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宿主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1.材料与方法: ①调查点选择恙虫病流行区的费县、济南东郊、莒南、邹平等地区,其中以费县和济南东郊为重点;对调查点临床确诊的恙虫病现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并通过调查点各乡镇医院的防保站及乡村医生统计调查点当年发病人数及总人数,计算当地的人群发病率.②宿主动物调查:从费县调查点农田逐月定点捕鼠,在发病季节捕获部分室内鼠(其他调查点仅发病季节在室内外定点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收集鼠血清,-20℃保存备用;从活鼠体外收集恙螨,鉴定种类,统计恙螨种类组成、不同螨种季节消长.③恙虫病东方体(Ot)的分离与血清学鉴定参照军事医学科学院陈香蕊等的方法.
-
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中PFGE的应用
目的 对2014年武汉市某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 方法 参照GB4789-2012和WS/T 13-1996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对检出菌进行表型鉴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检出菌及实验室收集的其他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法对检出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证实,本起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共分离到18株肠炎沙门氏菌.分离白该事件可疑食物及患者肛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相似系数为100%,与同一时期散发临床患者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相似系数约为90%,与2012年健康体检分离株及2013年、2014年临床患者分离株小相似系数>90%.此次食物中毒株对所检测药物敏感性较好. 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病原菌为本地区流行的肠炎沙门氏菌优势株.PFGE可用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溯源分析.
-
类孟买血型血清学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 根据血清学特点对类孟买血型作出鉴定.方法 采用ABO血型正反定型、H抗原检测、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唾液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测及PCR-SSP法进行FUT1、FUT2基因测序.结果 8名类孟买血型个体的ABO基因分型结果与其血型血清学结果一致,分别为Amh 3例、Bmh 4例、ABmh 1例,其FUT1基因型分别为h1h13例、h2h22例、h1h23例.结论 反定型Oc细胞的凝集及Ac细胞和Bc细胞凝集强度的差异对发现类孟买血型具有重要意义.
-
A2B型患者伴有抗-A1、抗-E和抗-M抗体1例报告
患者 女,24岁.临床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输血史,末次输血为半年前,此后服用中药治疗.2011年11月7日急诊入院.患者重度贫血,Hb 37g/L,申请输注AB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4U,经输血前检查,患者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与AB型献血者交叉配血不合,遂进一步血型血清学鉴定.结果1.ABO血型:结果显示患者的ABO血型初定为A2B型,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
-
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分析
目的 参加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PTC-T050),以提高实验室对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检测能力,减少误检几率.方法 依据GB 4789.5-2012及组织方提供的样品处理方法,以志贺氏菌标准菌株对照,经过增菌、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复查,对代码为SH-101盲样进行检测鉴定.结果 可疑菌落通过生化试验显示不符合志贺氏菌属特性,血清学鉴定未发生凝集反应,复检后盲样判定为未检出志贺氏菌,得到了满意结果.结论 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发现了潜在漏洞,完善了实验流程;棉子糖和靛基质的生化反应不明显,推荐使用API试纸条;如配齐各群多价血清,并且结合生化反应结果,更能增加菌属血清学分型的可信度.
-
PFGE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对开封市某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研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溯源中的应用.方法 参照GB 4789.4-2010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FGE分型方法对食物中毒检出菌及实验室收集的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证实,开封市某地区的食物中毒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共分离到3株肠炎沙门氏菌.分离自该事件病人肛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与在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相似系数为100%.此食物中毒株对所检测药物敏感性较好,只对个别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病原菌为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检出率较高的肠炎沙门氏菌.PFGE分型技术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可以进行溯源分析.
-
霍乱弧菌的检测研究进展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甲类传染病,在甲类传染病中因其处于鼠疫之后,故俗称"二号病".霍乱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流行,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入肠道,引起感染.人类是霍乱弧菌的惟一易感者.长期以来,对该菌的鉴定都采用传统的检验方法,即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血清学鉴定,系细胞水平鉴定,快也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采用PCR技术[1]、DNA探针技术对霍乱弧菌特别是流行株进行鉴定.这些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已得到广大医疗、卫生防疫实验室人员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课题.
-
一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3年9月,辽宁省某市酒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根据临床症状、病原学检验、血清学鉴定,确认本次中毒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所致.现报告如下.
-
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禽类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并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我国农业部1999年颁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禽流感于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1901年证实其病原体为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鉴定为A型流感病毒.历史上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家禽及野生鸟类等低等脊椎动物.
-
霍乱弧菌检验研究进展
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致病菌为霍乱孤菌.霍乱孤菌是孤菌属的一个种,有2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与埃尔托生物型),均为O1群血清型.长期以来,对该菌的鉴定都采用传统的检验方法,即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血清学鉴定,系细胞水平鉴定,快也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近来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PCR技术[1]、DNA探针技术对霍乱孤菌特别是流行株的鉴定.还有几种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方法,也逐步应用到霍乱孤菌的检验中.这些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检验方法,已得到广大医疗、卫生防疫实验室人员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课题.
