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成为感染性疾病临床会诊中的称职检验医师
现代西方医学肇始于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性疾病学.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从事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医师参与感染性疾病临床会诊(infectious diseases consultation,IDC),迄今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国际上,美、英、日、欧洲等不同国家、地区各有特点[1],总之差强人意.而我国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参与临床会诊尚属新生事务,从事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医师参与会诊也面临同样困惑.
-
成人ICU内新出现发热的处理指南(2008版)
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在1998年制订ICU内危重患者新出现发热的处理指南.为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合理地消耗医疗资源,2008年两个学会重新修订了指南.参照美国危重病医学会的标准,根据文献证据的强度确定各条建议的推荐级别,见表1.
-
七年制传染病学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的初步探索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趋势[1]。近4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疾病学教研室在七年制临床医学及儿科专业硕士生的传染病学课程中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切合实际的传染病学双语教学体系,现将传染病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实践经验报告如下。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的授课计划,分析各学科与感染性疾病防控相关的重复授课内容,进行重组,制定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并渗透预防医学和医学人文方面的教学内容.本课程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有助于医学生的早实践、早临床,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并为后续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能力.
-
本刊边续三届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公布了第一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2014年9月再次公布了第三届入选名单。全国有300种中文期刊入选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连续三届入选。根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13》统计结果,《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核心影响因子为2.172,在全部198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6,在感染性疾病学、传染病学期刊中排名第1。
-
早期实施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分析
感染性疾病学整合课程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传染病学三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以及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学相关少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疾病学,开设在大学第四学期.文章调查分析早期实施整合课程教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
启动发热的评估——测量体温,确定发热阈值
2008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公布了
,其中在第一部分对启发热的评估提出:新出现>38.3℃或<36℃的体温而无明确的原因(例如甲状腺功能减低、使用冰毯等),是临床启动感染评估的阈值,但并不是意味着必须进行实验室或放学检查(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