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回顾性队列研究在疫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晶;冯子健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RCT)被认为是疫苗效果评价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有许多的局限性,特别是伦理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伦理学问题,并逐渐成为RCT方法的有效补充.本文就该方法在疫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现况进行综述.

  • 一起腺病毒7型引起的儿童游泳者咽结膜热暴发疫情的调查

    作者:郭建花;张世勇;田会芳;徐明;周吉坤

    目的 调查2011年7月石家庄市游泳馆暑假游泳培训班儿童游泳后出现以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为特征的暴发疫情的病原和危险因素.方法 制定病例临床诊断标准,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现场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检测与腺病毒分型PCR检测进行病原学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暴发的流行因素,其中暴露组为游泳馆暑假游泳培训班儿童,分别以该游泳馆服务半径3 km内无该馆游泳史的非游泳培训班儿童、市区内其他室内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儿童、同馆的体校运动员为非暴露组,分析游泳行为、该馆游泳史、该馆2~5号泳池暴露史、不同时段游泳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结果 2011年7月,石家庄市游泳馆暑假游泳培训班儿童(2~5号池)中,发现咽结膜热病例131例,罹患率为58.22%,发病高峰为7月18日.腺病毒7型阳性30例,hexon基因和fiber基因的核酸序列无变异.队列研究显示该游泳馆暑期培训班儿童发病是无该馆游泳史的非游泳培训班儿童的26.58倍(RR =26.58,AR =56.03%,AR%=96.24%),是市区内其他室内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儿童的12.55倍(RR=12.55,AR=53.58%,AR% =92.03%),是同馆体校运动员(1号池)的21.81倍(RR =21.81,AR=55.55%,AR%=95.41%);患病危险性随着游泳时段的后移而增加,呈时间效应关系(趋势性x2=29.43,P=0.000).结论 石家庄市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儿童游泳后发病是由该馆2~5号池水质受到腺病毒7型污染而引起的咽结膜热.应加强暑期培训班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严格泳池池水消毒,合理安排培训人次,防止疫情发生.

  • 1985-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叶振淼;金茜;王大勇;赵丽娜;苏德华;陈向阳;汪若秋;陈栋;张鹤美

    目的 了解1985-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筛选198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报告、现住址为温州市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全死因死亡相关信息,通过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和全死因病死率,利用Kaplan-Meier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时间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381例HIV/AIDS纳入研究队列,累计观察9 885.50人年,全死因病死率为5.20/100人年,全死因病死率从2006年开始下降并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平均生存时间为16.35年(95%CI:14.848~17.858).HIV/AIDS前1、5、10年的累积生存率抗病毒治疗组分别为89.64%、83.60%和80.58%,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分别为89.64%、64.44%和40.3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首次CD4计数和样本来源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15~、30~、45~岁年龄组死亡风险低于60岁以上年龄组,服务人员/学生、疾控机构检测发现、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CD4计数≥100个/mm3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低于农民、医疗机构检测发现、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CD4计数<100个/mm3者.结论 温州市HIV/AIDS全死因病死率逐年下降,今后仍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扩大检测以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并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的发生.

  • 2003~2004年儿童和成人流感疫苗效果的评价(美国科罗拉多,2003)

    作者:龚震宇;杨小平

    2003~2004年流感季节较早出现特征性流感活动和严重疾病报告,特别是在儿童中发生以甲型流感(H3N2)病毒株占优势的流感流行,该病毒株与甲型流感(H3N2)疫苗株的抗原不同.2003年,在科罗拉多进行了儿童回顾性队列研究和成人病例对照研究,提供了2003~2004年流感疫苗效果的初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成人和儿童中疫苗效果(VE)与以往的流感疫苗在成人中无效的研究结果不同.

  • 江西省某农村一起因水源污染导致的 伤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作者:刘晓峰;余平;杨梦;张丽杰;刘文生;朱保平;马会来;陈福辉;林云翔;傅伟杰;杨富强;程慧健

    2010年9月28日,江西省于都县黄坑村发生25例疑似伤寒病例.为查明病因和传播途径,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黄坑村共搜索到40例病例(疑似病例25例,确诊病例15例),39例(98%)在沉坑组居住,沉坑组罹患率(34%)明显高于其他村民组(0.34%)(RR=983,95%CI:136~7096).沉坑组居民中使用沉坑山水源村民的罹患率(42%)显著高于使用其他水源村民的罹患率(4%)(RR=11,95% CI:2.1~160).对使用沉坑山水源村民的队列研究显示,饮用生水者发病风险高于饮开水或桶装水者(RR=2.5,95%CI:1.1~7.9).饮用生水者中,饮水剂量与发病风险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趋势X2 =5.7,P=0.016).环境卫生调查发现,沉坑山水源为山渗水,无任何安全保护措施,6份水源水样标本检测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超标.15例病例Tubex检测伤寒IgM均阳性.本次伤寒暴发的危险因素是饮用受污染山渗水的生水.