-
1例B(A)血型的血清学鉴定
献血者,1968年出生,汉族,2012的3月31日参加无偿献血.检验科进行血型复检时,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送血型室做进一步鉴定.经献血者同意重新采样进行血型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传统的病原微生物鉴定方法首先是进行革兰染色,以区分革兰阴性菌还是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进一步做氧化酶试验,革兰阳性球菌做触酶试验和凝固酶试验,再按不同类型进行生化学和血清学鉴定.
-
小儿登革出血热233例临床分析
我科在1980、1985和1986年登革热大流行中收治小儿登革出血热233例,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我县登革病毒1980年为Ⅲ型,1985、1986年为Ⅱ型,现报告如下.
-
肝细胞癌动力素抗体的血清学分析
运用重组克隆抗原表达的血清学鉴定(SEREX)技术[1],我们曾报道从广西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筛选出系列相关抗原,其中一种抗原与人类动力素(kinectin)结构同源[2-4].本研究进一步检测HCC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动力素抗体,以了解动力素抗体在HCC患者血清中出现的意义.
-
人禽流感的预防及药物治疗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V)是由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从无症状带毒到轻度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急性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1878年首次在意大利报道,1901年证实其病原体为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鉴定为A型流感病毒.
-
肉鸡胴体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多重耐药谱研究
目的:为了解肉鸡胴体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多重耐药状况及耐药程度,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方法:根据GB/T 4789-2008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肉鸡胴体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高达34.8%;样品中分离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主要为奥尔巴尼型(29.6%)和印第安纳型(50.7%);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沙门氏菌至少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产生耐药,耐3~7种药物的有24株(33.8%),耐8~12种药物的有19株(26.8%),耐13~16种药物的有26株(36.6%);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是:萘啶酸(100%)、磺胺嘧啶(98.6%)、氨苄青霉素(97.2%)、复方磺胺甲恶唑(85.9%)、四环素(85.9%)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4.5%).结论:肉鸡胴体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现象严重,沙门氏菌耐药或多重耐药现象十分普遍,未来应加强对鸡胴体中沙门氏菌感染及耐药的监测.
-
抗-E引起严重输血反应1例
1.病例简介患者,男,55岁,A型,RhD(+),1998年,因患肾癌,右髋关节转移,住本院行放、化疗2月,病情稳定后出院.2002年再次入院化疗,因贫血,输血400ml,当输入100多ml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气促、胸闷、高热(39℃),心率120次/分,即停止输血,用地塞米松,非那根等对症处理,症状得到控制.追问病史,患者从2001~2002年,在当地医院先后6次输血,共计3000ml,前5次无不良反应,第6次有荨麻疹、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等反应.为此,进行如下血型血清学鉴定.
-
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中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3起同地连续发生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参照GB 4789.4-2010和 WS /T 13-1996的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检出菌株进行表型鉴定;采用 WHO 推荐的改良 K -B 法对检出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检出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144份粪便及肛拭样本中检出23株肠炎沙门菌,其中3株从冷菜厨师肛拭中检出;54份留样食物中检出4株肠炎沙门菌(均为冷菜);共计27株菌。血清抗原式均符合[9:g,m:-];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结果一致;PFGE 带型完全一致。结论这3起食物中毒由肠炎沙门菌污染引起;PFGE 技术适用于菌株鉴定和溯源,以实现追踪传染源的目的。
-
鸡源性肠炎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与方法通过对一株分离自患病蛋鸡的沙门氏菌进行了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和攻毒试验,确定了我国鸡群中存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通过血清学试验,对我国部分鸡群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从临床分离的沙门氏菌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征相符合,通过血清型鉴定、PCR检测、DNA测序和分析证明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株与标准株肠炎沙门氏菌相符合;首次全国范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从全国采集603份蛋鸡血清中发现9份阳性样本,利用肠炎沙门氏菌阳性血清检测从当地禽内、蛋样本中分离的8株可疑沙门氏菌,未检测到肠炎沙门氏菌.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中存在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但是鸡群感染率不高.
-
广东省首次从蛇肠中检出兰马特根沙门氏菌
1998年5月,我们在对蛇体沙门氏菌带菌调查中,从蛇肠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沙门氏菌,经噬菌体、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为兰马特根沙门氏菌(S.ramatgan)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菌株(菌号5)从某酒楼的蛇肠中分离。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和血清,由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供给,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鉴定所用培养基由本室提供。鉴定方法按沙门氏菌属鉴定的常规方法进行。