导机体的抗肿瘤或抗病毒效应.
-
重组干扰素α-2a和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应用分子重组技术制备的α干扰素,具有天然α干扰素同样的抗病毒、调控免疫、抗增殖的特性[1],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我院自1999年1月到2001年6月应用不同亚型国产重组干扰素α-2a和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比观察不同亚型α干扰素抗病毒效应,报告如下.
-
rhIFNα2a、IFNα2b和IFNα1b、IFNα1b突变体的抗病毒效应的对比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不同品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方法采用微量细胞病变(CPE)抑制法进行抗病毒试验. 结果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500、50、5 IU/ml在Vero 细胞上分别可抗1000、100、10 TCID50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500、5 0、5 IU/ml IFNα1b或IFNα1b突变体,在Vero细胞上分别也可抗8、4、2 TCI D50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结论进口和国产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对上述2种病毒具有同等抗病毒作用 .IFNα1b突变体抗病毒效果和IFNα1b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 α-干扰素 单纯疱疹病毒 细胞病变法(CPE) 抗病毒效应 -
IFNα2b 诱导MxA蛋白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MxA抗病毒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方法用IFNα2b处理WI-38细胞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12h或24h,并用Western-blot法或FACS法分别进行MxA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对重组的MxA和IFNα2b进行抗病毒效应实验.结果 (1)低浓度IFNα2b(>1IU/ml)可诱导WI-38细胞表达MxA;(2)10ng/ml MxA可以抵抗20TCID50的HSV-I、Polio.V感染Vero细胞,抵抗200TCID50的VSV感染Wish细胞.结论 MxA是由I型干扰素特异诱导产生的,且具有广谱的直接抗病毒活性.
-
miR-122对IFN-α抗HCV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122对α-干扰素(IFN -α)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效应的影响.方法:给感染HCV的Huh7.5.1予miR-122模拟物(20 nmol/L、100 nmol/L、400 nmol/L)和(或)IFN-α(1 000 IU/ml)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水平;给Huh7.5.1细胞感染不同数量HCV(107拷贝,106拷贝,105拷贝)和(或)IFN-α处理,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水平.结果:IFN-α以时间依赖方式抑制HCV复制,在48 h时使HCV RNA下降了83%.miR-122模拟物呈剂量依赖性促进HCV RNA复制(P<0.05).IFN-α的抗病毒效应与miR-122模拟物水平(20 nmol/L、100nmol/L、400 nmol/L)成反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73.3%±3.5%,64.67%±5.5%,56.33%±5.1% vs 84% +4.5%,后两组P<0.05).IFN-α的抗病毒效应与HCV载量呈反比(105拷贝组vs107拷贝组,P<0.05).结论:在细胞感染模型中,miR-122促进HCV的复制,并且,miR-122的表达可部分中和IFN-α的抗HCV效应.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中20%~30%是儿童,慢性乙肝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害极大.拉米夫定具有迅速强效的抗病毒效应和炎症迅速缓解特点;干扰素α(IFN-α)具有血清HBeAg阴转率相对较高,持续效应相对较稳定的特点;二者均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肝有效的药物之一,但是联合治疗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
青蒿琥酯体外分次给药对人巨细胞病毒的抗病毒效应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ART)体外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实验室标准株及耐药株的抗病毒作用,了解分次给药法足否能增强ART抗病毒效应.方法 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ART的细胞毒性,计算ART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的大无毒浓度(TC0)与半数中毒浓度(TC50).2.ART抗HCMV作用检测:以HCMV标准株及耐药株感染HEL后,再加入含有不同浓度ART的新鲜培养基,设更昔洛韦(GCV)对照、细胞对照和病毒对照,培养7~10d,待病毒对照组病变达+++~++++时,采用MTT比色法测定OD490值,计算受试药物病毒抑制率,Probit回归法计算药物对HCMV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3.测定ART分次给药对HCMV AD169株的抗病毒效应:实验分3组,1组:药物总量一次性给予;2组:药物总量分3次,每天给药1次;3组:药物总量分6次,每天给药3次.以GCV组作为对照,MTT法测定各组OD490值,并计算各药物浓度组的病毒抑制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各组OD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1.ART在62.5 μmol/L以内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TC0和TC50分别为62.5 μmol/L和171.7 μmol/L.2.在5 μmol/L、15 μmol/L及30 μmol/L时,ART与GCV对HCMV AD169株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GCV IC50为3.49μmol/L,而ART IC50为2.17 μmol/L,ART治疗指数为28.8,GCV治疗指数为716.3.另外,ART对HCMV耐药株生长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GCV抑制作用明显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CV IC50为44.4 μmol/L,ART IC50为2.5 μmol/L.3.在15 μmol/L及30 μmol/L浓度下,ART每天2次给药较每天1次给药及单次给药,对病毒的抑制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CV同样按上述方法给药,则对病毒抑制率影响不大(P>0.05).结论 1.ART浓度在62.5μmol/L以下时,对HEL无明显毒性.2.ART对HCMV标准株及耐药株均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3.ART每大分次给药比单次给药及一次给药更能发挥其抗病毒作用.4.ART不良反应轻微,加上其与现有抗HCMV药物可能不同的独特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非常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HCMV药物.