  • 2012年江西省萍乡市某小学一起乙型流感暴发预防控制措施评价

    作者:王瑞平;冯秀;程慧健;施国庆;游胜

    摘要:2012年2月10日至3月1日,萍乡市某小学发生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98例流感样病例分布在23个班级,学校罹患率4.3%.其中二年级(4)班罹患率55%,二年级(2)班罹患率30%.100%病例出现发热,咳嗽发生率79%,咽痛发生率77%.经回顾性队列分析,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8%,接种流感疫苗学生流感罹患率为17%,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学生流感罹患率为49%,流感疫苗保护率为66%(95% CI:2.0%~88.0%).良好的洗手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流感的风险.

  • 2014年福建省某村庄一起野蜂蜜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作者:陈宏标;张永杰;吴生根;欧剑鸣;洪荣涛;施国庆

    目的 调查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同时收集病例临床检查、检测、救治等临床信息,分析比较食用野蜂蜜人群发病风险与食用时间、食用量的关系.采集剩余野蜂蜜,进行可疑毒物成分检测.结果 共发现12例病例,均为S村村民,其中危重率为58% (7/12),病死率为25%(3/12).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67%,8/12)、腹泻(58%,7/12)、呕吐(58%,7/12)、头晕(58%,7/12)、恶心(50%,6/12)和头痛(42%,5/12);58% (7/12)的病例存在肝、肾和心肌功能损害.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模式.12名病例均食用了同一个蜂巢的野蜂蜜,食用蜂蜜者发病率为100%(12/12),未食用者未发病.食用者潜伏期中位数为21 h(潜伏期范围:5~ 29 h),食用量在1~6个手指之间,食用量与潜伏期呈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显示野蜂蜜中含有雷公藤及博落回2种有毒植物花粉.结论 本起事件是一起食用含有雷公藤及博落回2种有毒花粉野蜂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在有毒植物生长区范围内应考虑划定蜜蜂禁养区及禁养季节,广泛宣传并指导蜂农有效避开有毒花粉,以减少蜂蜜中毒的发生;此外,建议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野蜂蜜的整体认知.

  • 疑似尘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杨海兵;王烨源;张钧;张钧岳;陈镜琼;杨磊

    目的 分析疑似尘肺(0+)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其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为疑似尘肺的合理定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个厂矿(分为钨矿、锡矿和瓷厂3类)1972年1月1日至1974年12月31日期间在这些厂矿工作至少1年的在册接尘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随访至1994 年12月31日.结果 (1)观察对象中有疑似尘肺诊断的病例数为9 861 例,累积发生率为29.3%;瓷厂的发生率高达 32.5%,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矿(P=0.000).(2)尘肺病例中有 0+记录者占总尘肺病例的60.6%;经 0+→Ⅰ期→Ⅱ期→Ⅲ期过程逐步发展的尘肺例数占总尘肺数的56.9%.(3)疑似尘肺的平均潜伏期为(20.8±8.6)年;锡矿短,仅为(16.9±7.9)年;瓷厂长,为(24.6±7.7)年.0+潜伏期比Ⅰ期尘肺短约 2.1年.(4)观察期内疑似尘肺(0+)进展为Ⅰ期尘肺的发生率为48.7%,显著高于其他非疑似病例接尘者的发病率 13.1%(P=0.000).(5)0+晋升为Ⅰ期尘肺(0+→Ⅰ)的平均时间为 5.1年.不同年代0+→Ⅰ的晋期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代的后移,晋期时间明显延长,其变化规律与Ⅰ→Ⅱ晋期时间变化趋势一致.(5) 疑似尘肺生存时间为27.2年,较Ⅰ期尘肺患者长5.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疑似尘肺(0+)是工人接尘后早期肺部病理改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尘肺发生发展的早期过程,易发展为尘肺.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疑似尘肺工人适当关怀.

  • 云南省德宏州1989-2011年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杨跃诚;段松;项丽芬;叶润华;龚渝蓉;杨世江;高洁;杨忠桔;韩文香;李洲林;濮永成;杨建华;曹东冬;李维美;何纳

    目的 了解1989-2011年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德宏州1989-2011年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死亡相关信息,计算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3 006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男性占73.2%,农民占79.1%,48.7%已婚有配偶,少数民族占64.5%,68.7%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研究对象累计观察55 962.30人年,死亡4648人,死亡率为8.31/100人年.死亡率在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起开始持续下降.研究对象自报告发现HIV感染至观察期末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48年,其中,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65年,而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67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以及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学因素显著影响HIV感染者的死亡和生存状态.结论 包括抗病毒治疗在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德宏州HIV感染者的死亡率,今后仍需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并针对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加强分类管理和随访,以减少HIV感染者死亡.

