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强化抗性淀粉药膳方主食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化抗性淀粉(RS)药膳方主食对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在传统药膳方长寿粉基础上进行改良组方制作成强化 RS药膳方主食。招募 T2DM患者101人,按照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均衡原则分为3组,干预A组、干预B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强化RS药膳方主食、药膳方主食与普通膳食。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观察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观察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等有关体成分的变化,以及谷胱甘肽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水平指标的变化。干预3月后再重复测量上述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A组糖耐量试验各时间点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较干预前FINS水平、血脂及体成分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其中FINS、TC、TG、内脏脂肪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SOD、抗氧化比值(AOR)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 RS 药膳方主食降低餐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及体成分情况,改善T2DM患者的高氧化应激状态,有助于改善病情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营养学报,2015,37(3):229-234]
-
食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及烹调加工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烹调、加工方式对食物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为从饮食上指导和预防结肠癌等慢性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六类高碳水化物的食物按北方居民日常饮食进行烹饪,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酶解法对食物烹调前后的抗性淀粉及总淀粉进行测定.结果:抗性淀粉的含量在食物烹调前后除豆类无明显变化外,所占比例均明显降低,不同的加工及烹调方式对抗性淀粉的影响也不相同.生食物中以薯类及薯芋类蔬菜的抗性淀粉比例较高(24.82~46.06g/100 g总淀粉),其次是大米和玉米,面粉、豆类、根茎类蔬菜含量较低.熟食中以油炸土豆片(29.11±1.52 g/100 g总淀粉)高,其次为红小豆(17.29±2.30 g/100 g总淀粉).结论:体外模拟胃肠道酶解法测定食物中抗性淀粉与回肠造口术的体内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烹调加工方式能够影响食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
-
抗性淀粉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方法探索抗性淀粉是否为大肠癌的保护因素,为大肠癌的饮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150例大肠癌患者及300名社区健康对照者进行一般情况、疾病史、营养"K-A-P"模式及膳食频率调查,利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10个因素进入了终的模型,其中抗性淀粉偏回归系数βi=-1.570(OR=0.208)是大肠癌的保护因素;以0~4 g/d为参照进行x2趋势检验,其余各级的OR值分别为0.95,0.71,0.56,0.27,随着抗性淀粉摄入量的增加而递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日常膳食中抗性淀粉含量高的薯类、谷类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对大肠癌具有预防作用.
-
抗性淀粉的代谢及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目的: 利用天然稳定同位素技术,探讨抗性淀粉吸收代谢的特点及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方法: 7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试食40 g天然富13C的葡萄糖、可消化淀粉(DS)和抗性淀粉(RS),测定餐后0~240 min血糖,13C-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和餐后30 h呼气中13CO2转化率及累积转化率. 结果: 食用RS后,血糖和13C-血糖水平明显低于食用葡萄糖和DS;以葡萄糖餐后120 min的血糖生成指数(GI)和13C-GI为100%,RS的GI值和13C-GI值分别为23.58%和55.56%;RS餐后呼气中13CO2转化率的峰值明显低于葡萄糖和DS(P<0.05),但是30 h累积转化率可达94.0%,与葡萄糖(96.9%)和DS(102.0%)接近(P>0.05);RS 使餐后胰岛素升高幅度、胰岛素/葡萄糖比值明显低于葡萄糖和DS(P<0.05). 结论: 抗性淀粉吸收缓慢但较完全,与葡萄糖和DS相比,具有维持餐后血糖稳态,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
抗性淀粉对HFA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以人源菌群(HFA)小鼠为研究模型,观察抗性淀粉(R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无菌小鼠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一组喂养含20%的抗性淀粉的高脂饲料(RS组),一组喂养纯高脂饲料(CK组),一组喂养普通饲料(CONV组),取第0周和第8周的小鼠新鲜粪便,用PCR-DGGE分析3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 3组小鼠在第0周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相似度达到79%~87%,与人的肠道菌群相似性达到39%,说明构建HFA小鼠模型成功,第8周时,3组之间的均匀度(E)和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丰富度(S)在高脂组(CK)与普通饲料组(CONV)和抗性淀粉组(RS)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脂饮食引起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而抗性淀粉则能降低这种多样性.结论 抗性淀粉可以显著影响HFA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
热压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
目的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并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热压法制备玉米抗性.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佳条件为:淀粉乳浓度为30%,压热温度为120 ℃处理60 min.结论 在佳条件制备抗性淀粉含量为11.37%.
