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动脉硬化监测方法及其风险评估的意义
以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动脉结构和功能病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糖尿病、大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等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同时也都有共同相似的危险因子,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大动脉瘤和大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进展 访美专题介绍之一
大动脉瘤(包括大动脉夹层)是常见血管疾病,尸检统计的发生率为2%~3%,在所有致死病因中,大动脉瘤居第13位。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症状性动脉瘤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行手术治疗[1~4]。用带膜支架隔离大动脉瘤是近年在北美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我国也有少数医院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本文根据作者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结合复习近年文献,对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做一介绍。
-
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升主动脉瘤是常见的大动脉瘤,单纯升主动脉瘤的手术危险性较低,但累及主动脉弓或并发夹层动脉瘤时,手术危险性显著增加.1992年12月至2001年5月,我们收治52例升主动脉瘤或伴弓部瘤病人,现将外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
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
患者女,7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6天,于2004年8月6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否认有糖尿病及多发性血管炎等病史.全身一般情况正常.血压160/90mmHg.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
目的 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其他眼底疾病相鉴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2例(22只眼)确诊为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部分结合相干光断层扫描、B超等检查.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6例;年龄54~82岁,平均70岁.均为单眼发病,22例中单个大动脉瘤19例,有2个大动脉瘤者3例;瘤体均位于颞侧动脉分支,其中颞上支16只眼,颞下支6只眼;动脉瘤伞部位于1~3级分支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前出血和(或)玻璃体积血;佳矫正视力<0.05者10例,0.05~0.2者6例,0.3~0.6者5例,≥0.7者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16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例合并糖尿病史.治疗后追踪11例患者,佳矫正视力<0.05者1例,0.05~0.2者4例,≥0.7者6例.结论 视网膜大动脉瘤多发生于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常发牛在视网膜动脉第1~3分支,局部扩张如瘤样,并有视网膜出出血、水肿和渗出,同时多伴有视网膜动脉硬化.这些特点可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Coats病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病变相鉴别.(中华眼科杂志,2008,44:521-524)
-
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65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共105只患眼采用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的状况.结果 随访期对患者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65例患者瘤体萎缩、出血等症状79眼得到改善,其中渗出逐渐吸收,黄斑出血、视网膜前或下出血及屈光间质混浊患者与术前相比均减少,患者术前术后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视力<0.05的患眼有68只,视力在0.05~0.2之间的患眼有20只,视力在0.3~0.6的患者有8只,视力>0.7的患者有9只,治疗后视力<0.05患眼有2只,视力在0.05~0.2之间的患眼有10只,视力在0.3~0.6的患者有32只,视力>0.7的患者有61只,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较显著,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改善比较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弹簧圈栓塞治疗孤立性髂内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一例
患者女,31岁,因体检发现右侧髂内动脉逐渐增大动脉瘤8年,伴右下腹隐痛不适2年入院.体格检查:下腹正中长约10 cm纵行手术切口瘢痕(7年前行剖宫产).右下腹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听诊闻及血管杂音.肛诊:距肛门约6 cm右侧直肠壁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右侧髂内动脉瘤,瘤体形态不规则,扩张总长度为84 mm,大内径30 mm,可见瘤壁不连续钙化瘢块,于耻骨联合后缘见迂曲增粗血管向左侧走行,左侧髂内静脉明显早期显影,右侧髂内静脉未见早期显影(图1).诊断:右侧髂内动脉动脉瘤合并右侧髂内动脉-左侧髂内静脉瘘.治疗:经左侧股动脉插管,右侧髂总动脉造影显示瘤体及动静脉瘘状况与术前CT检查结果相同.
-
神经影像学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是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出血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常见的表现.由于多数动脉瘤体积较小,在不发生破裂的情况下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只有较大动脉瘤或邻近脑神经和脑脊液循环通路时方可产生一定的压迫和阻塞症状,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的选择始终是一个难题.
-
超声与CTA在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大动脉瘤的影像检查有超声、CTA、MRA、DSA等方法.由于MRA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且要求患者严格制动,DSA检查费用高且属有创、并有一定的禁忌症,故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断通常采用超声及CTA检查[1].目前,国内外在超声及CTA对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一种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或对单一动脉瘤的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研究[2],而对三种大动脉瘤在这两种检查的对比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A的大动脉瘤检查结果,分析两者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优势及限度,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
颅内动脉瘤术前护理体会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除非瘤体很大,压迫邻近组织产生症状外,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由于瘤壁不健全常发生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被发现,较大动脉瘤可被CT、MRI检出.
-
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展
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是常见血管疾病,尸检统计的发生率为2%~3%.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大动脉瘤的发生率有增长趋势.在自然病程方面,有症状或(和)持续膨胀性动脉瘤的5年生存率仅10%~15%.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症状性大动脉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手术治疗[1-4].用带膜支架隔离大动脉瘤是近年介入治疗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
大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术后瘘发生的原因及治疗
大动脉瘤是常见血管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但有相当比例(15%~30%)有手术指征的的大动脉瘤患者因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而不能或不宜进行手术治疗,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0%~15%[1]。近年,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特别是带膜血管内支架的开发和应用,为大动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用介入技术隔离、封闭大动脉瘤具有创伤性较小、近、中期疗效与外科治疗相似、适应证较广(可治疗一些有外科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等优点[2]。
-
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35例围术期护理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们对35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介入可解脱式(Matrix)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经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6~75岁.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7例,基底动脉动脉瘤3例.动脉瘤直径为2.5~20.0 mm,其中直径<5 mm的小动脉瘤17例,5~15 mm的一般动脉瘤12例,直径>15 mm的大动脉瘤6例.
-
大动脉瘤25例治疗体会
1989年12月至2003年12月,作者共收治大动脉瘤25例,对其中2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行保守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黄斑下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黄斑下出血(submacular hemorrhage,SMH)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RMD)、外伤、拟眼部组织胞浆菌病(POHS)、大动脉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肿瘤及感染等病变.亦可见于巩膜环扎、视网膜光凝等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导致严重视力减退.近20年来,玻璃体显微外科的飞跃发展使得视网膜下手术成为可能.1987年Hanscom在出血早期手术引流SMH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术中机械切除血块对视网膜损伤较大,Lewis(1)提出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辅助视网膜下出血(subretinal hemorrhage,SRH)的引流术可减小视网膜切口并且避免视网膜下机械性的操作.
-
努力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水平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文献报告成人动脉瘤的尸检阳性率达2.0% ~ 7.6%.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近十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飞速发展,出现了以机械解脱弹簧圈(mechanical detachable spiral, MDS)、电解可控铂金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为代表的可控弹簧圈治疗新技术,使动脉瘤囊内栓塞的安全性和治愈率大为提高.迄今,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可以与手术夹闭相媲美的治疗方法.但需注意的是,可控弹簧圈栓塞宽颈的大动脉瘤效果仍不很理想,术后复发是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