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线体力活动强度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 利用每天平均每小时代谢当量(MET)水平来评价体力活动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关系.方法 1998年秋季对不同地区35~59岁人群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时无冠心病、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病史的个体进行随访至2005年上半年.结果 共有11849名研究对象资料完整,平均随访5.9年,共发生84例ICVD事件.将MET值作为连续变量带入Cox回归模型研究其与心血管发病风险的关系,初步调整人口学因素后总人群、男性、女性、城市及农村人群发病风险均与MET值负相关,其中城市人群有统计学意义HR=0.22(95% CI:0.05~0.95).进一步调整其他因素后相关性减弱,城市人群显著性消失.结论 城市人群平均每小时MET水平与ICVD呈负相关,其对心血管病的保护可能主要通过传统危险因素起作用.
-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疗法
近年来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逐年增高,冠状动脉内支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跨心肌激光血运重建等技术虽然有效地降低了急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但存在术后再狭窄等问题.新近发现血管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侧支循环生成的作用,为今后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和康复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文综述主要促血管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性血管新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的研究进展.
-
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人群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
目的 了解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对未来10年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为云南农村地区ICV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4个县区11个村中50~74岁的研究对象611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计算危险因素暴露率,应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简易模型并进行改良,对其10年ICVD的发病危险度进行评估.结果 在该人群中,高血压、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症、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0.0%、13.9%、1.6%、48.4%、1.5%.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及极高危的检出率分别为73.8%、15.2%、6.2%、3.3%和1.5%.绝对危险度<10%(包括极低危和低危)有544人,占89.03%;≥10%(包括中危、高危及极高危)有67人,占10.97%o.男性50~54岁组和女性60~64岁组平均危险度水平低于评估方法提出的平均危险度参考标准,其余组均高于评估方法参考标准.结论 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总体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应积极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
血脂异常有五个被忽视的征兆
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肥胖、吸烟者、有家族史等都属于血脂异常高危人群.专家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定一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量一次.首次发现血脂异常时应在2~4周内,再予复查.
-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AMI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吸烟习惯等危险因素外,遗传因素对发病有重要作用.AMI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与凝血机制功能异常有关,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在血小板聚集、血液黏稠度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很早就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血浆Fg浓度增高.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浆Fg水平升高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关.遗传因素影响血浆Fg的水平.关于βFg基因-455G/A多态性和Fg水平与AMI发病关系的报道尚不多见[1-5].本研究探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βFg基因-455G/A多态性与AMI发病的关系.
-
他汀类药物与肾脏损害
他汀是一类目前强效的调脂药物,可用于患有肾脏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有临床观察提示,他汀类药物通过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可降低肾脏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危险;此外还有可能通过改变肾脏血液动力学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改善肾功能或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
关键词:
-
依折麦布在调节血脂治疗中的应用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已显示:纠正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目前,调节血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达标,对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极高危患者采用他汀治疗使LDL-C达标或使其下降30%-50%.实际上,一些LDL-C显著升高的患者,即使采用大剂量的他汀,也不能使LDL-C控制到目标范围以内.而大剂量他汀类的安全性仍然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他汀类药物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类药物联用可以起到协同调节血脂的作用,已成为未来调节血脂治疗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新型调节血脂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应运而生.
-
他汀类药肾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如表1所示.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是有效调节血脂代谢异常与预防临床事件的经典药物.有临床观察提示,他汀类药通过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可降低肾脏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危险;此外他汀类药的不依赖降脂作用的多效性也参与肾脏保护,如保护受损内皮、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但是,也有病例报道他汀类药对肾脏可能有损害作用.因此,认识他汀类药对肾脏功能的获益及风险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他汀类药对心血管疾病(CVD)人群及慢性肾脏病(CKD)人群肾脏保护作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92例冠心病患者经血栓通注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观察
冠心病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自2004年10月开始运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此病,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证实其作用发挥起效快,疗效确切.
-
人工神经网络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
临床决策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涉及庞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临床医生需要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搜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临床判断.然而其判断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经验,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也随着人自然生命的结束而消失,无法积累.另一方面,医学设备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实验室检查数据,仅仅依靠传统的个人经验积累无法胜任更加精确的诊疗工作.因此,作为人工智能的体现,人工神经网络(ANN)被尝试应用在疾病的诊疗中.本文就ANN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具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心血管病的作用是近20多年才被认识的,在心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显示了优越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及死亡风险.由于人们对于阿司匹林的认识不够,有很大一部分能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未服用阿司匹林.
强调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防治动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的基石.我国的一些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讨论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急性期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出了"2005阿司匹林中国专家共识",以规范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
中药复方和有效成分对血管新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和抑制血管新生已分别成为治疗缺血性血管损伤疾病和抗肿瘤的新策略.中医药在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研究发现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些中药复方是通过影响血管新生来发挥药效的,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对血管新生调控因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正/反双向调节.总结归纳近年来中药对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相关中药的研究提供借鉴.
-
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扮演了主要角色?
代谢综合征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其机理与多种因素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启动及恶化的重要因素,而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又是存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将就近年来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高FFA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动脉硬化所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治疗所面临的大难题就是如何安全有效的再通阻塞血管和建立侧支循环来改善缺血区的血供.成熟机体内血管形成有两种方式:第一通过机体内存在于外周血、已定向分化的内皮细胞增殖、游走、重塑血管,即血管新生(angiogenesis).
-
内皮素、一氧化氮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探讨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环节.其中,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平衡失调是动脉内皮受损的显著特征,与AS以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确定的关系.通过总结内皮素、一氧化氮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ET、NO之间平衡失调机制,从而提出预防和治疗策略,降低AS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
DLL4-SiRNA 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血管内皮细胞是构成新生血管管腔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其增殖是血管新生的第一步,从这一角度来说,内皮细胞增殖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DLL4(delta like ligand 4)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生长发育调节因子,其与邻近细胞相应受体Notch(Notchl或Notch4)相互作用启动细胞内的信号传递,从而调节血管的生成和分支过程[1]。在人类内皮细胞中,DLL4在调节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存活和网状系统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基因研究也显示在正常的血管发展中,DLL4的表达程度和 Notch 的活性都被紧紧地调控,抑制DLL4/Notch通路能够提高内皮细胞增殖[2]。本研究通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体外培养,探讨DLL4‐siRNA 干扰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呋塞米存在配伍禁忌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2,3,5,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丹参素(化学名称:3,4-羟基苯基).药物研究表明,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状.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呋塞米存在配伍禁忌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2,3,5,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丹参素(化学名称:3,4-羟基苯基).药物研究表明,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状.
-
老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老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应用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22例病患,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常规治疗和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病患明显高于参照组[91.80% vs.70.49%];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研究组病患明显低于参照组[9.84% vs.27.87%],差异显著(X2=9.05、6.48,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应用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