-
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抗性淀粉是天然存在的,为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它主要存在于整粒和回生的高淀粉类食物中,可被结肠的菌群分解为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其主要作用有预防结肠癌和糖尿病、促进无机盐吸收、治疗腹泻、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抗性淀粉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
肠易激综合征与益生菌和益生元
一、益生元和饮食对结肠菌群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调整饮食可改变结肠的发酵方式.减少非淀粉多糖的摄入能降低24 h氢呼出量和乳果糖试验产氢量.服用20 g乳果糖(2次/d,持续6周)可减少高乳果糖性腹泻,使粪便双歧杆菌的含量增加10倍.近一项系统性研究发现益生元具有存在一定的底物特异性,短链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半乳寡聚糖和Ⅲ型抗性淀粉能增加粪便双歧杆菌含量;相同剂量的乳果糖、长链菊粉和异麦芽寡糖却无此作用.一项独立研究发现低聚果糖结合抗生素能刺激厌氧菌生长,尤其能预防抗生素所致的双歧杆菌数量减少.
-
抗性淀粉干预对糖尿病大鼠子代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性淀粉干预糖尿病大鼠对其子代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20只6周龄雌性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 GK)大鼠随机分为抗性淀粉组(GK-RS组,n=10)和等能量密度饲料对照组(GK-EC组,n=10),以喂食等能量密度饲料的同龄Wistar 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Wistar-EC组,n=10),分组喂养直至分娩.在各组幼鼠中分别随机选取10只雄性幼鼠,常规饲料喂养至8周龄,每周3次记录体质量和摄食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相对β细胞密度,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以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与GK-EC组比较,GK-RS组空腹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胰腺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胰腺相对β细胞密度呈现增高趋势(P=0.07).GK-EC与GK-RS组幼鼠的摄食量、体质量、HOMA-IR、餐后2h血糖和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性淀粉干预糖尿病大鼠有益于改善其子代发生的糖代谢紊乱.
-
抗性淀粉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宜糖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抗性淀粉组和拜唐苹组,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不变的情况下,第1天普通饮食,第2、3天给予高抗性淀粉宜糖米饮食和拜唐苹,试验前患者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比较3天平均血糖,早、中、晚餐后平均血糖,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低血糖时间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第2、3天血糖平均水平明显降低(P<0.01),单日平均血糖、空腹、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平均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高血糖水平降低(P<0.01),低血糖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高低血糖差减小(P<0.01),单日>7.8 mmol/l及> 11.1 mmol/l高血糖时间比较饮食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血糖波动系数降低(P<0.01).结论 高抗性淀粉宜糖米和拜唐苹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均水平,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
抗性淀粉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抗性淀粉作为一种新兴的新型食品成分,已经在食品及慢性病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抗性淀粉具有特殊分子结构,难以被肠道酶类消化,因此能调节糖类吸收速度而稳定血糖水平.并在肠道菌群进一作用下发酵得到一些特殊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小分子化合物是重要的益生元,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机能尤为重要.深度挖掘抗性淀粉的这些功能将有助于功能食品开发及慢性病防治.
-
抗性淀粉与代谢综合征
抗性淀粉是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的,而在结肠中发酵的淀粉.目前的研究认为,它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目的.
-
桃胶多糖、抗性淀粉和低聚果糖对正常大鼠肠道益生菌生长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桃胶多糖、抗性淀粉和低聚果糖对正常大鼠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桃胶多糖组、抗性淀粉组和低聚果糖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分别予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每日5 g/kg连续灌胃,20 d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桃胶多糖组、抗性淀粉组和低聚果糖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桃胶多糖、抗性淀粉和低聚果糖均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增长(P<0.01),以低聚果糖组效果显著为优(P<0.01).结论 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均能明显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增长.