-
RNA干扰技术与利巴韦林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效应
目的 比较RNA干扰(RNAi)技术与利巴韦林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效应,探讨RNAi技术体外抑制RSV的有效性.方法 用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shRNA7816及利巴韦林处理HEp-2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实验检测pshRNA7816、利巴韦林的细胞毒性和对RSV感染后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pshRNA7816及利巴韦林对RSV感染细胞病变的抑制效率.结果 pshRNA7816对HEp-2细胞的正常生长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而利巴韦林在1.0 mmol/L以上作用浓度即会对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pshRNA7816和利巴韦林均能抑制RSV所致的细胞病变,但pshRNA7816对细胞病变抑制作用较利巴韦林强,经过pshRNA7816处理过的RSV感染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对RSV的大抑制率(P<0.05).结论 根据RNAi技术所设计的重组质粒pshRNA7816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较利巴韦林抗RSV活性强.
-
商陆提取蛋白体外抗柯萨奇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商陆提取蛋白(PAP)在体外抗柯萨奇病毒(CVB3)的效应.方法:(1)用MTT法检测PAP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2)在Hela细胞上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PAP直接灭活CBV3的作用.结果:(1)连续作用6 d PAP对Hela细胞的50%毒性浓度依次降低;(2)实验的第1、2、3 d,0.1至25 mg/L-3浓度的PAP能抑制100TCID50和1000TCID50柯萨奇病毒在胞内复制;(3)实验的第4、5、6 d,0.1至25 m/L-3浓度的PAP作用于感染了CVB3的Hela细胞发生了病变.结论:在体外细胞培养上,商陆提取蛋白能起到阻断或减缓柯萨奇病毒吸附细胞的作用.
-
丙肝治疗史上的第四次飞跃
丙肝的治疗开始于25年前,初用重组人干扰素α进行试验性的治疗,原理是基于干扰素的广谱抗病毒效应,因为当时推测其为一种非甲非乙型肝炎,干扰素可能具有治疗效果.干扰素需注射使用,且存在许多副作用,因此总体效果不甚理想,但1992年美国还是批准其用于丙肝的治疗.
-
双黄连口服液应用1437例临床观察
双黄连口服液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感冒、流感以及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症疗效确切.是双黄连系列产品中第一个全面研究并取得卫生部新药证书的剂型.基础研究发现双黄连口服液除具有原剂型注射液对多种致病球菌抑制作用以外,尚可对多种杆菌及多种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甲、乙型、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有较强抑制作用.其特点是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效应,是感冒、流感治疗性药物,填补了该类治疗性药物的空白.双黄连口服液的研究成果将双黄连系列药品的研究及应用推向新的高峰.相继推出栓、片、胶囊、气雾、糖浆、灌肠、粉针(冻干、热干)、颗粒以及冲剂等剂型.为了更进一推广与应用,现将临床应用1437例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