  • 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邓玲;刘中夫;张石则;豆智慧;王启兴;马烨;龚煜汉;余刚;王菊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探讨其生存时问及影响因素,为制订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选取凉山州2008-2013年期间诊断的艾滋病患者,收集其基本人口学及感染、发病、治疗、死亡等相关信息,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8 321例艾滋病患者确诊艾滋病年龄范围18 ~ 87.5岁,平均(34.2±9.8)岁,死亡3 02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患者3 721例.研究对象总病死率由2008年的43.9/100人年下降到2013年的20.7/100人年,治疗组病死率由2008年的27.3/100人年下降到2013年的5.1/100人年,未治疗组病死率维持在45.0/100人年至50.8/100人年;治疗比例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5.8%上升到2013年的54.5%.所有艾滋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1个月,其中未治疗组为18.4个月;所有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治疗、确诊艾滋病年龄以及感染HIV途径有关(P<0.05),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治疗者的5.78倍,但与性别、民族无关(P>0.05);治疗组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性别、确诊艾滋病时年龄、民族、感染HIV途径、确诊艾滋病时CD4+T细胞计数、治疗基线CD4+T细胞计数和基线贫血有关(P<0.05);未治疗组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主要与确诊艾滋病年龄有关(P<0.05),与其余因素无关(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治疗时机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治疗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提示加强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与监测、及早发现和确证艾滋病患者、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途径.

  • 天津市成年人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回顾性评价

    作者:董晓春;李琳;徐文体;张颖;张之伦;王旭;董晓静;王文权

    流感的广泛流行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1],而应用疫苗免疫预防是世界普遍认同的措施[2].为了评价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我们在2007年9月与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合作的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研究基础上,进行成年人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研究,旨在评价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

  • 哈尔滨市人群饥荒暴露对中老年期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作者:金珊珊;于波;闫世春;孙巍;崔晓明;周雪;杨丽秋;那立欣;郭彧;卞铮;李立明;陈铮鸣

    目的 研究哈尔滨市人群的饥荒暴露对中老年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项目哈尔滨市的基线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应用logistic分析比较饥荒暴露人群与非饥荒暴露人群中老年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 调整影响因素后,饥荒暴露人群的肥胖(OR=1.204,95%CI:1.104~1.313,P<0.01)、高血压(OR=1.315,95%CI:1.210 ~ 1.429,P<0.01)和冠心病(OR=1.495,95%C1:1.369~1.632,P<0.01)的危险性高于非饥荒暴露人群.饥荒暴露年龄越小,中老年期各种慢性病发生风险越大.结论 饥荒暴露是肥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保证生命全过程,尤其是生命早期和青少年期的营养充足对预防中老年期肥胖、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东亮;王质刚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90年2月至2002年2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0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分析找出死亡的预测因素,对Cox回归分析显示有意义的观察项目根据临床目标值大小将患者分成两组,然后通过Gehan法对各因素两组间的生存率进行比较. 结果 10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随访期间,共死亡22例(15.3%),存活88例(84.7%),其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79.91%,10年累积生存率为64.36%.透析开始时的年龄(P<0.001)、透析前血尿素氮(BUN,P=0.004)、透析前血肌酐(SCr,P=0.001)、钙磷乘积(P=0.019)及尿素清除指数(KT/V,P=0.001)为死亡预测因素,其风险比(HR)分别为:1.107(95%CI:1.049~1.168)、0.951(95%CI:0.918~0.984)、0.727(95%CI:0.599~0.883)、1.025(95%CI:1.004~1.046)和0.013(95%CI:0.001~0.161).各因素两组间存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比较,P=0.000 6;BUN≥28.6 mmol/L组与<28.6 mmol/L组比较,P=0.041 5;SCr≥884 μmol/L组与<884 μmol/L组比较,P=0.014 6;钙磷乘积≥40组与<40组比较,P=0.046 4;KT/V≥1.30组与<1.30组比较,P=0.021 5).结论透析开始时的年龄、维持透析3个月时透析前BUN、SCr、血浆钙磷乘积及KT/V为死亡的预测因素,其中年龄、钙磷乘积为死亡的危险因素,透析前BUN、SCr、KT/V为保护性因素.