-
抗性淀粉:一种潜在的功能食物成分
淀粉是人类膳食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
-
抗性淀粉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大鼠结(直)肠癌过程中肠道功能及变性隐窝病灶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抗性淀粉(RS)对结(直)肠癌大鼠的肠道功能及变性隐窝病灶(ACF)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阳性对照组及RS低、中、高剂量组.阳性时照组大鼠从实验第2周开始腹腔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每周1次,连续2周.阴性时照组注射生理盐水.RS各剂量组致癌剂处理同阳性对照组,并分别自由摄食含7.6%、15.2%及22.8%RS的饲料.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大鼠摄食普通饲料.实验期间每周称重1次,于第5周末和第7周末分别进行粪便pH及排便实验.第16周断头处死所有大鼠,取出结肠组织进行指标ACF的测定.结果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RS各剂量组ACF数目、肠道转运时间(GTT)均明显减少(P<0.01),粪便pH也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S有利于肠道内的环境健康,降低ACF的发生,可能是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
罗汉参中抗性淀粉的含量
目的 测定生、熟罗汉参和4种常见薯类(土豆、芋头、地瓜、山药)中的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含量,比较其结果 .方法 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酶解法对烹饪前后5种薯类的RS及总淀粉(total starch, T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生、熟罗汉参的每100 g TS中RS的含量分别为(77.31±4.22)g和(24.70±2.24)g,均高于其它4种薯类(P<0.05).结论 蒸熟后的薯类中RS含量降低,罗汉参中RS含量高于其它4种薯类.
-
肠道微生态对抗性淀粉的作用
目的 探寻天然香蕉抗性淀粉在大鼠消化系统内被降解的规律.方法 以天然香蕉抗性淀粉为原料,以抗性淀粉的残留率为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取大鼠的不同部位进行抗性淀粉残留量的检测,根据残留率的变化情况,推断抗性淀粉在大鼠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的规律.结果 在给大鼠喂食抗性淀粉后的20 min内,抗性淀粉还未到达大肠,胃和小肠内的抗性淀粉残留量基本为3 g;在喂食抗性淀粉80 min~ 90 min时,胃和小肠内均无抗性淀粉残留,而抗性淀粉在大肠内的残留量远远<3g;收集喂食抗性淀粉后360 min的粪便,测定其抗性淀粉的残留量为0.1213 g,已经被消化分解.结论 胃和小肠对抗性淀粉几乎没有消化作用,而大肠对抗性淀粉有很强的消化作用,抗性淀粉在大肠的微生态环境下能够被充分的降解和利用.
-
有筋就是高纤维食物?
说到食物里的膳食纤维,人们往往都会想到芹菜里的丝,想到白菜帮子和韭菜里的菜筋.认为有"菜筋"的蔬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一个很普遍的大众营养误区.为什么这么讲?还是先从膳食纤维的定义说起吧.所谓膳食纤维,包括所有不能在小肠中被吸收、能够进入大肠当中的食物成分,主要是各种可吸收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各种植物胶质和微生物胶质.广义来说还包括糖醇和低聚糖之类物质,甚至包括不能在小肠被消化吸收的抗性淀粉.
-
何首乌抗性淀粉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目的 制备何首乌抗性淀粉并优化提取率.方法 以何首乌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酶法制备抗性淀粉,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获得抗性淀粉的佳制备条件.结果 佳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20%、普鲁兰酶添加量13.5 U/g,普鲁兰酶作用时间30 h、老化时间24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的质量分数是35.21%±1.43%.;电镜试验表明:淀粉颗粒经压热-酶法处理后表面形态发生变化,淀粉经过脱支重结晶后,重结晶淀粉颗粒形状为不规则的碎片,可有效增加淀粉的溶解度同时降低淀粉膨胀度;体外消化模拟试验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大鼠胃、肠液对抗性淀粉消化能力降低.结论 该研究可为抗性淀粉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对开发新的药用辅料及保健型膳食纤维意义显著.
-
抗性淀粉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性淀粉(RS)对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开发RS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SD大鼠60只,体重(100±1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7周.根据体重筛选出DIO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高脂饲料、含5%、10%及15% RS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检测各组实验动物体重、脂体比及白色脂肪组织中UCP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RS添加组DIO大鼠体重和脂体比呈现下降趋势,UCP2 mRNA表达升高,与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添加量与体重呈负相关(r=-0.862,P=0.000).结论 RS可增强UCP2基因表达,减少能量储存,有一定的减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