  • 一起由引进养殖黑山羊导致人感染羊痘病暴发的调查

    作者:高飞;袁珩;凌华;龙江;朱保平;马会来;李勤

    目的 查明重庆市某村人群中暴发羊痘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病例定义,在全村村民中搜索病例,病例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并采集疱疹液进行实验室检验。对全村引进养殖黑山羊的农户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与病羊接触方式、接触频度及接触时防护情况等与发病的关联性。结果共发现18名病例(疑似病例16例,确诊病例2例),均来自引进养殖黑山羊的10户家庭。大腿夹羊者发病风险是未用大腿夹羊者的近5倍(RR-4.98,95%CI:1.34~75.27);洗羊者发病风险是未洗羊者的3倍(RR=3.09,95%CI:0.98~45.38);接触病羊程度的评分值越高,发病风险性越大,呈剂量反应关系(趋势x2检验:P=0.006);接触病羊时经常穿长衣裤是保护因素(RR=0.30,95%CI:0.15 ~ 0.78)。结论该村引进感染羊痘的黑山羊是导致本次人感染羊痘病暴发的原因。直接接触病羊和接触时未穿防护衣服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 中国中部地区两县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吕繁;张丽芬;王哲;乔晓春;李东民

    目的研究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病死亡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78例确认的通过献血(浆)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平均潜伏期和生存时间及其分布.结果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为8.31年(95%CI:8.04~8.58)(Kaplan-Meier法).感染后艾滋病总发病率为6.41/100人年.艾滋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 90个月(95%CI:8.20~11.60)(Kaplan-Meier法).结论研究发现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短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研究结果(9.5年);艾滋病发病率在感染后6年内均显著低于UNAIDS研究结果,第7年后高于UNAIDS结果.感染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短于UNAIDS研究结果.

  • 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万蝉俊;毛静远;王贤良;赵志强;侯雅竹

    目的 评价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远期疗效.方法 电话随访2006年7月-2007年8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脏X综合征住院患者36例,其中脑卒中死亡1例,余按照暴露因素(是否接受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分为2组.暴露组19例,接受理气宽胸活血法中医药+常规西医治疗,其中男3例,女16例.非暴露组16例,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其中男2例,女14例.结果 暴露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率均为78.95%,非暴露组均为62.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再住院率为26.31%,非暴露组为3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远期疗效良好,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减轻中医证候、降低再住院率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 从回顾性队列研究构建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作者:农一兵;林谦;段文慧;杨宏丽

    目的研究包括中药汤剂在内的多种可能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996年1月-2002年4月间渡过急性期的AMI患者(共162例)的病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发生死亡和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预后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功能纽约分级升高1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上升到1.983和3.169,应用中药汤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则分别降低到0.177和0.161;以包括死亡在内的重大心脑血管事件为终点,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功能纽约分级升高1级,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上升到2.021和1.863,有前壁梗死、心律失常和糖尿病史则分别上升到2.903、2.588、4.039,而使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能使之下降到0.093和0.141.结论年龄、心衰、前壁梗死、心律失常、糖尿病史是AMI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早期应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是保护因素.

  • 中药热奄法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阴寒凝滞证50例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邓鹏;胡丹;伍建光;熊俊;徐驲;刘中勇

    目的 评价中药热奄法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阴寒凝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选择接受中药热奄法及常规西医治疗的50例患者为暴露组,匹配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9例患者为非暴露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心电图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心绞痛疗效比较,暴露组优于非暴露组(P<0.05),暴露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均较非暴露组减少(P<0.01).心电图疗效比较,暴露组总有效率为94.00%(45例/50例),非暴露组总有效率为71.43%(35例/4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暴露组总有效率98.00%(49例/50例),非暴露组总有效率81.63%(40例/4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中药热奄法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减缓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情况及临床症状.

  • 抗菌药物应用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关系的队列研究

    作者:孙惠英;李武平;宋向阳;刘冰

    目的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1-3月外科连续出院病例3 221份,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统计分析2组医院感染发病率是否有差别.结果 599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综合评价合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18.6%,应用合理者(非暴露组)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74%,不合理用药者(暴露组)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51%,2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作者:陈冬莹;梁柳琴;詹钟平;王晓东;叶玉津;许韩师;杨岫岩

    目的 探讨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冈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策略,研究样本为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PAH连续性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刻画生存曲线,Cox比例危险率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人组40例,共有37例(92.5%)完成随访.其中有7例(18.9%)死亡(阳性结局),随访结束时间是2008年8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6.68±14.79)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有:LVEF减小(HR=15.06,95%CI:1.778~127.64,P=0.013)、NYHA心功能分级(HR=11.805,95%CI:1.628~85.61,P=0.015)、诊断PAH后使用大剂量CTX(HR=0.094,95%CI:0.014~0.65,P=0.017).结论 LVEF减小、心功能差是预测死亡的阳性因子.大剂量环磷酰胺的使用可改善预后.

13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